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11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历史|回族学者陈克礼阿訇为何被冤杀?

爱伊生活 2018-07-16

题记:45年前的今天,1970年7月5日,一声清脆的枪响,结束了一个纯净伊斯兰学者的生命。

穆斯林的殉道者陈克礼先生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本文讲述的是我国穆斯林学者、倾注毕生精力和心血拥有20多种著述的回族大学问家陈克礼阿訇的非凡人生和惨痛遭遇。


民国十三年,岁在甲子,农历四月二十四日,陈克礼出生在河南省襄城县颖桥镇长葛村石羊街一个穆斯林家庭。其父陈文灿经商为业,是个虔诚的穆斯林教徒。陈克礼自幼受父亲教诲,对伊斯兰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七岁时,跟随本村清真寺阿訇杜文明学习阿拉伯文学。当时经书稀缺,他就想方设法借来经书边诵读边抄写,造成眼睛极度近视。

陈克礼阿訇的故居

1938年,14岁的陈克礼师从颖桥镇清真寺马负图阿訇学习,阿文和汉文迅速精进。1941年,到本省禹县、鲁山县清真寺学习。1943年离开家乡,远赴宁夏固原县清真寺、甘肃平凉县旅平清真寺念经,同年入陇东师范学校阿拉伯文专修班,跟随王静斋阿訇深造。其间,逐渐确立了以宏扬圣教为己任的理想,这一理想,成了他毕生的追求。


1946年,陈克礼从陇东师范毕业回乡不久,闻知伊斯兰学者、著名伊玛目马松亭阿訇创办的成达师范迁回北平,求学心切的陈克礼不顾内战断路,绕道南下经海路北上。在成达师范半年,受教于马松亭、马坚等著名阿訇,陈克礼如饥似渴。其间以伊帆、汉戈、刻理为笔名在伊斯兰报刊上发表文章和译文。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了他伊斯兰文化的写作和翻译生涯。

北京东四清真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陈克礼在这里马松亭所办学校学习


从北京回到家乡,陈克礼担任颖桥镇清真寺阿訇,不久,完成了译作《回教信仰基础》和《圣训经(上册)》以及他第一部著述《从穆罕默德看伊斯兰教》,该书1951年出版后,被译成阿拉伯、印尼、乌儿都等文字出版,在伊斯兰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52年,陈克礼经马坚教授介绍,到北京大学东语系任助教。授课之余广泛阅读并继续译完《圣训经》。此外还完成了《伊斯兰文化史》《觉民之子永生》等外国作品的翻译,成绩斐然。因此,党组织经常派人动员他入党,均被他婉言谢绝。1955年,陈克礼毅然辞职离开北大,短暂回乡后避居北京海淀清真寺。不久,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所属伊斯兰教经学院教导主任杨永昌闻讯再三聘请陈克礼前往任教。为了不受约束地从事翻译写作工作,他言定不参加任何政治活动,不作为伊协正式职员,来去自由。之后受聘经学院讲授多门课程。

陈克礼在京期间,曾有单位聘请他作翻译工作,有大学请他任教,有报刊请他做撰稿人,但他始终坚辞不就。他最钟爱的就是对伊斯兰文化的翻译和著述,仅只为了坚定纯洁的信仰,他立下誓言:“我愿将此一生贡献于真主的事业。”这与当时的主流政治氛围格格不入。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陈克礼的厄运拉开序幕。由于陈克礼对伊斯兰坚定的信念及其光明磊落、直言不讳的性格,自然受到打击。伊斯兰教协会有关领导罔顾与他不参加任何政治活动的约定,开会批判他,他只好选择离开,回河南老家。早在1955年,陈克礼就离了婚,回乡已是举目无亲,生活极度困顿还要拉扯一双儿女,在乡亲们的周济下勉强过了一段时日。这时,甘肃河洲穆斯林马志仲久慕陈克礼的学识,闻知他处境艰难,写信鼓励他继续译作并按月寄些生活费,陈克礼依然坚持翻译并把完成的译稿寄往河州托从未谋面的马志仲保存。后来,马志仲干脆写信邀请陈克礼去河州,还寄来了路费。


只顾做学问不谙世事的陈克礼带着儿女启程去河洲,不料买了票贩子的假车票浑然不知,不由分说被送进收容所。盘查身份时,收容所得知陈克礼曾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所属单位工作,便电话通知伊协来领人,却被告知“陈克礼是我单位的右派分子,你们可就近发落”。于是陈克礼以右派分子身份被押送到陕西铜川劳改煤矿劳动教养。陈克礼这个又瘦又弱高度近视的书呆子,实在是干不了力气活儿,便被打发到图书室管理图书,一干就是三年。其间还写下了一部著作《看伊斯兰》。三年后,他因为表现好解除劳教,劳改煤矿方面再次沟通中国伊协,被告知陈克礼不是伊协的人,交原籍处理

1962年2月29日,陈克礼带着儿女回到原籍。回乡后,陈克礼应聘去叶县马庄清真寺任阿訇,仅过了三个主麻日即被强令回家。1963年5月18日,镇政府领导宣布给陈克礼补戴“右派分子”帽子,管制劳动。

陈克礼著作遗存

没有行动自由,生活极为艰难。而陈克礼却开始了他的“十年译作计划”。不到三个月里,他整理完成了《圣训经》中下两册的译稿,又译完了长达六万行的史诗《波斯史诗列王记》,译完了《伊斯兰发展史》《阿拉伯文学史纲要》。1965年底,先后完成了《古兰经学》《伊斯兰社会思想运动史》《伊斯兰文化简史》《伊斯兰学术论丛》《中国与阿拉伯的关系》以及《伊斯兰思想维新记》《历史导论》《中世纪穆斯林旅行家传》《伊斯兰史料资料楫要》等十几种译作;开始了《伊斯兰论》《中国论》《世界论》三部曲的编著。

陈克礼给马志仲的信,专心致志服务主道


这个不要命的翻译写作狂人,夜以继日笔耕不辍,由于久坐生了疖疮,他就躺下写,每当运动来临,还要挨批斗。他对伊斯兰文化事业从未失去过信心,他在最艰难的日子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成败利全在真主,真主随同坚忍的人……”只可惜,这些著作在红卫兵抄家时几乎全部失毁。


臭名昭著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面对这场丧失人道与理性,祸国殃民的重大劫难,生性耿直磊落的陈克礼抱着忧国忧民的意愿,署名上书中央文革和国家领导人,秉笔直言,历陈“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建议立即停止“文革”,并阐述了社会主义一些正确理论符合伊斯兰主张等观点,由此招来横祸。

陈克礼墓


1970年2月26日,“一打三反”运动中,他以恶毒攻击文化大革命、反党反社会主义等现行反革命罪被捕入狱。1970年7月5日,在自己故乡颖桥的河堤上,陈克礼被执行枪决。这个年仅46岁、拥有丰富著述、内心纯净的伊斯兰殉道者,宁愿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当无情的子弹击穿陈克礼头颅的那一刻,他还不屈的站立着……

2014年出版的纪念陈克礼牺牲40周年专辑

这是我青春的花朵

这是我青春的影片

这茁壮的种子已散播在全国

植根在善良的伊斯兰青年的心中

这心血的结晶已洒到伊斯兰世界

海外远方的朋友们

把它译为阿拉伯文、印尼文、乌尔都文

五万万人举着它前进

不久它将被译为世界各种语文

成为爱好真理的人类的路碑

我是黑暗虚伪的叛逆

被埋在罪丛中的伊帆呵

从良心上说,你是个好人


这是1960年5月7日在陕西铜川劳改煤矿冯家渠工地劳教期间,陈克礼用笔名伊帆为他的第一部著作《从穆罕默德看伊斯兰教》写下一首诗,题目是《墓碑》,这也是陈克礼阿訇最贴切的墓志铭。


(1980年底,陈克礼先生归真十年后,冤案得以平反)

来源:新浪博客

编辑:阿卜杜拉

  免责声明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民族正能量,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表达为作者观点,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爱伊生活

媒体:穆斯林在线微信:itooker
邮箱:muslimwww@126.com

往期经典回顾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杨发明:坚持我们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


 刘波:中国需不需要尊重宗教的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