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计人说】“统计使人豁达”

江西统计 统计微讯 2019-10-09



岁月如梭,人生如梦,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至今,已经与统计结缘36个年头了。


前年一位国家统计局的老领导送我一本邱东教授的书《统计使人豁达》,这是本关于统计的随笔集,我几乎一口气读完,以后又细读了其中的几篇,很受益。



1、统计的大数推理原则,使人豁达。


  邱教授曾这样描述自己“搞了多年统计,却是不精于计算更不精于算计的人”。“做这个判断,并不只是专业的偏爱,而是生活历程中对统计专业优势的一点切实感受。”我从工交统计30年和国民经济综合统计3年的切身感受中,受益于统计带给的豁达,也许正是这种不精于算计给了统计人很多的豁达,也给了我很多人生和事业的享受,使我在事业和生活中逐步进入一种自己想要的状态。


  从邱东教授的经历看,学统计、当老师、做领导,辞官职、做学者、当博导、写随笔,可谓丰富多彩。经历时代变迁,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的盛年,给自己的定义为不精于计算,应该是邱教授的自谦之词,其在国民经济核算领域的成就足以说明其计算功底之深厚,这个计算也许无复杂模型,也许就是加减乘除,但却用的最合适,最符合实际,也最有价值。周国平这样评价邱东“不管有多少人倾心权力,但总还有人爱学问胜过爱权力,邱东就是这样的人。做官也好,做学问也好,归根到底都是在做人。”



2、统计的宏观把控意识,使人豁达。

  统计总是把着眼点放在宏观大势的把握上,对个体数据如何处理,也取决于怎样科学地得到对总体的认识。久而久之,统计的训练使人的宏观意识得到强化,遇到问题习惯将之放在时空的大背景中去考虑。比如统计专业讲的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等,都是从大的方面讲、从大的方面把握,这就是宏观意识。无论一个事物有多大,如果一个人善于宏观把握它,碰到个案的时候,就会从大的背景和环境考虑问题,看得比较透彻,从而举重若轻。这是统计使人豁达的重要的因素。


  豁达说说容易,真正做到没那么容易。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谢鸿光同志对邱东的评价“修学刻苦严谨,统计底蕴深厚,性格豪爽大度,重情义爱帮人……是位豁达的邱东。”这何尝不是做人的应有境界。邱教授“统计使人豁达”的感悟,与他多年的统计修为有关,也是他教书做官做人的“行者心路”。统计的素养使他眼界开阔、世事洞明,他治学坚持专业、力求精到,为官持正守中、进退有据,从容不迫。平淡地看待人生中的起落,才有他当年辞官的洒脱。



3、统计的求真务实态度,使人豁达。 

  

统计比较务实,追求实事求是。统计是搞数据的,搞数据不能随心所欲,判断和说明问题都要靠数据说话。书中写到“统计的宏观意识和方位感,统计的务实特质和分寸感,锻炼人看大局、重细节”。这个分寸感就是工作和学问要做得实,仅说个“大概齐”不行。这样,久而久之,搞统计的人不论是想问题还是谈问题,就习惯于脚踏实地,就不会离谱走板。统计能使人在宏观和微观上如此行事,统计人就容易更豁达、更睿智、更聪明。


  当然现在社会上,也存在一些对统计的误解。有句俗话“世界上就分为两种人,一种是做统计的,一种用统计的,甚至被统计的”,这和“世界上有三种谎言:谎言,可恶的谎言,统计数据”一样经典。生活中不乏统计,各种“数据统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大多数人对统计的概念也只局限于数据层面。应该说统计不仅是一门方法和技术,还含有世界观的成分。现代社会上的这种意识,借用邱教授的话,无论怎样都说明统计的关注度高了,大数据时代又把统计这门后台的科学推到了前台,而且是个大舞台。



我一辈子只专注做了一件事----统计,这件事我做了一辈子,借用统计的行话来说说做人做事:统计教人以平均、发展、宏观的角度看待事物,知道了平均水平,便把握了事物的一般趋势,心中有底;同时也知道事物围绕着平均水平还会有变异,当好的极端出现时,能受宠不惊,而当差的极端出现时,又可视之泰然,胸襟于是开阔通敞。    

(作者: 彭勇平 江西省统计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