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阿飞

2017-03-31 江小鱼 铅笔经济研究社

本文共计1461字,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初中班有个微信同学群,忽然见到许多熟悉的名字出现,难免有些兴奋。平时较为活跃的来去都是几个人,首当其冲(作者补注:此一时感触写的小文刊于个人公众号刊后,有人发来信息,说作者语文没学好,这词用错了。我回复说想了下应该是有点不妥,此词本意“第一个挡在要冲的”,着重点是指受到冲击,但因他取消关注了,已经无法回复。)的是阿飞。他微信名是“非诚勿扰”,当得知他就是阿飞时,我脑中顿时涌出了往日的许多记忆碎片。


初中我读的是一间普通中学的重点班。那时的阿飞,老是穿着一套旧运动服,脸上爬满了肆无忌惮的青春痘。平时沉默寡言,极少与同学说话。无论是上学回家都一个人走。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新来的一位老师课上刚好提问他,他就站起来一声不吭,把那老师气得忍不住破口大骂,甚至要轰他出课堂,他还是那样站着。后来老师基本上都知道他性格,从不提问他。但他成绩倒不差,在六七十人的班里一般能排前十名


记得第一次和他“有话说”,大概是在初二。那时候我家离学校不大远,大概二十分钟路程的。路上有时候碰着阿飞,和他打招呼,他低头小声“嗯”了下就匆匆走了,也没有了更多的话。有一次,我刚转过一个街角听到啪的一声响,不用想就知道是有人狠狠地踩爆了一个菊花茶的盒子,而目光相遇处,那人竟然是阿飞。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尴尬地笑了笑,也是难得的一笑。之后的相遇,我们就陆续有了点话,也慢慢相熟起来。


随后,我也知道他的一些情况。他父亲是附近钢铁厂工人,母亲没工作,偶尔做下零工,家境相当贫困。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念小学一、二年级。他每天骑着父亲那辆高高的自行车,送两个弟弟到学校,回到家里自己再走路去上学。他父亲脾气挺怪的,我去过两三次他家,都看见他父亲在抽着“水烟筒”,熏得满屋子都是烟臭。


我们相熟后,一些话也都掏了出来。包括对某些老师、同学的看法,人生、金钱、时势,无所不谈。虽然浅薄,但真诚。我很奇怪他清楚地知道市场上各种菜的价格,什么时候最便宜。那时候也没多往他家境里想。


中考前要填写志愿,成绩不错的我理所当然地填了一中。阿飞填的是师范中专,我当时还天真地叫他填一中,还说着读大学的好处。他沉默了一会,说是他爸要他读师范的,可以早点出来工作。


最后我念一中去了,他也考去了师范中专。高一刚赶上了新推出的会考制度,新事物前同学们都有些紧张。一天,我收到了阿飞寄自师范学校的厚厚的一封信。里面全是他从各种各样报刊抄下或剪下的有关会考的一些数据,文字只有几行,说随便找了些东西给你看看,可能对你会考会有帮助。我看着厚厚的一叠数据和那几行歪歪斜斜的文字,几欲落泪。


读大学之后,我再也没见过阿飞,听说他到乡下一小学教书了。再过几年,听说他父亲因癌症去世的消息。偶尔回到乡下,常有过想找他一聚的念头,但那么多年过去,始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如今的阿飞,经常在群里发小视频,转些“震惊啊”、“抵制韩国”的虚假新闻或愤青段子。几天前,他又转了一则“世界各国人均收入一览表”的消息,说中国没什么值得骄傲,因为人均收入只有1155元,排在泰国、厄瓜多尔、塞尔维亚和阿塞拜疆之后。有同学忍不住跟他说,这不大可能。他说没什么出奇,因为中国穷人太多,拉富人的后腿了。他又说现在的关键,是看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是否愿意帮助那些穷人富起來……



读到阿飞的这些言论,旁观的我心底有种刺痛感。初中有些同学也没读过大学,他们中的不少跑过珠三角等城市,或打工,或做生意,至少能辨别“中国人均收入只有1155元”这种伪造新闻。我难免会想,如果阿飞初中毕业就不读书了,直接到大城市打工,不说经济环境了,至少世界观会大有不同吧。




本文作者江小鱼为铅笔社资深成员。他的个人公众号:恶人谷主(以下为二维码)。欢迎大家关注




关注铅笔经济研究社公众号,并回复以下数字,或点击以下链接,查看精彩铅笔社文章。

回复“201”,国家存亡的意义(令人惊奇的大格局精彩长文)

回复“202”,伊斯兰问题还是阿拉伯问题(寻找现代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根源)

回复“204”,北京为什么是首都(寻找北京成为首都的那段历史)

回复“205”,林毅夫,张维迎争论的是什么?(为你解惑2016年中国经济学转向元年的一场争论)

回复“208”,重新理解市场(打破人们对市场长久以来的认识,一篇读了后对世界的看法都会改变的长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