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如何选择,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2018-01-20 穆木老师 教育百师通

现在的生活,你不来个院子养个花花草草,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生活有情调,红酒、烛光晚餐这些都是年轻人的浪漫了,70后、80后只有捣鼓捣鼓花花草草,再老一些的就是跳跳广场舞了。



说到这养花,修修剪剪,各自不亦乐乎。


曾有一位盆景大师,整日给他那些心爱的盆栽修剪,捆扎,这让来访者感到疑惑,这样一直下去就是破坏盆栽生命,过于残忍了点。


在盆景大师的心里,是你们不懂这其中的奥秘罢了。对于盆栽来说,这样做全然是为了它的美,必要的修剪非常重要,你不能任由一棵树没有章法地乱长。虽然李白说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赋予了自然之美,但也是过犹不及。


前几日,百师君路过家门前一马路,顿时发觉整条马路边的参天大树的树枝都被砍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这下子夏天哪还有遮阴之地?难道这是要和冬天的萧条来个应景吗?


现在想来似乎不是,这样的修剪,想必是为了来年春天的疯长吧。



盆栽或树木的修剪,就如同做人一样,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是不能完全按照他的自然属性去成长的。在教导孩子上,有一部分家长会任由孩子完全自由发展,不干涉任何。不过多干涉是对的,不干涉任何倒显得是不负责任了,不然要父母做什么?


很多的死刑犯在执行死刑之前都会有忏悔和期许,也会有我们心疼的一面——没有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这就是“任由”的弊端。



电影《无问西东》是继《芳华》之后又一部口碑爆棚的影片,影片真实、感动,而让百师君印象最深刻的是吴岭澜与梅贻琦校长之间的故事。


吴岭澜,清华学子,一袭青衫,一副金丝边圆眼镜,一幅书生气立马扑面而来。他的国文、英文课程都是满分,而物理成绩却惨不忍睹,哪怕他花下多少功夫咬牙硬啃那物理课本也无济于事。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偏科严重了。


可是这样一个文科优秀的人却偏偏没有选择文科,选择读理科,原因是“实用”。


当时国内军阀割据,中华民国风雨飘摇。在他看来有出息、有抱负的人都是去读理科,实在不行的才去读文科,况且,那个时候,读文科能为国家做什么呢?


这情景倒是和我们现在很相似,尤其是男孩子,似乎去读文科是件多没面子的事儿,去读文科的人会被认为不够聪明。但是,这瞎话说的没人认可。要是你偏科那么严重,还做这样的选择,家长第一个不答应啊:“你这脑子是被驴踢了么?你以为高考是儿戏?”


严重偏科还硬撑着的吴岭澜很迷茫,在学业上收获不到成功,他开始不明白求学到底是为了什么……于是,梅校长就找吴岭澜谈话了。



“你为什么要读书?”

“趁着年轻,有书读,心踏实。踏实,就好。”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什么是真实?”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梅校长的话就此成为了电影的精髓所在。



虽然梅校长的话让吴岭澜的内心起了波澜,但是他一开始还是拒绝的,他还是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直到一日,他一头撞进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在清华的演讲现场。


“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


泰戈尔的演讲让吴岭澜有些热泪盈眶,仿佛内心的什么被撞击到了,学文还是学理,与其苦苦执拗,不如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学其所用,用其所学。文化亦可兴国。他总算知道自己求学是为了什么了!



于是,他从理科转到了文科,然后留学,归国后成为了清华教授,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


试问,如果当时梅校长并没有找吴岭澜谈话,或者只是细数他在物理上的糟糕,而不是帮他确认他的天赋,那么之后的吴岭澜也没有听从内心的真实去转系,依旧执拗于念理科,他的结局又会是怎么样呢?


这个未来的国学大师可能奇迹般地完成了理科学业,符合了那个时代的潮流;但更大的可能是依旧迷茫地走下去,最后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幸好,他碰到了他的恩师,他的恩师并没有任由他继续执拗于那个迷茫中,而是引导他走出了迷茫。



不知道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像吴岭澜一样,在迷茫之中等待着你的引导呢……若孩子问你:“妈妈,我为什么要读书?”你又会如何回答他?


我们说的仅仅只是引导,而非决定。吴岭澜最后的何去何从是由他自己来决定,你的孩子也是。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更多金光老师的精彩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