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历史|《古兰经》中的肯定人物

2017-03-13 我爱穆斯林

(一)麦尔彦—先知尔萨之母


    麦尔彦(Maryam )伊斯兰教典籍中的妇女,先知尔萨之母。《古兰经》中有许多章节讲述她的故事,并以她作为第19章的章名。她本属仪姆兰的后裔,是哈伦之妹,父母都是有节操的正派人,她幼年时曾受先知翟凯里雅的抚养(3,37)。成年后,天使奉安拉之命向她报喜,祝贺她将要分娩贵子,名字叫麦西哈•尔萨。她感到震惊、恐怖,声明自己一向坚守贞操,行为端正,从来没跟任何异性接触,怎么会受孕生子呢!天神告诉她,安拉是万能的,办任何事都轻而易举,说有就有,正象当初“用土创造阿丹”一样。这个“保持贞操的女子”果然怀了孕,“退避到一个僻远的地方,阵痛迫使她来到一棵椰枣树旁”,生了儿子尔萨。那里有溪水,“有新鲜的、成熟的椰枣”供她任意吃喝(19:16-26/3:42-47)。她的族人们大惑不解,曾经奚落她、斥责她、诽谤她,安拉使母子俩“在有平地和流水的高原获得一个隐庇之所,’(23:50)。她的儿子尔萨,作为安拉的使者和仆人,长大后被委任为先知去劝化世人。被安拉授予《引支勒》经典。《古兰经》中曾反复强调,麦尔彦是“诚实的人”,她的纯洁“超越全世界的妇女"(3:42),是“信道的人们的模范”(66:12),但她曾遭到“重大的诽谤”,基督教徒竟胡说她的儿子是“真主的儿子”,胡说“至仁主收养儿子”。《古兰经》严正指出:麦尔彦之子“只是真主的使者”,并批判“三位一体”的谬论,斥责“妄言真主是三位中之一位”者,是逆徒,是犯了大罪(4:73),为此,“天几乎要破,地几乎要裂,山几乎要崩”(19:90)0有人认为麦尔彦就是《圣经》中的马利亚(Mary),穆斯林经学家一致认为,由于《圣经》和马利亚已被歪曲、篡改,面目全非,决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


(二)阿希耶—法老之妻


法老之妻《古兰经》中提到的女性。是埃及国王法老葛布斯的王后,相传她的名字叫阿希耶(Ahiyah) 。其夫极端仇视以色列人,下令必须全部扼杀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婴,气氛阴森恐怖,惨绝人寰。当时穆萨诞生,其母不忍溺杀,又不敢留在身边,便将婴儿装入木箱扔进海里顺水漂流,为宫人所获,多亏阿希耶慈悲说情,劝其夫留下孩子说:“这是我和你的慰藉,你们不要杀他,也许他有利于我们,或者我们把他收为义子。”后来,又雇奶母(正好是穆萨的生母)哺乳,几次保护穆萨安全脱险。《古兰经》中曾表彰她说:“真主以法老的妻子,为信道的人们的模范。当时,她曾说:我的主啊!求你在你那里,为我建筑一所房子在乐园里。求你拯救我脱离法老,和他的罪行。求你拯救我脱离不义的民众(66:11)。”


(三)鲁格曼—训子有方的贤哲


鲁格曼(Lukman)伊斯兰教典籍中的人物。《古兰经》第31章以他为章名,其中第12至19节记述其训子之事,训子内容包括:不可竖偶像同安拉并举;安拉能洞察秋毫之末;必须谨守拜功、劝善阻恶、忍受患难;切不可目中无人、趾高气扬、矜持自傲;举止言谈应该温和文明,不要象毛驴嚎叫一样招人讨厌……关于这一人物,传说纷纭,有人说是哲学家;甚至认为就是古希腊寓言家伊索;亦有人认为是木匠、水手、阿比西尼亚黑奴,或易布拉欣之侄等等。阿拉伯文学作品中常提到他,是一个充满智慧、妙语惊人,言近旨远的人物形象。经学家们或认为是先知、使者,或认为是贤哲长老,无统一定论,因为《古兰经》中只提到安拉“确已把智慧赏赐鲁格曼”,在列述众先知名字的章节中没有他的名字出现。


(四)欧宰尔—传奇的老寿星


欧宰尔('Uzair)伊斯兰教典籍中的人物。有人认为他也是先知,但《古兰经》正文中这一人名仅提过一次:“犹太人说:欧宰尔是真主的儿子……这是他们信口开河”。根本没提到他的事迹,在列举众先知的名字时也没涉及这个人物。但一些穆斯林学者编写的《古兰经故事》中,曾把他编写入先知之列。相传这是一个熟睡百年而如梦初醒,并一如当年健壮的神奇人物,他百年前曾骑毛驴出村,到一果园,花木葱郁,景色迷人,留连忘返,兴奋得恍惚如梦,等到清醒过来,周围一切都陌生,四下张望,不辨东西南北。好容易探问到村庄旧舍,景象大为改观,与村民互不相识。进了家门,当年的小女仆已是百徐岁老太婆,其儿孙曾孙都不相信这位突然登门的不速之客、年轻小伙子竟是据传百年前远出失踪、客死异乡的祖先欧宰尔。经查验其肩上黑痣,及背诵祖传经文如行云流水,一字不差,大家才坚信所言非虚。传说这一奇闻者认为这表明安拉之万能。但因其名在《古兰经》中仅约略一提,列述众先知的名单中并无此名,不少《古兰经》注疏家也不详注其人事迹,是否先知似无充分依据。有人认为他可能就是《旧约全书•以斯拉记》第七章中提到的波斯王亚达薛西年间的以斯拉(Ezra ),穆斯林经学家认为不宜将二者等同,只要弄清《古兰经》提到此人的主旨在于驳斥所谓“真主的儿子”荒诞谬误即可。


(五)左勒盖尔奈英—“双角人”


左勒盖尔奈英(Dhu al-Karnayn)《古兰经》中的人物。意译为“双角人”、“有两个犄角者”。关于他的解释传说纷纭。一般认为是指古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Alexander theGreat,公元前336一前323在位);有人认为是指古波斯的大流士(Darius);或认为是与易布拉欣同时代的萨堪达王(Sakandar)。至于所谓“双角”,一说是此人权势达于东、西方;一说是他控制两个国家的统治权;一说是王冠上有左右突起之装饰,或前额有一对发鬈。据《古兰经》载:他在大地上很有权势,善于处理复杂事件。他曾远出抵达夕阳西坠之处,奉安拉意旨锄暴安良;又到达太阳升起之处,发现被日晒而无避暑设施的人群;后来途经两山之间的达尔邦地区,语言不相通的居民前来向他诉苦,反映那里的雅朱者和马朱者两个野蛮民族总是作恶捣乱,百姓不堪其扰,愿意向他进贡,请求他将这两个蛮不讲理的民族封锁隔裂。他就答应在居民协助下用铁块熔铜筑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壁垒,陡峭不能攀登,牢固不能凿孔。要等末日来临,这座铜墙铁壁才会化为平地(18:83-98)。这段故事主要记述他为人们排难解忧。有人认为有关的这几节经文,主要是预示末日来临的迹象。

记得将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分享给您身边的亲朋好友噢,嘿嘿\(^o^)/~

投稿邮箱muslimwww@126.com

客服微信itooke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