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承城市文脉| 郫都女儿韩素音

郫都发布 2022-05-04


《无鸟的夏天》


那是在成都以西的郫县,是个出名的地方。

田野里长着稻子和油菜,碧绿的稻子和蒲公英那样黄色的油菜,还有烟草,豆子和鸦片。田野上沟渠里闪烁着给土地带来生机的水流。

——《无鸟的夏天》| 韩素音



韩素音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籍作家韩素音,她一生大概出版了近三十部著作,曾为毛主席和周总理写过传记。



除了作家,她还有诸多身份:


中国第一代留学归来的铁路工程师的女儿;

比利时前国防大臣的外甥女;

中国驻英武官的妻子;

铁幕时期穿行于东西方世界的国际友好人士。


不过,她眼中最重要的身份是 —— 郫都的女儿。


《西有郫都》第三季 第2集 郫都女儿韩素音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

第1集  伟人足迹遍鹃城

第2集  郫都女儿韩素音









西有郫都



向上滑动阅览


上个世纪初,在当年成都郫县花园场有一位奇女子,她叫韩素音,是位作家,她一生大概出版了近三十部著作。她除了作家身份之外,还有很多身份:她是中国第一代留学归来的铁路工程师的女儿、比利时前国防大臣的外甥女、中国驻英武官的妻子、铁幕时期穿行于东西方世界的国际友好人士、和周恩来邓颖超关系甚好,当然,她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她是郫都的女儿。不仅如此,她15岁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学医,后又留学比利时耶鲁大学,一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沟通与理解。她是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写过传记的人,很牛吧:一本是《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一本是《早晨的洪流: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我读她的书不算多,少年时代读的这本《无鸟的夏天》算是其中一本。但当时我只知道她是一位英国籍女作家,并不知道她和郫都有什么关系。

韩素音其实不姓韩,姓周,老周家孩子,原名叫周月宾,家谱上写的是周光瑚,“韩素音”是她的笔名,她取这个名字是有说头的,韩素音三个字有“汉属英”的意思,取了一个谐音名字,就是说我从根儿是中华汉族人,尽管我入了英国国籍,我“汉属英”!而且在她看来,她就是四川人、成都人,郫县的。他们老周家在清朝移民到成都的时候是很穷的卖货郎,后来跻身士大夫行列,成为书香门第。韩素音的曾祖父还曾经进入著名的成都尊经书院的“尊经十七少年”之列。所以韩素音1917年刚一出生就非同一般,堪称“异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是跨国婚姻的产物。现在跨国婚姻已经不是稀罕事,但是在100多年前,太稀奇了!韩素音的父亲出生于郫县,是中国第一代庚款留洋的学生。1903年赴比利时攻读铁路与采矿专业。这位年轻人好学又英俊,深得比利时出身高贵的玛格利特小姐的倾慕,但是这俩人的身份又太悬殊,一个比利时的贵族小姐,要嫁给中国西南的农村小伙,就算现在这么开放的社会,怕也难得啊,所以当时俩人的爱情遭到家庭坚决反对。不过这两位年轻人也很厉害,直接“私奔”回了中国,在中国生活了数十年。他们共有一子三女,韩素音是长女。不过这位长女出生后差点连国籍都没有,估计当时的有关部门也不知道该怎么给她落户。

童话的结尾一般都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现实生活很难讲。这段跨国婚姻,本应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惊艳碰撞,想着都特别浪漫,但在20世纪初期,这种惊世骇俗的结合留下的却是苦涩与迷茫:玛格丽特对中国这个东方古国充满了浪漫幻想,来到中国,却被乞丐、蝗虫、饥馑这些残酷的现实取代,而自己心目中的“东方王子”也就是韩素音的父亲呢,不仅无力保护妻子免受乡邻好奇目光的刺探,而且也没办法解决家族之间繁缛习俗的纠缠,这其间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韩素音就是在这种中、西文化冲突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她眼看着母亲在中国旧式家族中备受煎熬的境遇,她童年时期就面临着血缘和文化的双重矛盾,无论是语言还是餐饮,无论是私塾教育还是修道院学校的培养,她很难把这差异捏把到一块。比如说母亲玛格丽特原本不打算让韩素音读中文,可是她偏偏爱读中文,而且还连连“高中”。1933年周光瑚16岁考进了燕京大学学习,两年后她又获得奖学金,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继续深造。这期间她逐渐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医学救人生命,文学触人心灵(有点像鲁迅)。她认定了自己的身份,所以用“汉属英”的谐音改名为韩素音,声明自己就是“属于英籍的汉人”。

韩素音一生经历了三段婚姻,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黄埔军官唐保黄。俩人一见钟情,然后“闪婚”。但这段感情过于罗曼蒂克,过于理想化。婚后她才发现:丈夫曾让自己感动的抗日激情,其实是升官拍马的包装。更让人难以想像的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韩素音婚后长期遭受家暴。唐保黄抱怨她太独立,太有思想,抱怨她不像一个传统的中国女人,他要用拳头把韩素音这个西方女性重新塑造成中国传统女性。直到结婚十年之后的1947年,唐保黄随国军赴东北战场阵亡,这段婚姻才随之终结。1952年,韩素音嫁给了英国出版商康柏,成了“康柏太太”,开始了第二段婚姻。女作家和出版商的联姻,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是“天作之合”。但是,这段婚姻也没有维持很久。四年之后的1956年,韩素音去印度新德里度假,遇到了她的第三任丈夫陆文星。在韩素音眼里,这位印度上校聪明、和蔼、宽容,并且热爱中国,这完全符合韩素音对于祖国的感情,当然也就成了韩素音一生爱情的最后一段传奇。

韩素音是成都女孩,这是我在读了她的作品之后好多年才知道的,很久以来我没有把这位优秀的英籍女作家和郫都联系在一块,实在是我的无知。韩素音和成都的关系之密切,超出了我的想象,韩素音生命中的三个第一,都和成都有关,她的第一份工作在成都。1940年,24岁的韩素音在成都华西坝做过护士, 准确地说是在成都小天竺街进益产科学校当过助产士,成都成为她第一份工作之地,她在这里结识了不少朋友,对此地感情颇深。80年代她重回华西坝还给学生作过精彩演讲。第二呢,是第一部小说在成都写成。在当助产士期间,校长玛利安被韩素音写的随感打动,鼓励她写书,这本书在美国出版,就是她的处女作《目的地重庆》。第三呢,是第一次收养女儿,在成都工作期间,韩素音收养了一个女儿,并取名为蓉梅,取意为“成都的一枝梅花”。

韩素音身上有着浓重的中国情结,虽是英国公民,但她一直深爱着家乡。1939年底,韩素音第一次回到成都,完全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寻根祭祖。这些经历都被她写进了自传三部曲:《伤残的树》、《凋谢的花朵》和《无鸟的夏天》。这本《无鸟的夏天》谈到四川谈到郫县的最多,讲述了1938年至1948年她的个人生活,也穿插着广阔的社会历史事件。在她的书里,常常流露出浓浓的郫县豆瓣的味道——那是一种乡情。正是借着她笔下的书写,许多人才知道,成都不只是有大熊猫,还有郫县豆瓣,那是古蜀国的发祥地,是天府文化的承载之地。

(纯配音 女声):“那是在成都以西的郫县,是个出名的地方,是继灌县之后,第一个蒙受水利的县分,到了这个地方,我的祖先家业就兴旺起来。田野里长着稻子和油菜,碧绿的稻子和蒲公英那样黄色的油菜,还有烟草,豆子和鸦片。田野上沟渠里闪烁着给土地带来生机的水流”。

如果当年郫县要推举宣传家乡的最佳代言人,非韩素音莫属啊,她的文字里无不流露出对家乡的眷恋和喜爱之情。韩素音的作品主要取材于20世纪中国生活和历史,写作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中国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在特定的年代中,韩素音以英文写就的作品,为外面的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可能。韩素音的中国情结,令她的作品中蕴藏着对中国深刻的了解。她的作品具有对待历史的独特角度,她把个人经历和现代历史发展过程巧妙结合在一起,而她文字也像她本人意愿具有优美、刚健和清新的独特风格。

也许现在的年轻朋友不太了解韩素音,但是在上个世纪7、8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几亿人知道韩素音的名字,很有幸我算是其中一员。她采访报道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照片也不时出现在西方报纸上。这里还有一个特殊原因,韩素音跟周恩来的助手龚澎也就是乔冠华的夫人是燕京大学同学,因此韩素音得以在1956年5月访问新中国。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陆文星还多次陪同韩素音来到中国,夫妇俩为重修中印友好关系做了许多工作。甚至韩素音还曾担任过周总理与法国总统戴高乐之间“特使”,为中法建交做出特殊贡献。她还一直支持中国的翻译事业,专门提供一笔赞助基金设立了“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这一奖项目前也是中国翻译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翻译比赛,发掘和激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致力于翻译事业。

韩素音晚年多次返回故乡郫都探亲访友,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人生之后,2012年11月2日在瑞士洛桑家中去世,享年96岁。她的一生也许可以用她自己的一句话来总结:“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奔跑: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作为郫县的女儿,她的爱,也已经根植于此。

“巴山蜀水有传奇,陌上花开出素音。最是惊鸿鹅毛笔,岁月沉香风雅吟。” 





开动了!“安逸郫都·美食地图”上新,“好吃嘴”快来逛吃逛吃!寻川菜产业“合作人”,郫都送上110亿大“菜单”!
来,扒一扒6号线的“大长腿”!撤县建区四年|郫都交通大提速大变化编辑:小郫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行查看。

郫都发布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宣传部 主办


100000+人已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