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策展人:大英博物馆的100件文物,为啥漂洋过海来看你?

2017-05-24 闫志 耳朵里的博物馆

朵朵说


2017年3月2日~5月31日,“大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日子,不到一周了,除去工作日,你能和它见面的机会也就2天而已。抓住最后的机会吧!


本周四(5月25日)晚,我们邀请大英展策展人闫志老师,和你再做最后一次回顾:如何和孩子用100件文物讲述200万年的世界历史。


报名听讲座:在「耳朵里的博物馆」后台回复关键词005,入群听课。


今天和你分享闫志老师的文章:带你走进大英展策展的背后故事。



闫志


闫志(大英展中方策展人)

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要研究古文字学和商周考古学,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讲座干货


大家好,我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一部的副研究馆员闫志,也是这次“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的中方策展人。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分享此次展览策划和研究方面的一些心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谢谢。

1 关于大英展的来历 从广播到畅销书,再到巡回展


我们都知道,这个展览脱胎于2010年大英博物馆和BBC广播台合作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每期节目选取一件藏品来进行解读。大英博物馆动用了全世界400多位专家和馆内很多研究人员,共同打造出了一个文化精品。在这样的契机下,大英博物馆又出版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现在已经有了几十种语言的译本。由于书和广播节目的成功,大英顺势就推出了这个展览。


作为“全球巡回展”,它已经在日本、阿联酋、台湾、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展出,在全球引起了关注热度。为了让这个展览在北京和广大观众见面,大英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都付出了非常巨大的艰辛和努力。


*今年是中英两国建交的一个大的年份,也是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大年。2015年,英国财政大臣来访华期间,两国签署了包括这个项目在内的很多文化合作的意向。中英两国政府对于此次展览在中国的展出非常重视,同时也是给予了高度支持的。


这个展览在中国有两站:

  • 3月2日~5月31日@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 6月29日~10月8日@ 上海博物馆(上海)


朵朵提示:闫博士告诉我们,之后全部展品就要全部先回到英国,进行一段时间的维护和保养,才能继续在欧洲巡展,所以此次展出机会非常难得,大家千万别错过!


2 大英展的主题 寻找不同文明的共同之处


1.那些文明的“共性”在哪里?


大英博物馆是一个“世界文明之林”。展览的立意,恰恰是在表达文明间“特性”的同时,更强调“共性”。对不同文明所具有的特点,大家可能比较敏感,但要是非要寻找文明间的共性,不仅是普通观众,对于很多专业学者来讲,都不会很简单。经过我们对文物和历史的研究,大家确确实实能够发现我们所想说的“共性”。


举个例子,本次展览中到来的“大洪水泥板”,它属于公元前七世纪,出土于伊拉克,上面记录了一个关于“神创造洪水,人制造大船拯救生灵”的故事。这不是和《圣经旧约》里“诺亚方舟”的故事一模一样?但这个文本要比《圣经旧约》成书时间早400年!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大家看,宗教神话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故事内容上和其他宗教存在一些共性,这就构成了一种共同之处。虽说最后表现形式不同,但整体的来源、实际表达的思想,或者想探寻的问题都是一致的。


如果在对抗性和分歧性最大的宗教之间,我们都能够寻找到这些共同之处,那么各个文明之间经过了这么多交流和和影响,不是能够产生更多共同点?因此,展览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从人类纷繁多样的文明当中寻求共识,达成共识。


很多朋友听了这段话后可能会想:这个主题说起来好像很顺理成章,符合逻辑,但是要如何用文物的形式去体现呢?


大英有800多万件文物。我们选定了鲜明的主题后,选择文物就有了非常明确的方向。这100件文物的标准就是:每一件文物身上都带有文化融合、交流、影响的因素。说句实话,很多很多文物身上都有文化融合的因素,它不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


2.100件展品,是怎么挑出来的?


再说展品的组成。英方会考虑到各文明的均衡性,比如说欧洲文明、中东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明、南北美洲文明、非洲文明乃至大洋洲文明,在展品的数量选择上是非常均衡的

举个例子,第七个部分展出了非洲塞拉利昂的一个面具(索维面具)。它下面是用棕榈叶做成的斗篷,面具上面还有一顶典型的欧式礼帽,这是当地少女进行成人礼的时穿戴的仪式性服装。


图片来自国家地理中文网


它表明在和欧洲的商人或殖民者有了来往后,塞拉利昂就认为,这种礼帽最能代表这个陌生的异域文化,于是把它做成一种象征符号放在自己最传统的服饰上。这就像巴黎时装周,设计师会经常选择代表遥远地域或文化的元素和符号,作为灵感融入到自己的时装。这就是人们之间的一种共通之处:对于异域文明的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在这100件藏品中,有8件来自中国。包括西周早期的康侯簋,良渚文化的玉琮,春秋时代的青铜编镈、唐代的三彩文官俑,隋唐之际的白瓷的双龙耳瓶以及2010年深圳生产的太阳能充电电灯等。 

3 第101件展品 延续过去,代表未来


最后说说第101件展品。它要代表该国家或者地区未来发展前景,也是接续这个展览的叙事。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过了长时间的讨论和准备,现在的第101件展品是“2001年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木槌和签字笔”。为什么选择它呢?


图片来自@拿破破Napopo


我们都知道世贸组织是一个致力于突破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全球化的一个国际组织,它所做出的贡献对全球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件事情,本身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发展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也表明中国要为整个的世界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作出应有贡献的决心。


朋朋哥哥和闫志博士对谈时间


朋朋:首先我想问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大英展策展这项工作交给您的时候是怎样的一个场景?您当时是什么心情?



闫志博士:这个场景啊,我到现在真的都是记忆犹新!接到展览任务是2010年的10月中旬,当时我正在德国交流访问。有一天晚上回到酒店,就从国内接到了这个消息。我也是刚刚拟完一个赴卡塔尔的军工文化展的大纲,突然就接到了这么一个项目,当时就感觉到非常激动


之前我就阅读过《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深深为它所吸引。以这套书为契机,我还延伸阅读了很多全球史主题的书目。我那时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巡展,只是冥冥地感觉到,唉呀,如果我有机会能够做这样一个展览,将是多么的幸运!结果没想到命运就如此的眷顾于我,让我接到了这个展览。到现在我都认为,这可能是我一生当中做得最为重要、意义最为深远的一个展览。我非常感谢大英博物馆,也很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


朋朋:是啊,这确实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看来冥冥之中命运就会有这样的安排,有这样一个大展,让我们可以近距离的去看到世界文明。接下来想问您,在和英方沟通这个展览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哪些是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闫志博士:这是我第一次和大英博物馆合作,准备时间非常长,和英方的交流也非常充分。首先,我对英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专业程度,都感到由衷的敬佩,也受益匪浅。同时呢,确确实实由于藏品非常多样,有的展品对微环境是非常敏感的,英方当时对我们展陈环境的要求也是非常苛刻。再有一点,英方对于这个展览中各种文字宣传、图片使用等等方面,有着非常强的版权意识。当然这不是仅仅对我们的博物馆,在去年12月份我在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考察时,那里的策展人也表示英方要求非常严格。


中方策展人闫志在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文物修复库房


朋朋:当展览布展结束之后,相信您是最先看到完整的展览的,不知道那个时候您的感受是怎样的?这两天展览已经开放,观众反馈中有没有给你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


闫志博士:首先说一说我布展完的心情啊,那时唯一的感觉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经历过什么样的疲劳、痛苦和折磨,那都是值得的。这个展览值得我付出所有的辛苦和努力。


这几天我听到的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是说我们的环境光太暗。这确实是我始料未及的一个失误,我们也在抓紧时间和设计师来进行沟通,看有没有可能在原设计意图下,提高这个环境光。当时我们的设想是这样的,“100件文物”本身是一个碎片化当中孕育的宏大叙事,我们希望突出每一件展品本身的亮点,淡化环境的因素。因此我们采取了暗色调、暗光源的设计方案。色调强调一种工业化感觉,由此来凸显整个文明的一体化。可能现场的效果并不一定是那么好,所以我们也在积极进行改进,希望之后的观众能够对光源更加满意。


朋朋:今天听我们这个分享的大部分都是孩子和家长。您会给成年观众怎样的建议?又会给孩子参观什么样的建议呢?



闫志博士:这不是一个教科书式的、系统化的对世界历史的梳理。相反,它是一个碎片化、阶段化的展示,含有对比的意义在里面,那么请大家多注意位置紧凑的同一个展柜、或者同一个展区里面的文物,还有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比如说,我们把奥古斯都头像和索福克勒斯半身像放在一起来展示,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联系。大家都知道奥古斯都是一个政治强人,而索福克勒斯是一位著名的古希腊剧作家,他的作品当中有着非常浓重的政治色彩,常常探讨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左)奥古斯都头像 (右)索福克勒斯半身像

图片来自@拿破破Napopo


那么这里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奥古斯都虽然在生前建立了无数自己的雕像,但是在死后,很多雕塑都被打碎了,包括书中那个青铜头像,还是别人给割下来的。实际上这是在表示权力的暂时性。但是以索福克勒斯为代表的艺术的力量,却永久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所以说,这样一种对比,实际上是您参观这个展览的一把钥匙。


我觉得对于小朋友来讲,参观博物馆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如果你觉得好玩,你就多看,如果你觉得不好玩,你就可以忽略过去。跟着你的感觉走啊,你就会有收获。兴趣是你的第一老师。



家长提问时间


@周到:作为一个对看展和历史、文物没有什么思考和经验的四年级孩子家长,如何让孩子通过此次观展,小有收获并从此爱上历史?您有好的建议吗?



闫志博士:谢谢您提问,我自己个人建议不同的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看。我觉得喜不喜欢展览或者喜不喜欢历史,就像谈恋爱一样。有的人是一见钟情,也有的人是愿意在相处当中逐渐培养感情。


我不敢说怎么通过一个展览就能让一个小朋友从此热爱历史。我觉得我个人的能力是无法达到的,也不敢对这个展览有这样的期许。但我觉得,如果您经常能够带着孩子去博物馆参观,让他去看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明,自然而然他耳濡目染就会对历史产生兴趣了。这是需要家长付出很很大的努力和艰辛的。


@Fang:我们在和孩子一起看展的过程中,对于那些与中国历史相关的展品,以及类似“我们中国东西为什么跑到英国去了?”这样的问题,当然也不排除那些来自比如埃及、墨西哥等国家的展品……此时我们应当如何引导孩子去理解、去看待呢?



闫志博士:这确实不仅是孩子们会问,更多的是大人们关心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反问另外一个问题,“大家为什么会选择埃及、墨西哥、中国这样的国家来提问,而会自动忽略那些来自德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东西呢?”


大家可能天然地认为,英国是没有实力去抢这些西方老牌帝国的文化遗产的,他们只会通过战争掠夺这种方式,去抢夺不发达地区或者发展中国家。


当然这是一个选择性的理解方式。比如说,要论战争的频繁度和裂度,英国与德、美、法或意大利这些国家,远比与中国、埃及、墨西哥等国家大得多得多。英法百年战争,英德两次世界大战,包括宗教战争等等,也会有掠夺行为。这个问题其实是看我们如何来看待。


首先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此次展览中有关中国的展品都是通过购买的途径得来,暂不论是非法还是合法的。其次,它是发生20世纪早期,甚至19世纪或更早的时间,那是一个法制缺失、社会贫困、政治动乱的时候,文物的走私和贩卖几乎成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行为。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讲,1970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各国签订的一项公约就规定了在1972年该法律生效之后,面对这种文物的走私行为,文物所在国都有权利进行追讨。中国政府也利用这套法律追讨回来了非常多的文物。保护文物,真的要成为当今全球的一个共识。


其次,我们可以这样思考这个问题,大英博物馆里的收藏也是经过了很复杂的过程,因为如果有军队的掠夺和走私,也不是直接捐献给了大英博物馆。当我们在大英看到这些文物的时候,是否应该有一丝庆幸,如果在那个时代它们没有来到大英,是不是到今天我们也许无法接触到这些文物?正是启蒙时代有以大英博物馆为代表的这样一批博物馆,告诉了我们应该用这样的方式保护文物,它应该是面向公众的,而不是皇家收藏。我们知道,在中国历代朝廷都会有大量的私人收藏,它们都是当时或古代的艺术珍品,但每到改朝换代时,这些古董又会遭到大量的洗劫和破坏,真正流传至今的也许不足百万分之一。这其实是我们那时没有保护的意识。


启蒙运动之后,这样面向公众开放,并以保护文物为主旨的机构才开始遍布全球,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在这种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文化机构。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历史。


@达尔果 :听说这次策展对展览要求非常高,很多甚至说是苛刻。这些展览要求在故宫在内的很多博物馆都无法做到,从这一点来看,中英是怎么达成一致的?这对我们国内的展示有什么启发?谢谢!



闫志博士:是的,我刚才也说到这次英方对于展览的环境要求非常的苛刻。其实说是苛刻,也是因为这次展品确实太繁多,其中有一些藏品对环境要求就是非常的高。我们对于文物展览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保护”,关于这一点无论要求多高,我们只要条件能够达到,就一定去按照英方的要求完成,这也是我们文博工作者应有的一个职业态度。


为了达到英方的标准,在有的展柜中我们安装了专门的控制温湿度的仪器。这种仪器可以24小时工作,保证微环境的温湿度达到相应的要求。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在澳大利亚参观这个展览的时候,他们的这个设备其实远没有我们的先进。可以告诉大家在展览的环境方面,我们的设备和工作应该说是高标准的完成了这些要求。


@赵小眼儿:请策展人分享一件自己最喜欢的展品;原因是什么?谢谢!



闫志博士:我最喜欢的一件展品就是来自苏格兰刘易斯岛的国际象棋。


首先,这些人物本身雕刻的非常可爱传神,很具有吸引力。


图片来自@拿破破Napopo


其次,我们看它的流传过程。国际象棋是在公元五世纪发明于印度一种桌面游戏。因为当时印度有战象,它也出现在了棋子的形象中。到了六、七世纪传到伊斯兰的阿拉伯地区。因为伊斯兰教义不能有偶像崇拜,棋子又都变成了抽象的几何形。但他们根据自己的社会特点,在棋盘上增加了维齐尔这么一个角色,就是“宰相”的意思。到了大约公元八世纪,象棋传到西班牙,九世纪呢又传到法兰克地区,于是欧洲人又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社会特点,增加了王后这么一个角色。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象棋流传的整个过程中,它作为一种游戏却反映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特点。


维京人用海象牙制造了这么一套棋子。我们知道,在伊斯兰帝国扩张时期,尤其是十世纪左右,它把北欧和南方之间的象牙贸易给垄断掉了,因此呢,大量的象牙能够从印度等各个地区集中运输贩卖到挪威,包括英国啊这些地区,是由于伊斯兰帝国的这个梗阻,真正的陆生大象的象牙已经到达不了这个地区了,他们只好改用当时能够在波罗的海常见的这种海象的象牙做替代品。这也是当时国际贸易格局的一种展现。


最后维京人从挪威制造了这样的东西,也许是通过贸易途径,带到了苏格兰的刘易斯岛,这也表明了当时维京人的在北海的贸易路线。我们知道,在10世纪到12世纪的时候,维京人不仅掠夺遍了整个欧洲大陆,同时在那些地方设置了很多贸易据点,可以看出维京人在整个欧洲的贸易也是非常繁盛了。



朋朋哥哥提醒

就像刚才闫志博士提到的,别把这个展览当做教科书去看,别把它当作一个负担,尽管「耳朵里的博物馆」之前做过很多攻略和介绍,还是希望大家要很快乐、很高兴地去寻找到展览当中能够打动你细节。


这次大英展因为广泛的关注度,让大家了解到了在博物馆有这么多精彩的内容。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在平常多多地走进博物馆。就像刚才闫老师提到的,我们可以慢慢地培养孩子和博物馆之间的感情,我有时也会和大朋友分享,我们要养成和孩子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的习惯和传统。


最后再一次感谢闫志博士,今天晚上给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分享!



*以上文字整理自「耳朵里的博物馆」3月3日线上讲座《朋朋哥哥对话大英展中方策展人》,有调整。


讲座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