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生应追求什么?

2017-10-16 李银河 悦读馆

点击上面↑↑↑蓝色字免费订阅


人生应追求什么?

 

在论述了人生不应追求什么(金钱、权力、名望)之后,心中感到若有所失:在这一系列的“不”之后,“是”又是什么呢?在否定了对金钱、权力和名望的过度追求之后,人生应当肯定的价值和应当去追求的目标又是什么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身体的健康舒适。这个价值听去太简单太平庸,似乎够不上一个目标,也用不着去追求。其实不然。贫困和疾病是人生中最常遭遇的痛苦,能够使自己得到起码的温饱和健康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是一件要竭尽全力才能达到的目标。为此,每个人从小都要习得一件谋生的技能,长大能够养活自己,能够靠自己的劳作挣得一种比较体面的生活。此外,除开天生残疾遗传病,很多损害健康的疾病都是后天的生活方式所致,要靠自己的节制和毅力才能修得健康的身体。所以身体的健康和舒适完全有资格成为我们追求的价值。

 

身体的舒适当然还应包括性活动(性交和自慰)带来的快乐,这也是人生值得追求的一个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性文化对性有很正面的看法,因此得到福柯这样的专家和一般西方人的表扬。因为根据中国人对性的传统看法,它不仅能够给人带来一时的快乐,而且有益寿延年的功效。而西方人自从信了基督教,对性就有了一种负罪感,总是要就自己的性欲望不停地忏悔,内心受到折磨和扭曲。在他们眼中,中国人的传统性观念相当淳朴健康。


虽然那些“还精补脑”“采战之说”之类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但是其中传达出来的对性活动的正面态度还是相当有益的。一些性活动指南类学说中关于男性一定要为女性带来快感才算成功的观念,更为西方女权主义津津乐道,被认为是最早关注女性性愉悦的观点。

 

人生值得追求的第二个目标是精神的愉悦和丰富。许多人的一生枯燥干瘪,完全是精神的不毛之地,所有的时间心中只有现实生活中的琐事和焦虑,辛劳一生,很少有开怀大笑、会心一笑和精神亢奋愉悦的时候。大自然有享用不尽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人造的美更是无穷无尽,音乐美术文学戏剧,令人精神愉悦,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亲情、友情和爱情也能够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愉悦感觉。有时,精神上快乐幸福的感觉会远远超过肉体的快感。因此,与身体的舒适相比,精神的愉悦是人生更值得追求的价值。

 

人生最高的境界是为他人造福,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前一方面是理想主义的革命者、改革家、慈善家、医生、志愿者、义工所做的事;后一方面是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教师在做的事。凡是在自己谋生之外还有造福他人和社会的动机的人都属于这个范畴。他们通过自己的劳作和创造性工作,改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救苦济贫,救死扶伤,为人们提供精神的享受和愉悦感。


当人们因为他们的工作提高了生存质量的时候,他们自己也感受到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快乐。这一快乐更加高尚,更加纯粹,是一种超越了个人生存目标为他人为社会为世界变得更美好做出了一些贡献的感觉,它使人觉得自己的存在更丰满,更愉悦,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作为对比,可以将这些到达人生高境界的人与一些出身在富裕之家的懒人两相对照,后者一出生就具备可以终身无所事事的条件,就像古代的贵族。肉体的舒适和精神的愉悦都不必自己去刻意追求,可以随手拈来,但是他们并没有达到人生的高境界。这种人在我看来是另一类先天残疾人,他们就像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生活舒适则舒适矣,却完全丧失了生活的动力,因此不会有健康快乐的人生,更不会体验到人生的高境界。他们在生活中什么也不追求,也就没有任何特定的目标,因而他们的人生也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和一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猪没有太大区别,就像那个奥勃洛摩夫,小说都读到一大半了,他还没从床上下来呢。

 

要不要奋斗到死?

 

人一生奋斗,做这做那,到了现在这个岁数,才算真正停下来,得到内心的宁静。

 

近来学了一阵中国水墨画,明显感觉到心越来越沉静。仿佛见到了这几千年来的古人,用同样的笔,同样的纸,同样的墨,画着同样的花草鱼虫,同样的山水,同样的人物。我和几千年前的人、几百年前的人呆在一起,心里怎能不静?整天跟死人呆在一起,心里怎能不静?

人在努力赚取生存基本资料的时候,心无法静。总不能让自己缺衣少食,冻馁贫困,至少要用自己的劳作换取温饱。不仅温饱,还要舒适一些才好。否则生活质量太低,对不起自己的身体。

 

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之外,还要追名逐利,成了百万富翁,还有亿万富翁在前面;当了处长,还有局长部长在前面;出了点小名,还有出了大名的人在前面,还有不朽的名声在召唤。这些目标都是要投入一生努力才能达到的。

 

什么时候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呢?为什么要获得内心的安宁呢?不是有人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吗?不是有人号召小车不倒只管推吗?他们那种生活态度难道不对吗?

我只能说:奋斗到死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不奋斗到死,提前停下来,享受生活。前一种生活方式是利他主义的,因为他的奋斗结果无论是更多的钱、更多的权还是更多的名,基本上都是为他人的,是由他人来享用的;后一种生活方式是利己主义的,是活在当下的。


我们不能说,前者必定是高尚的,后者必定是低下的,只能说前者是更辛劳的,后者是更轻松的;前者是更躁动的,后者是更宁静的;前者是比较痛苦的,后者是比较快乐的。只有一种人例外,那就是艺术家,因为他的奋斗只不过是他生命力的迸发和宣泄,他的吃苦给他带来无与伦比的快乐,就像作画至死的梵高。作画是他唯一知道的生存方式,而不是常人意义上的努力和奋斗。

 

你有的就是你要的

 

很早就形成了一个看法:你有的就是你要的。这话虽然听上去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我的论断自有道理。

首先应当删除的是那种飞来横祸性质的事故,我的论断并不包括这种情况,如交通事故、刑事犯罪、致命疾病或者先天身体缺陷等,因为没有人想成为这些伤害的受害人。我的论断只适用于自己有得选择的人生经历的范畴。

我要说的是: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正是你在生活中所有的选择关头有意或无意中所做出的选择的结果。

 

你如果有一个幸福的婚姻,那是你当初做出正确选择的结果;你如果有一个不幸的婚姻,那是你当初做出错误选择的结果。即使婚姻不幸的原因完全来自对方,比如对方移情别恋或感情淡漠,那也不能排除你当初遇人不淑和没有对对方了解透彻所做出的错误选择的因素。

你如果有一份你喜欢的工作,那是你根据自己的内心需求和喜好选择的结果;你如果陷入的是一份虽然人人羡慕但是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那也是你自己压抑或牺牲自己的真正喜好所做出的选择的结果。

你如果有心心相印相互提携的朋友,那是你精心选择和精心培育的结果;你如果没有朋友或者被过去的朋友伤害、背叛,那也是你没有识人之明做出错误选择的结果。

你如果拥有一个平庸琐碎痛苦的人生,那是你自己要的;你如果拥有一个兴味盎然的快乐的人生,那是你自己要的。因为心理状态并不永远跟物质条件有因果关系,物质生活之痛苦并不一定必然导致精神生活之痛苦;物质生活之快乐也并不一定导致精神上的快乐。所以,无论你感觉到痛苦还是快乐,那就是你要的。

不要抱怨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它们都是你要的。

 

生命的度数

 

生活中有些事是确定的,有些事是不确定的。前者如人一定会死;后者如探险家进入一个未知的地方。

 

只有具不确定性的事情才能使人感兴趣。科学家做研究,不确定结果是什么;探险家进入某个地域,不确定能遭遇什么;陷入恋爱的人,不确定对方的态度是什么;这样的事才能令人感到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如果结果已知,就会变得无精打采。一个典型的真实事例是这样的:有个女人同一个小她十岁的男人同居多年,后来他们决定结婚,婚后很快离婚并分手了。两人关系失去了不确定性恐怕是分手的原因之一。

 

生命力强悍的人喜欢陷入不确知结果的事情;生命力孱弱的人则愿意呆在确定的生活之中。前者喜欢探险,挑战自己的极限,容易陷入恋爱;后者不喜欢冒险,从不挑战自身极限,喜欢守住无爱的婚姻。前者生命跌宕起伏,大风大浪;后者生命平和舒缓,波澜不惊。前者生命精彩辉煌;后者生命暗淡无光。

 

我总是容易陷自己于不确定状态,对于不确定的目标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因此会不时陷入爱情的漩涡,还会涉足陌生的领域,为的是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快乐,更美好,更有趣,而不是死水一潭。

 

每一个生命都是有热度的,只不过冷热的程度有所不同。有的生命是炽热的,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有的生命是冷清的,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每一个生命都是有浓度的,只不过浓淡的程度有所不同。有的生命是浓稠的,像一碗几乎翻搅不动的浓汤;有的生命是寡淡的,像一碗清水。

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密度的,只不过疏密的程度有所不同。有的生命是密度高的,它因此显得比较重;有的生命是密度低的,它因此显得比较轻。前者可以重如泰山,后者可以轻如鸿毛。

希望我的生命是热度、浓度和密度较高的生命,味道浓烈,而不是清汤寡水。

 

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活法

 

人最不能忍受的是光阴虚度,所以坐牢最大的痛苦恐怕不在其他,应是虚度光阴。有个设在小岛上的监狱让犯人每天从岛的一头挑水,长途跋涉,走到岛的另一头,把水倒回海里,做这样无意义的事可以把人逼疯,就是因为它极度地强化了人光阴虚度、生命虚掷的感觉。

小波写到插队生活时也有这样的感触:每天看着落日,想到自己的生命竟然这样白白地度过,不尽悲从中来,不可断绝。我们这一代人全都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我们将宝贵的青春和生命虚掷在草原,在沙漠,在边陲,在荒野。我们做的事情没有什么意义,仅仅在虚耗生命。


有一次,我和小波谈到我们这一代人与前辈后辈之区别,结论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真正的绝望。老一辈人意气风发,参加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经历大时代的洗礼,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小一辈人吃香喝辣,高枕无忧,可以一辈子沉浸在欢乐的小时代,过他们甜蜜的小日子。唯独我们这一代人在生命中一度除了粗笨的体力劳动,无处宣泄生命中最高尚的冲动。就是这种感觉。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如果一种制度、一个时代、一种社会安排,令人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冲动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那种制度、那个时代、那种安排就是最糟糕的。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按照自己心向往之的方式去生活,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只是按照他人或社会的安排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那就是生命的虚掷,是令人最难以忍受的活法。

文字来自微信公众号李银河

ID:liyinhe666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