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过大年”之后故宫又一个年度大展!大批宋元书画首次公开露面,赶快进宫吧!
「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
这个展开的静悄悄,名字也有些“高冷”。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它曲高和寡,实则是“低调奢华有内涵”,走进展厅会发现惊喜满满!
看什么
故宫首个“花木”主题文物综合大展
307件藏品,部分珍贵文物为首次亮相
“古画”可以说是“看一次少一次”,这次故宫直接拿出了上百幅,配合瓷器、漆器等307件珍品一起展出,可以说是以「花木」串起的「中国艺术史」。其中很多宋元书画都是首次展出!
而且最重要的,竟然都是大咖名作。
展厅里没有明星展位,根本就是“神仙打架”,名作们分散四处,不经意就“转角遇到爱”。我总结了一下就是:
左手宋徽宗,右手文徵明
抬头陈洪绶,低头恽寿平
纷纷出镜的宋元明清的才子们有:
明星皇帝:宋徽宗赵佶、明宣宗朱瞻基
南宋画坛父子: 马远、马麟
元代吴兴八俊:钱选
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青藤画派鼻祖:徐渭
清初四王:王翚
清初四僧:石涛、八大山人
清代西洋画家:郎世宁
没骨花鸟巨匠:恽寿平
清末扬州八怪之首:金农
……
一级品的占比约为所有文物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你每看三件文物,就有一件一级品。
北宋 赵佶《梅花绣眼图页》
▼
宋徽宗霸气的画押“天下一人”,相当于现代的个人签名
梅的画法精细纤巧,敷色厚重,自有一种富贵气息
明 朱瞻基 《松荫莲蒲图卷》
▼
朱瞻基(明宣宗)是明朝第5位皇帝,喜欢诗文书画,尤其精于绘画。这幅图为青松湖石、荷叶莲蓬两段合卷,第一段本幅有残缺,本来有明宣宗款识,可以知道他是为自己的皇叔所作。
北宋 赵昌(传)《蛱蝶图卷》
▼
雍正十二美人图之一
《雍正围屏美人图》
▼
明代 仇英《贵妃晓妆图页》
▼
这幅画描绘的是杨贵妃等后宫嫔妃晨起听乐、梳妆、采摘鲜花、簪头等情景,出自仇英的人物故事图册页。
细节
钱选 《花鸟图卷》 局部
▼
明 文徵明《三友图卷》
▼
文徵明73岁时所作,画的是岁寒三友—兰、菊、竹,并有亲笔题咏,是诗、书、画结合的笔墨境界。
竹
南宋 马远《白蔷薇图页》
▼
细节
南宋 马麟《层叠冰绡图》轴
▼
马麟,马远之子
细节:马麟签名
先不要太激动,因为这个展重点不是看“明星”。
古人喜欢的“花鸟植物”,不只是图好看,而是“以物托志”。自然的事物能够和精神世界相互连通,我们看的是画中的花鸟,但感受的是作者的内心。
怎么看
4个方法带着孩子看门道
探寻古人与花木之间的关系
方法1
寻找不同画风的对比
💡文人画与宫廷画
咱们可以先来寻找一组对比:
南宋 佚名 绢本
这朵牡丹娇艳欲滴,花瓣丰满很有层次,是典型的“宫廷牡丹”。仔细看细节,花瓣的颜色层层渲染,刻画精细。
再看这幅文人牡丹,虽然只有黑白色,但花朵依然很有灵气,富贵却不失淡雅,很符合文人画的气质。
在展览中,这样有色与无色、浓艳与淡雅、形与神的似与不似的对比,处处可见。
两种画风简单总结就是:
👇宫廷画家笔下的花卉👇
1)画法:写实,注重客观描绘,画得“像”、生动传神
2)画给谁:皇帝
3)代表啥:富贵、吉祥的美好愿望
👇文人画家笔下的花卉👇
1)画法:写意,注重表现笔墨,抒发内心情感。
2)画给谁:画家自己的内心,画花卉,其实是画自己
3)代表啥:高洁、坚韧的君子品格
💡不同的朝代的风格
宋代的画家,不仅追求富贵与写实,而且要追求雅趣。
沈周形容这幅画是“不施色彩,任意泼墨,俨然若生。”
元代是花鸟画风格的转折点,从皇家富贵和水墨写意中脱离出来,企图在工笔和写意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他们虽然用水墨画花卉,但却是一种较为收敛的笔法,表达出他们内心平缓的雅致和悠闲的逸趣。这是后世绝大多数文人所共同的艺术追求。
能从展厅中钱选的《花鸟图卷》看到这种追求,这也是展览中唯一一幅借来的展品。
方法2
寻找“花”里的“吉祥话”
孩子们从小背的古诗词中,少不了作为文化意象的花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竹。
同样的,在古人的画笔下,植物也有自己的寓意。常见的例如牡丹代表富贵,荷花代表清廉高洁,桃、松柏象征长寿,杏花、“折桂”象征科举及第。
这幅画是明代画家沈周所做,为了恭贺他的师傅刘珏的曾孙刘布登科。为什么用杏花呢?原来,明清时每年二三月举行科举考试中的会试,此时正值杏花开放。
同样的道理,古代举行乡试(秋闱)是在八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文人间便流行画桂花祝贺“折桂”之人。
《兰石丹桂图轴》明 王毂祥
另一类“花”与“话”的关联,是谐音。
“荔”“柿”谐音“利”“市”,根据画中的自题我们知道,这是画家送给好友名医宿田的新年礼物。
“一树”是“一本”,“荔”与“利”谐音,所以这幅画的寓意是“一本万利”。
🤔考一考你:这幅画厉害了,里面有5个特有寓意的点,你能找全吗?
《九州如意图轴》清 汪承霈
方法3
古人是怎样使用花卉植物的?
方法4
不止花卉草木,还有蔬菜瓜果
「实用信息」
■博物馆纪录片
■小众博物馆
人少+精致+适合亲子!这15座小众博物馆,竟然只有少数爸妈知道?
■BBC高分纪录片
这部BBC纪录片一开播就拿下9.5高分,除了美更培养了孩子的世界观
后台回复 见面礼
免费获取往期海量博物馆资源
▼
你好,我是朋朋哥哥
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人,阅读推广人
我希望为更多家庭缔造一座“耳朵里的博物馆”
看展攻略 / 国宝故事 / 世界文明 / 艺术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