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无前例的梁思成纪念大展,震撼又感动!大量手稿初次展出,细节叫绝!

朵朵 耳朵里的博物馆 2022-08-04
你好呀,我是朵朵~
 
前不久我们推荐了一篇“梁思成建筑手稿”的文章,现在在北京,刚开了一个新展,能亲眼看到这些令人震撼的画面。
 
「展讯」
👇
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2021年8月10日 – 2021年10月20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7-8号展厅🔖20元,在网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购买预约

如果你是建筑迷,这个展真的建议你来看看。
 
看到“文献展”时,原本担心会有些枯燥,但来到现场后,却收获了满满感动。
 
那些我们现在去过的地方,在黑白照片里,有的长满荒草,有的破损不堪。但随着梁老等先辈的发现与努力,如今看上去才似未经风霜,有一些照片里的角度,甚至我也拍摄过。📷
 
站在满墙的照片前,仿佛“穿越”了一样。
 
 
🏛️
「这个展览主要讲了什么」
 
梁思成先生并没有离我们很远,他留下了带有温度的印迹。
 
今年是他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这个展览从他出生开始,讲述了他恢弘的一生。
 
梁思成
1901-1972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的重要先驱。 


他是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领导者,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办人。 



展览通过五个单元,告诉我们他经历了怎样的一生。
 
⭐①求学与归成
 
这部分讲了梁思成先生求学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他从国学、语言、技能、专业四个方面刻苦钻研。
 
我们能看到《营造法式》(陶本),还有梁思成1924-1927年在宾大建筑系学习时的作业、成绩单等。
 
 
⭐②书写中国建筑史与破译天书
 
正如伏生对《尚书》的解释一样,梁思成先生破译了天书《营造法式》
 
这本书是由北宋哲宗、徽宗两朝将作监的官员李诫编纂,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建筑设计与施工专著,总结了北宋徽宗时期的营造知识与经验,同时也对此前历代的营造原则有所继承和概括,影响过一代代建筑大师。
 
1930年起,以梁思成、刘敦桢为首的近代第一个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精研《营造法式》,并与北宋及辽代建筑相互印证,最终使《营造法式》重放光彩。
 
这部分用了佛光寺大殿测绘图纸,现场影像资料,以及应县木塔手稿原件等一大批珍贵的资料,来重现那段奋斗的历史。
 
 
⭐③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
 
这部分我们能看到他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思考和不朽贡献。
 
通过他主持或参与的曲阜孔庙、故宫文渊阁、景山万春亭、杭州六和塔、南昌滕王阁等保护修缮工程方案,看着那些照片、图稿、文字记录,被他和其他先辈们身上的执着和敬业感动。
 
 
⭐④设计作品与思想
 
这部分我们能看到梁老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结合的设计思想。
 
在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经过时,才知道原来是在开国大典前一天,毛主席带着大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奠基典礼。
 
 
还有很多的故事细节,都藏在这一份份记录中,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⑤建筑教育
 
1928年梁思成先生学成归国后,先后创办了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两个建筑系,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形成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理念基础和基本训练体系。
 
这部分重要的展品包括1945年3月9日,梁思成先生建议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信手稿。
 
 
这个展览的珍贵之处,在于很多展品都是原始资料,极少见到。我们将通过展览,认识到立体的、瑰意琦行的梁思成先生。
 
每一份记录,都让我深感那个时代的不易,这些先辈的伟大品格至今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
「在展厅和孩子聊什么」
 
复杂的建筑知识如果聊起来比较困难,不妨和孩子聊聊这些熟知的古代建筑,有一些相信我们的家长们都带娃去过。
 
我为你补充一点知识。
 
应县木塔
 
这座修建于千年前的古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它不用一颗铁钉,采用全木结构搭建,3000吨木制构件,可以让1500人同时登上去。千年间应县木塔历经40余次地震,200余次枪击炮轰,无数次电闪雷击,依然强震不倒、炮击不毁、雷击不焚。
 
 
然而,木塔并非完好无损,如今塔体已经扭曲倾斜,构件脱榫、劈裂、折断……眼看变成了“中国第一斜塔”。
 
希望对它的修复尽快展开,永远都不要看到这条热搜:应县木塔轰然倒塌!
 
独乐寺
 
独乐寺是中国仅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这座让梁思成为之震撼的千年古刹,头顶多项「中国之最」!

  •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阁楼;
  • 这里拥有最大的彩色观音泥塑像,高16.27米,穿过三层楼阁直达楼顶;
  • 这里的牌匾由多位历史名人所书,尤其是「观音之阁」,据说出自李白之手;
  • 这里有十分生动有趣的壁画十六罗汉像,元代首绘,明代重绘……
 
在看梁思成亲手绘制的独乐寺解构图,朵朵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
 
梁思成绘制的古建筑手稿,无不严谨、端庄,唯独在独乐寺的图纸中,他却在观音像旁边,画进去了一个穿着唐代装束的小人。
 
 
也许,就在梁思成将这座千年古刹誊绘纸上时,突然壮怀思飞,精神溯回千年,如自己置身于这座盛大的殿宇之中,而图上这个正在瞻仰庄严佛像的人物,或许就是梁思成自己吧。
 
故宫太和殿
 
故宫的太和殿是整个宫殿建筑等级最高的,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每每去故宫,都要在这座宏大的建筑前驻足很久,细数可爱的脊兽,环视整个广场。
 
佛光寺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断言,中国大地上已经没有一千年以上的唐代木构建筑,如果想看唐代建筑,必须去日本。
 
年轻的梁思成、林徽因,和中国营造学社的成员们在中华大地上苦苦搜寻。历经5年时间,骑着驴骡数次奔走于太行山间,最终在1937年6月,终于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至宝,打破这一断言。
 
 
这是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极大的鼓励了当时国人,重拾中国古建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赵州桥
 
赵州桥的名字家喻户晓,我们小学的语文课本中介绍过它。当朵朵在展览中看到梁思成发现它的这一环节时,不由得感动。
 
科学上的发现,无不让世人惊喜,因为每一个都是全新的发现和进步。可是古建筑的挖掘和发现,却多了一丝慨叹,正如赵州桥一样,行人车马在上面来回千年,可是经过连年的战火和变迁,人们却忘了它本是世上最久远、跨度最大的单孔石拱桥。
 
幸好有梁思成这样的人,重新发现了它,告诉我们它的传奇和伟大,为我们守护了跨越千年的记忆。

摄影/贾拓
部分内容来自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你 今 年 快 乐 的 次 数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