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字丨浮夸的年代,最好别读书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大抵纸上再多的海誓山盟,也比不过指尖的一丝温存。
总感觉文字是作者和读者间的契约,作者负责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读者负责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纸纹,用油墨香沟通两个人的不同世界。
活着的真相在于到底明白了多少道理,而不是曾经学过多少知识。读一本书,翻一页纸,都是一个全新世界的展现,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
我不喜欢读书,正如不喜欢吃肥肉一样,总觉得读书不再是我这种容易犯腻而粗糙之人该干的事。
以前很喜欢看书,故事、武侠、励志或是黑厚学,有的没的几乎拿来就读,也不是为了学到什么或是无聊消遣,只是单纯的喜欢。
喜欢文字间流露的真情,喜欢故事里跌宕的情节,也喜欢读书时那种超然物外仿佛天地万物都屏住了呼吸的感觉。
每逢看书时刻,身边的人总会自觉保持安静,甚至是消无声息端来一杯热茶,大家默契的守护着一片宁静,就好像读书是一件神圣的事儿。
也正因为如此,读书成了逃离这个世界最好的方式,无论心情有多暗淡,总能在书中得到慰藉,无论悲伤有多沉重,总能在书中得以抚平。
可是后来,读书这件事似乎变了味道。
当你在安静读书时,常会收获一些鄙夷的眼神,甚至是一些呵呵的表情。没有一丝丝防备,装逼等字眼就会钻入耳朵。
再看看身边,读书的人明明多了起来,求书单的、晒读书照片的、写读书心得的到处都是,可为什么读书却没有了曾经的神圣感?有点不懂。
有一个朋友很喜欢读书,包里常放着一两本陶冶情操的书,说陶冶情操是因为她的这些书封面不是日文就是台湾什么什么研究。
她总会在挤公交或地铁时阅读,不明白为什么要在这种嘈杂拥挤的环境读书,但她很认真的在读。每次快到站时心里总会纠结,要不要提醒她准备下车?打断读书似乎不太好的样子。
事实上是,我们一次也没有错过站,因为到站时,她总会恰如其分收好摊开的书,自觉招呼我下车。
哦。
后来经历多了也就不再纠结,只是渐渐不喜欢读书了。
不为什么,就是想把曾经读书的那种感觉留在心里。看到别人晒读书、写心得也只是笑笑,不再像以前那样都要一条条戳开仔细看了。
现在我不喜欢读书,正如不喜欢吃肥肉一样,读书不再是我这种容易犯腻而粗糙之人该干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