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此如该本,员演为身

动物的一份子 金牌经纪人 2021-01-21


看过《大秦赋》的人应该很难不赞同这句话:本来是冲着组长段奕宏去的,但却意外被辛柏青(饰嬴异人)圈粉,并且圈得死死的。


声台形表对角色全面呈现,再与角色的灵魂契合,最后和观众从共识到共情,辛柏青给出了可以被当作案例写进教材的表演。



嬴异人秦庄襄王与赵氏领军谈判的那场戏让大家嗑辛柏青嗑到疯。


放上视频,大家自行感受吧👇



台词原声,里面有忍辱负重,有痛苦抉择等复杂情绪,嬴异人被注入了情感和生命力,寥寥几句就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但在大家大家折服于辛柏青台词功底的同时,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另一边,大家还在讨论演员不背台词的问题。


那几天微博的话题词是#坚决抵制演员不背台词等行为#,阅读量高达6.1亿,讨论声也从未停止。



“坚决抵制演员不背台词”,就像“坚决抵制歌手唱歌不出声”,透露着一种说不明的诡异。


更荒谬的是,随后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便针对这个问题发文,规范演员不背台词等各种现象。已经到了连背台词都要主管单位专门发声,告诉演员们要真背的境地吗?这是在干什么?


但仔细一想,这个荒谬的坚决抵制的背后透着一种无奈,一个不合乎常理的现象成为了从业默认的潜规则,久而久之所有人都在掩耳盗铃,都认为这是正常的事情,最后就形成了这种畸形的抵制。



01“打好这份工”


演员不背台词这个现象早已被谈论了无数遍,早前的“数字小姐”被牢牢钉在行业耻辱的十字架上,至今以反面形象时不时被拉出来告诫同行。


前有“数字小姐”在对戏时用数字代替台词,后有歌手假唱,爱豆半开麦,最后粉丝还高声为其摇旗呐喊。尽管这些奇奇怪怪的现象在行业里一直被批评,但一直没有被彻底整顿。



但不管是不背台词或者假唱,这些现象背后反映的是艺人还未被塑造全面的职业观念。


职业观是什么?它在任何一行职业感都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对大家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起着决定性作用。


演员要明确演戏是谋生的手段,是在施展个人特长,作品决定他们在观众心中的形象。通俗点说,在打工人梗流行的今天,演员也是打工人,最朴素的职业观就是“打好这份工”。



什么叫打好这份工?刘德华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在很多人眼中,刘德华是红了40年依然在红的天王,即便这样他依旧敬业、努力、谦逊,想到他潜台词是天王人也太好了吧。


接受采访时,聊到这个问题,刘德华却不赞同自己人好这个说法。



说好的10点开拍,正常流程是9点化妆,按理说所有人都应该9点出现在化妆间,但刘德华却被问为什么到的这么早,其他人都是10点到?年轻人不讲武德,给天王整迷惑了。


这当然不是刘德华人好,而是天王按规矩办事。身为娱乐圈打工人,他明白怎么打好这份工。


他之所以能长红跟这种严谨认真的职业观不无关系。



02“演员拿的就是这份钱”


人们也很容易混淆职业观和敬业的概念。


曾几何时,艺人团队都喜欢为自家艺人凹“敬业、努力”的人设,为了拍戏每天只睡几小时,为拍戏减肥或者增肥多少斤······但其实这是对职业观的认知出现了问题,这样的舆论风向在一定程度上带偏了演员。


陈道明很早就指出过这个问题。


当时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接受央视采访时,他认为这都是伪敬业现象,演员拿的就是这份钱,是应该的。“问题不出在他们年轻上,也不出在貌美上,是他们没有一个正确的职业观。”



直白点来说,要打好这份工就要明白自己是用技能去换取酬劳,干好活是关键。对社畜来说,职场就是结果论,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就会被质疑。


而在影视这个行业,干好活是什么,是让最终买单的观众满意。


郭麒麟在接受采访时也聊到过这点,在他看来演员归根到底还是作品说话,演不好戏一切都是白搭。



对任何一个演员而言,如何让掌握主导权的观众满意?没别的办法,作品和演技都是展现其价值的重要部分,靠这两样说话。


所以,既然选择以表演为职业,就要为表演负责,要为观众负责,这是契约精神,是职业观的一部分。



那些被炮制出的“伪敬业”人设实则对艺人是一种损伤,错把理所应当的工作范围视为是对观众的额外馈赠。久而久之,还会在他们身边形成烟雾弹,让他们本就薄弱的职业观越发稀碎,拿不出好作品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营销努力敬业人设的艺人少了很多,或许是因为容易翻车,或许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即便是这样他们也还没有理清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打工人。



03演员职业化是大势所趋


职业观也决定了演员和演员之间的区别,通常情况下,职业观越成熟的演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也更高。


是否职业化则是分辨演员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但现在普遍情况是很多演员不够职业化。


在《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上,李溪芮表演时不仅接连忘词,而且每次还要再重复一遍已经说错的词。下来舞台之后,她哭泣着自责,说自己内心很脆弱,一直忘词觉得很对不起大家。



赵薇导演当即就用矫情来形容。演员站在舞台上是要用角色来说话,就算出现小的瑕疵也可以补救回来,一味掉眼泪不值得可取,更不是职业演员该有的样子。



尔冬升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综艺节目里自己战队的演员都是事业上遇到困难的演员,这一点他是怎么考虑的?


他回答“他们遇不遇到困难我其实不太知道······既然他来到这个节目,我就不会考虑这些。”



从演员行为到导演态度,背后是大环境下大家对演员职业化的渴望。赵薇导演想看到的是演员的专业表现,提前背好台词,就算现场出错了也要想法补救。


尔冬升导演关注演员本身,演员比拼的就是怎么演戏,表演以外的任何因素都不该影响他们在舞台上的呈现。



相对地,那些专业化程度越高的演员演出好作品的几率也更高,也更具有成为优秀演员的质感。


张震是公认的质感演员,除了作品没有其他新闻,他就像个表演的容器,角色要求什么样他就变成什么样,每拍一部电影学会一个技能。



在近日刚定档的《缉魂》中,他依然保持了这种超强的专业性。为了与癌末检察官的形象契合,三个月减重约12公斤,更别提深入了解检察官工作细节等准备,但张震在采访中谦虚地表示“对于演员,这是应该做的事情”。



职业演员需要职业素养,他们成为角色,成为导演想要的样子,唯独不能成为自己。用专业的态度做好这份工作,这是张震之所以无可替代的原因。




Tips 如何塑造职业观,提升专业性?


1塑造正确的职业观离不开经纪公司


观念的塑造是最基础的,这影响到演员们的实际行动。对大部分艺人来说,他们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进入了这个领域,自身职业观的塑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周围环境的影响。


如果说大环境无法改变,这个时候身边人的就很重要了,这些人对艺人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图片:综艺节目《我和我的经纪人》


对艺人来说,职业观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完成的,离不开经纪公司和团队的辅助。不仅是陪伴艺人最久的群体,他们也是最了解艺人的群体,艺人对行业最初步的认知也来自于经纪公司,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对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他们有大局观、是非观才有可能影响艺人。



2营销有度,重建新风气


虽然观众看到的艺人都是经过了包装之后的,但现在的宣传环境倾向于为艺人打造一些脱离实际的人设,把职责范围内的事当宣传点,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畸形局面。


当一个不正常的事情成为了从业人员默认的潜规则,时间越长连观众都会认为这是正常的,更别提艺人了。



这是针对营销环节来看的,不能用非常规的现象去“误导”艺人,不能一味追求短期的热度流量而忽略了对艺人的长远规划,不能过分追求曝光而给艺人制造了虚假的优越感······


从大环境开始,扯下这莫名其妙的沾沾自喜,让一切回归常态,让艺人自己感知到基本工作不应被拿来炫耀。



3重新审视自己在行业的位置与价值


对很多演员来说,职业性的缺失源于缺乏对行业的了解,缺乏对演员这个职业的了解,以及心态的失衡与飘忽不定。


在他们看来,演员象征着身份地位,有了这层身份就可以名利双收,走向人生的顶峰。但事实从来不是这样,演员通过输出自己的技能生存,没有作品支撑一切都是空谈。



他们要明白自己服务的对象是观众,而观众只关注作品。如果能早点搞清楚这个道理,就会做好每一个工作,职业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同时,演员是个离鲜花、掌声、聚光灯太近的职业,如果轻而易举地触及这些光环和荣耀也非常容易迷茫,距离太近只会导致心态的失衡。


这时候问问自己,为什么要从事这个职业,不能积极的心态又何谈塑造职业观。



总之,职业观是一辈子的修为,是内外部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永远是现在进行时。它能决定演戏的人是普通演员,还是质感演员,能决定演员的职业生涯走多远。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金牌经纪人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 

新浪看点 | 新浪微博 | 搜狐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