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裸捐3568万,她才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明星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
和朋朋哥哥
爱上博物馆
你好呀,我是朵朵~
没有人能比叶嘉莹先生更了解“中华诗词之美”,她是“真正的诗词讲者”。
前段时间,95岁的叶嘉莹先生因为捐赠1711万的事上了微博热搜。很多人都知道她的渊博才学,但却不知道她背后艰辛波折的人生经历。(文末领取叶先生诗词课)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 1 -
教师?95岁?3568万元?
在大多数人眼里,
很难将老师这个职业和巨款联系起来,
更何况是一个95岁的老人。
就在不久前,
“叶嘉莹先生再捐1711万”上了微博热搜。
一位白发苍苍、优雅如诗的女先生,
成为了受人瞩目的“明星”。
在这个戏子门前无小事的年代,
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
第一反应就是诧异:
叶嘉莹是谁?
她怎么会这么有钱?
想不到在这位加拿大华人的背后,
竟有着这么多数不清的传奇。
▲ 叶嘉莹90岁生日时,温家宝手书贺词
她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 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她是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
▲ 哈佛大学
她被授予了“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
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授课半年,
她就成为了该校的终身教授。
她还获得了“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
她的弟子遍布世界,
蒋勋、席慕容、白先勇,
世界著名汉学家施吉瑞、白润德等都是他的学生。
▲ 叶嘉莹和席慕容
她是被公认的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
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人女学者,
是当之无愧的“教授中的教授,大师中的大师”。
- 2 -
叶嘉莹教了一辈子的书,
研究了一辈子的学问,
她何以能捐出这样一笔巨款?
举行捐赠仪式的那天,
叶先生没有出席。
此前,她已经再三叮嘱,
不要将消息公布出去,
可是,这件事还是传开了。
有记者问她:
“周围包括舆论,
对捐款这么关注,您怎么看?”
叶嘉莹很爽快地回答:
“我觉得这些人很无聊,
这些人眼睛里面只有钱。
他不懂得学问,
我本来要跟你讲学问,
看样子你对于学问是没有兴趣的。”
在《论语》中,
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
叶嘉莹用一生去践行:
“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
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真正有理想的人,
所谋求的是真理,而不是衣食。
就算你一直耕田,
还是有可能饿肚子,
可当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道”,
俸禄就自然在其中了。
当走进叶嘉莹充满困厄与坎壈的一生,
就会发现,这位一生清贫的老先生,
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精神偶像。
- 3 -
在北平的一所四合院里,
男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追逐,
开满枣花的树下,
一个娴静的女孩子,
正聚精会神地,听伯父讲诗词。
他们家是八旗子弟的后裔,
祖上姓叶赫那拉,和词人纳兰性德同族。
这个乳名叫小荷子的女孩,就是叶嘉莹。
▲ 叶嘉莹三岁时(中)
她的祖父是清朝的进士,
旧学十分深厚,
父亲毕业于北大英文系,
却很重视她的古文功底,
母亲也受过良好的旧式教育,
伯父早年留学日本,
对古典诗词尤其痴迷。
▲ 父亲要求叶嘉莹用文言文写信
出生在这样的诗礼人家,
在长辈们的熏陶下,
叶嘉莹从小就读诗词,写诗词。
附近的女孩儿常常聚在一起,
荡秋千、踢毽子,
可她总是独自一人,
在书房里读书写字,
沉浸在古文的旧时光里。
庭院深深,淡竹疏影,
还有书架上一排排线装书,
陪伴她度过了童年宁静而纯真的日子。
在小荷子的眼里,
纸窗格外的月光,伯父手中的诗卷,
慈母绣的花,以及身边的一切,
都会是天长地久的吧。
- 4 -
外面,开始兵荒马乱了。
1937年,北平沦陷,
日军迅速将面粉、盐业等经济部门垄断起来,
一时间,古城陷入了混乱与饥饿中。
原本富足安定的生活,
一去不复返了。
当时的叶嘉莹,
才13岁,正在念初中。
父亲远在上海,音书阻断,
母亲独自一人,
照顾着叶嘉莹和两个年幼的弟弟。
沦陷区的日子苦极了,
为了活下去,
他们要早早排长队去买“混合面”,
可领回的这点面又酸又臭,难以消化,
据说里面掺杂了土粉、石末,
很多人因此患上了肠胃病。
母子四人,
在这风雨飘摇的年代,相依为命。
1941年,成绩优异的叶嘉莹,
考上了辅仁大学的国文系。
可母亲当时的境况,已经很不好了。
她的肚子上长了瘤,需要去天津做手术。
那是一个很平常的秋天,
母亲买了些桂花糕,留给孩子们吃,
她要出门了,叶嘉莹想陪着她,
母亲不让:
“小荷子,你年龄还小,
又要上学,我很快就回来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听舅舅说,
母亲做完手术,已经不好了,
可她执意要回家,
她放不下自己的孩子。
但最终,在回程的火车上,
她没有撑到那一刻。
17岁的叶嘉莹,
永远忘不了那个声音,
冰冷的钉子“铿铿”地楔进棺材板里,
每日烧饭等她回家的慈母,
永远不会再醒来。
平生第一次,叶嘉莹对生死,
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
▲ 顾随与学生(叶嘉莹右二)
- 5 -
大二开学时,
一位身材瘦高、穿着长衫的先生,
儒雅潇洒地走进教室。
他便是顾随,教授学生“唐宋诗”。
叶嘉莹没想到,
这位老师成为了改变她人生的人。
顾随先生毕业于北大英文系,
有极深的国学修养。
“听了他的课以后,
我就像一只困在黑屋子里的飞蝇,
忽然间门窗被打开,一下子飞到外边。”
叶嘉莹实在太喜欢他的课了,
所以每次上课,她都奋笔疾书,
生怕漏掉一句一字,
顾随先生开的每门课,她都选修,
还写了很多诗词,向先生请教,
即使后来毕业了,先生在哪儿讲课,
她就跑到哪里去听。
▲ 叶嘉莹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辅仁大学
这六年里,
她足足记下八大本笔记。
在此后的颠沛流离中,
有多少珍藏的诗书都散佚了,
但她始终带着这些笔记,
从北京到台湾,再到美国,加拿大,
几经辗转,
她希望这些美好的文化珍宝留存下来。
▲ 叶嘉莹将笔记整理出版,使后人得以瞻仰顾随先生风采
顾随也很欣赏这个女孩子,
在她毕业后,他写了一封信:
“这些年来,你听我的课最勤奋,
如果说我有什么值得传下去的法门,
那你应该都得到了。
但我并不希望你只是传承我的衣钵,
我希望你能在我的法门之外,
能够自己开出一片新的天地来。”
▲ 顾随致叶嘉莹信
顾随先生的话,影响了她整个人生。
翻开叶嘉莹当年的习作,
她写下这样的诗句:
“入世已拼愁四海,
逃禅不借隐为名。”
她那时也不过二十岁,
但早已经准备接受来自家国的所有忧患和苦难。
“在艰难的战乱日子,
我想要入世,为国家,为人类做一些事情。”
她要将自己的整个生命投注到诗词中去,
她要用尽一生的时间,
将中华最宝贵的文化传承下去。
- 6 -
1945年,叶嘉莹毕业后,
就在中学里教书。
当时有个叫赵钟荪的男孩,
常常来她家,
可叶嘉莹一辈子没有谈过恋爱,
她对爱情的期许,
是“不遇天人不目成”,
如果没有遇到惊为天人的那个人,
是不可以轻易交付的。
她的女儿后来说:
“我的母亲,
一辈子都在和诗词谈恋爱。”
赵钟荪常常往这儿跑,
后来连工作也丢了,
叶嘉莹觉得对不住,
她不忍心拒绝一个潦倒之人的求婚。
那时的她不会知道,
这段婚姻带来的,
是漫漫无期的折磨。
直到多年以后,
陈鲁豫问她:
“如果再回到当初,
还会做这个决定吗?”
她摇了摇头:“我不会。”
1948年,新婚的叶嘉莹,
随丈夫去了南京。
没想到,国内的局势,
突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随着一批批撤走的军队,
叶嘉莹裹挟在流民里,
仓皇地挤上船,
去往一个叫“台湾”的小岛。
不久,身后的“太平轮”,沉入了海底。
- 7 -
叶嘉莹刚刚在岛上生下大女儿,
白色恐怖就开始了。
丈夫因“思想问题”被抓了起来,
随时可能被枪毙,
她抱着吃奶的孩子也被逮捕了。
关了半年后,她才被释放。
一个女人,抱着怀中的孩子,
流离孤岛,无依无靠,
那是一种怎样的处境?
原先的宿舍没有了,
工作也丢了,丈夫还在监狱,
而她的故乡,隔着浅浅的海峡,
仿佛就在天涯,
她不知道,今生今世,
是否还能活着回北平,
她真的无家可归了。
▲ 叶嘉莹日思夜想的北平
没办法,她只好投奔到丈夫的姐姐家,
可是,他们一大家子人,也是窝在小房子里,
叶嘉莹带着女儿,晚上在走廊里打地铺,
白天就抱到外面,
在酷热的夏天走很远的路,
去打听丈夫的消息。
半年多后,她终于有了一份教书的工作。
她只得带着学步的女儿上课,
然后拖着疲惫的身子,
回到简陋的宿舍。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个中滋味,她只能默默隐忍。
▲ 叶嘉莹在简陋的环境里上课
女儿长到三岁时,
有一天,她看到一个陌生的男人。
女儿不知道,是爸爸回来了。
叶嘉莹终于盼来了丈夫,
没想到,此时的赵钟荪,
性格变得异常暴躁,
他将一腔的怨愤,全撒在了妻女身上。
稍有不顺,就是咆哮辱骂。
那时的叶嘉莹,在精神的痛苦中徘徊,
有时甚至冒出自杀的想法。
可是随着新添的一个女儿,
加上年迈的老父亲,还有未竟的事业,
她不能这样,一了百了。
没有爱情,
她依然努力做个好妻子,
为一纸契约,她撑起了整个家。
“人生要有一种持守,
不管落到什么地步,
经历什么样的事情,
你要有自己的持守,
不能够失去自己。”
在经历了种种离乱磨难后,
始终有诗词陪着她,慰藉着她。
“有了诗词,便有了一切。”
▲ 叶嘉莹50年代在台湾(后排右四)
- 7 -
她的日子是如此清苦,
简直像一位不可救药的苦行僧。
她丝毫不在意吃穿,
“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了。”
不管命运给以怎样的打击,
她始终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经年累月地埋首在诗词研究中。
而且她的诗词课,
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
只要一站上讲台,
吟一首诗,她便获得了一种力量,
足以抵抗周围的黑夜和烽火。
台湾大学、辅仁大学、淡江大学等各大高校,
还有教育电视台,都来邀请她讲课。
美国的学者听说了叶嘉莹,
便邀请她去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做客座教授,
允许她用中文授课。
叶嘉莹便带着两个上中学的女儿,
开始了远赴异国的生活。
那时,为了研究王国维,
她就泡在哈佛的图书馆里。
▲ 70年代在哈佛燕京研究室
学校给了她图书馆的钥匙,
老师们下班后都回家了,
只有她一个人,在偌大的图书馆里,
一直看书到深夜,每天如此。
她研究起来,简直有些走火入魔了,
穿过黑漆漆的通道,
她甚至觉得王国维的精魂就在附近。
- 9 -
1969年,叶嘉莹收到哈佛的聘书,
但因为签证问题,
她不得不辗转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学校要求用英文授课,
彼时,她的先生和女儿,
都指望着她养家糊口,
迫于无奈,她只能答应。
对于一个四十多岁,
只能应付日常口语的人来说,
用英文讲述古诗词,
实在是无法想象的艰难。
为了备课,她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字典,
总是熬到凌晨两三点,
早上六点多再多爬起来,继续工作,
然后用结结巴巴的英语讲课。
不仅上课如此,看学生的论文,
她也要一页一页地查,
就这样过了两年每天查字典的生活。
▲ 叶嘉莹教授学术报告讲义
她的丈夫没有工作,
仍是一如既往地发脾气,百般刁难。
“忍吏为家甘受辱,寄人非故剩堪悲。”
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但她的课,
却让很多西方学生感动地流泪,
教书仅半年,她就拿到了终身聘书,
此前,这在学校是绝无仅有的事。
- 10 -
有一次,有个学生来拜访她,
才发现她的生活是如此的简单清贫:
一次做两个三明治,带点烫过的菜,
就是她一天的伙食,
草草地吃完饭后,
就开始一整天漫长的工作。
学生当时很受触动:
“先生吃简单的饭菜,住矮小的房子,
但她的力量,
居然可以影响地球另一边的人。”
在加拿大教学的日子,
她丝毫没有教授的架子,
却更像是一个好学的学生,
花大量的时间去旁听,
有时候自己刚讲完课,
就要赶到另一个班去听课,
忙到顾不上吃饭。
在这许多年里,
她听了大量西方文论的课,
阅读了很多的西方著述,
这使得她对诗词有了全新的体悟。
她依旧是凌晨两点睡,
六点起,几十年如一日。
回到家,她还要忙碌于家务,
要面对丈夫无休止的责怨。
她的侄子每次来,都看到她忙着洗衣做饭,
直到很久后,侄子才惊讶的发现:
“我一直以为,舅妈就是个在家做饭的妇人,
没想到她有这么大学问,
这么了不起!”
- 11 -
1976年,叶嘉莹去多伦多看望大女儿。
她当时在飞机上就想:
“这一辈子千辛万苦的,
现在两个女儿都出嫁了,
终于可以安享晚年了。”
没想到,她刚从大女儿那里离开,
就接到电话:
女儿和女婿,出了车祸,都不在了。
“历劫还家泪满衣,春光依旧事全非。
门前又见樱花发,可信吾儿竟不归。”
这一生一世,
何以要经历如此多的痛彻心扉?
她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哭得醒不过来。
王国维曾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经过这次沉重的打击,
她突然参透了人世的无常与不幸,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
她经过一次次大的悲痛苦难之后,
她终于明白,
“把一切建立在小家、小我之上,
不是我的终极追求。
我要从‘小我’的家中走出来,回国教书,
把余热都交给国家,交付给诗词。”
- 12 -
叶嘉莹有无数次,
做梦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她的老父亲,
到死也没能回到北平。
每次课上讲杜甫的诗: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她哽咽着讲不下去。
当中国与加拿大一建交,
她就立刻买了机票回去。
在飞机上看到一片长街的灯火时,
瞬间,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
“那是不是长安街呢?”
1978年的某个傍晚,
在温哥华的家门前,夕阳洒下余晖来,
她穿过一片树林,
将一封信投到对面的邮筒里。
那是一封给国家教委的信,
她要申请自费回国教书,
不花国家一分钱。
此后,在几十年的时间里,
一到假期,她就飞回祖国,
在各所学校里讲诗词,
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引起了巨大轰动。
- 13 -
刚经历过十年动乱的学生们没想到,
有人可以将诗词讲得这么好,
她的课场场爆满,
每次进教室,门口、走廊、讲台,
甚至窗户外边,都挤满了学生,
她走进去都很困难,
后来,学校想办法,
要凭听课证才能上课,
结果,其他学校的学生,
甚至想尽办法,用萝卜刻图章伪造。
有时,直到学校熄灯,
学生们才依依不舍地从教室走出来。
“我一直在教书,这是情不自已。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讲给年轻人知道?
我不能讲给年轻人知道,
就是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来者。”
曾经听过她上课的老树,
过了多少年后,仍然念念不忘:
“不说学问,单就她在讲台上的风采,
其后三十余年,我还真没有见过第二人。”
想想这一生的际遇悲欢,
在时代的惊涛骇浪种,人真是身不由己。
可是,无论命运把她丢到哪里,
她都会在那个地方,
尽自己的力量,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她真的有那种“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自许气魄。
为了表示对诗词的尊重,
她终身都站在讲台上。
九十多岁的老人了,
在台上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
中间连口水也没喝。
“如果到了那么一天,
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择一,固执,然后生死相以,
在颠沛流离中无悔殉身,
这是她的向往,是她生命的诗。
- 14 -
这些年来,一路转山转水,
在台湾、北美、欧洲漂泊多年后,
她终于叶落归根,定居在了南开园里。
为了鼓励学生们学诗,
她用老师顾随的别号,
创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
为了支持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的建设,
她捐出了自己一半的退休金十万美元。
她连祖上留下的老宅也卖了,
所得1080万全部捐出。
她钻研了一辈子的学问,
出版了四十多部书,
她将这些稿费、版权毫无保留地捐了出来。
这就是3568万元捐款的来源。
“我平生的离乱微不足道,
只要年轻人能够把我吐出的丝,
织成一片云锦。
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能够留下来。”
在时代的洪流中,
多少人翻云覆雨,多少人沉潜功名,
叶嘉莹却始终以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儿身,
做大丈夫为所当为之事。
她这一生,
始终追求的是第一等的襟抱,
第一等的学问,第一等的人格,
即使历尽劫难,以身殉志,也终无怨悔。
- 15 -
九十多岁的叶先生,
依然过着清苦的生活,
吃最简单的饭菜,
穿最朴素的衣服,
独自一个人生活着。
之前有一次不小心摔倒后,
才请了一个保姆,
但也只是负责做饭和打扫。
她昼夜拾拾掇掇,
整理几十年积攒下的录音和书稿,
她总怕来不及,
她想给这个世界多留点东西。
有时候,连保姆也要抱怨:
“你这个人,
除了每天趴在桌子上读书写稿,
就很少休息,
我不喊你吃饭,
你简直就不记得吃饭了!”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她没有忘记老师顾随说过的话,
她没有让这一生白白浪费掉。
马蹄湖的荷花又开了,
夏日的清风阵阵袭来。
有一个95岁的老人,
仍然在书桌前踽踽独行着。
很多人觉得叶先生的晚年太苦,
她却甘之如饴地说,
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
本文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
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
诗词课观看地址
长按二维码,跳转至公众号后台
回复关键词「先生」,立即获取
● 关注好展览 ●
● 轻松涨知识 ●
展览看不懂?
我们专门为孩子制作了展览音频
让你不错过每一场好展览
点击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