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11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东关往事|你知道这些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伊玛目们么?(二)

东关清真大寺志 爱伊生活 2018-10-22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部分历任伊玛目
职务姓名民族籍贯任职时间
掌教冶正国回族青海西宁约1380年前后
掌教奴尔回族青海西宁1403—1424年
掌教李旭东回族青海西宁1644-1661年
掌教李太巴巴回族青海西宁1673年前后
阿訇马福海回族青海西宁约1870-1882年
阿訇马进春回族青海西宁1889—1895年
教长马维世回族甘肃临夏1914-1916年
教长马俊回族甘肃临夏1916-1930年
教长(代理)马步荣回族甘肃临夏1930—1932年 (实际马如德主持教务)
教长马禄回族甘肃临夏1932—1946年
掌学韩尤奴斯撒拉族青海循化1936-1939年
教长马步丰回族甘肃临夏1947—1949年
教长马禄回族甘肃临夏1949年9月-1950年12月
副教长买成章回族青海西宁1949年9月-1950年12月
教长买成章回族青海西宁1951-1958年
副教长韩成元回族青海湟中1951-1953年
副教长马文魁撒拉族青海化隆1951—1958年
教长韩生贵回族青海大通1959-1966年
副教长马相臣回族青海湟中1959-1966年
教长马相臣回族青海湟中1979年6月-1996年5月
副教长马士福回族山西长治1979年6月-1997年
教长马长庆东乡族甘肃临夏1997—2018年

部分伊玛目介绍


马维世


生卒年不详。回族,河州西乡寨子沟人,故人称“寨子沟伊玛目”。马万福创立、传播伊赫瓦尼时,河州著名的十大伊赫瓦尼阿訇之一。民国3年(1914年),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重建竣工后,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派人将其聘请来任大寺教长,执掌大寺教务。他遵行马万福提出的“凭经立教”、“遵经革俗”的主张和纲领,纠正和革除不符合《古兰经》、圣训的礼仪、习俗,具体提出了十三条:(1)不准修建和信仰拱北;(2)不念圣纪;(3)不专门聚集男女信徒高声赞圣;(4)不在清真寺集体念《古兰经》,由伊玛目或掌学一人念众人听;(5)经要自己念,不能请人代念;(6)礼完拜后做一次“都哇”,不分别在“天命拜”和“逊乃提拜”后各做一次“都哇”;(7)不请人念“讨白”(忏悔词),罪要自己忏悔;(8)不在坟地集体念《古兰经》,只能一人念,送葬人集体听,众人接“都哇”;(9)在人临亡时,只能一人提念“牙西尼”和“克礼默”(清真言);(10)给亡人洗“大净"时不念“团哈"章:(11)不转“白拉特”;(12)不纪念“阿舒拉”(因“阿舒拉日”是什叶派的重要纪念日);(13)饭后可以口念“都哇”,不能掌手做“都哇”。寨子沟伊玛目提出的这十三条,实质上是对“果园十条”的补充,在某些方面的具体化,也是对不符合《古兰经》、圣训规定的教义和礼仪的某种改革。特别是其中“不准修建和信仰拱北”和“不念圣纪”等主张,对当时西宁穆斯林传统礼仪进行变革和纠正,其锋芒直指当时仍有很大影响的苏菲派各门宦和其他教派,因而遭到了门宦势力的强烈反对,称其为“歪嘴伊玛目”,表示讽刺和不满。尽管马麒大力扶持,但这位伊玛目终究无法维持,不得不于民国5年(1916年)辞学回原籍。寨子沟伊玛目作为伊赫瓦尼在西宁第一次传播的代表人物,由于遭到门宦势力的坚决抵制,加之时间很短,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效。但可以说从此揭开了伊赫瓦尼在西宁传播、发展的序幕。

 

马俊(1869年-1930年)

 

一作马骏,经名尤素夫,教众多习惯称其浑名长脖子阿訇。回族,甘肃省河州莫尼沟前川人。甘、青地区著名的伊赫瓦尼阿訇。1915年前在河州癿藏清真大寺开学。民国5年(1916年),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原任教长寨子沟伊玛目辞学,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将其堂弟马俊召请至西宁,被推荐选任为大寺教长。在大寺任教长十五年,其间还曾兼任“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他担任大寺教长的十五年,正是马万福哈志以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为阵地,大力传播伊赫瓦尼学说、主张的时期,马俊则以大寺为讲台,积极配合。除了重申和继绫遵行寨子沟伊玛目在此前提出的遵经革俗的十三条主张外,根据大伊玛目“麦孜海布”(即哈乃斐学派)和马万福哈志的提示,又提出了十条遵经革俗的要求:(1)“尔买力”自己干,“讨白”自己念,不承认门宦老人家给“口唤”;(2)“天命”不干,而干“余功”(即“副功”)是“毕达尔提”;(3)不用《古兰经》转“费底耶”,而用钱转“费底耶”;(4)人亡后不准戴孝,不能哭,不念头七、百天、周年的“亥亭”,若给亡人念“亥亭”,应在主麻日或其他日子举行;(5)不准穆斯林给非穆斯林春节拜年;(6)在经堂教育中除教授阿拉伯文外还加授汉文;(7)“塔布提”(塔布匣,拾尸匣)由8人抬改为4人抬,抬者每人前后左右各抬10步;(9)回族妇女应戴盖头,取消缠头巾;(10)信教男子应留胡须,剃光头,以示遵“逊乃提”。这十条具有强化、纯洁伊斯兰教,革除不符合《古兰经》、圣训的礼仪、习俗,起到了提高民族素质、简化宗教仪式的作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伊赫瓦尼“凭经立教”、“遵经革俗”的主张和改革措施。与此同时,他根据马万福哈志所著《布哈里咱德》编印了一本《回民必遵》(一作《回教必遵》),其内容为诚信和遵行两大部分,用阿拉伯文、汉文、小儿经(亦称“小经”)三种文字编印。马俊教长用阿拉伯文编写,丁元杰先生(甘肃临洮人,回族,北大毕业)与马俊合作翻译成汉文,并由丁书写汉文,小儿经由大通新庄尔马忠孝阿訇书写。印刷发行后受到穆斯林的欢迎。编印伊斯兰教普及读本,这是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历史上的首创。1924年,为了解决大寺内经堂教育中缺乏教材的困难,马麒捐资3000元白银,委托马俊教长通过当时来西宁宣教讲经的沙特人赛伊底・海比布拉(原为布哈里人,后侨居沙特)从沙特先后两次购买了满拉学习的各种经典和参考读本,并在大寺成立了经典室,当时经典室藏经多达12万册,为大学班满拉们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马俊教长采取的这些措施,都具有开创性意义,为推动伊赫瓦尼在西宁的长足发展,规范、完善和发展经堂教育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马俊阿訇一生简朴,筚路蓝缕,操行忠纯,凭经宣教,遵经革俗,勤勉地奋斗在真主的大道上。有人称他“默默为主作奉献,忠诚不渝效春蚕”。

 

马步荣(1911年-2000年)

 

经名伊布拉赫买,是马麒侄子,原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教长马俊(有的资料写做马骏)之五子,故人称“五师傅”。东关清真大寺大学班“穿衣”。马俊于民国19年(1930年)归真后,由马步荣代理教长,但时间很短,仅仅两年时间。在此期间,实际由马如德(经名法鲁给,马万福的“目勒底”尕南乡阿訇)主持教务。1932年马步荣辞学,同年被派往循化街子清真大寺任教长,两年后任湟中上五庄邦巴清真寺教长多年。后赋闲在家。2000年归真。

马禄(1885年-1950年)

 

字祥臣,经名依斯哈给,人称“尕阿訇”或“大学阿匐”。平时人们多习惯称其字,叫“马祥臣阿訇”。回族,原籍甘肃河州莫尼沟,1931年全家迁居于青海西宁。他是伊赫瓦尼派创立者马万福的一传弟子,甘、青地区伊赫瓦尼著名阿訇。


马禄之父马福良是清末甘肃提督马安良的堂弟,母为民国时期青海省主席马麒之妹。马麒之子马步青、马步芳与马禄为姑表兄弟。马禄兄弟六人,他排行老二。其兄马辅臣(马佐)是民国时期甘、青地区著名的民族工商实业家。


马禄少年丧母,家境贫寒,先由伯父马安良抚养,后居住在舅舅马麒家。自幼在本地清真寺学习经典和阿拉伯文,开始接受伊赫瓦尼主张。由于其聪明勤奋,十几岁时就熟读《古兰经》,深受马麒的喜爱,爱称他为“尕阿訇”,由此人们多习惯用这一称呼。阿文小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巴燕戎(今化隆)、西宁等地求学多年,曾在马万福(伊赫瓦尼创始人)门下学习深造。十八岁时阿文大学“穿衣”。先后在河州莫尼沟、循化街子、巴燕戎等地清真寺任开学阿訇。民国20年(1931年)被聘为西宁路口子(今路林巷)清真寺开学阿訇。由于他为人耿直,遵行端正,学识渊博,因而慕名到路口子清真寺学经的满拉达100余名,其中一半是西宁、河州地区的满拉,一半是慕名而来的外省求者,有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的满拉。他在开展经堂教育时,制定了一套学习制度,要求严格,认真教授,定期考试,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使路口子清真寺的经堂教育兴盛起来,开始显示了他的经学水平和才能,因而在西宁各清真寺中出了名,马禄也就成为许多阿訇和穆斯林赞誉的伊赫瓦尼知名阿訇。


民国21年(1932年),马禄被聘任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教长,成为民国初年大寺重建后的第四任教长。他任大寺教长长达十五年。这是伊赫瓦尼在西宁和全省巩固阵地并长足发展的十五年,也是伊赫瓦尼在教理和礼仪制度方面更加完备的十五年。在此期间,马祥臣的突出成就有三:


其一,现固和加强了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在青海和甘肃河州等地所拥有的“海乙寺”地位。当时青海和甘肃河州有1000余座大小清真寺,所有这些寺的开学阿訇均由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教长和董事会选派或报请认可。仅民国28年(1939年)一次就向河州选派10名阿訇。同时,西宁东关大寺创办阿訇培训班,由马禄主持对各寺阿訇轮训,每期1年,经考试优秀者分配至各地大寺任开学阿訇;一般合格者分配至中寺、小寺开学;不合格者,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延期2~4年,继续培训,因而大大提高了经堂教育的水平。


其二,举办伊斯兰教学术研讨班,开创了经堂教育和宗教学术研讨的新局面。民国30年(1941年),由马禄发起召集了马万福的一些“目勒底”和知名阿訇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举办伊斯兰教学术研讨班,参加研讨班的有甘肃、青海等地的近20位伊赫瓦尼知名阿訇。在研讨班上集中研讨了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并对教条、教义、教法、教规作出正确的解释。举办研讨班标志着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经堂教育达到了鼎盛阶段。与此同时,马禄教长扩大经堂教育规模,招收中学班、大学班满拉,全部实行住寺学习制,寺内经费开支从不摊派,经费不足时,他本人垫付(因他投资经商,收入颇丰)。他主张学习汉文,“中阿并举”,在东关小学、昆仑中学都设有阿文课。在大寺满拉学习的课程中,安排了汉文课,每天授课1小时,由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选派教员授课。经过马禄教长十几年的努力,先后培养了一大批“阿林”较高的伊赫瓦尼阿訇,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买成章哈志、马文魁阿訇、马相臣哈志、马士福阿訇、“尕清水”(韩尤奴斯)阿訇、韩八十三阿訇、马步丰阿訇(人称“尕哈志”)、马得福阿訇以及门源吊沟的童万林教长、湟中县措龙的马桂林阿訇、民和马厂垣的赫鲁阿訇等,还有上海小桃源的尕湖北阿訇,武汉的殷阿訇,四川的朱阿訇,河南的白阿訇、马超仁阿訇,兰州的杨森阿訇(今为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兰州西关清真寺教长)大肃州阿訇和尕南乡阿訇(马如德),等等。可谓“桃李满天下,硕果香满园”。


在此之前,马禄教长主持印行和编写伊斯兰教基本知识读本。1935年,他主持印刷马万福著的《布哈里咱德》经。1936年,在马禄教长主持下,组织在东关清真大寺阿訇进修班学习的一些阿訇参加,编写了《麦志来赛》读本,用小经、阿拉伯文印行,供穆斯林成年人和中小学生学习,受到欢迎。


其三,在宗教遵行上,他强调马万福的主张,不允许超越大伊玛目哈奈斐的麦孜海布。并又参照东关大寺前几任教长提出的主张,补充了一些内容:(1)念《古兰经》时可以不念全本,但首章“法谛哈”必须要念,这是先知穆罕默德常念的七段“阿耶提”,必须熟读牢记;(2)礼拜时必须举意,不举意,则礼拜的重要条件欠缺;礼拜举意时,不会念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可以用汉语举意;(3)做完“天命”拜、“逊乃提”拜后只做一次“都哇”;(4)念“亥亭”要自己念,不能请人代念;吃油香后口念“都哇”,不掌手做“都哇”;(5)上坟不准点香,妇女不准上坟哭亡人;(6)生了孩子必须遵“逊乃提”,一定要起经名,不起奶名。这些主张,使伊赫瓦尼的教理、遵行更臻完善。


他在任东关清真大寺教长期间,重视民族团结,随时调解民族间生产、生活、交往等方面产生的纠纷。他虽然是伊赫瓦尼阿訇,但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对其他教派的态度是求大同存小异,互相尊重,互不干涉,研讨教义以理服人,故在穆斯林中有较高威望。他对教门虔诚,鄙弃名利,专心拜主,在宗教修养道徳操行等方面堪称楷模。


马禄为人善良,乐于行善。1936年马步芳军队堵击红四方面军,许多红军战士被俘,马禄曾多次规劝马步芳宽容他们。马步芳把部分被俘红军战士分给其军官及其亲属当佣人,分到马禄家族的三位红军战土是四川人,有裁缝手艺,他便给了路费让他们回原籍。


1946年马禄辞学,在家赋闲。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时,他随其兄马辅臣欢迎解放军的到来。9月9日,西宁穆斯林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召开了庆祝解放大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司令员王震作了重要讲话,阐明了党的民族平等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会后西宁东关大寺“者麻尔提”穆斯林共同推举马禄为教长,成为解放后东关清真大寺第一任教长,买成章为副教长。9月18日,省垣各族各界3万余人在西宁大校场集会,庆祝西宁解放。王震司令员在大会上讲话,号召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建设新青海。马禄以回族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并代表穆斯林群众在大会上发言,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庆祝西宁解放。当月,在王震同令员率领解放军即将进军新疆时,根据王震司令员的安排,西宁回族上层人物组成劝和代表团,由马辅臣任团长前往新疆,作驻军新疆的骑五军军长马呈祥的工作,促其起义投诚,和平解放新疆。在代表团启程前夕,马辅臣、马祥臣兄弟二人联名以伯父的身份向其侄骑五军军长马呈祥发了电文,陈述利害,晓之以理,劝其弃暗投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新疆。此举表明了马祥臣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解放军之心。


1950年12月,马祥臣在西宁归真,终年65岁。

韩尤奴斯(1897年-1972年)

 

撒拉族,青海省循化县清水乡河东村人,人称“尕清水”,是青海知名的伊赫瓦尼阿訇。他自幼在当地清真寺学习阿拉伯文和经典;21岁时在甘肃临夏大河家清真寺学习;25岁便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该清真寺,教民为其“挂嶂穿衣”,并应聘在该寺任开学阿訇。两年后到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马俊教长处求学深造,此时他已精通《古兰经》和圣训,通晓阿拉伯文、波斯文;他还通过刻苦自学,较熟练地掌握了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拼写撒拉语的“土尔克文”,成为通晓多种文字和语言的阿訇。民国25年(1936年)任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掌教。在当年三十多名大阿訇会考中,他名列第一,由此以“尕清水”闻名于甘、青地区。


尤奴斯阿訇一生致力于伊斯俩目教门,有近四十年的开学生涯。他除了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任过几年掌教外,还先后在青海湟中县平安驿(今平安区平安镇),大通县新庄、塔尔,化隆县甘都、阴坡,循化打连古、孟达、科哇、清水、草滩坝、查加、查汗都斯等地清真寺任开学阿訇,讲授经典,宣传教义,培养满拉。在他门下学有成就的知名阿訇有:民和官亭的王代阿訇、化隆群科的穆罕默阿訇、循化街子的哈三阿訇、在上海开学的“尕河南”阿訇、循化的韩麦扫日“大师傅"(其长子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中国伊协副会长、青海伊协副会长、循化县政协副主席),等等。由于其经学水平甚高,因而经堂教育成绩卓著,贏得人们的赞誉。

 

马步丰

 

作马步峰,字子乾,经名索来玛乃,人称“尕哈志”。原籍甘肃河州西乡莫尼沟前川,后落籍西宁。西东关清真大寺大学部毕业。是马镛(民国7年曾任宁海军十三营营长)之子,马步芳的堂弟,马步銮的二弟。民国35年(1946年),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教长马禄辞学后,由马步丰继任。他的经学学识和阿拉伯文造诣相当高,是马步芳家族中杰出的阿訇。他出任教长后,继续兴办经堂教育,招收满拉120名(阿文大学50名,阿文中学70名)。他在大学班、中学班都讲授一些主要课程,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方式灵活,深受满拉们的欢迎。1949年解放前夕,他离开了东关清真大寺,后侨居沙特。(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东关往事|你知道这些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伊玛目们么?(一)

人物|20世纪上半叶中国各地伊赫瓦尼著名人物述略

东关往事|果园哈志生平大事记

东关往事|果园哈志—马万福

东关往事|伊赫瓦尼与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东关往事|忆长庆阿訇峥嵘一生

爱伊生活是穆斯林在线网站旗下平台,致力于弘扬伊斯兰文化,传承爱国爱教的穆斯林精神。伊斯兰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而且还是一种健全生活方式。我们旨在宣传伊斯兰正能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