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周倒计时丨还没去看伦勃朗特展?这份攻略就是给你准备的

2017-08-21 朵朵 耳朵里的博物馆


朵朵说


还有2周,家门口的伦勃朗就要和我们告别了,你去看了吗?


伦勃朗,这个名字在我脑中,本来只对应美术课本中的《夜巡》。如果不是在现场,我永远不能懂画中的光可以多美,明亮又温柔;如果不是在现场,我永远不会知道维米尔是在多小的尺寸上完成了这样细腻的作品……


大师真迹有着绝对的号召力,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看。朵朵之前为它做过很多功课,今天总结起来放送给你!


6个关键词

认识伦勃朗


关键词1
业界“扛把子”


提起荷兰画家,你至少要想到3个名字:梵高、伦勃朗、维米尔。


这次展览,2/3到来了。


伦勃朗,欧洲巴洛克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主要人物,在他巅峰时期,是荷兰艺术界的“扛把子”,几乎当时所有重要的荷兰画家都出自他的门下。


👇这张图建议保存,带到展厅中对照着看(更清晰的版本请在「耳朵里的博物馆」后台回复伦勃朗获得)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在后台回复“伦勃朗”下载大图👆

关键词2
命途多舛


伦勃朗的一生可谓遍尝人情冷暖。


出身,是荷兰莱顿一个磨坊主的小康人家。做肖像画起家,娶了一个富家小姐,一直过着顺风顺水的好日子。1642年对伦勃朗是转折的一年,妻子离世,业务开始衰落,尤其是后世推崇的《夜巡》更让他倒霉运(后面我们还会再讲)。1669年去世时,伦勃朗除了几件旧衣服和画具外,没有留下任何财产。


关键词3
超强“打光师”


许多时尚大片,都会有一种静谧而高级的效果,摄影师会在人物斜前方45°打过来一束光,这种布光方法,被取名为“伦勃朗光”。


伦勃朗最喜欢这种布光法,辨别方法也简单,就是在不受光的那半边脸颊上会出现一个倒三角。当然,如果模特的鼻梁比较低,也可能不会出现三角倒影。

《穿金边斗篷的少女》

你看到脸庞上的倒三角了吗?

关键词4
叫他“导演”


伦勃朗的油画技法从意大利卡拉瓦乔的技法上发展而来,并改进和发展。人们形容他们的作品有“戏剧感”,你看一看这幅卡拉瓦乔的画你就立马get👇。


卡拉瓦乔 《圣马太感召》


舞台剧中的灯光和布景技巧巧妙的融进伦勃朗的绘画。绘画的背景通常选用黑褐色或者深颜色,而光线集中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者物体上,就仿佛人站在舞台上,一道强烈而炽热的灯光牢牢跟随着人物。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伦勃朗就像导演,他的很多肖像画都像在讲故事,像是一场无声的电影,让观众自由发挥想象。


就像这幅《智慧女神密涅瓦在书房》,女神并没有看书,放佛有人轻轻的叫她,她把头扭向一边,微微张开的嘴好像有话要说,很容易就把我们带进了画面。


《智慧女神密涅瓦在书房》

关键词5
倒霉的名画


当时荷兰流行团体肖像画,订画的钱大家均摊。一般画家的套路就是画一个集体照,面面俱到没有分别,伦勃朗才不这么做。《夜巡》诞生了。


《夜巡》


《夜巡》中每个人都盛装打扮,仿若参加节日庆典。伦勃朗捕捉到了队长下令出发的一瞬间,高举旗帜的少尉,击鼓的鼓手,奔跑的男孩,狂吠的猎狗,好像他自己目睹了这一场景般。伦勃朗并没有平均展现每个人,反而进一步发挥创意,只突出几个主角,还加入了几名“神秘人物”。比如,画面中那个显眼的女孩,她究竟是谁,至今没有答案。

小女孩:我是谁?我为啥在这???


然而,交了一样的钱,有的人在画面中却没啥镜头,愤怒的买主们把伦勃朗告上法庭,这幅日后名声大振的《夜巡》也让伦勃朗吃尽苦头


据说《夜巡》这幅画起初并没有名字,而且原本描绘的也是白天,因为长期被烟熏,颜色变黑。而且这幅画后来被刀划过,被水泡过,被酸液泼过,真可谓命途多舛。


对了,《夜巡》是荷兰国立博物馆镇馆之宝,不用问它来没来中国了,可能性几乎为零。🙂

关键词6
“自拍”狂魔


“自拍狂魔”的名号给伦勃朗一点不夸张。在他65岁的生命中,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刻版画和2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他的自画像数量之多在历史上所有油画家中,找不到第二个。


👇点击这张图片,会链接到朵朵之前写的文章:用10幅伦勃朗的自拍带你认识他的一生。


看这个展如何做准备?

你需要的都在这里


74幅画,74个音频
最全讲解


👇点击下图看74幅来展画作图片,收听讲解需在「耳朵里的博物馆」后台回复伦勃朗获得


2部纪录片
在线看


BBC纪录片

《伦勃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020zdu0u6&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上面视频查看)

○内容特色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跟随着伦勃朗的画作和他的工作室,从细节的角度寻找画家的一生。


○推荐理由

在艺术史学家西蒙·沙玛的带领下认识伦勃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画家发自心底的热爱,这种讲述相对于简单的生平介绍,更能打动人。


○朵朵建议

把它当做认识伦勃朗的第一部纪录片吧,你能更加深入的认识到,一幅画是如何表露画家的感情的。


BBC纪录片

《旷世杰作的秘密之维米尔》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65py44qo&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上面视频查看)


○内容特色

说到荷兰画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梵高、伦勃朗,其实维米尔也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却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在这部纪录片里,跟随维米尔最著名的画作,寻找他的故事。


○推荐理由

如果说你对维米尔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那《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应该不陌生吧?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取材于日常的生活,但画面中的温馨、舒适、宁静,却显露出不一般的水平。想要了解他,通过这部纪录片再好不过了。


○朵朵建议

维米尔的画作传世本就不多,但每张都是精品。据说这是维米尔的作品第一次来到北京,相信你不会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在哪?票价?
实用信息



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


展览时间:

2017年6月17日-9月3日


展览地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8展厅


开馆时间:

9:00 — 17:00(15:30止票,16:00停止入馆,16:30清场,17:00闭馆)

周一闭馆(含国家法定节假日)


门票信息:

特展门票50元/人,需在展厅门口购买(南8展厅在2层)

*需要现金支付


温馨提示:

该展览禁止拍照


为了带你立体、深入看这个展览

朵朵准备了一个大礼包,包含:


-最全74件展品音频

-精选10条青少年版导览音频

-10幅自画像读懂伦勃朗一生

-3部伦勃朗、维米尔纪录片及电影

⑤-35幅维米尔传世作品

-1张展厅人物关系图


在「耳朵里的博物馆」公众号回复伦勃朗

请开始你的学习↓

获得看展大礼包


长按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二维码

在微信号内回复关键词「伦勃朗」



「耳朵里的博物馆」推荐阅读


清华莫奈展延期,看展资源大礼包奉上

一线高校的免费资源学习世界和中国历史

暑假和孩子来故宫,最强行走攻略立刻奉上

如果这个暑假你要去成都,请收藏这篇文章

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后台回复关键词


大英展丨睡莲丨伦勃朗

古希腊丨文艺复兴丨博物馆丨敦煌

成都丨兵马俑丨世界文明丨艺术

诗词丨中国历史丨传记电影

……

海量纪录片资源看起来

🎬

↓↓↓走,一起去现场看伦勃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