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这个重磅展览值得带娃来看,第一手现场攻略来了!
你好呀,我是朵朵~
今天我去国博看了新开幕的重磅展览:
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9展厅
📅2020.10.17起
先来看看我现场拍的吧:
展览让我们看到遥远的五六千年前,先民们生活、艺术的痕迹。
虽然是对考古成果的展示,但展览难度不是很大,根据展牌和墙上的文字图片,基本都能看明白。
对于有点历史基础的孩子,可以现场来看看这些重要的考古文物,感受中华5000年文明源头的原始形态;
对于年龄小点的孩子,这个展览中有很多可爱的动物形象,比如龙、蚕、龟,这些都可以引发对历史文明的兴趣。
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 - 5000年)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展览总共分为了三个部分:
礼重在祭:祭祀遗址和文物
唯玉为葬:陪葬玉器的展示
文明曙光:与其他远古文明的联系
总共展出160多件玉质礼器、红陶祭器、人像雕塑等珍贵文物,以及考古遗址的复原,让我们“走进”了遥远的红山文化。
为什么要来看「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1986年7月25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了这样的消息:
“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找到新线索,辽西发现五千年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址。考古学界推断,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把中华古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展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而且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红山文化」就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6500 - 5000年,是中华文明重要的源头之一。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近千处,其中最著名的牛河梁遗址,发现了坛、庙、冢遗址和珍贵玉器,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证。
一进展厅看见的三件文物,就是牛河梁遗址中重要的玉器代表。
玉玦形龙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勾云形器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斜口筒形器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怎样看懂「红山文化」?
从展览的主题上说,主要展示了祭祀、随葬礼器、文化交流三个方面。
①祭祀
红山文化发现有多处祭祀遗址,其中在牛河梁遗址发现的是最高等级的祭祀遗址。不仅有祭坛,还有女神庙和积石冢墓群。
三号冢的圜丘式祭坛,和北京天坛祈年殿南侧的三层祭坛,是同样的建筑理念,如果你去到北京天坛的皇乾殿,在中国历代祭祀建筑的图片中,第一张就是牛河梁这个三层祭坛。
说明在红山时期,人们就有了祭天地的概念,是中华文明最鲜明的“胎记”。
在女神庙中发现了女性塑像,以及动物塑像和陶质祭器,说明这里可能是红山先民祭祀先祖的场所。
这个人手的泥塑,是大小真人的2倍大。
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 - 5000年)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遗址中发现的人像雕塑,可能是红山先民祭拜的祖先、神或者与神沟通的巫师。
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 - 5000年)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 - 5000年)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②
随葬玉器
这个部分也是展览中最主要的部分,展示了玉器出土的环境、分类、材料、工艺等方面。
红山文化的墓葬是“积石冢”的形制,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层土一层石头”的结构。
在积石冢中,随葬品基本都是玉器,很少有石器和陶器,在同期原始文化中独树一帜。这是红山文化盛行“唯玉为葬”的习俗。
第二部分一上来就是一个大型的大墓场景复原。
墓主人一共有7件随葬玉器:头两侧各有玉璧1件,胸部放置了勾云形玉佩和鼓形玉箍各1件,右腕戴玉镯1件,双手各握1只玉龟。
这种在冢的中心大墓的墓主都是男性,反映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制度正在形成,“中央”的位置也体现了“一人独尊”的理念。玉的随葬,不仅是财富、地位、身份的标志,更有“礼”的涵义,是最初的礼制。
在多个墓地出土的随葬玉器中,在展览上我们能看到龙、龟、人、凤等不同的形象。
玉龙
👇
玉玦形龙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碧玉C形龙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个是展厅中的“明星展柜”,把不同大小、形态的玉龙们放在一起。
展厅里贴心的放上了中国早期各种文明中龙形象的对比,从远古开始,我们就是“龙的传人”了。
玉璧
👇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璧有很多形式,结构上有单孔、双孔、三孔的,形状上有圆的、方的或者异性的。
玉三联璧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璧
红山文化(距今6500 - 5000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玉蚕
👇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蝗
👇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凤
👇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可爱的动物形玉器,器身上多有孔,可以穿绳佩戴或者挂在衣服上。
红山文化的玉器材质以透闪石为主,还有部分蛇纹石玉,颜色多是黄绿、淡绿色。
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 - 5000年)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在工艺上,红山先民已经掌握了切割、钻孔、线刻、抛光等工艺,会使用线具、管钻等工具。
这些在展厅里带有制作痕迹的玉器上可以看到。
比如下图这件,内壁里能看到用线切割掏取内芯时的痕迹。
玉斜口筒形器
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 - 5000年)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③
文化的交流融合
这个部分通过展示红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出土文物等的对比,发现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
兴隆洼文化(距今约8200-7200年)和赵宝沟文化(距今约7000-6400年)是红山文化的重要源头,在居住、埋葬习俗、玉器工艺、龙和动物崇拜等方面,都对红山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类龙纹陶片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约4000-3500年)陶器的上的彩绘,承袭了红山文化的玉器和彩陶的因素,还对商代青铜器饕餮纹的形成有所影响。
彩绘陶鬲
辽宁省博物馆藏
在河北蔚县发现的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的彩陶器,反映了南北两种文化在桑干河上游的交汇与融合。
彩陶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整个展览的最后,还专门设置了红山文化考古大事记时间轴,以及播放《红山文化》专题纪录片的观影区,让我们重温红山文化考古发掘的历程,了解考古发掘前后的故事。
展览整体看完,真的有种和古老文明走近的熟悉感。这样的展览在平时也非常少见,大家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呀!
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9展厅
📅2020.10.17起
预约方式:在公众号“国家博物馆”预约
16:00停止预约第二天
摄影:耳朵里的博物馆
2万人围观「宋朝人买猫下聘礼」!古代这些铲屎官的故事,太太太可爱了叭!
■一口气看完“世界八大奇迹”太离谱了,我在西安竟然看到了真的「假兵马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为亲子家庭制作的博物馆音频导赏
点击图片,免费收听
▼
后台回复 见面礼
免费获取往期海量博物馆资源
▼
你好,我是朋朋哥哥
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人,阅读推广人
我希望为更多家庭缔造一座“耳朵里的博物馆”
看展攻略 / 国宝故事 / 世界文明 / 艺术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