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兴趣变成自己的工作 | 终于回答了这个让我思考了N年的问题
之前受朋友公号「优女」(we_umer)的邀请,去做过一个讲座,主题是「如何把兴趣变成自己的工作」。
这个问题是我多年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决定要把我的所有时间都用于生活。即使是工作,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本来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赚钱谋生所必须做的事情。
在这个目标驱动下,我从法学院叛逃,做了记者。报道领域先是法律、政经、调查。之后又变成了写文化,写生活方式,写吃喝玩乐买买买。
借着给「优女」做讲座,我梳理了一下思路,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写成了下面这篇文章。有点长,你可以慢慢看。
▼
要实现「把兴趣变成工作」这事,首先,你得有个兴趣。
我觉得,兴趣是那种你忍不住想做,为它花时间、花精力、花钱、花心思也乐在其中的事。
漫画《灌篮高手》里有句话:「打篮球很快乐,但是胜利可以增加一百倍的快乐。」
在关注后一句「胜利增加快乐」的时候,别忘了看前一句——回到最初,不管有没有胜利,打篮球本身就能让你快乐。
实践兴趣的过程本身就是奖励。
你如果不知道自己兴趣是啥,你可以想想,闲暇时,你会想做哪些事。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说不知道兴趣是啥,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兴趣所在。因为我们有兴趣的事,未必被被社会文化所认可,所鼓励。
但其实喜欢看剧、打游戏、追星、聊八卦、甚至搭讪、追姑娘/汉子、……(此处省略无数可能你会觉得听起来不怎么「高大上」的事),如果喜欢程度足够,都是一种兴趣,都有成为工作的可能性。
▼
但要把兴趣变成工作,意味着你就不能停留在自high小世界里。
你不能只是消费,你要创造,要分享、要传播 。
你要把你在兴趣上投入时间、精力、金钱获得的心得、技能分享给你的同好,给他们提供价值。
当你把从兴趣中获得的乐趣、感动、激励通过创造性出口传递出去,影响的人越多,这件事变成工作,给你带来收入的可能性越大。
比如,如果你想把对韩剧的兴趣变成工作,就不能只是停留在喜欢看韩剧的层面。
我认识一个姑娘是追剧狂人,她为了表达对剧的在意而开始写剧评或赞或骂、进而试着写剧本,现在去了影视公司,制作电视剧。她不再只是坐在电视机前,跟着剧情哭哭笑笑,而是成了创造剧情、引导别人情绪起伏的人。
喜欢游戏同样能变成工作,但如果你只是在屋子里单机打游戏,打得再high,胜利再多,对别人没有价值,那肯定没戏。但假设你写游戏攻略,教别人怎么玩得更好,学习如何开发游戏,事情就不一样了。
也有很多人喜欢跟踪明星八卦,如果你只是浏览、转发,这只是一个消遣行为。但如果你动手开个八卦账号,收集、整理分享八卦信息,紧跟热点、考据准确,你就从消费者变成创造者了,而创造是比消费有趣得多的事。
其实哪怕是喜欢追姑娘,只要你真的有研究,有心得,也可以变成工作。我之前采访的一位约会教练,毕业于北大心理学系,热爱追姑娘到积极实践、认真思考、总结规律的地步,起初他在网上写帖子,火了后,出了好几本教人搭讪、约会的书。现在他靠教别人怎么和姑娘相处,活得颇为滋润。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他能坦然接纳真实自我,接纳自己就是对「追姑娘」这事有兴趣上。
如果他不认可这点,和真实自我对抗,他的兴趣始终都只是一个隐秘的兴趣,不会变成他的工作。
相比那些终其一生都在否定真我,拒绝承认自己的喜好的人,我觉得他的人生炫酷多了。
把兴趣变成工作的一大关键,就是你得不害怕让别人知道你是谁,真实的你喜欢什么。
我之为我,异于人处。要珍惜你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喜好、兴趣,正是它们定义了你。
顺便说一句,你的兴趣小众、冷门、不被他人认为「高大上」,很多时候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竞争者少,你容易脱颖而出。
▼
把兴趣变成工作的好处是你不大需要用到自制力去逼自己努力坚持。可能别人觉得你花了很多时间在工作,而乐在其中的你并不会觉得辛苦,「反正即使不是我的工作,我也想做这件事啊。」
坏处是,当一个兴趣变成工作,你就得承受来自客户的点评、市场的检验。
你喜欢写东西,当它只是一个兴趣,你随便写,别人喜不喜欢,买不买单,你不用考虑,但当它成为你的工作,你辛苦写的东西,可能在你的客户眼中就是垃圾。
把工作变成兴趣,你的专业程度会被别人打分。这种打分如果低于预期,你的自尊就可能受伤。
如果你能接受这点打击,那这其实也是「以兴趣为工作」的一个好处,本能的喜欢和投入,加上来自外界的真实反馈,会促使你不断打磨技艺。
你就有机会在你有兴趣的领域,做得越来越精通。这种成就感会很美妙。
▼
经常有人会说,「我不知道自己兴趣究竟是什么。」
我觉得,兴趣其实也是需要在做事中去感受、去寻找的。因为起初,「兴趣」的指向往往是模糊的一团。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感兴趣的那个东西的全貌是什么,与其说是兴趣,不如说是好奇。
比如,我在读大学的时候,专业是法学,但我觉得我对新闻感兴趣。那时的我对「从事新闻行业」具体是干嘛的并不清楚。
我就跑去报社、杂志社实习去了,毕业后在《21世纪经济报道》做了名政经记者。为了写政经新闻,我会去关注国家部委动态,比如发改委、环保部最近有啥新政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到什么程度等等。
我做着做着,慢慢觉得,相比国家大事,我更喜欢写贴近生活的内容,就转而去了《Vista看天下》做文化和生活方式记者。
最初的兴趣,对我们而言,就像是面前的一片未知大海。当你下了海,四处走走,你会感受到不同海域的海水温度、颜色、海洋生物都有所不同,你会发现其中有些海域相比其他海域更为吸引你。
而要知道那片格外吸引你的海域在哪,你首先得做的事是从岸边奔进海里去。
在我纠结要不要放弃读了四年的法学去做新闻的时候,有个朋友送了我一句特别简单的话:「雅君,去做吧,没错的。」然后我就去做去了,至今不曾后悔。
很多时候,我们把时间花在纠结上面,与其坐在原地担心,不如把这个时间拿去做事。
行动自然会带来反馈。这是最快的检验方式。
▼
我在后台经常会收到读者问「我的工作/所学专业是A,但我的兴趣是B,我想转去做B,又怕别人别人说我『不务正业』。」
但其实真的没必要害怕被人说「不务正业」。人生是你自己的,没人比你更清楚你的「正业」是什么。你的正业不是由你当下的职业决定,而是你内心的热情和兴趣所在。
通常接下来对方就会问:「那我按照兴趣去做,如果失败怎么办?」
失败了也没关系啊。我们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并不代表我们在这件事上一定有才华,能做成,失败了很正常啊。
而且当你努力尝试过,发现不行,你会比没试就放弃少许多遗憾,你不会觉得亏欠自己。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过一句话,我很喜欢,「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
在你认真对待兴趣,去创造、去分享的过程中,即使失败了,你还是会积攒下经验和技能。这些技能往往会在之后的某次追求中带来回报。
有一个台湾畅销作家叫九把刀,但在他国小三年级的时候,他的梦想其实是当个漫画家,他每天不停看漫画和画漫画,一直画到国三,他意识到自己其实没有画画天分,才伤心放弃。
但之后当他对写小说感兴趣时,他发现因为之前喜欢漫画,看并且画了大量漫画,导致他在无意中培养了一种用「漫画分镜的手法和节奏感来写故事的能力。」他在写小说时,纯粹就是把闭上眼睛所看到的画面,用文字翻译出来,让读者看到,他脑中所看到的景色而已。
没有接受过任何文学训练的他就这样成了台湾人气作家。
后来他回想当年,之所以喜欢漫画,其实本质是喜欢讲故事。他曾在一次演讲中回忆此事说,「老天爷给我的第一个礼物,上面写着漫画家。但我打开发现里面是空的,我以为老天是开我玩笑。但其实他是想告诉我,你这么喜欢说故事,但是你却用错了翅膀。你或许没有用图画说故事的才能,但是你或许非常非常地有用文字来说故事的才华。 」
如果九把刀在一开始不去认真对待「漫画家」这个梦想,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作家九把刀」。
在追寻兴趣的路上,你要相信「功不唐捐」。就如乔布斯所说:「有一天,当你回望,才会发现之前的那些点都连成了线。」
最后,我把曾经鼓舞过我的那句话转送给你:「去做吧,没错的。」
PS:今天第二条推送,是我前同事苹果姑娘组的一个饭局,我会去做嘉宾。
勾搭请联系邮箱
yakicreator@foxmail.com
欢迎来微博@YakiShare找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