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起读书|徐忠:金融体系与低碳转型的重大关联性

“低碳转型涉及风险管理、预期引导、宏观政策、投资观念等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高度关注‘30•60’目标。这既是对低碳转型提供基础支持的需要,也是金融体系自身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范的需要。”

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书系新著《低碳转型——绿色经济、转型金融与中国未来》中,作者CF40成员、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徐忠这样表示。

《低碳转型——
绿色经济、转型金融与中国未来》
徐忠 曹媛媛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9月

作者提出,管理好风险是金融体系面临的新课题,要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与低碳转型带来的两类新风险——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此外,稳定好预期是低碳转型最紧迫的问题,必须防止市场形成羊群效应,避免市场秩序遭到扰动。

* 本文摘自《低碳转型——绿色经济、转型金融与中国未来》。
金融体系与低碳转型的重大关联性
文 | 徐忠

中国社会对于低碳转型问题在过去十多年经历了观念上的重大转变。未来,中国的低碳转型需要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系统支持,金融体系的作用至关重要。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周小川在《低碳转型——绿色经济、转型金融与中国未来》一书中表示:在未来走向碳中和的几十年内,最艰巨的任务是这一过程之中需要组织、动员大量的投资。如何动员和激励投资去实现这一目标,金融界有不可或缺的特长,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入和落实。

国际上,美联储、英格兰银行等国外央行与金融监管部门也在低碳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储备了相关政策。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之所以如此关注低碳目标,是因为这个问题与金融体系有着重大的关联性。

低碳转型与金融体系

低碳转型与金融体系有着重大的关联性,构建一个健康并积极参与低碳转型的金融体系至关重要。

第一,低碳转型需要金融体系管理好风险。低碳转型过程中,大量高碳资产加速折旧,在正常使用寿命前不再产生经济效益,成为“搁浅资产”,会造成金融机构风险敞口。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转型,必然要求协调好金融系统的损失吸收能力与转型速度。

第二,低碳转型需要引导好预期。低碳转型除了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还会改变全社会的预期。一方面,社会各行各业要有稳定的风险预期,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更加有效的各类信用定价和产品定价;另一方面,低碳转型需要大量的公共与私人投资,要引导好全社会的金融资源配置。

第三,低碳转型对宏观政策有着潜在的重要影响。低碳转型必然影响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可能导致特定商品的价格指数上升,影响通胀水平和潜在增长率等。因此,宏观调控部门要尽早关注这些影响,并将其纳入未来的货币政策框架中。从国际实践来看,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已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第四,低碳转型需要全社会转变投资理念。低碳转型需要改变投资风格,可持续投资应成为被市场认可的理念,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投资的基金将逐渐增多。在此转型过程中,国内低碳转型需要在政策支持工具、金融监管政策等方面加大引导力度。

由于低碳转型涉及风险管理、预期引导、宏观政策、投资观念等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部门高度关注“30•60”目标。这既是对低碳转型提供基础支持的需要,也是金融体系自身高质量发展与风险防范的需要。

管理好风险
是金融体系面临的新课题

气候变化与低碳转型带来两类新的风险: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

物理风险是指气候变化引发干旱、洪涝、海平面上升等带来的风险,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会直接影响消费、投资和贸易。比如,基础设施、建筑物和厂房设备可能受损,粮食产量和劳动生产率可能受到影响,户外或海上作业的企业可能遭受损失,从而引发特定企业及个人的信用风险变化。

以欧洲为例,洪水是其面临的最大物理风险。历史上,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欧盟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四成以上,每年给欧盟造成损失达78亿欧元。如果21世纪末全球气温升高3摄氏度,洪水给欧盟造成的损失将高达500亿欧元。

转型风险是指社会各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在公共政策、技术变化、投资者情绪、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对企业、个人等主体所造成的风险。比如,一国实施碳税或其他降碳措施,会增加高碳行业的成本,导致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造成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和搁浅资产。

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不可忽视。根据欧洲投资银行的调查,58%的欧洲企业认为自己会受到物理风险的影响,这一比例在美国是63%。43%的欧洲企业在应对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方面进行了投资,受影响越大的行业或主体,越倾向于开展应对风险的投资。

比如,能源密集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行气候投资的意愿更强,能源密集型企业是因为需要大量能源作为生产要素,而大型企业则更容易受到来自监管的要求。目前,在管理气候风险方面的实践中,除了绿色和转型产品,新型衍生品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南非和美国均使用气候衍生品来稳定农产品价格。2020年,与美国气候相关的期权规模几乎翻了两倍。

管理风险是金融的应有之义,国外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应对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欧美大部分的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开展了环境和气候风险的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根据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的估算,如果不大幅调整减排政策,2050年全球将因转型风险损失3.5%的GDP,欧盟将损失2.3%的GDP;如果全球未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2050年欧盟将因物理风险损失12%的GDP。以欧元区为例,银行体系约八成信贷投向受物理风险影响的企业,虽然受转型风险影响较大行业的信贷占比仅14%,但分析显示,如果每吨二氧化碳的价格突然上涨100欧元,那么银行信贷的损失将增加13%;基金持有的超半数资产属于污染资产,转型风险较大的经济部门投资规模达1.4万亿欧元,其中超半数投向能源密集型行业;保险公司资产中有相当比例投向了基金,风险自然是相互传导的。

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也要高度重视。中国地理条件较为优越,处在较为稳定的欧亚大陆板块,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这也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不断的原因之一。从地缘的角度看,在面临气候变化问题时,中国有一定的优势。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欧洲是环保急先锋,而美国相对没有那么急切。另外,中国极强的资源调配及组织协调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释气候变化风险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气候变化给中国带来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就很遥远,实际上有些影响已经开始出现。在应对风险方面,欧美金融机构走在了前面,中国金融机构所做的准备还不充分。

稳定好预期
是低碳转型最紧迫的问题

自从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30•60”承诺以来,社会各界高度认同、积极响应。但由于“30•60”目标的实施路线图尚未披露,加之缺乏权威政策解读,市场频现“误读”。其中,关于碳排放、碳汇、可比GDP等核心基础指标的核算并不权威,直接导致对达峰排放量、碳捕获与储存量(CCS)等目标的测算存在很大差异,影响市场对目标的执行安排、对相关产业影响的判断。甚至有专家表示,2060年煤电行业将彻底退出中国。此外,煤炭等传统能源以及火电、钢铁等高碳行业企业资产负债规模庞大。不少市场机构认为,高碳行业面临“过时”风险,贷款等金融资产价值不确定性大,“坏账”“违约”等风险较高。如果任由其发酵,可能导致金融市场恐慌,并出现羊群效应等非理性行为。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澄清了一些误读。该《意见》发布之前,市场对“30•60”政策的误读加剧了煤炭行业的融资难度,并进一步蔓延到钢铁、火电、建材等高碳行业,导致相关行业信用风险上升。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在推进,负债率持续高企,融资难度明显上升。

目前煤炭行业产业结构升级仍在推进,体制改革尚未到位,公司治理还需完善,行业基础比较脆弱。2020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6.1%,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10个百分点。2020年年底永城煤电、冀中能源等风险事件进一步打击了投资人信心,叠加市场关于“30•60”政策对煤炭行业影响的过度解读,煤炭行业融资难度显著上升。2021年一季度,煤炭行业合计发行债券约420亿元,同比下降七成。

除了煤炭行业,火电、钢铁、建材等其他高碳行业也面临较大冲击。据调研,由于“30•60”配套的行业实施路径尚未出台,投资者担忧高碳行业的未来经营和偿债能力,或将收缩对相关行业企业债券和贷款配置。火电、煤炭、钢铁、建材行业债券存续规模分别约12500亿元、8600亿元、5100亿元和1900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约为10%。市场过度解读将使煤炭、钢铁等行业融资难度加大,相关行业信用风险水平或将上升。

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高度依赖高碳行业,相关企业利润占比达30%以上,也是当地债券和贷款的重要融资主体,需要高度关注在转型过程中对政策误读导致的金融机构对整个区域融资的“一刀切”现象。据统计,山西、内蒙古、陕西三地煤炭产量占全国的72%,煤炭行业占山西、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均超过 45%,河北省钢铁行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0%左右。

上述区域经济对煤炭、钢铁等行业的依赖度较高,相关行业的融资体量也较大。从债券规模来看,山西、内蒙古、河北、陕西高碳行业债券存续规模均占全省的 1/4以上,特别是山西,煤炭行业存续规模占比接近六成。相关区域本就面临较大产业转型压力,市场对“30•60”目标的误读可能通过冲击相关企业融资影响区域内产业转型发展。

稳定预期是有序推动低碳转型的重要前提,必须防止市场形成羊群效应,避免扰乱市场秩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 一是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实施路线图,在目前总体目标下形成工作措施和任务安排;

  • 二是要加强政策解读,做好与公众的沟通,及时澄清“误读”,引导市场形成合理预期;

  • 三是加强产业政策、环保政策、金融政策协同,关注高碳行业以及各地实际情况,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避免“一刀切”;

  • 四是金融监管部门要及时对非理性行为进行疏导,避免羊群效应影响企业融资和金融市场稳定;

  • 五是加强金融市场创新,通过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加强对传统行业的转型支持;

  • 六是要加快完善中国碳市场建设,充分利用价格信号引导有序的低碳转型。

《低碳转型——绿色经济、转型金融与中国未来》

徐忠 曹媛媛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9月
↓ 扫码购书 ↓



作者简介



徐忠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曾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局、金融稳定局和金融市场司工作,并负责筹建了上海票据交易所。长期从事政策制定、金融改革、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和金融研究工作。

曹媛媛

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任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曾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债券交易管理处、黄金与外汇市场处、债券发行管理处从事金融市场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金融市场与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经验,参与多项金融市场和绿色金融重大制度建设和产品创新。



内容简介



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是近几十年来的国内外热门话题,本书注重历史时空纵深和国际横向比较,从金融视角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框架探讨了碳金融、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若干问题,深入浅出地描绘了一幅关于中国低碳转型发展历程、历史必然与未来愿景的清晰全景图。

具体来说:一是放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讨论碳中和,同时涵盖了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内容;二是从金融视角探讨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尤其探讨了碳市场在碳中和中的作用;三是讨论了在国际博弈中如何应对碳关税等热点问题;四是考虑到即使碳达峰,石化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仍占相当大比重,因此研究了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如何平衡好各种能源利用问题;五是鉴于中国和西方经济结构不一样,高碳行业在经济中还需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转型金融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研究了中国高碳行业如何平稳转型;六是从标准体系完善和ESG投资角度探讨了绿色金融发展。



推荐语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和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未来也将在转型金融领域做出有引领性的创新。徐忠、曹媛媛所著《低碳转型》一书值得所有关心双碳事业和转型金融的人士一读。

——马骏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主任

《低碳转型》不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要坚定推进低碳转型的主张,更令人信服地阐明了中国应努力引领绿色金融、探索转型金融的理由与途径。

——黄益平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今夏,全球高温炙烤,不仅干旱、火灾等伴生灾害接连不断,对能源和粮食的需求也因此飙升。市场不得不正视气候变化正逐渐演变为常态宏观经济背景的事实。恰逢此时出版的《低碳转型》一书,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框架,采用历史时空纵深和国际横向比较的手法,从金融视角出发,重点探讨了碳金融、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等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为新形势下如何坚持低碳转型的长期发展战略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论思考。

——张晓慧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助理


章节简介



目录

代引言 金融业在应对气变和碳市场建设中的角色与潜能 

第一章  中国必须坚定推进低碳转型
人类社会对气候问题的认识是一个渐进过程 
中国对低碳转型的观念转变过程 
中国低碳转型要解决好的突出问题 
充分认识金融体系在低碳转型中的作用 
可持续金融:碳金融、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 

第二章  低碳转型必须充分认识中国能源结构特点
世界能源结构的历史演变 
中国能源结构及与美国比较 
中国低碳转型如何应对能源结构约束 
区域在低碳转型中发展不平衡问题的解决 

第三章  发挥好碳金融市场的关键作用
碳市场对于低碳转型至关重要 
国际上碳市场的建设经验 
中国如何建设有效的碳市场 

第四章  中国如何引领绿色金融的未来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与改革试点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 
培育适合绿色金融发展的生态体系 

第五章  中国要成为转型金融的积极探索者
转型金融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尤为重要 
国际上转型金融的概念、界定标准及主要产品工具 
转型金融的欧盟实践 
中国转型金融的实践进展与下一步发展

第六章  积极参与低碳转型的国际博弈
全球气候治理演进就是一个博弈过程 
国际上碳减排的博弈现状 
国外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进展与我国的应对措施 
全球碳市场连通及我国的应对 

附  录
碳中和背后的经济学思考 
气候变化融资部分缩略语与专用术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版面编辑:宥朗|责任编辑:宥朗

视觉:李盼

监制李俊虎 潘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