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调查丨停业亏,开业更亏的电影院拿什么拯救你?

独行的猎手 金牌经纪人 2021-01-21


“大家想看电影,就看网上的吧。”


虽然国内的疫情已经有所好转,但面对全球疫情的恶化,国家对疫情的防控却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


就在几天前,电影局下发通知,所有电影院暂不复业,已复业的立即暂停营业。仅仅复业11天的电影院再次进入了停业状态。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Q1票房约为187亿元,2020年Q1却只有22.4亿元,不到去年同期的12%。


作为一个高固定资产的行业,影院在本次疫情中首当其冲,几乎成为了遭受损失最大的一方。


在这个电影行业的至暗时刻,金牌经纪人(ID:y-agent)采访了几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影院相关从业人员,让他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停业亏,开业亏得更多


3月中,新疆中影金棕榈影城复工,进而成为了疫情之后全国第一家复工的影城。在电影局再次发布停工通知之前,还有多家影院也陆续开始做好了复工准备。


但随着通知的到来,许多影院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自救。


某大型影城部门负责人X女士向记者介绍,自己所在公司的办公人员已经线下复工,公司做了复工计划,每天也都会为影城会员处理会员延期、减租、谈判、活动、对账等等工作,还会对之前工作做一个总结和梳理。影城里的设备维护、消毒工作也都在进行。


除了常规工作之外,公司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增加现金流。



X女士介绍,公司早已开始在线上售卖爆米花和饮料“一般影城都会在年前储备卖品以备春节档之需。但这些卖品大部分只能储存9个月,而且仓储还有成本。”X女士谈道,“公司不仅向外卖,也会鼓励员工自己买。”


当然,对于一家影城来说,卖爆米花和饮料带来的现金流都还是杯水车薪,X女士也向记者透露了关于自家影城的一些经营情况,“今年比去年同期票房降低40%,公司亏损金额很大,公司现金流已经是负数了。”


让更多人在疫情结束之后进店观影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推出了全国通兑券,观众可以用之前1张票的钱看多场电影,而且还送爆米花和代金券等其他福利。”X女士坦言,这样的优惠力度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对于某三线城市影城营运经理P先生来说,这次疫情对公司的打击则更大。


作为一家年票房不超过2000万的影城来说,疫情已经让影院损失了300万以上的票房收入。“高考推迟,暑期档肯定会缩短”,对于2020年的营收,P先生做了一个大致判断,“即便是5月就能复工,全年票房也会减少50%以上!”


面对着严峻的形势,除了将自家准备的卖品挂在饿了么上进行售卖之外,P先生能够想到的方式也只有“节流”了。


“很多同城的影城都裁员了50%以上,大型连锁影城实力更强一些,但也只保留了基本工资。还有影城停发了工资。我们公司现在也只能和大部分同行做出一样的选择了。”话语之间,P先生透露出了些许无奈。


某影院中高层管理者S姐便是“裁员潮”中的受害者。3月初,公司作出了重大调整,在调换了主要部门的领导之后,还宣布裁员计划,裁员数量超过25%。


在“降职降薪”和“被裁员”之间,S姐选择了拿补偿金离职。


但恶劣的就业情况却让S姐始料未及,“谈好了几个offer,不过都因为疫情暂停了”。这样的情形甚至让S姐想到了换行。


相对于离开的员工,留下的人却不得不继续为复工做好准备。


之前的复工,很多影院都选择了复映之前的经典电影,《战狼2》、《哈利波特》系列等都被重新请回了影院。



对于电影的选择,P先生却表示,如果只有老电影,自己可能会选择不复工。“老电影主打情怀,对于一二线城市观众,他们可能有更好的消费能力,但三四线城市的观众却不太会买账,复工意味着要增加人工和其他支出,最终可能亏得更多。”


数据基本上支持了P先生的观点。虽然所有收入都归影院所有,但在复映的几天中,场均人次却可能只在1人左右,大部分场次票房都难以弥补放映成本。


“但即使复工,恐怕短时间之内,也不会有新片上映。”P先生说着也苦笑起来。


不仅仅是Q1,对于2020年整体的票房情况,X女士也表达了担忧,“现在美国疫情也很严重,好莱坞的片子不可能只给中国市场放,如果美国影院无法复工,国内即使可以开工,总体票房也会打折扣。”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为642亿元,其中进口片票房231亿,占了总量的36%。一旦真如X女士预料,对于影院来说损失并不小。


实际上,即便是没有疫情,近几年电影院的生存压力也在不断加大。



艺恩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仅增长了5.4%,观影人次只上升了0.5%。但与此同时,电影屏幕数量却增长了9708块,增幅超过16%,单屏产出下降明显。



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量的影院已经出现了经营困难,而疫情的到来可能会是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影迷的观影热情可能会下降,观影习惯甚至都可能会发生改变,”谈到对远期的展望,X女士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并作出了自己的预期,“电影院行业很可能在经历这轮震荡之后,迎来一次大洗牌。”


经历了前几年狂飙式的增长,2018和2019两年中国电影票房整体增速已经大大放缓,很多人对2020年的判断也非常悲观。疫情带来的失控感则让这种悲观情绪蔓延到了整个行业中。


国家政策,行业自救,究竟应该拿什么拯救影院?


面对疫情,各级政府和电影局也都出台了各种政策,帮助影院度过难关。


此前,中央和一些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包括减免租金、减免税款、社保缓交等政策。


在P先生所在的省份,相关部门推出了低息贷款,提供给年票房收入达到一定标准的电影院。此外,坊间传闻,电影专资的补贴也有可能成为疫情期间广大影院的“救命钱”。


可即便如此,X女士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电影专资补贴恐怕不会很多,租金可能会减免一个月,这些都很有用,但确实也是杯水车薪,减租工作也都在于商业业主沟通过程中,进展缓慢,推进很难。”


X女士补充道,“政府也只能提一些减免的倡议,不具备任何强制性,我们在和业主谈判,希望他们可以体谅,帮我们度过危机。当然,他们确实也有难处,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生存得更好。”


P先生则说的更加透彻。他指出,一年642亿作为一个行业来说或许并不多。尤其和其他行业比较而言,所以社会关注度其实很有限。“行业还是要想办法发出更大的声音,同时还要积极自救。”



任何一次危机的到来也都是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疫情之下,唯有先从自身找问题才是最现实的方式。


当下造成的生存威胁或许将进一步加快行业整合的脚步。“想看电影就在网上看”的倡导之下,用户有大块的时间对互联网观影习惯的进行培养,有利于探索院线电影在互联网发展的新模式。包括互联网发行、多元观影场景的挖掘等或许在未来会成为瓜分观影注意力的一环。


对于影院自救和未来发展,S姐提出了自己看法,“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疫情只不过放大了这个趋势。电影行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地产商还有资金去支持影院,其他影投最好是通过金融手段尽快改变资产配置,否则只会让自己的日子更难。”


之前就有人预言过中国电影行业的危机,许多影视公司恐怕将会在短时间内消失。2020年,当疫情这只黑天鹅“一飞冲天”的时候,这个进程恐怕将大大加快。



疫情之下,我们希望电影行业能够获得更多人的重视,大家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起携手共渡难关。另一方面,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大浪淘沙之下,真正有实力有准备的企业一定能够挺过疫情,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金牌经纪人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 

新浪看点 | 新浪微博 | 搜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