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中国有嘻哈》到《快乐男声》,席卷互联网的选秀热潮如何深耕年轻人的“疆场”?

2017-06-29 赤木瓶子 金牌经纪人


昨日,由爱奇艺2亿制作的嘻哈选秀综艺《中国有嘻哈》正式上线,自海选日起便因尿检、内定等不良事件引起阵阵黑幕风波与rapper圈的不满情绪,让节目在上线前风波不断。但这档“中国首档嘻哈选秀节目”的“出师未捷”似乎并未影响其收视效果。

 

观众对于节目的评价依旧“毁誉参半”,播放当晚点击率破亿,豆瓣评分也由4.5分冲破及格线,截止至发稿前豆瓣评分为6.6分。不过第一期节目中,除吴亦凡的“freestyle”梗与“华人第一rapper欧阳靖”的出现,这档选秀节目并未激起太多话题水花,这份成绩单还算看得过去。

 

在今年六月上线的选秀综艺中,无论是《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等初代网综,还是如《快乐男声》的老牌选秀节目的重启回归,可以看到的是,选秀“热潮”已然褪去了电视综艺体系,转身落地网络综艺。


 

一方面,脱离了电视综艺形式的网络综艺选秀不仅能够让节目重心放在深耕网感、组成一张网罗“95后”信息接收场景的天网,另一方面,也能够吸引众多互联网巨头为其护航,以适应多变市场需求的探索。

 

当电视“综n代”在台网联动、先网后台的模式迭代中,寻求面向年轻观众对“网感”需求的豁口,而对于主力受众为90后、95后年轻人的选秀节目而言更是如此。当电视综艺转战网络“疆场”,各大互联网平台又赋予了选秀综艺怎样“一致”又不尽相同的内核元素? 

 

选秀综艺新套路

明星导师成流量“强心剂”


在昨晚上线的《中国有嘻哈》节目中,赛制体系几乎全部“搬来主义”,与原版《Show Me The Money》别无二致,在二者“撞档”之时,也让《中国有嘻哈》再度引发了一轮褒贬不一的版权争议。

 

一方面,Tizzy T、Tony J等新生代rapper的参赛也让喜爱嘻哈的观众比较满意,一些水平超出预期的优秀选手也让观众松了口气,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嘻哈文化在中国的小众属性很早便预示了:节目在中国的落地将带来“适应期”,因为对一些不了解嘻哈文化的观众而言是“喜剧综艺”、“边看边笑”。

 


在昨晚播放的第一期节目中,可以看到制作人吴亦凡依然是节目的流量话题担当,作为团队中最年轻且在年轻受众群体中流量较高的鲜肉代表,自然也无可避免的被质疑嘻哈水准,在“freestyle梗”、“能否hold住制作人身份”等热度话题的“夹击”下,足矣显现出明星导师、制作人等元素对一档选秀节目话题流量引导方向的重要性。



纵观各大互联网平台主推的选秀综艺架构,无论是《明日之子》中杨幂、薛之谦、华晨宇的“星推官”元素、还是《快乐男声》中李建、罗志祥、陈粒的“明星召唤师”概念,还是《中国有嘻哈》的明星制作人身份,可以看到选秀综艺多年未变的“明星+选手”模式已经“愈演愈烈”,甚至在部分制作方看来,明星与节目的能力匹配程度不再是第一要素,明星自带的年轻受众的流量光环成为给节目保驾护航的“强心剂”。



体裁细化标准多元

着力凸显“新秀”特质


除了选秀网综的基本架构大同小异,打着各种体裁的标签也是当下网络综艺领域内容定位的一大趋势。

 

全网唯一全民造星式歌唱类选拔真人秀、中国首档嘻哈选秀综艺。在各大平台为节目贴上差异化的标签背后,是制作方对于维持“综n代”既定目标的不满足,与不断逐向更垂直的领域进军的野心。以《中国有嘻哈》而言,将小众嘻哈文化搬上大众舞台,尽管有原版先行者的成功,但这种大手笔垂直于中国市场的深耕也无异于一场冒险。

 



另一方面,与其它拥有独特价值衡量标准的综艺节目类型不同,选秀综艺的受众一向垂直于年轻群体。今年的《快乐男声》主打的“95后潮文化”概念、《明日之子》的“新三观”选秀标准,而《中国有嘻哈》的hiphop文化的受众自不必说。在这些选秀节目企图立足于95后、00后的年轻观众市场时,从网感与互动性等方面而言,网络平台都无疑是一个更好的场地。

事实上,选秀节目的本质源于人才的匮乏,而国内新生偶像断层、本土偶像缺失,音乐人才需要渠道证明自的现象。脱离体制的选秀综艺不仅满足了年轻观众的观感欲,也为这些未来偶像提供了从台下到台上的输送“温床”。


选秀综艺的最大话题度总来源于“新秀”,而这些选手们也成为给节目提供源源不断的关注度素材的发掘地。在这几档选秀综艺中,几乎每一场都有“奇葩”选手吸睛,形色各异不尽相同。从《明日之子》的二次元虚拟选手参赛,到《快乐男声》的“撞脸”选手。


 

值得关注的是,在崇尚个性的95后群体中,无论是定义“潮文化”的《快乐男声》,还是具备了三个赛道标签、为用户定制喜爱选手的《明日之子》,在选秀节目的赛制模式中,凸显选手个人特质逐渐比单一的偶像形式概念灌输更为重要。


新一代年轻人成“选秀”主力

开辟网络综艺新“疆场”


不得不说,在大环境的置换下选秀综艺在今年的更迭很多,无论是在人物塑造上“曲线救国”还是用潮文化开辟“疆土”、扩大口碑效应。伴随着以95后为代表的年轻受众群体正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坚力量,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偶像的认同开始偏好于个性特质。



 

当选秀综艺节目遇上新一代年轻人的价值体系,在这样的市场大趋势下,与其为节目打造固化标签,不如拥抱独立的意识形态,开辟一个可容纳不同标签的网络“疆场”。


事实上,部分选秀综艺脱离电视荧屏落地网络综艺,一方面的原因是无法上星,另一方面在深耕年轻用户群体属性中,互联网平台的确具备着更多优势。

 

可以看到,网生综艺在2016年经历了粗放型的探索发展阶段,在2017年迎来了更加成熟的运作机制。无论是爱奇艺的《中国有嘻哈》、腾讯视频的《明日之子》、还是芒果tv携手优酷重启的《快乐男声》,这三档选秀综艺的类型与标签不尽相同,与此同时又在不断向更年轻、更具备网感的方向踏步。

 



当电视综艺转战年轻人的网络“疆场”,深耕主力受众为90后、95后年轻人的选秀节目背后,也是互联网平台对于落地于网生内容领域的选秀综艺新形式的摸索。当选秀综艺从荧屏转战互联网,我们都在等待着一个新时代选秀神话的诞生。

 

来源:娱乐独角兽(ID:wenhuajie007)

娱乐独角兽:聚焦于文娱领域创业和深度公司报道,发掘下一个娱乐产业的“独角兽”。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