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马雪山,比《2012》世界末日里的巨浪墙还要气势逼人!

2015-12-24 中国绿化基金会 重返森林


白马雪山地处横断山脉中段,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波5430米。这是一座永不会看腻的山,无论多少次路径白马雪山,仍会被它怪石嶙峋的山群,绵延四十余里的冰川所震撼。更让人惊颤的,是藏民对山长磕跪拜式的敬畏。


图/文 杨旭东 摘自《守望卡瓦格博》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俗语说得好:错过的永远是最好——这是对于那些风雅之士而言的,对于我等低级趣味的人还有一句:有眼不识泰山。


这两句话都被我应验在白马雪山上了。其实,算上2015年初的这一次,我已经第三回路经白马雪山了,不过每次都是下午时分,云雾笼罩又加上背着光,结果都没有看到过白马雪山的真容。


一直错把垭口看到的皇冠峰当做白马雪山的主峰拉扎雀尼,还在博客中大吹特吹了一把,居然也没有人指出(甚至后来《守望卡瓦格博》的第一稿还是这么写的,幸亏没有出版、重写了,否则岂不闹一个大大的笑话!)。


终于,在错过了两次以后,我终于有了一对“眼珠”、识了一回“白马雪山”。那是清晨看完卡瓦格博的日照金山后,我们急急忙忙地赶回香格里拉,本以为一路风景全都看过了,正想迷上眼在车上打个盹、缓解这几天睡得比猫头鹰还晚、起得比鸡还早的困乏(估计上一次就是同样的原因睡了过去),忽然,同行的方老师捅捅我:白马雪山到了。


困意正浓的我还有些不大情愿、不大高兴:我经过白马雪山都三回了,看都看腻了,再说也不觉得咋样呀。但是!当我睁开眼,一幅白马雪山的“画卷”刹那间震惊了我。



在万里无云、一望无际的滇西高原上,一组雪山横亘在湛蓝的碧空之下,气势磅礴、延绵不断。这就是“白马”雪山,又叫“白茫”雪山。


首先“震惊”你的是白马雪山群怪石嶙峋的形状——终年积雪的它身处整个横断山区冰川活动最活跃的地区,鬼斧神工的冰川把这里的地形刻画得千奇百怪,长达四十公里的刃状脊岭、成群出现的古冰斗、中碛和终碛散布在山谷之间。任何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这种奇特的地质地貌所震撼。


如果说小盆景的奇石形状百态足以令人感叹,那么设想一下放大到这样一组巍巍雪山的奇石,你该用什么形容词呢——“震惊”。


其次“震惊”你的应该是这组雪山的规模,近五十公里的延绵不绝、近6000多米的海拔高度,尤其是主峰拉扎雀尼的十二战神峰像十二个身穿银盔白甲的巨人无比威严地肩并肩站成一排,远远望去,锯齿般的群峰威武雄壮、睁珠如吼,掀起一片山的惊涛骇浪,颇有“磨剑问天真本色,惊神泣鬼大文章”的气概。


只在电影《2012》中见过世界末日里排山倒海、毁灭世界的巨浪墙,但是和这样的“雪山”墙比起来,无论是在气势上还是在强度上都还略显不足。站在它的对面,尽管中间还隔着几十上百公里的山谷、尽管我们也站在3000多米高的海拔,但是那种无形的压迫感还是让我感觉到有点透不过气来。



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壮语在这样的雪山面前,估计也只能俯首称臣;关外铁骑鞑子们的“憾山易憾岳家军难”的感慨估计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雪山!所以,我只能用一个词——画卷,来形容这样的场景!我只能用一个词——敬畏,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


说到“敬畏”,不得不说起藏族同胞对雪山的敬畏。这些年来,来过藏区很多次,除了绝美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外,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藏族同胞的信仰了,他们的信仰不仅仅表现在对寺庙、对僧侣喇嘛活佛的敬仰,也表现在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尤其是对山的敬畏。



山,与藏区地理环境密不可分,青藏高原到处雪峰兀立、寒光流泻,几乎无处不在。由于他们的俊秀伟岸、他们的高不可攀,所有的传说、神话、宗教都和山有着密切的联系。藏族同胞普遍认为神灵聚族而居且多在高山之巅盘踞,所以藏区境内的高山便成了神话中山神的住处。


大山有大山神,小山有小山神。这些山神不仅各有各的来历,而且还各有各的形象和作用。有老牧人说:山神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崇拜,是因为它能呼风唤雨,下雪和冰雹,能保佑人们平安健康,牲畜兴旺,也能降灾降难,危害大众。山神像天、地一样不好不坏,亦好也坏。因为它的刚烈,山神比任何一种神灵更容易触怒。


凡是经过高山雪岭,悬岩绝壁,原始森林等地方,都必须处处小心,最好不要高声喧哗,大吵大闹,否则触怒了山神,立刻就会召来狂风怒卷,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泛滥成灾;若是冬天,就会风雪弥漫,铺天盖地。


此外,山神经常以骑马的猎人形象巡游在高山峡谷之中,人很容易面对面地碰到他们,一旦触犯,轻者患病,重者死亡。所以,人们必须敬重它、恳求它、拜服于它。



转山则是他们敬畏雪山朝拜神山最虔诚的、最直接的方式。但是转山者必须舍却已身私欲,仅为他人祈福而行。


据说,依照藏传佛教的解释,转神山一圈,可以洗清一生的罪孽,转十圈,可以在五百轮回中免受下地狱之苦,转一百零八圈即可今世成佛。藏传佛教和印度教转山是按顺时针,而本教徒则是逆时针方向。


藏族人在不同的属相年都要朝拜一座特定的神山,每逢此时,他们携家带口、三三两两结伴,背负行囊,披一身风尘,从遥远遥远的地方来到神山前磕拜。


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藏民一般都会采取磕长头的形式完成他们的转山——双手高举过头,再缓缓收回于胸前,然后全身向前扑倒,直伸双臂,前额触地,起身后前进一大步再拜——无论路有多远、无论行程多么艰难,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冰天雪地,他们就这样坚韧地匍匐在路上,毫无迟疑地用自己血肉之躯来丈量神山的周长、用自己五体投地的臣服表达着对神山的敬畏。



藏族对雪山的敬畏,虽产生于远古的自然崇拜时期,但影响至今。在藏民的心目中,岩石是山的骨骼,土地是山的肌肤,森林和青草是山的毛发,因而在神山上禁止打柴、挖土,也禁止自己的牲畜登山偷食神草,违犯禁忌的要受到严厉的处罚。


他们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或是遇到险峻的峭壁,大家都提心吊胆,不敢咳嗽,不敢吹口哨,不敢高声喧哗,更不敢让石块滚入峡谷,唯恐稍有不慎会招来狂风骤雨或山体滑坡之祸。如果有人在山谷里吐唾沫大小便,则是对山神的不恭,说是此人日后必定会重病缠身。


因为有这样的敬畏,藏民才会尊重自然、不过分贪婪地攫取;因为有这样的敬畏,藏民会规范、收敛自己的言行;因为有了这样的敬畏,藏民才会有所顾忌、不杀生更不害人。


同样,这也是我们去那里的理由:因为有了这样的敬畏,我们才能从藏民身上感受到那种简单、纯朴、信任;因为正是有了这样的敬畏,我们才会留恋那片热土,才会吸引我们一去再去那里寻找心中的香格里拉……


相比他们,突然间,你是不是觉得我们缺少了点什么呢?


来源:图/文 杨旭东 摘自《守望卡瓦格博》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如果你也对自然话题感兴趣,欢迎加入“植物部落”微信群,入群请先加小森微信:suesue008,验证暗号:重返森林


如果你还想阅读历史精彩文章:

-

回复『0』『摄影』| 查看摄影大赛、自然征稿

回复『1』『达人』| 查看奚志农等达人故事

回复『2』『荒野』| 查看董磊、徐健等人野外摄影

回复『3』『代言』| 查看国际大咖们代言自然

回复『4』『园艺』| 查看种花种菜技能集合帖

回复『5』『图鉴』| 查看最全植物形态图鉴

回复『6』『野花』| 查看最常见的野花野草

回复『7』『杜鹃』| 查看美到让人下跪的杜鹃之王

回复『8』『凤梨』| 查看海归设计师的凤梨王国

回复『9』『治霾』| 查看森林与PM2.5如何过招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查看:

这座神山,永远不再让人攀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