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互联网金融的“小情绪”,这份指数报告全get到了
互联网金融,从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的时候,就被各种正面或负面的声音所包围。眼下,虽然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有大量的结构化数据与指数可以度量,但是对于新闻报道这种非结构化信息,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量化分析。
为了更科学、准确、量化地刻画互联网金融情绪变化的脉络,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利用1409万条新闻全文数据、500GB原始数据规模,编制了一套覆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的互联网金融情绪指数。
7月30日下午,CF40学术委员、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第三届互联网外滩峰会上正式发布这份指数报告。
指数表明,互联网金融的整体关注情况呈现出波动上扬的趋势,而对其整体的正负情感态度,则震动较为激烈。互联网金融各子类,在关注程度与正负情感态度上,有着较大分化。
情绪指数包含什么?
情绪指数包含三部分,分别是度量新闻、公众、专家学者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情绪,三个子指标最终合成为总指数,其中,对于新闻的度量占据了核心地位,公众、专家学者部分的指标由于数据量相对较小,文章内容变化较为丰富,指标构建还在调整测试之中,此次公布的数据,实则为新闻这一子标题。
重要结论有哪些?
♦ 互联网金融关注度经历两轮高潮
上图为互联网金融综合关注度指数,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关注度有两次明显上升,第一次为2013年6月,余额宝上线,互联网金融开始逐步作为一种现象被报道、描述;这一上升趋势延续至2014年3月达到高潮,“互联网金融”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报告之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第二次攀升,出现在2015年11、12月,此时P2P网贷违约风潮逐渐发酵,而12月“e租宝”爆发问题及其伴随的对于P2P网贷乃至互联网金融的争论,再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将互联网金融的关注程度推升至迄今为止的最高点。
♦ 互联网金融正负情感随关注度节点而波动
上图反映的是互联网金融综合正负情感的变化趋势,大于0表示正向情感占据主流,小于0代表负向情感更为显著,而数值的绝对值代表着情感的强烈程度,这个指数随着关注度的重要节点而产生波动。
例如2013年6月余额宝问世期间,互联网金融正向情感就会上扬;在2015年12月以“e租宝”为代表的违约潮期间,负向情感就开始堆积;2015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则短暂地挫伤了互联网金融的乐观情绪;2016年4月以来,随着P2P网贷违约潮逐渐不再是“新闻”,加上区块链技术的积极推动,以及智能投顾、消费金融等概念的炒作,互联网金融的负面情绪逐渐消解。
♦ “互联网货币”与“消费金融”关注度指数不断变化
不难发现,互联网货币这一概念在2013年受到较高关注,随后在比特币等互联网货币的萎靡而陷入低迷,近期,随着区块链概念的余热而重新上扬,而消费金融这一概念,则随着P2P网贷陷入“污名化”危机,广大平台寻求转型而受到追捧。
课题组成员
王靖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窦笑添,康奈尔大学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助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