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11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民族特征与爱国教育的完美结合——马志信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之魂

[临夏]马维林 爱伊生活 2018-10-22

一、引言


目前,中国穆斯林社会正在接受两种教育,一是官方教育,是穆斯林接受的主要教育。二是穆斯林民间教育。观察这两种教育,可以说利弊共存。

通过官方教育,穆斯林社会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就业和文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存在的不足就是这种教育只是体现了主流民族和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从而出现穆斯林后代逐渐走向全盘汉化,全盘西化,逐渐失去了民族特征。这种现象当前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呈现出逐渐加深的趋势。其中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东部南部的穆斯林后代中出现丧葬火化,饮食无忌讳现象,更遑论穆斯林的信仰和价值观。


民间教育主要是清真寺的经堂教育和阿拉伯语学校教育。清真寺的经堂教育主要发挥着维持穆斯林信仰和功修的作用。阿拉伯语学校发挥着为穆斯林社会培养阿拉伯语人才的作用。这种教育同样存在不足和弊端,例如,狭隘的教派观念,浓厚的守旧思想,与现代教育脱节,离伊斯兰文化有很远的距离等等。从当前穆斯林社会的总体需求来看,这种教育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


那么,中国穆斯林社会应该走怎样的一条教育路子,一种既能体现本民族文化特征,又能体现爱国精神的民族教育,从而提高穆斯林社会的整体素质的路子,这是穆斯林文化精英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国家教育部门发展民族教育时需要思考的问题。这里,马志信的教育思想,尤其是他的教育实践给穆斯林社会和政府教育部门提供了一条非常值得借鉴的民族教育典范。



二、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百废待兴,而穆斯林社会的信仰,文化,教育几乎丧失殆尽。当人们为解决自己的温饱而奋斗时,马志信已经为民族的未来而付诸于行动了。他的伟大,了不起,主要在于他白手起家,在几近荒芜的土地上建立了学校。他在近四十年的办学生涯中,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在当今中国穆斯林社会中无人能出其右。这使他不仅做为一名教育实践家存在,而且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笔者生于临夏,长于临夏,少年时代就读于马志信阿訇门下受教学阿拉伯语,学业随未取得成就,但是耳濡目染于老师的教诲,所以,对他的教育思想并不陌生。他虽然没有写过教育理论著作,但是他的教育思想散见于各种形式的讲课和演讲中。


至于他办学的历程和成就,已经为穆斯林社会所熟知,也见诸于穆斯林的各种杂志报端,无需赘言。这里主要介绍马志信先生的教育思想在实践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总结马志信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它具备如下特征:


第一:坚持伊斯兰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是伊斯兰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伊斯兰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伊斯兰教育是伊斯兰文明的组成部分。中国穆斯林社会落后,愚昧,弊病丛生。解决问题的核心是伊斯兰的教育。这是解决穆斯林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和长远打算。通过教育,提高穆斯林社会的整体素质,才能摆脱各种愚昧无知的现象。那么他为什么在清真寺之外兴办穆斯林教育?这一思路与马志信对穆斯林社会的深刻理解有关。他认为目前中国清真寺培养人才的模式单一,封闭,落后,纯粹靠清真寺培养出的满拉人才无法满足穆斯林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他培养的学生既不同于清真寺的满拉,也与官方学校有差别。他认为,满拉缺乏现代教育的内容,除极少数满拉可以培养成为阿訇外,大部分满拉无一技之长,最终回家务农或打工,无发展前景。而官方教育系统只重视分数和考试,缺乏信仰教育,道德意识淡漠,价值观混乱,只知道“有钱”是人生的唯一最高目标,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原则。所以,他的教育目标就是最大可能的把信仰、道德和语言技能教育结合起来,为民族培养合格的穆斯林,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公民。虽然他的生源素质和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无法与官方学校相提并论,但是他克服一切困难,开创了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先行者。


第二:把品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他提出的教育的主旨是品德教育。他认为,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没有优秀的品格,一切无从谈起。他培养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诚信、有品德的人,一个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负责任的人,这才是合格的穆斯林,其次才是有技能的人。他要求学生学好阿拉伯语,了解国情和掌握必要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一技之长,做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马志信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向社会输送有品德,有人格的人,这样的学生才能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个人负责。这是他在课堂和各种场合演讲时经常讲到的内容。


因此,他为人师表,自己率先垂范。他生活俭朴,办学几十年,自己经手的资金何止百万,但是他的住所却是从房产局租赁来的。常年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始终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山装。为人谦和,朴素和坚韧,身上看不到一星半点儿的势利庸俗气。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的思想敏锐,学识渊博,对穆斯林社会充满着强烈地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他对一些穆斯林的愚昧和内讧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就是在年迈时,不论听他讲话,或与他交谈,他都思维敏捷,富有激情,内容紧扣穆斯林社会如何发展的主题。相比而言,我们这个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学识丰富的阿訇和留学归国人才,他们成为教门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像他那样具有高尚人格魅力和感召力的阿訇还仍然寥若晨星。他虽历经坎坷,但对自己的事业坚忍不拔。正是他身上闪烁着这种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安贫乐道的精神,才成就了他的这番事业。


中阿学校之所以在全国阿校中一直独树一帜,关键在于他有一支忠心耿耿跟随他的优秀教师队伍,而这与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有直接的关系。他的这一思想也体现在他聘请老师时以德高为范,学高为师为标准,不分派别,背景,只看重学识和人品。


有人把临夏中阿学校比作“净土”,能远离喧嚣的社会环境。很多家长乐意把孩子送往阿校,目的不仅仅是孩子在这里学习阿拉伯语,更重要的是孩子不会变坏,反而学会诚实,懂事和做人。孩子在这里能学到什么是诚信,责任和美德。在这里,马志信不但鼓励学生们刻苦学习,更重要的是他要求学生们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诚信,有品质。


总结他几十年办学的成就,其中最大的功绩在于他首先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有道德,有人格的人,其次才是阿拉伯语人才。这正是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也是我国教育存在的软肋。如果与目前的体质内教育进行比较,就会看到他目光远大。国内教育中心点在于授业,就业,淡化了人的道德品质教育。师生的知识和人格形成反差,一些人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道德和人格越来越低,这是体制内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第三:中阿并授与爱国情怀。早在民国时期,一批穆斯林的阿訇,教育家和文化人就在思考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穆斯林教育发展的路子,他们创办了成达师范,上海伊斯兰师范学院等。其中著名的人物如,马坚,马松亭,陈克礼,虎嵩山等。马志信的中阿并授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思想。他认为,在阿拉伯语学校不学汉文化不正常,同样,官方学校只给穆斯林学生教授汉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教授穆斯林自己的文化,也不正常。这一点在马志信的教育理念中始终贯彻落实。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伊斯兰文化是一门内容博大精深的综合类学科,没有相当好的国学基础就无法很好的理解伊斯兰的要旨,也难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理论水平。他经常说,汉语已经成为中国穆斯林的母语,当然要学会汉语,这是责任。不懂汉语,就无法与外界进行很好的交流。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阿拉伯语水平与阿拉伯人相媲美的学生,而是培养阿汉兼备的学生。所以,中国穆斯林社会需要培养阿汉两通的人才,把培养类似学者马坚,陈克礼那样的人才作为学校的最高理想。在临夏中阿学校的影响下,现在全国的阿语学校都开设汉语课,培养阿汉兼通人才已经成为穆斯林社会的共识。


应该说,阿拉伯语学校也是伊斯兰文化的范畴,把汉文化搬到伊斯兰文化的课堂,需要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包容思想。在传统的中国伊斯兰教育中,排斥汉语是常见现象,更何况把汉族的教授和专家请来讲课。因此他的这一举措无疑是一种创新,一种胆识。所以,从他的中阿并授的教育中可以看出,他致力于体现伊斯兰文化的同时,也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教育。


提高汉文化水平,同时与现代教育接轨。在他的领导下,临夏中阿学校形成了一种惯例,每年邀请国内大学的专家教授来学校讲课,这些专家大部分是汉族,有教育方面的教授,如 ,有阿拉伯语方面的专家例如上海外国语学院的陆培勇教授。


正是他的这一兼容宽阔的胸襟,当地知名的汉族老师陈贵旭在阿校担任了十多年的汉语老师。


马志信也非常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西北民族大学教授潘世昌回忆在临夏阿拉伯语学校就读时的情景时,其中提到马志信的国家情怀。学生每次例行站队时,他给学生教国歌的情景记忆犹新。由于学生们都不熟悉国歌,常走调,他就反复教唱国歌,“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同时他也倡导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汶川、玉树发生的地震灾害中,学校师生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师生踊跃募捐,购置救灾物资,送到了灾区。早在1999年,临夏中阿学校已经在全州众多实力雄厚的中学及单位中脱颖而出,在全州中学篮球大赛中夺得冠军;同年,又在全州团体体操大赛中夺得亚军。1998年至2003年,中阿学校多次邀请当地军分区部队及武警总队的官兵到中阿学校,教同学们操练军体操等体育项目;中阿学校的师生又多次去部队住处与官兵一起举行球赛等联谊活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部队与当地群众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体现了军民团结的高尚风格,赢得当地领导和群众的普遍好评。


第四,淡化宗教影响。马志信的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培养阿拉伯语翻译人才,合格的穆斯林,国家优秀的公民。学校并不扮演清真寺的角色,去培养阿訇和满拉。但又无法完全脱离宗教的影响,这恰好成为一些人攻击学校的口实。来自民间的一些人认为学校是世俗学校,认同感并不高,例如不在学校里做主麻,学生只学阿拉伯语,不设宗教课等等,所以他们不时对学校制造一种不良的社会舆论氛围。而来自官方的一些人刚好相反,因为学校允许学生做礼拜,学习伊斯兰文化课,就趁机以学习宗教为把柄对学校施压,同样也在政治领域给学校制造不利的舆论氛围。其实允许学生礼拜是穆斯林的基本功修,也是符合国家宪法的有关条款,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学校不能违宪干预学生的个人行为。


这里存在认识方面的两个误区。很多人把阿拉伯语与宗教混为一谈,把伊斯兰文化与宗教混为一谈。


对于把阿语与宗教混为一谈的错误认识,随着近几年阿拉伯语人才市场需求的扩大和体制内大中专学校涉足阿拉伯语领域,开设阿拉伯语专业而烟消云散。而把宗教与伊斯兰文化混为一谈的认识在一些人头脑中仍然还没有搞清楚。由于这些认识上的误区,经常使马志信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造成办学过程中不必要的障碍和困难,个中滋味只有马志信自知,许多文章也都提到过这些情况。


伊斯兰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正如温家宝总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阿盟总部盛赞的那样,伊斯兰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而且迄今依然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许多国人心目中依然是陌生事物。许多人把伊斯兰文化视作宗教。宗教在许多人眼里受到歧视,等同于落后,愚昧等。这里需要重申的是,伊斯兰文化仍然是穆斯林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宗教仅仅是指念礼斋课朝的范围。二者在内涵和外延有着很大的区别,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这里可以借鉴考虑我国在全世界推广孔子学院的做法,即推广汉语的同时需要推广儒家文化,因为中国人并不喜欢只会操一口流利的汉语但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的外国人。同样,阿拉伯人也不喜欢那些只知道用阿拉伯语来赚他们的钱但对伊斯兰文化一无所知的中国人。所以,把伊斯兰文化课纳入到阿拉伯语学校的课程中是教育内在的要求。


第五,男女分校。他的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男女分校。最初人们对此颇有微词,现在逐渐看到这种学校的优点。西方国家英国也有男女分校制,而我国是纯粹的男女同校制。近些年的不少研究认为,男女分校的优点大于男女混校,其一,由于男孩与女孩在发展的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两者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同。既然两者有差异,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以统一标准和教育措施来要求和衡量男孩和女孩。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教育忽视了性别差异的存在,这对于许多学生尤其是男生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所以,因性施教,分校授课就成为马志信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原则。真正的教育平等应该是在尊重性别差异基础上的平等,它应该既尊重男女两性的共性,又尊重男女两性的差异。其实因性施教就是尊重男孩与女孩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把孩子们以性别划分从而接受最合适他们的教育,能够更好使用差异化的教育手段,因性别施教,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不同学科的排列和设置,不同体育运动的安排,不同课外兴趣的培养与发展;目前我国男女同校制最大的负面作用已经显现,就是为青春期的学生提供了谈恋爱的平台,在转移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还引发了一系列情色泛滥等问题。


第六:创办阿拉伯语专业。他开创了国内中阿学校之先河。随着临夏阿语学校的建立,全国阿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全国穆斯林地区,到现在官方阿拉伯语学校成立和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开设,充分说明了他目光远大,思想深邃。当然,由于中阿学校的学生几乎涵盖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常年在校学生人数上千。近三十年来,他们在全国范围内,对树立临夏的良好形象,提高临夏的知名度,刺激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七,突出了教育的独立性特征。如果观察他的教育实践过程,其主要的特征是突出了教育独立性特征。目前民族教育面临着全盘汉化西化,失去民族特征和文化精神的危机。他的教育既体现了伊斯兰文化这一民族精神,也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特征。这一思想与我国教育家蔡元培,陈寅恪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他们两人都致力于教育如何彰显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同时,也注重兼容并蓄,包容各种思想和文化,拒绝全盘西化。


一个民族的文化犹如人的灵魂,失去了灵魂,这个民族也就消失了。我国的教育现在处于‘无道可传’的危机状态,面临着民族精神传承的问题。民族的精神犹如人之灵魂,人无灵魂,魄有何用?对于穆斯林社会而言,伊斯兰文化和穆斯林的行为道德规范是阿拉伯语学校魂之所在,没有了魂,魄有多大意义?


对政府来说,应该有一种胸怀,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发展自己的教育和文化。这一点从东南亚华人的兴起可以看出。最近笔者到印尼,马来西亚旅游考察,虽然那里的华人的发展历程不过几百年,但是他们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这些国家尊重少数民族,让他们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那里的华人都有自己的学校,文化机构,中国传统的各种节日和习俗。政府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文化和价值观。不会把他们的信仰和文化视作落后,迷信和愚昧横加干涉。这一点在我们国内则不然。穆斯林的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但是在国人心目中被视作迷信和落后,总是受到各种排挤和压制。东南亚小国尚有如此胸怀,何况堂堂中华大国,难道容不下人口占总人口百分之二的少数民族发展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


目前,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中,其中最主要的不公平就是忽视和淡化了少数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文化和价值观很多内容都与本民族无关。这势必导致下一代丧失民族特征,全盘汉化西化。


三、尾语


马志信先生的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几千名来自全国穆斯林地区的莘莘学子都在这里接受了伊斯兰文化教育和爱国教育,他们在这里学到了诚信,品德,人格,理想和追求。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和语言技能带回到家乡,让伊斯兰文化和爱国思想在家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同时,也获得了就业谋生的本领,其中一部分学生就凭借阿拉伯语的特长活跃在广州,义乌,上海甚至中东国家,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做不懈的努力;一少部分人已经在学术领域和经济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建树和良好的成果。


马志信先生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倡导和坚持教育的民族特征和爱国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已经成为穆斯林社会教育发展的一种方向和典范。联系到我们今天穆斯林社会教育的现实和实践,马志信的教育思想仍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有着深厚的时代意义。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然而,重温马志信先生教育事业的主旨和思想理念,教育事业发展的准则和行动主导,我们无论如何是不能忘记的。(注:文章中的一些资料和素材取自已经发表的一些文章,这里向作者表示谢意)


投稿邮箱muslimwww@126.com客服微信itooke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