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学习、求向上 | 我们是优课:优课导入小技巧,为课堂第一印象加分

少娜 信息化教学创新 2022-08-16

点击上方  信息化教学创新  订阅本刊

课堂第一印象很重要!试想,一节课开了一个好头,学生思维活跃,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内容充分展现,那么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该是多么浓厚,学生对课堂内容也能充分吸收。今天小编想以数学课为例为大家解锁几个优课导入小技巧,通过创设情境,操作实践,复习旧知,设置悬念,进行游戏以及故事引入等方法为课堂第一印象加分!

图1

图2

案例1:利息的计算       

老师与你们一样大的时候,过年最开心的是拿压岁钱,那么你们现在一般能拿多少压岁钱?    

(多种数目)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压岁钱拿,但不管多少,都是长辈对我们的关心,我那时拿几元钱也很开心,你们拿了那么多钱,是不是都买鞭炮放了?      

(笑答):不是。      

:那么你们是怎样处理压岁钱的呢?      

生1:我交给妈妈保管。

生2:我交学费。

生3:我一部分存银行,一部分买学习用品,再捐一些给慈善会。

生4:我小部分买烟花,大部分存银行……

:有的同学提到了存银行,你们知道银行的利息是怎么计算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利息的计算。

案例分析——情境导入: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案例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压岁钱这一点,从压岁钱引入储蓄,再从储蓄引入利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其实就是采用了情境导入的方法。使用情境导入的时候,我们可以以学生为中心,想想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一起讨论可以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比如压岁钱,过生日,玩游戏,去旅游等,当学生投入到你创设的情境中时思维就开始活跃,这时课堂也越发轻松活泼。

注意点:

①情境设置不能脱离学生生活

②情境设置要有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案例2:三角形的面积


图3

:请同学们拿出彩笔和作业纸先看一看然后从中选择一个图形均匀地涂满颜色涂好了就站起来看谁涂得又快又好。涂色比赛现在开始!

(在作业纸上涂颜色,当有五六个学生站起来时老师就喊停。)

:刚才他们几个涂得特别快请你猜一猜他们选择的是什么图形?

:三角形。

:为什么选择三角形来涂色呢?

:因为三角形小。

:没有涂完的同学也不要灰心,你们没有涂完不是你们涂得不好也不是涂得慢,可能是你们选了面积大的图形,用的时间就长一些。

:(出示课件)同学们所说的三角形小是不是指的是涂色部分小 (学生点头示)意三角形涂色部分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案例分析——操作导入

都说智慧的鲜花开放在手指尖上,这位老师在引入三角形面积的概念时让学生亲自动手给三角形涂色,在涂色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面积这一抽象概念是怎么回事儿,这样下来老师讲解面积这一知识点就容易多了。操作导入法其实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感受,在遇到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时不妨可以试试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例如体积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给不同容器注水来体会等,这可比只凭一张嘴说容易理解的多了。

注意点

①操作要能引起学生观察、思考,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保证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参与度。

②活动设置精准,操作注意事项需讲明

与教学内容挂钩,切不可操作活动之后学生不明白本次操作活动与本堂课的关系。

 ④操作活动与语言配合要足够密切

图4

图5

案例3:圆柱的体积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公式直接求,那么圆柱有没有自己的体积公式呢?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的?(学生回忆)

学生回忆的同时,多媒体演示把圆平均分割成若干份,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过程。教师板书:转化。

:当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图形时往往把它转化成我们所学过的一些图形,这种思想方法在日常学习中应用得非常广泛。那么圆柱的体积该如何计算呢?能不能也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探索这个问题。

案例分析——复习导入:

知识是系统的,有联系的,因此课前复习是有必要的。在上面案例中教师通过复习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从旧知识出发引出“转化思想”这个新知识,复习导入是课堂中十分常用导入的方法,讲圆的面积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矩形的面积出发,讲圆锥的体积时我们可以从圆柱的体积切入,复习导入法的使用要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熟悉的知识点开始学习吸收起来会更容易哦。

注意点:

不能混淆复习、复习导入概念

②复习导入内容要经过思考选择 

注重学情分析,复习内容不能过难或过易

图6

案例4:简单的排列

教师让四位同学站在讲台上排成一排做照相游戏。照了一张后,教师要求换一个位置再照一张,然后再换一个位置再照一张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并提出三个思考题:

( 1)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 你是怎样排的?

(3) 用什么方法记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案例分析——悬念导入

设悬念通俗一点就是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学习就有了目标。在案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而不发,学生疑问重重,求知欲倍增,课堂教学就沿着这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展开,达到向学生渗透本节课教学目的的作用。

注意点

①问题设置要科学性

②教师要认真倾听与及时回应

图7

案例5 :千克、克、吨

教师让三个个头差异较大的学生模拟上公园游戏厅游玩,而他自己则装扮游戏厅售票员。当三位学生依次走到售票口时,售票员分别叫三位同学交1元1元五角2元的门票款。

三位学生不解,问: 老师,为什么有的交得多,有的交得少呀?

老师说: 这是因为你们的体重不同,待会儿游戏中消耗的能量不一样呢!

案例分析——游戏导入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那么我们能不能让学生玩中学呢?案例中的教师就在游戏中让同学们理解和接受了重量这一概念。游戏导入能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当学习的内容是比较枯燥无味的时候教室可以考虑设计游戏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注意点:

①游戏主题紧扣教学内容

②把握好时间,切忌“刹不住车”

图8

案例6: 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教学几分之几的认识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段猴子分桃子的故事:猴子妈妈外出采购,在树上摘了1/6个桃子,回到家中她要将桃子分给他的四个孩子。老大分到所有桃子的1/4,老二分到所有桃子的2/8,老三分到所有桃子的3/12,老四分到所有桃子的4/16,老大老二和老三认为自己吃了亏,妈妈分桃子的时候偏向老四。这时猴子爸爸回到家询问他们争吵原因后会心一笑四个孩子停止了争吵。

大家想知道猴子爸爸说了些什么吗?大家学习到接下来的分数基本性质后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案例分析——故事导入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字形式他们往往具有生动有趣的情节以及幽默的语言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这里,老师利用学生们喜爱猴子的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很多数学问题可以很好的创造故事,数学书里的人物对话我们也可以加工编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搬到课堂中来,用故事的办法学生会更乐意听你讲课。

注意点

①故事不能太长

讲故事要有技巧

③紧扣教学内容

点石成金

想要课堂生动有趣,学生欲罢不能的话赶紧学起这些小技巧。不管是创设情境,操作实践,复习旧知还是设置悬念,进行游戏以及引入故事,只要用心设计,你的课就是最棒的优课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