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元一杯的奶茶,到底是什么做的?揭开奶茶中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街小巷上我们总能看到很多奶茶店,而且生意都还不错。
尤其是一些网红奶茶店,排队的人简直都要排到法国去了~
据说,想要买到一杯网红奶茶,排2个小时的队是很正常的事,有时还需要排3~4小时。
可谓是真“喝茶5分钟,排队2小时”。
不过话说,喝了这么多年奶茶,你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吗?
估计大多数人只知道稀里糊涂地喝,根本不知道自己喝进去的是啥玩意儿~
今天小编就来一一揭秘!来看看你在喝奶茶时都喝了些什么。
奶茶中普遍含有咖啡因
此前,上海市营养食品质检站曾对51款奶茶饮品进行了抽样检测。
结果发现,抽检的51款奶茶中均含有咖啡因,每杯奶茶中平均含量达到270mg!
很多人对奶茶中含有咖啡因表示震惊,但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
先思考一下,奶茶是什么做的呢?
奶+茶
既然奶茶中含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含有咖啡因了。
因为茶中不光有我们熟知的茶多酚,还含有咖啡因。喝茶可以提神醒脑,就是咖啡因在起作用。
有些奶茶用的是茶叶或茶包,有些奶茶用的是速溶茶粉。
但不管哪一种,只要用了茶,就会有咖啡因。
所以如果你大晚上睡不着....
为什么要把咖啡因单独拎出来说呢?
这是因为咖啡因摄取多了对身体有不利影响。
营养专家指出,健康成人单次摄入咖啡因含量最好不超过200mg。孕妇和儿童更要避免摄入,否则会引起焦虑、心悸、睡眠紊乱等症状。
怎么发现食物是否有咖啡因?
很简单,看配料表呀。比如买奶茶,有茶就有咖啡因。
多数奶茶里,不是真奶,而是...
跟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一样,市面上的大多数奶茶是没有奶的,而是奶精。
奶茶配料栏里所写的固体的植脂末、咖啡伴侣、液体的奶油球、植脂奶,其实都是它,只是换了个叫法。
奶精虽然不是奶,却有浓浓的奶味 。
其外观和制作工艺有点像奶粉,但是成分却与奶粉相去甚远。
它主要是用糖、油为主要原料,还有一些食品添加剂。可以赋予饮品一种丝滑的奶感,且改善其冲调性。
虽说奶精并不是什么有毒添加物,但是如果把握不好量,对身体健康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过量食用奶精不仅存在高糖、高油、高热量等营养问题;
其所含有的反式脂肪酸还会增加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病风险;
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并对中枢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量不超过2克。
而据上海市营养食品质检站检测的51款奶茶中,有4款奶茶(某姨奶茶,某旺卡奶茶)存在反式脂肪酸含量超标的现象,有一款甚至达到6.2克/杯!
怎么看奶茶里有没有真奶?
也是看配料表,配料排名越靠前,说明含量越多。
比如某款奶茶的配料表清晰地写着:植脂末(奶精)、白砂糖、速溶茶粉、脱脂奶粉、食品添加剂等。
说明这款奶茶中,植脂末(也就是奶精)是老大,而不是奶。
奶茶里没用奶,奶盖里总是真奶吧?
很多奶茶商家在宣传自己的奶茶产品时,会特别强调奶盖的制作,说是用纯正鲜奶调制而成。
然而事实是,很多奶盖的主要是由奶盖粉制作而成,而奶盖粉的主要成分也是奶精。
不仅如此,奶盖的热量还很高。
一份在网上流传的奶盖制作配方显示:奶盖粉800克、鲜牛奶800毫升、淡奶油400毫升。800克的奶盖粉,约可做30杯奶茶。
以此估算,单是一杯奶茶的奶盖,就含500千卡左右的能量。
如此高能量,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人都不适合经常饮用。
喝一杯奶茶,一天的糖要超标
大多数奶茶还有个问题,就是糖太多。
尽管某些奶茶宣称自己是无糖奶茶,但是经过检测还是含有糖分。
无论是速溶奶茶,还是杯装瓶装奶茶,含糖量几乎都在 10% 以上。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据检测,奶茶店里的杯装奶茶含糖量在每杯11克~62克之间。
而速溶奶茶含糖量就更高了,小小一杯奶茶(64克)的糖(碳水化合物)含量是44 克。
所以,这类“奶茶”还是少喝为妙,否则长胖指日可待。
奶茶中的珍珠和椰果又是什么?
买奶茶时,店员经常会问要不要加珍珠或者椰果,这珍珠和椰果又是什么做的?
前面说了奶茶中没有奶,不会连椰果都不是椰肉做的吧?
说对了,奶茶中不止没有奶和珍珠,就连椰果也不是真椰肉。
珍珠奶茶使用的“珍珠”,是用地瓜粉(不是红薯粉哦)或者木薯粉做的。
至于椰果,则是用椰子水或者椰子汁,加入醋酸属细菌,经发酵而成的一种凝胶食品。
从营养角度来看,椰果对人体成分的合成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相反,椰果吃得过多可能会占据胃肠容量,干扰正常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尤其是矿物质,如铁、锌、钙等),还可能因肠道的耐受能力有限而造成腹泻。
难道没有一款真正的好奶茶?
当然有!比如我国南方港式奶茶就是一款好奶茶~
这种奶茶属于传统奶茶,主要以“奶与茶”为主要成分。
起源于英国的下午茶,以红茶混合浓鲜奶,然后加糖制成,用乳量及糖分较多,冷热饮均可。 所用的茶叶中茶多酚等保健成分还具有防止骨质疏松的功能,虽然也可能存在额外摄入盐、糖的问题,但总体来看营养价值较高。
编辑:木木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