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遭遇真实的世界
笔者在medium读到设计师Cole Peters的猛烈吐槽。在这篇题为《设计是个冰冻屎窟窿》(Design culture is frozen shit hole)的文章中,作者对绕开真实世界的设计进行了抨击。那么,何为“很少面对真实世界”的设计文化呢?
只需看几张寻找宠物的设计稿,设计中的“真实”问题便一目了然。请诸位思考,海报设计师是在帮助客户找丢失的宠物?还是为了让自己的“故事”更好看?
设计中的“真实世界”并非新话题。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列举了设计师的重要错误: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写于1970年。然而,时至今日,帕帕奈克提出的问题仍然如芒在背,与Cole Peters的抱怨相呼应,仍值得反思。
设计师花费了大量心思,用设计宣告自己高明的浪漫,却给用户造成了困扰。例如,在被过度美化的聊天界面下,用户找不到相应的按钮;为了布局和谐,文字设计淹没在图案之中,无法识别。更著名的例子来自设计师菲利普·史塔克设计的著名榨汁机,用户对这个前卫的设计并没有多少好感,因为榨出来的果汁四处喷溅。
另一种设计的失败,源自将真实的要件置之不顾,不去体察设计的应用条件、人群与环境。小到一部ATM机放置的高度,一包难以撕开的食品,大到令人崩溃的城市标识系统,难以找到出口的立交桥,都体现了相似的特质。
更普遍的失败设计,几乎是故意存在的。出于批量生产、成本等因素,设计只愿意考虑大多数用户,而忽略了“少数派”的需求。例如带有写字板的桌子,即便对左撇子是崩溃的,却仍然大行其道。
我原来所在公司的玻璃门过于干净、美观,以至于不少员工忽略了它的存在,不少员工加班后,头昏脑胀地撞在门上。直到有一次,有个倒霉的小伙子撞碎了玻璃门,胳膊也因此骨折。在设计师的角度上,我们会因小伙子撞碎玻璃嘲笑他的愚蠢吗?而站在用户的角度上,“你为什么要求我多多留神?”这是设计应该考虑的环节。
过于干净的一扇玻璃门是“完美主义”、理想主义的最佳隐喻。为了追求美,而孕生出有害的、“不真实”设计文化。在设计过程中表现为:
为了避免掉进各种“陷阱”,设计师需要的是“真实”,回到真实的世界,面对真实的挑战。
那么如何回到真实?请看宜家帮助非洲建设庇护所的案例。
“宜家避难所”的案例揭示了另一种设计文化的可能性。通过真实环境,真实用户测试,全面考虑当地条件,兼顾产业(成本)与科技的解决方案。这套方案看起来没那么“高大上”但回到了真实情境,试图解决真正的问题:确保设计控制成本、容易安装……解决一系列功能问题的同时,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基本尊严。
真实语境的设计(Contextual Design),专注于环境、时空、条件的多变性,而不是创造“凭空想象”的故事模型。“回到真实语境”恰恰也是设计思维一贯倡导的思路,设计思维让”真实的目标“更明确,能够有效地让创意团队时刻提醒自己,接触真实,保持真实。
在设计思维的实践中,“早产婴儿保育箱”的案例十分经典,仍然可以重温:
从这个经典案例中,可归纳出设计思维中“真实”的几个维度:
在设计工作中,“真实”绝不是一望便知、清晰可见的,需要设计者拥有探索的热情:进入环境,了解资源,通过观察、体验,走近真实;通过测试与迭代,确保真实;最后,通过有针对性的环境、用户的测试,不断完善真实的设计。
不过,必须强调,设计思维从来都不是“万能药”,仅仅提供了我们切入真实的方法论。一切进入真实的工作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都有相当的难度。因为设计师,往往倾向于自己聪明的灵机一动,认为漂亮的方案足以超越真实,或受迫于时间、金钱、项目要求等条件,而不得不“多快好省”地向前推进。于是,我们的身边充满了“不得已”的设计,或者看起来漂亮却愚蠢的方案。
如今,在创新工具层出不穷,产业机制越来越多元化的年代,我们更需要时刻自我提醒,不断回到起点,“从梦想起步,从真实着手”,拥抱真实的世界。
本文由 马鹏丽 负责编辑。
有关本微信服务内容的知识产权事宜,请联系d_thinker@sina.com
每周五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