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演员转型指南

申敏 金牌经纪人 2021-01-21


电影停摆,剧集市场凿开缺口,热播剧吸睛效果喜人。


众多正在拍摄的剧中出现了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王一博主演刑侦剧《冰雨火》、李现主演战争剧《人生若如初见》、张艺兴参演现实主义题材剧《落花时节》、周冬雨首演古装仙侠剧《千古玦尘》……这些一线艺人献出自己的“第一次”。不约而同试水的背后,似乎都指向“转型”二字。


转型,几乎是每个想常驻演艺圈的演员必须面对的课题。无论身处金字塔哪个层级,日新月异的行业环境都使Ta们的职业黄金期存在诸多变数,被危机感与焦虑感包裹着的演员们,既要面对舆论的解读评判,又要竭力保持作品的曝光度。   


辗转于戏里戏外,系统而长期的规划成为娱乐圈生存法则。当抛弃同质化、变突破自我为行动纲领时,转型就意味着演员们要用取舍平衡术去启动事业的拐点按钮。成败案例历历在目,不仅折射出决定演员转型结果的关键性因素,也给转型方法论的梳理提供了现实依据。


转型,逆袭或翻车?



需要事先明确,本文探讨的转型属于广义范畴,即:演员挑战自己鲜少涉猎的角色类型、为拓宽戏路做出新尝试,而非彻底告别过去的表演套路,故意打“危险牌”,为不走寻常路刻意去不走寻常路。换言之,是演员走出表演舒适区的一次探索。


今年多部已播剧描摹出演员转型的黑红景象。


从偶像变身演员的宋茜此前曾被诟病演技,但在甜宠剧《下一站是幸福》里却因塑造了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御姐”贺繁星一角风评逆袭,收割多个商务代言。被网友贴上“油王”标签的黄晓明,按理说科班出身演技有保障,但在多部影视作品里忽高忽低的表现又让人心存疑虑。直到耽改剧《鬓边不是海棠红》收获不错口碑,才得以凭借程凤台的“洗洁精式演技”成功去油。



被爆款剧《隐秘的角落》再度推到舆论焦点位的秦昊,其饰演的张东升堪称教育界的“毒瘤”、婚姻界的“噩梦”,整个世界随时都会崩塌的导火索。这个非典型主角令其演技大放异彩,而早在三年前同样暗黑系的另一部网剧《无证之罪》里,秦昊的首度触网其实就已经翻红,“悬疑剧专业户”的身份助他阶层跃升。


有人选对方向、扭转困局,有人误入歧途、深陷泥淖。


黄轩在悬浮职场剧《完美关系》里从文青变精英,浮夸的演技有些辣眼睛,积攒的好口碑也遇滑铁卢。《幸福,触手可及!》男主角黄景瑜从主旋律大片里的硬汉换装为小荧屏的霸总,虽然都是霸气路线,但人格分裂式的表演带来违和感,或许这与电视剧拍摄节奏和该剧分场景的拍摄模式使得演员的情绪记忆被迫中断导致跳戏有关。因为在按故事时间线顺拍的网剧《结爱》里,黄景瑜的演技明显好很多。


归根结底,还是演技有待精进。



转型,或成功或失败,五五概率意味着有风险、抉择需谨慎。既然如此,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愿意投身这个命运叵测的试炼场呢?


究其原因,无非是演员们希望打破大众刻板印象为自己正名,抑或通过改变表演生涯轨迹建立新“人设”、打开事业第二春的契机,再就是对表演怀揣信仰、想在艺术殿堂继续进修演技。一言蔽之,绝地反击是Ta们积极求变、劈开事业分水岭的最大动力。


转型,势在必行



驱动一件事发展需要内外因,除了演员基于突破瓶颈的考量,行业环境、大众审美、资本导向、市场供需等因素又合力把转型中的演员划分为两大阵营。


一是主动转型,主要集中于对表演有艺术追求的这类演员,Ta们往往私生活低调,把主要精力都倾注在作品里。


早期游走于青春题材却以悬疑剧《河神》闯入大众视野的李现,搭乘甜宠剧《亲爱的,热爱的》东风跻身新晋流量,然而他没有迷恋被众星捧月的感觉,不仅在微博喊话入侵他私生活的狗仔和私生饭,还清醒地懂得把流量化为争取作品选择权与话语权的武器。《人生若如初见》是李现首次挑大梁的近代革命题材剧,他将化身民国年间的热血青年良乡,演绎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的激荡。



另一位对表演有“高度洁癖”的王传君,因《爱情公寓》爆火但却拒演该成名作电影版,在网友谩骂声中坚定选择了聚焦民生议题的《我不是药神》,结果贡献出教科书级别的演技,而影片传递的价值观和承载的社会意义足以载入国产电影史册。王传君顶住舆论压力、坚守初心,华丽“转身”。


二是被动转型,主要集中在囿于多个同质化角色被定型、得到观众“演什么都像自己”这类带有贬义色彩评价而急需冲破桎梏的演员,以及在限薪令监管和电影好剧本难求、疫情导致电影产业停摆等诸多枷锁下不得不重新规划表演方向的演员。


对前者而言,当角色红利达到阈值,切换赛道是必然之举。于后者,是借助跨屏来拓宽表演舞台的维度。看似转型出发点不同但可殊途同归到一点,即:在演员生态圈优胜劣汰、马太效应加剧的背景下,经过变革洗礼的演员为打破事业天花板、开辟新的生存空间,转型是迫在眉睫的必经之路,而这也体现了当事人的“反脆弱”智慧。


玛丽苏古偶剧和现偶剧“女王”杨幂曾跨屏大银幕,主演了纪实风格的文艺电影《宝贝儿》,偶像包袱全丢,勇气可嘉。而待播剧《暴风眼》《谢谢你医生》一部反谍、一部医疗,均为行业剧,对她是新挑战。



同样面临困境的杨洋选择用军旅剧撕掉“小鲜肉”标签。在扑街的《武动乾坤》被打上油腻烙印后,他回归军人身份、转场《特战荣耀》,仅从片花就感受到喷薄而出的血气方刚。


85后流量花生作为吃到第一波流量红利的人,在九千岁后浪和中生代、老戏骨前浪的夹击下,虽商业价值暂时领先,但绝非不可替代。正如张雨绮在《乘风破浪的姐姐》里所言,人气是人气、作品是作品,没有作品站在台上是心虚的。毕竟资本擅长变脸,有利用价值就会捧你上天,没有价值了断不会为你撑腰。



当万物皆可流量化的时代来临,曾经笑傲流量江山顶端的艺人不再是绝对的稀缺品。意识到不进则退道理的人自然会把眼光放长远,趁早淌出一条出路。


至于电影咖下凡拍剧,看似顺势而为的降维转型,实则找到了稳固身价的新切口。


金马、金像双料影后周冬雨时隔两年的剧集新作竟破天荒选择了表演经验空白的古装仙侠剧《千古玦尘》,这是她目前职业生涯里主演的第二部古装剧,另一部是七年前上映的清宫电影《宫锁沉香》。


同样从大银幕跨到小荧屏的倪妮,通过《天盛长歌》《宸汐缘》两部高口碑古装剧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国民度提升后搭档刘诗诗主演了都市剧《流金岁月》,转型走得顺风顺水。



决定演员转型成功与否有许多因素——演员自身演技的长短板能否驾驭新戏路、剧作题材和角色类型与演员的契合度、演员被定型后的迭代潜力、大众的审美接受度等。除却在专业上完成度高、获得业内人士的称赞,让观众达到情绪高潮且认可,也是转型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转型,修炼内功借势蜕变



如果说流量艺人转型的制胜要诀是打碎粉丝滤镜,那么职业演员转型则要把表演盲区竭力变成舒适区。表演这事儿,有点像打怪升级,对手既是别人也是自己。修炼内功和借势蜕变,是演员转型方法论的两大要点。


敬畏表演、秉持信念感,是职业演员的底层建筑,也是面对未知的转型结果应具备的第一道心理防线,成则复盘经验再接再厉,败则调节心态重整旗鼓。


做好心理建设后,还需要开阔眼界格局,用成长型思维延长表演生命。具体而言,就是打碎与重塑,走出舒适区触碰陌生角色,跳出以前的表演范式,充足的案头功课必不可少,要找到自己与角色间的情感纽带,反复打磨角色的真实路径,以达成灵与肉的融合。但这种拓宽表演边界的新尝试,并非依赖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在框架内打破定势思维。


执行起来,一是考验选角眼光:与演员高度契合的角色,可视为撬动表演价值的超级杠杆,它能把演员的演技几何级放大。二是要锻炼洞察力和感知力:演员可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拉片和观察周遭生活来储备丰富的知识并摸索表演的门道,为戏路转型打好基础——由于演员表演的角色会涉及到任何时代背景,所以要通过各种方式弥补表演短板,攻克表演“禁区”。



另外,引用目标导向思维,演员可根据预设的事业终点来倒推转型路线。当然过程中难免会因特殊情况做出某些妥协调整,但应在尽量确保大方向不变的宗旨下来选择表演路径。演员目标越明确,前进越有动力。


懂得借势,是实现转型的一条捷径。若套用职场中的“格乌司原理”生态位法则,可以明晰操作方向。


其实,每个人存在于社会并非孤立个体,而是具有各自的生态位,这包括自然环境,以及由文化、观念、道德、政策等组成的社会环境。演员需结合自身天赋、独特优势、职业生命周期和资源人脉,精确定位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并借助影视创作的主流风口来规划转型,比如尝试现实主义题材剧。



今年特殊时期给观照人民生活的现实题材孕育了肥沃的土壤,加之政策风向的倾斜,该类剧作市场空间大且爆发潜力强。对流量艺人而言,不失为转型首选。这类主流题材不仅能帮助Ta们打破饭圈壁垒、触达泛众,提升口碑与认可度,还给善于把积淀的人生阅历转化为创作养分的中生代演员提供了翻盘的机会。 


结语



当粉丝把流量艺人供养成经不住风吹雨打的温室花朵,当行业环境的标尺把“过气”演技派逼到光照不到的角落,演员生态圈逐渐畸形化。一潭死水若想重焕生机,势必需要外界铁拳与内在自律相辅相成。


转型,或许是蝴蝶扇动的那下翅膀,也或许是“狼性文化”植入脑内的良性鞭策。不论破与立的过程和结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演员金字塔不会因此分崩离析,反倒驶向有序的轨道。


金牌经纪人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 

新浪看点 | 新浪微博 | 搜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