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上虞“菜籽油”小作坊,感受纯正的油香

2017-06-20 青湄 新媒微上虞


前段时间路过乡间路旁,常能闻到扑鼻的油饼香,不用说,一年一度榨菜籽油的加工小作坊又开业了。


这种时令性极强的小作坊江南农村经常可见。像谷雨时节的茶厂、近年关的搡年糕厂等。不是作坊的集体活动也有不少,清明前后的艾饺,端午粽子,造新房用的抛梁馒头,喜事分发的印糕,通常是农村的巧手姑娘、嫂子喜滋滋围坐一起,笑谈间就把美食呈现在大伙面前。


▲搡年糕

▲做艾饺


除了榨油的作坊,别的活动小时一样也没拉下过,自然是因为都跟吃的有点关系。像小时老家的茶厂,因为外公是做茶师傅,总爱黏着他转来转去,还不时拿家里的年糕去煨,扑鼻茶香加年糕的烤香,那已是童年的一个印记。


至于别的,小丫头片子还不是哪有香味往哪钻。掺和一把,然后哈哈乐着弄一头脸的面粉,心满意足蹭到点吃的。


榨菜籽油的小作坊里面是怎么样的,一直没有印象,感觉最多就是那满屋的油饼香气,撒网似的向外扬,路过时远近都是那喷喷香的气味。


如今年岁大了些,倒是对这些越发感兴趣起来。刚巧这就闻到这阵阵香气,说不得要到里面瞧瞧去。


作坊还挺忙,进进出出人不少,一辆小三轮载着两大桶油“突突”往外开,开车的还不时和后面的大声聊几句。我进去招呼了下里面的人(问询后得知,其实干活都是些当地村民,年年都会干一茬,到时间招呼一声都来赚点工钱),小作坊老板问我来干啥,我说这种场景一直没见过,想拍几张照片,他大方的一挥手:你拍,你拍!不懂的我告诉你。


里面很热,整间屋子都是那种让胃很舒服的芬芳浓郁的油饼香气,不沾染一身香气出来都不可能。大锅里炒着亮黄黄的菜籽,一刻不停的搅动,搅出美丽的弧度。

灶膛用一块铁板挡着,两只气眼发出明亮的火光。燃料都是煤,打开挡板,用铁杆子一捅,火星四溅,热浪袭来。



从左往右,一个个竹框依次摆放着,装满颜色青盎盎和黄亮亮的生熟两种油菜籽。空着的竹框里外都有一种经年累月浸染岁月的沁色。这不由让人想起因长久泡茶里外都透着茶香的紫砂壶。

四处张望,一边墙角堆了很多榨出来的渣,另一边都是已装在蛇皮袋里的油饼。老板告诉我,这些会有鱼塘的老板来买走,可以当喂鱼的饲料。



屋中间一部机器上面有一只异常大的铁斗,一位女汉子般的妇女自告奋勇的向里倒着炒好的熟菜籽。天气非常好,日头透过屋顶的玻璃窗,洒在她穿的花布和手臂上,居然有一种力量的矫健感。对他们来说是如此平常的劳动场景,为什么我总是感觉像触动到什么,有一种热情会激发出来。我小心的拎了下满框的菜籽,根本就动弹不了,于是不由得更加佩服。



机器两头都有产出。一边是榨出的油饼渣,一边是泛着沫的菜油。一位不苟言笑的老爷子不时四处走动,在旁边看护着。我诧异着向老爷子打听:这油看上去很浑浊不通透啊,就这么可以用了?老爷子只是摇了摇头,然后笑笑不说话。老板的火眼金睛马上注意到了我的纳闷,带我去解惑。



屋外面装着一桶桶不同户主的油,刚才那位老爷子这会坐在板凳上干起了搅拌的活计。原来刚才榨出的油还是要经过提炼,过滤,抛去沫,沉淀,才能得到最后的食用油。(嗯,具体步骤没见着,也不敢乱写,想了解下的朋友,可在百度自行搜索下。)



传统工艺榨出来的菜籽油,上辈上上辈上上上辈,不知道沿续食用了多少年。只是如今,超市内亮堂堂的各种混合油看上去卖相实在好看,而农村种植油菜用来榨油食用的越来越少,不知道这样的作坊还能存在多少年。


说起油菜,不由想起今年去看过的那些油菜花海。那成片成片的小黄花如今已被热捧成一大景观了,我甚至还被吸引特地跑江西的婺源看了趟花海。


是否还有人不知道,那些花海中娇滴滴的花以后结的籽,其实是可以提炼成食用菜油的哦。



生活处处皆学问。



目前5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