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中村的超市

2016-08-05 李子暘 铅笔经济研究社

这是一个北京的城中村,五环外六环内。由于位于高压线走廊,结果,比它近比它远的地方都开发了房地产,成了城市建成区,偏偏它这块地方被隔了过去,成了城中村。


城中村,也就是所谓“抵达城市”,除了少数本地村民以外,其他大多数人都是刚刚“抵达”城市的外地人。这些外地人往往来自乡村或小城市。北京市内房子的房租,他们是承受不起的。城中村的房子则便宜得多,当然条件也差得多。好在既然是“城中村”,地理位置还不错,去市内上下班的距离不太远,可以作为他们抵达大城市的第一个落脚地。


城中村的居民,流动性极强。来来走走,流水一般。混的好的,搬去城里住更好的房子。混不下去的,就转去其他地方或者回家。也有人长期居住,但长期也长不到哪里去。


不知为什么,城中村里超市特别多,大超市、小超市、连锁超市,两三百米的街上,能有四五家甚至更多。这家那家互相都看得见。真让人担心他们的生意。不过,看来生意都挺好,至少过得去。反正都坚持开着,没关张。不仅如此,还不断有人兴致勃勃地投资翻盖房屋,开办更多的超市。


相比市内的一般超市,表面上看起来,城中村超市的硬件设施差别不大。收银台、货架、灯光、商品摆设等等,都差不多。印象中的乡村“土”气早已荡然无存。所售商品也无非是那几大类。看上去和市内超市没多大区别。


可是,我到这些超市里闲逛和购物,除了档次不同以外,总觉得和市内超市还有一些不同。多来几次,看来看去,终于看清了区别所在。商品的大分类虽然没什么区别,但具体的商品,城中村的超市和城里的超市相比,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差异。


市场里售卖什么东西,表面上是由经营者决定的,其实是由顾客决定的。所以,超市里所售商品的种类、档次,精确度很高地反映了附近居民的消费偏好。城中村的超市所售商品的情况,就反映了刚进城不久的中国乡村民众的消费需求和偏好。


城中村的超市,到底有哪些特色呢?这些特色背后,又反映出城中村居民的哪些消费需要和偏好呢?


基本日用工业品多


刚进城的北漂,当然首先要解决生活问题。锅碗瓢盘、杯碟勺筷、被子枕头、扫把墩布,缺了哪个生活也不方便。所以,城中村超市中,这些基本日用工业品特别多,种类丰富且低档次居多。



低档日用生活工业品,应有尽有。


我特意到北京市内一些成熟社区中的连锁超市去对比着看。那里也有这些基本生活用品,但种类要少得多。理由明摆着,成熟社区的意思就是,这里的居民都已经度过了初来乍到的安家阶段。家里的各种日用品都已齐备,只有更换时才会去买新的。而且成熟社区的居民流动性不强。对这些基本生活商品的需求当然不大。谁家天天买炒菜锅啊。



日常生活用品,可一站式购齐


城中村的居民则不然。他们流动性很强,搬来搬去。由于价格很便宜,不会有人带着炒菜锅洗脸盘各地到处跑了。搬家就或扔或卖,到了新地方买一套全新的也用不了多少钱。因此,城中村顾客对这些基本生活品需求很大,但对档次要求不高。不必质量太好,能用就行,价格更重要。



这种小电扇,是单身人士陋室居住专用吧



传统暖瓶,在市内超市已不多见


经常听到有人批评中国工业制造品的质量不行。其实,高质量商品的生产能力并不是问题,市场需求才是问题。质量不是越高越好,适合消费者需要才重要。到一个临时住所,可能半年一年以后就要搬家走人,平时也有一搭没一搭地用,就算你有钱,会花几百上千元买一个精品锅吗?


包装食品多


回想起来,这其实是我在城中村超市中感到异样的最大原因。一般超市中,我的感觉是商品琳琅满目。但在城中村超市中,我感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包装食品。各种食品,好像都是以那种工业包装的形式在销售。


工业包装食品的特点是对卫生、冷藏条件要求比较低,缺点是新鲜度不高。城中村的居民,单身青年男女很多,往往懒得自己做饭,便直接买这些包装食品来吃。方便面是城中村超市销售的重头部分,往往会占据一大排货架。一般超市当然也有方便面,但占用货架的比例不会这么大。



一面墙都是方便面


除了方便面,其他各种包装零食也非常多,一看就是适合那种不做饭的年轻人买回去随时吃的。肉类熟食也是工业包装类的占据绝对优势。买回去不必急着马上吃,也不必放在冰箱里——北漂往往没有冰箱。相反,一般超市则销售很多散装的香肠、熟食等,要得就是刚刚生产出来的那种新鲜度。买回去要尽快吃,吃不完一定要放在冰箱里。这显然更适合那种几口人的完整家庭。


不过,城中村里有很多专门售卖散装熟食的小店铺。他们都是自产自销。至于为什么城中村超市中这种散装熟食不多,原因我还没想清楚。可能和超市的进货渠道、销售方式有关。



保存方便开袋即食的各种小食品


奶制品少


现在中国城市的奶制品销量很大,不仅鲜奶,各种酸奶、奶酪都销量很大。其中还有很多进口奶制品。很多城市居民已经养成了喝牛奶的习惯。但看来中国农村这方面的习惯还很淡薄。即使是已经进入城市的城中村的居民,奶制品的消费量仍然很少。


传统上,中国人没有喝牛奶的习惯,以至于很多中国人都是乳糖不耐受体质。现在,因为受到西方消费习惯的影响,城市居民的奶制品消费量大增,但看来这种影响还没有扩及到乡村。


城中村超市中,酸奶有一些,但品种也不多。至于奶酪、黄油之类的洋玩意儿,几乎见不到。不过,那种成箱装的常温牛奶倒是一直都有。这显然是由于储存保管容易,销售周期较长的原因。不过据我观察,很多人是拿这种成箱的牛奶当礼品的。



一家两层楼的大型超市,除了成箱的常温奶,其他奶制品就只有这么多


一家超市是否有巴氏鲜奶销售,其实很能看出超市的档次。巴氏鲜奶的保质期很短。要想销售鲜奶,就得建立起和奶企之间顺畅的供货渠道,让奶企每天供货。可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稳定销量,奶企就不愿意费这个事。酸奶的保质期则长得多。厂商、批发商不必天天供货,可以几天送一次。城中村的超市,即使规模大的,因为销量不足,奶企看不上,懒得理睬,都没有巴氏鲜奶销售。


牛羊肉少


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中,肉类以猪肉占绝对优势,鸡肉其次,牛羊肉吃得很少。传统的中国农耕社会,土地资源很紧张,用来耕种都嫌不够,放牧牛羊就太奢侈了,只有游牧民族才有条件大量饲养牛羊。实际上,在传统农耕社会,为了保护耕牛,吃牛肉是犯法的。只有无法无天的梁山好汉,才动不动“切两斤熟牛肉来”。以至于现在很多中国人也不怎么会做牛肉,烹调的方式并不多。很多人抱怨牛肉“柴”,吃不惯。


这种肉类饮食结构在城中村超市中看得很明显。这里基本上只售卖猪肉和鸡肉,有少量用来涮火锅的羊肉片肥牛片——那些肉片看上去很可疑,天晓得是什么肉。其他种类的牛羊肉基本没有。市内超市的牛羊肉品种则丰富得多。还有很多进口牛肉,还有做成半成品的牛排。这些东西,城中村的超市是肯定没有的。可以这样说,肉食柜台是最明显区分市内超市和城中村超市的标志。


从上面这些城中村超市的特点,可以看出刚进城不久的农民的很多特点:生活流动性大,单身晚婚青年男女多,受西方消费方式影响比市内居民要小,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影响要大得多。


不过,中国是一个正在迅速变化的社会。很多特点,或许短短几年以后就会变得面目全非。


2016/8/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