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们闪闪发光的演技为什么没能成就一部爆款?

沐梓恩 金牌经纪人 2021-01-21


周迅、惠英红、赵雅芝,这三位女演员出现在同一张海报时就足够吸引眼球和引发期待,演技派、电影咖首次触网,翻拍自日剧《母亲》,围绕家暴、虐童、原生家庭、女性独立……《不完美的她》意味着稀缺、高期待值,意味着话题和讨论,可以说从首次官宣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日剧《母亲》主要讲述了从小被母亲抛弃的女主奈绪和遭遇到虐待与性侵的小女孩怜南在逃亡之路上相互救赎的故事。翻拍的《不完美的她》从大的剧情框架,到女主角的名字甚至是小演员的长相,都参照了《母亲》。在中年女演员们抱怨国产剧从来没有以“独立视角”来书写这部分群体的情感困惑、家庭责任、职场压力时,《不完美的她》来了,在题材上填补了这个空白。


正如《母亲》中有句台词:人分为三种,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还有一种是母亲。无论是日版还是国产版,都是聚焦三位“母亲”的困境和救赎,并把她们作为独立个体在书写。《不完美的她》选中这个题材进行翻拍,是大胆且值得鼓励的。但改编后人物的行为逻辑和细节表现等方面都有值得探讨的空间,豆瓣评分6.8,豪华的演员配置、值得称道的演技和稀缺厚重的题材并没有撑起一部爆款,遗憾在哪?



主演们演技闪闪发光,

频繁的悬疑恐怖却削减了代入感



上线12集,演技和制作都超出同期网剧水准,尤其是周公子将林绪之的迷惘和坚定、胆怯和勇敢、挥之不去的内心阴影和努力冲破心魔等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情绪拿捏地十分到位,演技始终让人放心,没有辜负期待。



周迅就是那类让同行嫉妒的“老天爷赏饭吃”的演员,多年来的作品甚少让人失望。惠英红也是摸爬滚打多年的实力派,又有数个金马奖、金像奖加持,是演技和关注度都有的中年女演员。此次她将袁玲(林绪之养母)的职场女强人属性和母亲属性完美融于一身,成为女性主义代言人。赵雅芝一直是演艺圈的不老女神、凭借独有的魅力和人气在任何场合出现都是“优雅”的典范,多年没有拍戏的她如今回归满足了很多芝迷的心愿。



小演员陈思诺也值得一提,不仅长相和发型非常像芦田爱菜,而且也是很会演戏的,显示了剧组选角的用心。


但演员们演技的闪闪发光并不能掩盖情节上的逻辑疏漏,通过闪回刻意制造出的悬念和部分角色无法解释的行为逻辑,都会让整部剧在诠释主题时少了共鸣和感动,情绪有点被带偏。


比如,对火灾画面的不停重复、金士杰的小丑妆、表演划火柴、快递死鸟等等,这种徒靠视觉冲击来营造悬念和恐怖是最粗暴的,不够高级。尤其日剧《母亲》走的是既不煽情也不苦情更不是卖惨的风格,完全以平实的、生活流的、现实主义的叙述方式,抽丝剥茧般的完成了对于不同人格和不同侧面“母亲”的立体而丰满的建构,每一位女性在做出选择时,在看似无法被原谅的表象背后又有着难以言说的无奈和苦衷。


“看似涓涓细流,内里汹涌澎湃”才最体现编剧的深厚功力。《母亲》中最煽情的段落就是临近尾声怜南在孤儿院给奈绪打电话的那句“求求妈妈再诱拐我一次吧”,观众前期累积的所有情感在此刻得到宣泄和爆发。《不完美的她》中由于铺垫了太多的“恐火”闪回,因而过早地稀释了观剧情感。



增加男性角色,

支线丰富却各有各的问题



日版《母亲》中的男性角色很少,戏份更少。道木仁美的变态男友和暗自帮助奈绪的记者是仅有的两位。《不完美的她》在改编后增加了男性角色的戏份,这也是国产剧的创作习惯和收视习惯,多线并行原本可以让剧情更丰富,但这些男性角色的人设无一例外均不讨喜。金士杰扮演的女主父亲,黄觉扮演的记者以及办案的警察父子、还有林亦之的“妈宝男”未婚夫等,要么是行为诡异、要么是有性格缺陷、要么就是戏份多到惹得观众弹幕隔空吐槽,“这些男人快点消失,不想看。”


相比日版,金士杰扮演的李泽是从无到有是新加出来的。前期是反派的人设,营造悬疑和恐怖气氛;后面且看有无变化和反转。按照人之常情,“李泽类”的父亲多年之后应该是寻求妻女的谅解更顺理成章。但编剧坚持“坏人变老了”也不是不可以,所以有“惩罚开始了”的戏码。只不过,由这个角色带来的观感不适真的有必要吗?



再说说黄觉,据周迅的说法,两人在后面还有情感戏!“一开始互相不喜欢,讨厌,到后来经过一些事情,认识到两个人的内在以后,变得互相欣赏和帮扶。”不可避免地陷入套路,国产剧始终不敢大胆尝试男女主角没有情感戏。其实,这部一直在强调“创新、冒险、小众”的剧未尝不可,至少观众对周迅和黄觉这对CP期待值不高。


日剧《母亲》中,记者一直是帮扶者的角色,戏份不多。他早年采访过一起虐童案例,但小男孩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而被父亲殴打致死,这件事在记者心中一直难以释怀。所以,这成为了他今后帮助且不去告发女主奈绪和小女孩怜南的合理且坚实的心理基础,因为他知道类似的事件通过正常法律途径或儿童救助机构可能得不到解决。而在《不完美的她》中,黄觉这位记者戏份大大增加,所以有时候他的出现、存在更像是打扰林绪之的生活。



从爱到虐,

编剧需要给穆静一个合理的解释



日版短短11集,但却用了将近一集的戏份交代了道木仁美(怜南母亲)缘何从母爱爆棚、乐观努力变得情感麻木、虐待孩子,所有的转变都在细节之中。刚生完孩子时,她看到电视新闻上报道虐童事件,会痛斥“怎么会有这种父母,简直不是人”,会温柔地对女儿说“妈妈一定会好好珍惜怜南的,会给宝贝做汉堡包、做咖喱饭、蛋包饭……还有冰淇淋苏打”,老公去世后一人扛起养家糊口养育女儿的重担、没有社交、没有娱乐,偶尔带着女儿去同学会,孩子调皮打翻同学家的杯具会被说“孩子没有教养是因为没有爸爸”,仁美的爱心和耐心逐渐被生活的压力和世俗的眼光压垮,而偶遇“去世的”老公竟然和新妻女在一起的画面成为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自己努力生活的意义在哪里?自己这么多年是不是很蠢?再看到电视上的虐童画面时,只剩扭曲狰狞的苦笑。


在酒吧遇到了新男友,相处后对方邀请她去海边旅游时(暗示此人比仁美的经济条件稍好),仁美的喜悦和满足不言而喻。最初她还想着带女儿一起,哪怕是自己出女儿游玩的费用。男友表示此行不能带怜南时,她虽有犹豫但还是最终把未成年的怜南自己丢在家里……和男友玩乐之余在给女儿打电话时,闪烁的泪花和哽咽的对话中还流露出愧疚之情。只不过,这才是虐待的开端……



《不完美的她》从目前更新的内容看,穆静(小女孩穆莲生的母亲)的人物背景和个性转变也不够清晰。无论是基于现实考虑还是戏剧需要,妈妈群的观众很难认同穆静为了讨好一个男人就默认其虐待、性侵女儿的行为;普通观众也不理解她为什么对尚武这种渣男如此依赖和纵容。尚武整天沉迷游戏,人性扭曲、似乎也没有正经工作,如果说穆静为了摆脱经济困境而需要重新寻求生活的依赖和支柱,那么尚武并不是很好的人选。希望编剧后续在穆静的心理转变上给出合理的解释。



女主放弃“老师”身份变“黑客”



女主林绪之身份从日版中的教师换成了国产版的黑客也是一大硬伤。在做本土化落地时,需要转换“老师”这个职业身份不难理解,但编剧选择的“黑客”似乎在建构女主和小女孩的互信关系上缺乏说服力。


日版中,怜南在家中被母亲的男友性侵和虐待,奈绪老师成为她情感寄托的对象,她会把喜欢的帽子送给老师,会把老师随口说的去看鸟儿迁徙当作暂时逃离的承诺……而奈绪也是在不断地接触中关注到怜南的遭遇,从被动卷入到主动关爱,在某个冬天的晚上发现被装在垃圾袋遗弃在垃圾堆的怜南时,她终于决定要不顾一切的帮助这个孩子。



而《不完美的她》就是偶遇,去海边偶遇、去游乐园偶遇、各种偶遇……偶遇了几次之后,林绪之就凭借某种下意识爬梯破窗把小女孩从家中的爆炸现场救出,并决定带着小女孩逃离,甚至冒着坐牢的风险,而小女孩也就同意了。长期受到虐待的孩子在心理上对陌生人一点防备都没有吗?在投奔奶奶而不得时,她也会选择她更信赖或熟悉的人,而不是偶遇过几次的陌生阿姨。



结语



日版的核心就是母亲们、女性们在生活化的剧情中互相治愈、互相救赎,唯一的悬念到最后才揭开,就是奈绪母亲坐牢和抛弃她的真相----因为不堪忍受父亲酗酒家暴,小小的奈绪失手杀了父亲,母亲开始带着奈绪逃亡并让她忘记自己所做的一切,逃到无路可逃时,自己去顶罪,被迫抛弃了奈绪……这种原本可以大书特书的剧情,导演只用了一两分钟表现,母女两人在下雪的夜里手拉手走向隧道,留给观众的只有她们柔弱的背影,和小女孩“妈妈,我们去哪儿呢”的画外音……



《不完美的她》在改编后把重点放在了被遗弃对林绪之造成的心理影响,以及林绪之的自我接纳过程上,但剧情讲究“草蛇灰线、伏行千里”,全剧在不断地在闪回小时候的那场大火造成她终身的恐惧,增加悬疑感和外化矛盾的处理方式实则需要更缜密的逻辑,但目前的观感只是过早地剧透了她和母亲间原本可以贯穿始终、最打动人心的情节点。



去年上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取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也和首次真实地聚焦“校园暴力”不无关系。《不完美的她》所选择的题材、所要讲述的内容,虐童、家暴、女性如何寻求保护和独立等都是对现实社会值得探讨的话题,且有反思和警示意义。《不完美的她》有演技有质感也有遗憾,将这类存在且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被搬上荧幕,一方面拓展了影视作品的题材门类,另一方面也在试探着创作者讲故事的红线到底在哪儿。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值得探讨、引人共情的女性剧集出现。


金牌经纪人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 

新浪看点 | 新浪微博 | 搜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