陈年旧账
就在不久前,天津国资委下资管平台违约,吓坏一众投资机构。这事还没消停,同是天津国资委实控,天津最大国有房企天房集团又惊爆1800亿负债,近期无法说明信托还款安排,存在债务违约风险。
接近2000亿的债务犹如一颗随时能爆的地雷,一旦爆发波及半个金融圈。天房集团的债务结构以金融机构融资负债为主:
截至2017年年中,天房集团累计在56家金融机构的融资负债1082亿元,涵盖四大行和各大股份银行和主流信托机构。其中,渤海银行对天房集团的贷款余额达到113亿,天房集团在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等借款余额超过40亿元。
今年不太平,债务违约正密集爆发。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7日,包括四川煤炭、大连机床、丹东港、亿阳集团、中城建、神雾环保、富贵鸟、春和集团、中安消等近40家发债主体,超过50只债券约600亿元的风险规模。
从它们身上,我们能发现明显的相似点:上市公司、牵扯影子银行。
债券组合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券商资管计划等影子银行领域的资产质量,正一点点撕开影子银行风险的一角。
风险,藏是藏不住的。今天的债务违约,一点都不意外。出来混,终归是要还的。
一切要从08年,4万亿刺激说起。危机早已埋下伏笔。蝴蝶那时煽动翅膀,引发了所有违约爆发相似的韵脚:先是信贷狂潮抬高杠杆,然后银根收缩刺破泡沫。
而完整的故事,可以说是分上下半场。
2008-2010年的4万亿信贷狂潮中,银行追着企业营销贷款,有些政府也会配合,便宜地向企业供地。在政府和银行的双重忽悠下,企业老板有点受宠若惊,嘿嘿,这么好的事,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他们从银行借了钱,买入政府给的地,当时利率和地价都不贵,然后开创了一个新主业(比如光伏、机械制造)。有些企业则是把资金投放到房地产、矿业等地方去。
然而老板们悲剧了,中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起,直线下滑,10%一去不复返。经济下行叠加宏观调控,企业经营回款变差,无法偿还债务。那时候银根紧缩,又使他们借新还旧难度加大,慢慢就发生债务违约了。
银行嘛,晴天送伞,雨天收伞。
以2011年温州为起点,一轮不良资产周期启动,然后2012-2014年间蔓延至全国。不良资产在全国遍地开花,什么投资担保、高息借款,悉数破灭。
那一次违约爆发在主业模糊、杠杆过度的中小微企业身上。
但是,非常可笑的是,整个金融业总结原因,无意中竟然是这么一个结论:“中小微企业”风险高,而不是“杠杆过度的企业”风险高。
旧账翻新
滑稽的分析,必然导致荒谬的行为。
2014-2018年,是同样的故事,不一样的主体。2010-2014年,经过宏观调控,经济增速依然回落。在2014年,跌到谷底,宏观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压力,失业率等一些关键指标开始有松动的苗头。
为托底经济增长,政策取向开始转变,最终,2014年11月,央行突然宣布“降息+降准”,新一轮货币宽松启动。毒瘾难解。
银行又要开始热火朝天地做业务了。然而找什么客户群体做业务呢?这时,宏观经济形势其实并没有显著好转,只是政府用基建、房地产等传统托底项目来支撑经济增速,以便实现经济软着陆,同时也启动了供给侧改革,对一些大型企业有较大帮助。
中小微企业并没显著好转,银行们也还没忘记过去几年中小微企业的痛苦回忆,不敢涉足这一领域,这就是可怕的“惜贷”。
银行们变聪明了。不借给中小微,借给大公司吧。上一次小公司倒了,大公司应该不会吧。
于是,银行表现出极低的风险偏好,追捧大项目成为了顺理成章的决定,此外还有低风险的个人住房贷款。
于是就发生了我们熟悉的事:
居民贷款激增;
中小企业贷款难;
大企业借贷泛滥;
只要是大家信得过的大型企业、地方平台、上市公司、个人居民,不管杠杆水平如何,都可以放心投放。谁管它杠杆高低,风险如何?只要“大”,就行了。
但是,信贷投放业务是有严格的标准的,资产负债率太高的企业是不允许投信贷的,况且信贷业务还会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
但没事,银行精英们聪明着呢,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非标、影子银行迎来爆发期。而这期间的表外理财,则更是以一种令人咋舌的速度增长(2015年以来,其中非标占比维持在16%上下),然后也是2017年开始走平。
交易结构令人眼花缭乱,但没关系,万变不离其宗。简言之,这类所谓的资本市场业务,就是换个马甲放贷款。
风险是什么,不知道?钱投资去了哪里?不清楚。
发放贷款也像给普通人办信用卡一样,你啥水平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放贷任务完成了。
欠债还钱
今天的债务违约意外么?一点都不意外。一切早已注定。
只是曾经的违约主体,从中小微,换成了背景很“稳”的大公司。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太多的影子银行,透明度非常差。除了他们自己,外界根本不知道到底投了些什么。而这其中,多以地方资管平台为主。
因为银行们认为那是没有什么风险的业务,尽管小学生都知道那么高的杠杆率意味着什么。然而,银行们有着无法撼动的信仰:地方政府不会不管,而且能顺利续做债务。
我们投的不是资产,是信仰。
有因必有果。在2016年7月政治局会议为起点,偏宽的货币政策期终结,开始收缩银根,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大幕开启。多次会议强调,要去宏观杠杆率,而且这次也没有一刀切,其实是给了企业机会的:
上市公司不是没钱么?上半年中小创涨起来就是让你质押解套的。
地方平台不是难以为继么?引入PPP不就是让你们解套的。
有些事,真的挺难的。一刀切会过于粗鲁。力道慢慢加码的戏法,却使人产生新的博弈幻想:我等等,说不定马上就过去了。
但显然,这次中央不管了,很多地方低估了中央去杠杆的决心。不管了,你们自己降也是降,打爆你也是降。
最终不管你们死活,显示在央行的宏观数据上,这次去杠杆效果还是不错的,作为判断金融业杠杆的灵敏指标,3月以来,银行间利率已经显著下行。
果然,人行5月11日披露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确认了这一点。报告指出:
“宏观杠杆率增速放缓,金融体系控制内部杠杆取得阶段性成效”
央妈很满意,去杠杆这个事,可以改为调结构了。接下来宏观调控,必将乘胜追击。
在前天的全国政协“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专题协商会上,讲的就更清楚了:
要建立良好的行为制约、心理引导和全覆盖的监管机制,使全社会都懂得,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目前来看,上面也很满意,已经在默许违约常态化,大家要慢慢习惯。而实体去杠杆,总是要慢于金融去杠杆。如何将防止金融违约引发的连锁反应,用什么工具来做个对冲?将风险最小化,做到定向爆破,又是门技术活。
但说个心里话,有些雷,还是早爆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