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9.8分,BBC这部神级大作,上演罕见“动物大战”,每一帧都可以做壁纸

朵朵 耳朵里的博物馆 2022-08-04

你好呀,我是朵朵~


这两天,我们都在关注15头野生亚洲象在云南一路“逛吃”北迁的事件,有人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儿,就是看看大象到哪里了。


不管最后采取哪种方式来解决,希望人和🐘都能平安度这个阶段。



有人说:“作为这个地球的监护人,我们有责任去爱护,珍惜和关怀所有生灵。”


然而在这高楼耸立的时代,人与动物的联结越来越少,尤其是孩子,了解动物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


今天我向你推荐一部BBC高分纪录片《猎捕》,用罕见的画面和幽默的讲解,带我们了解动物的另一面。



它在豆瓣评分高达9.8分,一共有7集,跨越三十多个国家,历经三年,分别罗列了森林、海洋、平原、海岸等各大生态环境,由《行星地球》团队倾力打造,细腻与震撼并存,是难得的一部自然类纪录片。



它从独特的角度,还告诉我们三个动物界不为人知的真相。



-1-

不放弃,绝地也能反弹


站在食物链底层的草食动物,只能任人宰割?


不,拥有超强的耐力和不放弃的精神,即使到了绝地,也能拼出生的希望。


在《猎捕》的第一集开头,就为我们呈现了这精彩的一幕。



花豹匍匐前进,悄悄出现在吃草的高角羚身边,然后以65公里的时速,迅速抓住猎物,仅用六秒,便结束了战斗。



花豹拖着高角羚,来到一个沟里,等待高角羚的,将会是以性命为代价地撕裂。


但高角羚并没有就此放弃,哪怕敌人已经准备就餐,高角羚依然拼命挣扎着,虽已昏头转向,也不放弃生的希望,最终逃出豹口。


身后的花豹,纵然是强大的猎捕者,也只能用无奈地目光,看着瘸着腿,仍然奋力向前奔跑的赤羚离去的背影。



还有一只体格强健、让狮子望而却步的非洲水牛,为了吃到更多食物,它冒险选择脱离团队的庇护,独自行走,结果成了狮子眼中的午餐。



尽管水牛强硬的角可以伤害到狮子,但还是在几只狮子的攻击下,水牛的身上沾满了鲜血,20分钟的对峙后,水牛似乎已经成了铁板钉钉的食物。


然而,水牛还是凭借超凡的耐力,再次让形势逆转,水牛自救成功。


不只赤羚、水牛这样体型大点的动物,小体积的飞蚁也有着绝对的耐力对抗敌人,它们还会采用一种悲壮的行为,来让自己的种族得到生的希望。


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它们会集体出洞,几百只飞蚁的出现,会让捕猎者的伤害变得微不足道。只要有一对飞蚁夫妇逃出去,就可以完成建立新家园的任务,飞蚁就不会因此灭亡。


用个体的生命,换来种族的延续,小小的飞蚁,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


英国作家约翰生说:“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不管是人类还是自然世界,这句话都适用。


哪怕到了最后一刻,也不要泄气,加一把劲,“扭转乾坤”便不只是一句口号。



-2-

强者合作,弱者旁观


大多数动物都单独捕猎,但也有一些动物会组队进行。


比如黑猩猩,会采用精密的方式,群体出动,去猎捕猴子



长途跋涉、搜寻目标,它们的配合很完美,尤其是在听到猎物的声音时,全体便会立刻切换为静音模式。


猴子的灵活是黑猩猩们望尘莫及的,但它们却会做出精准地分工,让猴子落入它们的陷进中:


有负责驱赶猴子的“驱赶手”,有经验老道的“伏击手”,还有负责拦截的“拦截手”,每只猩猩都各司其职,让猴子无处可逃。



它们的食物分配也有一定的规则,地位高的雌猩猩和孩子们会分到食物,但没有参加捕猎的雄猩猩,哪怕在旁边急得团团转,也不会因为它呐喊“不公平”而打破规则。


不仅黑猩猩,野犬也会集体行动,去追捕比自己体积还要大的猎物。



团队合作不仅可以更好的捕捉到猎物,还能够维系情感纽带。


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被捕食的动物,大都习惯独善其身,如果有同类被抓住,不仅会冷眼相看,还会因为自己的安全而明显松一口气。


在鳄鱼和角马的对决中,一只伪装成枯木的鳄鱼抓住了反应最慢的角马。



那匹角马用力且绝望地挣扎着,其他角马选择站在一旁观看。


而小鳄鱼们却纷纷围到大鳄鱼周围,帮助大鳄鱼制服被抓住的角马,并准备把它大卸八块。


因为鳄鱼不能咀嚼,只能一起扭动猎物,把肉块从猎物身上撕扯下来。


当然,它们熟知“激励制度”,所以参与的鳄鱼都可以分到食物。



还有海底的虎鲸,会通过群体的数量,来对付体积巨大的座头鲸。


有着旷阔天空的鸟类,也同样选择用成群结队来抵御风险。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为了更好的捕捉到猎物,“猎手们”无师自通,选择了合作。


把力量拧成一股绳,向同一个目标出击,这便是强者思维。


-3-

猎物多,不代表猎食多


在纪录片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


“令人惊讶的是,通常失败的都是捕食者,为了生存,捕食者必须完美适应它们的猎捕场,每块栖息地都会带来不同的挑战。”


的确如此,在花豹捕猎失败后,纪录片中的解说员用见空司惯的语气说:“花豹捕猎的失败率,本来就高达85%。”



不只是花豹,北极熊捕猎成功的几率也不高,每20次捕猎,只能成功一次。


而每一次失误,都会让它离饿死更近一步。


在北极极寒之地,北极熊捕猎,不仅要用技巧,还要和时间赛跑,当冰冻的海洋变得支离破碎,那捕猎的场地就要转换到海边的陆地,面临更艰难地猎捕。


它们甚至会饿到皮包骨头。



同样,老虎的幼崽即使有与生俱来追踪猎物的能力,也要经历多次失败。


有的鸟类更会在孩子完不成捕猎任务的时候,把孩子无情啄死,然后将优质的资源留给可能会成功的雏鸟。


当然,成年且经验丰富的猎手们,也要不断精进自己的捕猎能力,不管是奔跑的速度,还是潜伏的技能。


甚至,还有设置陷阱的智慧。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欲握玫瑰,必承其伤。”


站在食物链的上层,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每种动物,都有自己需要承担的压力。


甚至,这些看似强大的猎手,还要面对非法偷猎,其中印度虎、北极熊等,均濒临灭绝。


在这部纪录片的最后一集,“与捕食者共生”的主题,为我们揭开了这些强大猎手们“可怜”的另一面,也呈现出人类为了保护它们所做出的努力。


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看似遥远的动物世界,其实离我们很近,还有BBC纪录片惯有的片尾拍摄花絮,更让我们体会到动物生存环境的真实感。



和孩子一起观看这部纪录片,可以更真实的了解动物的世界,也能让孩子通过纪录片,从动物身上,明白一些道理。


成功难得,失败常伴。动物拥有力量、耐心、技巧、策略、时机、潜行、伏击、智慧、团队、判断力、勇气,这样的丛林法则,让我们在面对生活时,有了很好的参照。


💻
长按二维码进入我们的后台
回复“猎捕”,直接观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