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纽约爆炸、男星自杀、MH370残骸| 面对脆弱无常的生命,你需要的不是追热点,而是死亡教育

2016-09-18 雅君 雅君的好用分享

这里有提升你幸福感的分享


纽约爆炸、男星自杀、MH370机翼残骸发现……最近的新闻让人看到生命的脆弱无常死亡伤痛的阴影无处不在。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为死难者转发点蜡,写文哀悼表示关切。


但在内心,我们难免会觉得那只是「一些会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死亡离自身还很远。


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对于死亡而言,我们从来不是局外人。


凡人终有一死。


但我们一直忌讳谈论死亡。仿佛不谈论,死亡就不存在,不发生。


很多人大限临前,才第一次认真思考死亡的问题,而这时,往往晚了:太多爱意、歉意、谢意来不及表达;生活质量、个人尊严被过度医疗破坏殆尽;把本该和家人共度的最后时光浪费在忍受漫长痛苦的治疗欧以及追求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恢复健康上。


在如何认识和对待死亡这门课,我们欠了太多学分。


但如果我们希望自己以及爱的人能够优雅、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希望自己在失去所爱之人后,能够走出而不是被痛苦淹没;希望我们的家人、朋友、孩子不会因我们的故去而崩溃、而丧失生活的动力,那死亡课是一门真正的人生必修课。


当我们认识、了解、接受、面对死亡,死亡所带来的忧愁恐怖会被减少、稀释。


在欧美国家的学校教育中已经将死亡教育纳入,从儿童时期就会教导孩子正视死亡,并把死亡事件作为情感教育的契机,让孩子学习坦诚顺畅地表达悲伤、眷念和爱锻炼从伤痛中复原的能力


但在国内,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样,是禁忌、是不可说领域。


我8岁时,奶奶脑溢血意外去世。我是被奶奶照顾大的孩子。就在出事前一周,奶奶刚带我去完游乐场,许诺说,下周还带我来玩。


当我被带去奶奶病床前,没有一个大人告诉我,奶奶已经生命垂危了,我完全不知道,那是最后一面。我被匆匆带去,匆匆带走。根本没有告别。


大人们像是商量好了一样瞒着我,直到最后奶奶遗体被送去火葬场,我才知道消息。到现在,我还能记得当时内心愤怒、哀伤、被欺骗的感受。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会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把奶奶遗照大相框藏在书包里,每天背着上学,这样我会觉得奶奶还陪在我身边。


现在想来,当时之所以有这种举动,大概是因为没有好好告别,我内心无法接受,我爱的奶奶已经不在了,再也不在了。我用把奶奶照片带在身边的方式,无声地自我宣告或者说自我欺骗:「奶奶还在」。


大人们以为把我和死亡隔离是对我的保护,却不知道,伤害我的恰恰是这种做法。


这是20年前的事了,然而在今天,这种有意无意忽视死亡的行为依然在发生——当亲友死亡,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手忙脚乱地遮盖它,而不是好好思考、交流如何应对伴随死亡而来的那些问题——让生者好好生活,让临死者得到安慰。


在今天的推送里,我想和你分享3本有关死亡教育的入门书。它们的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告诉你为了好好生活,你应该知道的,关于死亡的那些事



1. 《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


死亡、临终和丧亲,是我们一生中无法避免的痛苦。这本书像一个指导手册,告诉你,如何认识和理解死亡、临终和丧亲,以及最重要的怎么去面对,怎么和它们相处。


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讲述如何看待因为死亡引起的悲痛情绪的片段:


「悲痛是正常的情绪,在痛失亲人之后,这种情绪是理所应当的。


尽管人们的生活中,这种悲痛的情况不是很多,但是不经常发生不等于不正常。


人们对于『失去』的反应是本能的,不受意愿的控制。很少有人能真正控制这种情绪的。我爱着某个人,我与他相处愉快,我可以表达我的幸福。当我失去所爱的人,我也同样可以表达出悲痛。


我们的悲痛是为了自己而表达的,因为我们被抛弃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病痛之后,当我们认为死亡对病人是一种解脱的时候,我们仍然还很悲痛。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宗教信仰让我们相信逝者到另外一个世界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我们还是悲伤。


对于我们生者来说,我们经历了一场真实的残酷的离别,我们表达悲痛不是自私的表现,那只是人性的表现而已。


悲痛有时会让人失控,看起来像是疯了,但是这种表现却是健康的,不是病态的。我们要有勇气面对悲痛表现,要让情绪自然流露,这对我们自己是有好处的。


『想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去爱,去悲痛是人类的困苦,也是人类的尊严。悲痛会为人生观添加更多的含义,就像阴影可以使风景更加立体而生动。』


书中在「如何应对悲痛」的章节收录了一首诗:

请听我说

当我让你听我说说话

你却开始滔滔不绝地给我意见

你没有回应我的请求


当我让你听我说说话

你却开始告诉我不要有那种感受

而你其实正在践踏我的感受


当我让你听我说说话

你却说你该去帮我解决一些问题了

你又没有回应我,真的很奇怪不是吗?

听着:我只要你听我说说话!


你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做什么——就听我说

你所为我做的事情,其实是该我自己去完成

你的做法只会增加我的恐惧和感到自己的无能


你得接受一个事实

那就是,我的感受是真实的,

无论那有多么不理智

这样我才不用总试图说服你


请你了解我的感受

请听我说说话


如果你真的想说些什么

请等一会,等我说完

我会认真地听你讲

无益的信息


2.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这是一本让我相见恨晚的书。它的作者是医生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最早注意到这本书是看李开复推荐此书说,「作为一名医生,阿图•葛文德关注的是医疗的局限以及人的尊严。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最好的告别》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没有仔细想过衰老的问题,当我看到书中那些关于衰老的客观描述,比如:「50岁的时候,一般人会有约一半的头发变白」,「一个60岁健康人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也只是一个20岁年轻人的1/3」,进入中老年后,「在肌肤细胞内部,清洁废物的机制慢慢失效,残渣聚集,成为胶黏的、黄棕色的色素凝块」也就是老年斑时,我不自觉打了个冷颤。


我开始思考,在自己这幅皮囊老朽之前,我要用它做些什么呢?


阿图在书中花了很多笔墨向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解释医疗的局限性,也指出了现代医学系统中经常存在的对末期病人的过度医疗:


因为不治之症而在监护室度过生命的最后日子,完全是一种错误。


你躺在那里,戴着呼吸机,每一个器官都已停止运转,你的心智摇摆于谵妄之间,永远意识不到自己可能生前都无法离开这个暂借的、灯火通明的地方。


大限到来之时,你没有机会说『再见』『别难过』『我很抱歉』或者『我爱你』。」


阿图在书中反复强调,身为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不是只有保证健康和生存,更远大的目标应该是——助人幸福。而这其实也是我们面对亲友临终,要给予干预时不应忘记的目标。


「无论我们能够提供什么,我们的干预,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牺牲,只有在满足病人个人生活的更大目标时,才具有合理性。一旦忘记这一点,我们就会造成极其残忍的痛苦;而如果我们记着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带来令人赞叹的好处。」


幸福关乎一个人希望活着的理由。那些理由不仅仅是在生命的尽头或者是身体衰弱时才变得紧要,而是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紧要。


无论什么时候,身患重病或者受伤,身体或者心智因此垮掉,最重要的问题都是同样的:

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

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

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

最有助于实现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


这些在非常时刻被问的问题,其实在日常中也应该经常拿来问问自己,避免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阿图的文字也让我第一次开始思考,当我或是我爱的人生命临终之时,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治疗和帮助。当我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独立生活时,如何依然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我很清楚的是,对我而言,重要的并不是「多活一天算一天」,而是「如何活好每一天」



3.《天蓝色彼岸》


这是一本适合给孩子看的有关死亡教育的寓言书


书中,小男孩车祸去世后,依然挂念爸爸、妈妈、姐姐和同学们,在幽灵的帮助下,他偷溜回人间,向亲友告别,表达谢意、道歉和爱……


书中用平实细节让你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贵:故去的小男孩说自己特别怀念活着时候,「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妒忌那些还活着的人」。


我知道他们不是每个人都开心,他们中有人刚打输了架,正在难过。还有人正在担心他们的考试,或者他们家里还有更不开心的事情。但是我就是嫉妒他们,甚至嫉妒他们的不开心。真的,我就是嫉妒。因为至少他们还活着,我却死了。


他为自己曾和亲友争吵而后悔难过:


“决不要在你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你睡觉前,决不能生气或敌视任何人,特别是不要敌视你所爱的人。


因为你有可能今天晚上一躺下,明天早晨就再也起不来了。


那么你去哪里了呢?我告诉你,你会到处游荡,去完成你还没有完成的事情,就像我一样。


在书的末尾,他说:

如果我们只热爱生命而不热爱死亡,那是因为我们并不真正热爱生命。



发现没有,这3本书的共同点是通过描述死亡,让你意识到你为什么而活,你恐惧和爱的是什么,让你思考如何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一味为了未来,牺牲现在。


而这正是我们常常忘记的事。


最后就用《死亡课》中收录的一则墓志铭作结吧:


你来到这里,请记住我

因为现在的你,是曾经的我

现在的我,是未来的你

请为死亡做好准备吧

然后,跟我来。


插图来自:Benji Davies

勾搭请联系邮箱

yakicreator@foxmail.com


欢迎来微博@YakiShare找我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