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14天逆回购,央妈的心思可不止“去杠杆”这么简单
时隔半年,中国人民银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8月24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500亿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2.4%,与上次持平。央行上一次进行14天期逆回购操作是今年2月6日。
今天(8月25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1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5%,与上次持平;此外还进行了800亿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与此前一致,即2.4%。不仅如此,央行今天还连续第三天对14天期逆回购操作进行了询量。
另据路透报道,央行8月24日召集主要大型银行开会,讨论有关流动性管理问题。央行在会上表示,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正在试图向市场注入长期资金。希望各行认真对待流动性管理的问题,目前回购操作过度集中在隔夜期限,如果到期后的14天期逆回购需求不佳,不排除继续推出更长期限的逆回购,以引导市场;并要求银行合理搭配资金的融出期限,敦促银行增加贷款年限。
其实,在央行早就宣布要常规化运用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谨慎降准降息的背景下,此举本来极为平常。但有意思的是,央行这一举动不仅引发债市“血案“,各种预判猜测也纷至沓来,其中不乏截然对立的观点。
今天,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采访整合成员专家观点,为您解读央妈的心思。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成员、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部分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信用违约事件不断增加,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使得低风险的利率债成为市场资金热捧的宠儿,而渐行渐低的利率催生的债券牛市使得债券市场杠杠率不断上升。与此同时,监管趋严和宏观悲凉共同导致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萎缩,也促使部分资金被迫退出高收益金融产品,转向利率债,债券市场因而再呈烈火烹油的繁荣。
在这“繁荣”后面,央行对杠杠资金形成的泡沫担忧也在逐渐增长,截至8月25日,信用债规模近42万亿,占全部债券总额的70.13%,和6月底相比,两个月时间上升了6.86个百分点。从数据来看,8月份至年底几乎每个月都有850亿到1200亿之间的过剩产能债券到期, 这些到期信用债一旦违约事件增加,避险资金进一步流向利率债。如何防范债券市场泡沫进一步扩大引起了央行的高度关注。
图1 不断下行的久期债券收益率
数据来源:wind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从政策意图来看,央行在公开市场重启14天逆回购希望达到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市场的资金成本,适当降低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也就是学界所称的“债市去杠杠”。
最近半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预期悲观,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理财市场再次出现资产荒,利率债成为市场资金追捧的投资品种,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入债市,债券市场活跃度空前,杠杆率在不断提高;数据表明,目前隔夜拆借的交易占比已经超过90%,过度的流动性导致央行担心债市泡沫,从而祭出14天逆回购作为流动性管理的工具。
此外,林采宜分析认为,央行此举也意在稳定市场的利率预期,并淡化市场降准预期。
今年以来,市场利率逐渐下行,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降至2.73%,1个月同业存单收益率已经跌破2.5%(8月24日为2.43%),而且利率下行的预期仍然市场蔓延,这种预期部分导致了人民币资本外流的压力增大,自从去年811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已经贬值9%,人民币兑一篮子汇率走势的CFETS指数,也由年初的100左右降至目前的94附近,贬值近6%。
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中枢仍然存在下行压力,美元加息预期强化的国际金融环境下,为了缓解国内资本外流的压力,必须在国内金融市场上稳住人民币利率水平,目前,逆回购利率已经是货币市场的利率风向标,14天逆回购具有稳定市场利率预期的意图;
图3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数据来源:wind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从2015年2月以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的存款准备率分别下降了13%和23%,目前处于17%和15%的水平,仍然远高于国际银行业的平均水平,在宏观经济增长乏力的环境下,市场对央行进一步降准的政策举措存在比较强烈的预期,这时候,推出较长期限的逆回购,将从某种程度上淡化央行下半年继续降准的预期。
通常而言,逆回购在释放流动性方面的功能类似于降低准备金率,只是整体规模较小,而且,通过各种期限逆回购的交替使用,还可以令资金的投放更加灵活、周期调节的节奏更加精准,比起降准这种刚性的宽松货币政策,逆回购的政策较为柔性。
CF40特邀成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表示,央行此次的操作导致债市收益率的走高,不能理解为政策的收紧。对于此次展开的14天期逆回购,利率提高只是一方面,但同时也是避免流动性期限分布的单一化、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对于“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询量是在提成本降杠杆”的猜测,鲁政委表示质疑,认为短期内市场对政策的解读未必正确。
鲁政委分析称,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均维持在6.7%;上半年全国大城市调查失业率基本上稳定在5.2%左右,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的71.7%;即便是在全球通缩的背景下,CPI的涨幅维持在2%左右;种种数据表明,当前的经济形势较为平稳,货币政策也是稳健的。
“当前市场上对央行的政策认识只有‘紧’和‘松’两种刻度,第三种—— 不偏不倚、守正持中的刻度往往被忽略,而央行目前正在采取的恰恰是第三种刻度。”鲁政委总结称。
CF40特邀研究员、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提醒,央行一系列举动对债市有深远影响,防范“去杠杆”风险。
邓海清发表文章称,有观点认为即使央行提高了利率,杠杆交易也不会停止,债券收益率仍将下降,这是大错特错的。
加杠杆的本质,是资产端收益率高于负债端成本时,市场通过加杠杆来抹平资产端与负债端利差的行为;加杠杆只是实现资产和负债收益率匹配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当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利差收窄到一定程度,不足以覆盖其他成本或者风险时,加杠杆就会停止,甚至进入去杠杆。
举例来讲,目前中国债市进行期限错配,负债端主要依赖隔夜资金,隔夜资金利率是2%,假设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2.7%,这就有70BP的加杠杆套息利差;如果央行调整资金融出结构的意图实现,则未来市场负债端变为7天,而7天的资金成本是2.25%,套息利差将直接减少25BP。
套息利差减少,会导致两个问题:
一是希望未来继续加杠杆的机构会谨慎,这就导致10年期国债收益率难以下行;
二是已经加杠杆的机构会考虑降杠杆,因为本来的套息利差足以覆盖其他成本和风险,而现在利差收窄之后难以覆盖其他成本和风险。
最终结果是,长端债券收益率下降趋势终止,而去杠杆行为一旦出现,则会给债市带来极大上行压力。更严重的是,去杠杆一旦出现,则可能出现与2015年“股灾”类似的循环:“价格下跌-去杠杆-价格下跌-去杠杆-……”,则债市上行幅度会很大。
邓海清认为,目前长端利率债风险高于收益,仍然维持“债市防陷阱”策略,长期看空债券市场。14天逆回购重启只是引子,债市的真正的风险是隔夜资金的可得性下降、波动性增强,导致套息交易的成本上升,甚至被迫去杠杆,引发“下跌-去杠杆”循环,这将给债市带来长期的调整压力。(CF40采访并综合自林采宜、海清FICC频道、央广网等)
近期文章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