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串围屋门!”|坪山坑梓围屋小百科(一)——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
“去串围屋门!”是土木再生于2015年发起的“身边的城市”(此项目号召专业者独立开展身边城市调研)后续第二季中的一部分,第一季成果已集体参加了2015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同时此项目的展开也与土木再生之前“岗厦罗生门”、“湖贝请留门”共同形成了关于深圳城市边缘问题的系列研究。
关于“坑梓”地名的解释,《深圳市十九镇简志》[1]中的“坑梓镇”云:“相传镇城内及沙梨园一带村民,早年系由老坑村老祠堂分出,史称‘坑梓’,意即老坑村的子孙。又因‘子’与‘梓’同音,后人遂改‘坑子’为‘坑梓’,寓意老坑是故里。”这条解释避开了“坑”,只给“梓”做了注。
“坑”,不能从普通话的词意角度去理解,因为它是个客家方言词。“坑”在客家话里是指“两边被山夹住的长山沟”。因此,“逢山必住客”的客民常常用“坑”字为建在山沟里的村落命名。所以,闽粤赣的客家居住地就有了不少的“坑”。例如,深圳龙岗区的深坑、杉坑、上坑、炳坑、吓坑、西坑、松子坑等。
“坑梓”,就是“此山间的村庄是故乡”之意。方志、家乘上常见写作“坑梓”,“坑梓”是后来的写法。“子”在广东常被读作“仔”,音义皆可能发生混淆。当地人改“子”为“梓”,既可避音义混淆,又带了“乡梓”之新义。
在黄氏各房的早期族谱中,多数把“坑梓”写成“坑仔”。我们认为,这里的“仔”应不是笔误。粤、客语中,“仔”是起表小作用的词后缀,如“猪仔”(小猪)、“妹仔”(小女孩)、“煲仔饭”(用小砂锅焖的饭)等。“坑仔”就是“小坑”,表示面积较小的山间谷地。我,我们看坑梓镇西部的“坑”,面积确实不大。“仔”与“子”的字形有些相近,后人为书写简便,干脆将“仔”写作“子”。而把“坑子”的“子”理解为“子孙”,有点儿望文生义了。后来,人们觉得“子”不好看,又再赋予它一种文气,就把“子”改写为“梓”,逐渐变为“坑梓”。
——摘自《深圳客家研究》·刘丽川著
2.坑梓黄氏家族发展谱系简介
总体而言,深圳地面上的客家自然村,多是一个家族一个村。当宗族人口膨胀,或宗族内的经济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传统的封建大家族就必然面临着“宗族细胞的分裂”。坪山坑梓黄氏是当地唯一大家族,现今他们占坑梓总人口的80%,黄氏宗族的发展颇具典型性。以黄氏为解剖的“麻雀”,从坑梓黄的微观透视,显示其宗族“分裂”的情状,进而说明深圳传统客家村落拓展的原因。
坑梓黄氏族谱系略图(图片来源:朱继毅[2]制)
坑梓黄氏世系表(部分)
以上图表只展示了黄氏氏祖前五世的部分分支脉络。坑梓黄氏宗族的产生,正是有赖于一个个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衍生而成。中国传统的家族分家,一般遵循的宗法原则世“长子不外出”即“嫡长子继承制”,这是维系宗法延绵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到了明、清,封建家族制度已近式微。长子在宗族的地位虽较诸子为高,但在财产的继承上已无独占权,须与诸子平等分家析产。所以早供养父母方面,大儿子与小儿子无异,而且小儿子往往最后成婚,可以有较长时间单独陪侍父母。因此,一些家庭选择了“留小放大”(其他儿子分出,只留小儿与父母同住)的分家方式。而在“长子不外出”和“留小放大”上,坑梓黄氏则具有更加灵活的“权变性”。
另外,在过去的认识中有一个误区,以为客民(含客家先民)的移动一般大至家族,小至家庭为单位,才有助移动的成功。而坑梓黄氏却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迁徙实例,即黄朝轩“单枪匹马”的个人移动模式(他娶妻是到惠州归善县后的事):只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又能把握住时代提供的契机,相时而动,一个大家望族完全可以是由一个开基祖历经数代繁衍而成。
——摘自《深圳客家研究》·刘丽川著
参考文献:
[1]深圳市史志办公室.深圳市十九镇简志[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179.
[2]朱继毅. 深圳龙岗客家民居的一个历史断面[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19(2):63-67.
[3]刘丽川.深圳客家研究[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3:9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