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北裁员为何这样难

2016-04-14 苏东 铅笔经济研究社

最近,黑龙江最大的国企——龙煤集团成为舆论热点。据本人了解,龙煤集团确实问题严重,不仅仅由于煤炭行情低迷,更麻烦的是数量庞大的冗员。


煤炭业国际的平均生产效率是,每名工人产出大约1000吨。在我国,这一数字为每人500吨。差距的原因,我估计主要是由于煤炭行业的国企太多。


龙煤集团产煤总量大约为5000万吨,在册总员工数达到20多万人。根据这个数字,龙煤集团自己上报的生产效率是每名员工产煤量为200吨。但是,实际上,龙煤集团还雇佣了十几万所谓的“五七工”、劳动派遣工等。也就是说,按真实总员工数,龙煤的劳动效率也就平均每人100多吨煤而已。而且,下井等艰苦工作,多由劳动派遣工等非在册工人来干。


数量如此庞大的冗员,企业已经亏损严重、难以为继了,可员工却丝毫不以为意,仍旧以为傍着一棵可以继续供养他们的大树。如果企业倒闭,遣散员工,员工就会一哄而起,做出各种事情。目前这已成为一个死结,很难改变。看来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中央政府出血,拿全体纳税人的钱填补窟窿。具体一般是让员工拿钱退养,或者买断工龄,或者补充其社保亏空等。


类似龙煤集团的问题在东北地区非常普遍。东北地区普遍存在对国企体制巨大的依赖性,这种思想在其他经济更发达的地区则很少见。


笔者曾接触过一位在鞍钢工作的基层管理人员。他介绍说,鞍钢在东北投资的企业,如果想破产或者裁员,都会面临职工安置的巨大困难。当地人普遍都有对国企的依赖心理,绝不接受企业破产、自己下岗的安排。


可鞍钢在福建莆田投资的一家冷轧钢板厂情况却大不相同。由于钢铁市场不景气,该厂于2015年倒闭。倒闭后,鞍钢唯恐员工不接受,想要给员工做一些培训,帮找员工在就业等等,但福建当地员工都表示说不需要。既然企业支持不下去了,那就赶快散伙。大家拿到差不多一个多月工资的赔偿金后,很快就都走了。


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人们很少有对国企体制的依赖心理。而在那些主要国有经济为主的省份,则都会出现类似东北这样的依赖心理。


山西同煤集团面临的就是与龙煤相似的情况,也是冗员严重,企业面临严重亏损,快要支持不下去了。出乎意料的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个矿的矿长还是将自己大学毕业的儿子安排进了矿里。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该矿长说,不进矿,又不想离家的话,还能去哪呢?


其实,同样在东北,民营企业的员工通常也没有这种依赖心理。如果企业黄了,会自认倒霉,而不是像龙煤集团的员工那样闹事,非得要国家继续养活他们。


遗憾的是东北的民企实在太少,黑龙江尤其少。


2016/4/1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