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生艺人“出圈”需要几步走?

JinPai经纪人 金牌经纪人 2020-09-30

 

费启鸣主演的第一部戏《我在未来等你》播出了。



辣目洋子去纽约时装周走秀了。



刘宇宁把巡演从北京凯迪拉克中心开到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

 


辛有志花重金请来了业内多位知名歌手,把答谢粉丝的演唱会开到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越来越多从网络走红的人开始试水演艺圈,有的急切转变身份,有的尝试扩宽自己的“业务类型”,有的把大把的金钱洒进演艺圈,想扩大影响力······明显的,他们都在试图改变现状,寻求更多“出圈”的途径,实现身份属性、商业价值等的飞跃。

 


《乐队的夏天》中,新裤子主唱彭磊现场吐槽这些依靠网络生存的艺人,如果哪一天停电了,他们就全都没有了。




彭磊的吐槽一针见血,简单明了的点出了这些网生艺人最直接的痛点,作为被流量支撑走红的群体,他们需要每天刷取存在感,否则离开Wi-Fi下一秒就会被观众遗忘。确实,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交平台的多元化、受众心理和审美的变化,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红已经走散在“突破”的道路上。



陈一发儿发表不当言论,或许永久被封。

 


张辛苑演了很多戏也还在打酱油,在变身演员的路上苦苦挣扎。

 


南笙签约荣信达,也演了一些作品,但被观众关注的是“脸崩了”。

 


晚晚走了一条特立独行的路,在艺术和时尚圈风生水起。

 


虽然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线,但在网络之上、主流之外的夹缝中求生存总不是很容易。他们每个人都想改变自己的娱乐阶级,但走入主流演艺圈,实实在在面临的是质疑,以及早就预备好的群嘲。

 

对于这些网生艺人来说,如果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利用现有的人气和流量尽快实现转型,让自己和受众之间不再因为Wi-Fi而“失联”,更重要的是实现娱乐阶层的跨越。

 


登上主流舞台,打造专属标签

 

纵观多位网红进军演艺圈的路径,参加主流电视台高热度节目是重要一环,尤其以湖南卫视为主。作为国内备受瞩目的电视台,芒果台的《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歌手》等主流综艺节目成了这些网生艺人“出圈”的第一站。

 

在抖音走红后,费启鸣参加了《快乐大本营》,连何炅都发微博说他太火了要“蹭热度”。这之后,费启鸣的国民度自然又上了一个台阶,稳固了本身初恋系男生的标签。

 


刘宇宁不仅经常出现在《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的舞台上,而且还参加了新一季的《歌手》。除此之外,他的资源一流,以歌手的身份相继参加了几台春晚的录制,国民度提升极快。

 


此后,综艺节目又成了他巩固地位的平台,《我们的师父》中不仅有他的身影,一些歌唱类节目,每参加一次也都是人气和粉丝的积累,逐步加深了观众对“刘宇宁是正经歌手”的认知。在从网络歌手到主流歌手的转型中,刘宇宁在巩固了“歌手”的标签,无缝是快速转型成功的典型案例。

 


//////////


再来看已经跻身艺人行列的宋威龙,从快手走红之后被于正迅速签约,成为欢娱旗下的一员。有了经纪公司助力的宋威龙先后参加了芒果台的《全员加速中》等节目,最厉害的是还担任了天天小兄弟成员,长腿小哥哥的标签也一直在被强化。




而回顾此前更早发展的网生艺人,他们的走红也离不开主流媒体的推动。


黄灿灿还是武大校花的时候,《奔跑吧,兄弟》甚至专门围绕她策划了一期节目,angelababy等跑男团一众当红大咖齐齐配合,配合节目极高的收视率,当时黄灿灿人气大涨。


 

这些主流渠道的曝光不仅在短时间内加速了破圈,获得更多国民度,完成了身份转换进阶艺人成功。

 

签约经纪公司,明确个人定位

 

在网生艺人的进阶过程中,永远离不开专业经纪公司的“推波助澜”。

 

2015年刚满16岁的宋威龙就签约了欢娱,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参与了湖南卫视创意实境游戏秀节目《全员加速中》,因在第六期“触不到的恋人”中扮演彩虹谷王家少爷王晓而被观众所熟知,这也是其首次从模特跨界演员。



有了专业经纪公司的规划,宋威龙能源源不断的接到一些影视剧资源,出道不足四年便出演了超十部作品,且都是男一号。

 


并且,搭档的都是佟大为、张子枫等实力派演员。2017年欢娱就让刚满十八岁的宋威龙独挑大梁,和关晓彤一起主演了大IP改编剧《凤囚凰》,第一部电视剧就担此重任,欢娱对他的偏爱显而易见。

 


接下来宋威龙手里还有多部作品尚未播出,今年不过二十岁,履历就如此亮眼,这在同年龄段男艺人中实为少见。

 


张辛苑走红后还跟杨思维合作了一段时间,虽然不算签约,但也算是有专人在打理了。

 


这期间杨思维为张辛苑策划了“暴走时装周”事件,从纽约到米兰时装周,最终到巴黎,张辛苑成为暴走时装周最长的中国女星,更是创下了22套造型记录。

 


即便张辛苑当初就是因为独特的妆容和造型走红,当时也没有人买账,但却成功引发了全网讨论,也算“黑红”。

 


﹏﹏﹏﹏


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一个转型成功的代表,那势必是春夏了。

 

春夏的“出圈”又和其他人不同,她属于“自我意识”甚早觉醒的那一批。从豆瓣的“十六春夏”姑娘到担任青春文学杂志《花火》的模特,再到被挖掘、签约响巢国际,每一步春夏都懂得如何推自己一把。

 


签约之后的春夏虽然都演的是小角色,但都是为王志文、颜丙燕这样的演员搭戏。直到接到《踏血寻梅》,获得金像奖之后她将自己文艺的气质和彻底释放,提起春夏,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与众不同,质感得到了光速的提高。

 


又来春夏为了争取《左耳》的黎吧啦一角,写给饶雪漫的5000字邮件又成了她转型路上跨不过去的一部分。不吝啬对情感的表达、不屑于自曝“黑历史”,春夏豁得出去,通过发挥自主能动性将自己的卖点放大的做法确实值得借鉴。

 


签约壹心之后的春夏更不用说了,纪录片《奇遇人生》,电影《刀背藏身》《第十一回》等,每一部作品都是和业内一线合作,成功迈入演艺圈,没有人能记得起来她曾经也是一名网生艺人。



 

相比主流艺人,网生艺人对粉丝的依赖度更高。当初为他们点赞的人,后来也很可能是第一个say no的,所以如何像春夏这样既能维持原有的受众,又能笼络新的粉丝进来是网生艺人转型路上首要考虑的。

 

不破不立,重塑自我


和演艺圈其他艺人相比,网生艺人因其身份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多制约他们进阶的“先天不足”的因素,缺乏专业的表演经验,未经过系统培训等。

 

而当他们一步步正式步入到演艺圈时,既往的瓶颈就会显露无疑,呈现出人气和实力错位的现象,会被观众吐槽,继而遗忘,这导致这些网生艺人在转型的过程中上无法走出实打实的路子。

 


因此如何迅速提升自己就成为当务之急。不破不立,这些人比主流演艺圈从业者更需要打破自己,需要重新塑造一个更适合在主流圈子通行的自己。

 

在《我在未来等你》看片会上,记者向这部剧的监制兼原著作者刘同提问选择费启鸣来出演男主角的原因,刘同表示一开始也明确拒绝网红,但见过很多人之后发现费启鸣是为数不多适合的人选,并且准备充足、十分努力,这才打破了偏见决定用费启鸣。

 


为了拿到刘大志这个角色,试了好几次戏,每次试戏都是做好十足的准备,还摘掉了被网友吐槽的“半永久”眼镜,到了现场直接演。

 

费启鸣把所有台词一字不差的都背了下来,对手演员失误背错台词,还是按照剧本写的接戏,到最后发现根本接不上他的词了。

 


并不是在标榜费启鸣有多认真,而是天然存在差距的情况下,他只能用最笨的办法,打破偏见,投入200%的努力都不嫌多,这是一种意识和态度。

 

春夏也是一样,遇到没戏可拍这个共同困境的时候,她是静下来去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找到问题的所在,再去对症下药。

 


为了拿到《踏血寻梅》的王佳梅,抱着厚厚的四本笔记本去香港见导演。

 

拍摄过程中,春夏也是用了最实在的方法,时时刻刻把自己就当成角色,态度也到了业内前辈的认可。

 


让主创打破偏见选择他们需要过程,让观众打破偏见接受他们则需要拿结果说话。


春夏有金像奖以及其他各种奖项的加持,观众看到她时会自觉加上一层滤镜,把她列到演员行列里。

 


费启鸣的这部《我在未来等你》虽然没有被大家夸赞,但也没有遭到诟骂,现在的风评一致偏向于“自然”、“不出戏”。

 


先天不足,后天努力,这些网生艺人只能用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天然的差距,付出加倍的时间去逐渐拉近。

 

剩下的大概就是个人运势和能不能接得住机会了吧。

 

无论是科班出身还是网红转型,能被全民接纳的明星一定称得上是“内外兼修”,这势必是一场长期的“修炼”。网生艺人们需要依次打破自身壁垒,观众壁垒以及偏见壁垒,这条路艰辛且漫长,明确目标,强化定位,一往无前,留下来的才能是演艺市场的“绩优股”。

 

金牌经纪人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 

新浪看点 | 新浪微博 | 搜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