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有美食+大咖+创意的《中餐厅》看综艺现状,如何才能成为国民“最下饭”节目?

2017-08-11 一块腹肌 金牌经纪人


在湖南卫视的第三季度节目单中,小编看到了这样一档由全新嘉宾搭档的美食类综艺节目——《中餐厅》,从宣传到上线,虽节奏十分的快,但节目里有像妈妈一样照顾大家的赵薇、絮絮叨叨像爸爸一样的黄晓明、鬼马搞笑的“女儿”周冬雨,还有实在的小叔子张亮、以及不怎么说话但任劳任怨的靳梦佳让这档节目成为全网收视王。



明日,《中餐厅》将播出第四期,自7月1号开拍,7月22日准时登陆湖南卫视,这创下了近几年季播节目的最快上线速度。而这样“仓促上档”的一档综艺,却在播放首日轻松突破一亿的播放量,无疑为节目后续的走势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最下饭的美食真人秀

节奏缓慢却引人入胜


随着国外综艺不断流入国内,观众发现原来综艺节目不仅仅只有单一的形式。起初国内的棚内综艺模式相比之下有些落后。游戏环节的单一性愈加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户外真人秀节目也就应运而生了。经过了几年时间的发展,真人秀节目的种类大体有如下几种:竞技类、亲子类、旅行类以及明星跨界挑战类等。



这些节目大多具有对抗性,无论嘉宾是成人还是儿童,都会为其设置不同难度的比赛环节。嘉宾在比赛过程中或强势取胜或糗态百出,但无论怎样的表现都能让观众捧腹,在综艺节目百花齐放的时期里,这些节目也的确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而近两年中,新兴起的美食类综艺节目悄然成为观众的新宠,之前的《十二道锋味》、近期的《向往的生活》、《拜托了冰箱》系列、《中餐厅》等,都受到了广泛关注。美食天生具有治愈属性,不仅吃到美食会获得无以复加的满足感,食物本身在视觉上对观众的吸引力也是巨大的。都市人的工作愈加繁忙,生活的时间被大大压缩,而综艺节目就是要在观众的空闲时间里,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感。忙碌了一天,吃饭时能看到节奏缓慢的美食综艺,观众也许会比平时多吃两碗饭。



美食类节目普遍节奏偏慢,嘉宾可能通过较长的时间烹饪菜肴,没有激烈的对抗和搞笑的游戏环节,只有炉火和炊具中食物被炖煮烹炸的声音,观众的心境也随之平静下来。在一道道美食之间,穿插嘉宾间的互动或对白,使综艺节目不经意间流露出柔软治愈的一面。




湖南卫视之前的综艺《向往的生活》就是慢节奏综艺的代表,黄磊何炅大华和柴犬小H组成的四人组,在北京郊区的一所农家院里缓慢的生活着。节目时间跨度近一年,每期都有不同的嘉宾来这所小院做客。几位嘉宾在院子里种上农作物,有人做客就去地里摘菜生火做饭。远离了喧闹的城市,在乡野过着所有都市人向往的平静生活。



虽然节奏缓慢,但是每期节目都充满了平凡生活中的感动和温暖,使节目收获了不少好评。


而接棒《向往的生活》的《中餐厅》就是将这种属性进一步放大展示出来。节目中的几位嘉宾各有各的生活领域,当这些人褪去明星的身份,共同为经营一家小餐馆努力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矛盾冲突。这一点在黄晓明赵薇之间尤为明显,两人间二十年的友谊,也会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导致火药味十足。



但《中餐厅》记录下的不仅是餐馆中的火药味,当一道道美食端上客人的餐桌,食客满意的竖起大拇指,几位嘉宾脸上都是满足的微笑,全然没有之前的横眉冷对,还会为之前自己的小情绪服软或道歉。节目的温暖在润物细无声的涌流着。



同样是美食类综艺,上半年取得累计播放量5.2亿的《拜托了冰箱》又选用了不一样的节目形式。节目的主要看点当然还是立足于嘉宾和主持之间的互动。但是其中穿插了厨师之间的厨艺比拼还是具有一定的看点。在众人面前烹制精美的菜肴,每一个流程都教给观众,不仅好看而且试用。嘉宾分享的对于烹饪和食材的看法也偶有独到之处。



从这几部综艺中不难看出,虽然美食节目的节奏平缓,但是观众却对节目中传递的慢生活理念十分买账,甚至有成为观众心头好的势头。真人秀节目趋势从喧闹演变到了返朴归真的阶段,虽然综艺节目的种类仍然是多种多样,但美食综艺永远在这个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流量无法拯救真人秀

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生存


虽然《中餐厅》是湖南卫视第三季度的重头戏,“双网第一”、“首日破亿”这些光环,似乎也令这档综艺的收视王名头名不虚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餐厅》在豆瓣只拿到了5.8的评分,距离及格仍然有两步之遥。自今年五月曝光节目方案后,《中餐厅》一直陷入了抄袭的风波中。


《中餐厅》被指出节目创意与韩国《尹餐厅》如出一辙,都是几位艺人在异国他乡经营餐厅的设定。但其实综艺被指控抄袭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向往的生活》号称原创节目,但是一上线就被网友指出抄袭了韩国综艺《三时三餐》。



除此之外,《中国有嘻哈》、《蒙面歌王》、《花样姐姐》等等节目,都有着韩国或欧美综艺的影子。也许一些购买版权的节目不能被指责抄袭,但买版权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做出好节目,而非照搬国外综艺形式,强行安插明星。此前中国户外综艺的经验为零,所以借鉴优秀节目的确是可取的捷径。但是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盲目照搬来的节目只会水土不服。


韩国一直被认为是娱乐产业较发达的国家,但其实娱乐产业发达正是由于经济物资的匮乏。经济不景气,就必须加大文化输出的力度。韩国有一种全民参与娱乐的文化背景,这也成为了他们文化输出的支柱。这个国家有着上千万的演艺人,想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中脱颖而出,一定是经过了残酷的竞争。这种良性竞争环境带来的,就是整体节目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因此这些国外的爆款综艺,直接拿来用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就显得不那么合适了。国内不存在经济层面的困扰,并且大牌明星在娱乐圈中的地位稳定,这样就不会产生整个娱乐圈的竞争。在国内真人秀刚刚兴起的时期,一批大牌明星成为了首批试水的人,然而直到现在,他们也还是综艺节目中的顶梁柱。流动嘉宾的风格虽然一直都在变化,但是常驻嘉宾根本不用担心自己地位不保。


这样的综艺节目环境就像是一张高高的温床,床下的人拼命爬也爬不上去;床上的人怎么躺着也掉不下来。



国外的综艺节目在创办初期的选角阶段,节目组必然会敲定有综艺经验的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有这些经验丰富的前辈把控节奏,无论是可看性还是对于嘉宾综艺感的培养都有显著提升。即使一批综艺人老去,也不会出现后继乏力的状况。



然而中国并没有专门的综艺gagman(搞笑艺人)支撑这个行业,老一辈的小品相声演员也与综艺节目风格完全不搭,更不可能指导真人秀。所以国内的真人秀节目现状就是满屏的明星,随便打开一档综艺,里面全是歌后影帝。咖位的确够高,但是若论综艺感,可能他们还不如深谙综艺套路的普通观众。这种现象造成的后果就是快要溢出屏幕的尴尬


真人秀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永远是新奇优质的内容和形式。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那么就算再怎样模仿爆款的综艺节目也只是徒劳。更重要的还是应该培养出嘉宾的综艺感,使之为节目效果服务。


老生常谈

真人秀的“真”才是第一奥义


真人秀节目有剧本已经不是秘密了,即使没有业内人士的爆料,嘉宾们的表现已经足以被观众发现是在表演了。为了节目的话题度,不少节目无所不用其极,强组cp、后期剪辑造话题、强行升华嘉宾,这些手段在真人秀新型阶段或许好用,但到了现在只能换来观众一句无情的吐槽。



在选择嘉宾这一点上,《极限挑战》就处理的比较成熟。虽然节目一定有隐形的规则,但是这些常驻嘉宾们却经常有突破规则、不管剧本的时刻。让导演组无奈,使情节向出人意料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否有借鉴的成分,我们都可以看出导演组想做好一档节目的决心,这才是真人秀的正确打开方式。



当然,嘉宾面对镜头多少会有一些“演”的成分,但嘉宾如果想借由真人秀让观众更了解自己,那就应该以自己真实且合适的一面示人,而不是一味的造人设。节目组的导演则要从更多角度发掘嘉宾的亮点,而非拟定好一页页的剧本让嘉宾照本宣科,使节目形式愈加僵化。



我们见惯了各类影视剧中,演员们千变万化的演技。而这些人的粉丝们,相信也最想了解自己的爱豆究竟生活中是怎样的。真人秀最重要的,还是这个“真”字。它代表真实、真诚。真实呈现自我、真诚对待节目是最简单的提升观众口碑的方法,如果一档号称真实的真人秀,其实完全按照剧本进行,那么还不如叫它电视剧好了。


金牌经纪人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 

新浪看点 | 新浪微博 | 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