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鸣很忙和万辰紧逼,三只松鼠收购爱零食发起防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0月29日讯(记者 张静伦)10月28日,零食品牌三只松鼠(300783.SZ)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一件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分别以不超过2亿元、0.6亿元和1亿元,收购湖南爱零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爱零食”)、未来已来(天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爱折扣”)、安徽致养食品有限公司(下称“致养食品”)的控制权或相关业务及资产。目前,该交易尚在初步筹划阶段,具体方案需进一步协商确定。
三只松鼠也在公告中称,近年来以量贩零食、社区折扣超市等为代表的线下零售业态快速崛起以及新渠道催生了新品类的繁荣。与爱零食、爱折扣、致养食品达成深度合作,将借助三只松鼠品牌、供应链、管理赋能共同拓展线下市场及进入乳饮料新赛道。
而在这几个动作中,最引发业内关注的莫过于其对爱零食的投资。豪掷数亿元积极布局量贩零食,三只松鼠要和“零食很忙们”掰手腕?量贩零食行业格局是否会迎来洗牌?
一举收购1800家零食店
事实上,这并非三只松鼠首次入局量贩零食。
去年6月,三只松鼠推出主打量贩模式的自有品牌社区零食店——三只松鼠国民零食店,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苏三省。但与强势崛起的量贩零食品牌相比,线下基础薄弱的三只松鼠并无太多竞争力。截至2024年上半年,国民零食店开设209家,实现营收1.75亿元,整体占比较低,对总营收的贡献有限。
同样定位高端零食的良品铺子也曾在2022年试水量贩零食模式,推出子品牌“零食顽家”,效果同样不太理想,目前这一品牌仍未走出湖北,难以和头部形成对抗。
横向对比来看,今年上半年万辰集团量贩零食业务实现营收106.74亿元,截至上半年末全国门店达到6638家。
自有的量贩零食品牌发展平平,或是三只松鼠投资爱零食的重要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爱零食是2020年成立于湖南的量贩零食品牌,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区域。2023年下半年,爱零食先后控股了成都本地连锁零食品牌“恐龙和泰迪”、陕西品牌“零食泡泡”,全资收购贵州量贩零食品牌“胡卫红”。根据其官方微信号9月的数据,爱零食在全国拥有门店超1800家。
对于和三只松鼠的合作,爱零食创始人唐光亮发布视频评价称,“爱零食和三只松鼠牵手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三足鼎立,三分天下,引领行业。”
而纵观行业,各量贩零食品牌门店全国开花,狂奔中,行业竞争格局逐渐清晰。目前合并了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的鸣鸣很忙集团门店规模居于首位,门店数超1万家;排在第二位的是万辰集团,截至6月末拥有6638家门店,同时宣布向万店规模发起冲刺。
鸣鸣很忙系和万辰系主导的“两超多强”格局已成。爱零食虽处于行业腰部,但与头部品牌门店数相差甚远。那么,三只松鼠牵手爱零食后,量贩零食行业是否真的会从“两超多强”走向“三足鼎立”?
对此,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三只松鼠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供应链优势,旨在为爱零食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然而,这种“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是否真正形成,还需看双方能否在品牌定位、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上实现深度融合,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摆脱线上依赖症
蓝鲸新闻记者还注意到,三只松鼠此前已与多家量贩零食商达成合作,包括鸣鸣很忙、零食优选、好特卖等。从产品进入量贩渠道,转变为直接收购量贩零食品牌,造成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詹军豪认为,这一转变体现了其市场策略的灵活性和前瞻性。“通过收购,三只松鼠可以更直接地掌控供应链,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品牌影响力。这种策略转变,既是对市场竞争的积极应对,也是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主动适应。”
从渠道上看,虽然电商等线上模式发展多年,但线下依然是零食行业主要的销售渠道。根据欧睿国际2023年数据测算,线下渠道占据休闲食品流通份额的82.6%,仍是中国休闲食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而三只松鼠起家于电商,近两年业绩的扭转也离不开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再度突破。据此前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三只松鼠2024年上半年第三方电商平台实现营收40.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81%。其中抖音营收贡献达12.24亿元、同比增长180.73%。相比之下,线下收入不足10亿元。
与此同时,零食集合店在线下的围剿,也对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零食形成挤压分流。想要完成“2026年营收达到200亿元”的目标,线下扩张是三只松鼠必须完成的路径。
业内人士认为,收购拥有接近2000家门店的爱零食,或许能让三只松鼠通过捷径跑通零食店这一业态。然而,线下渠道的布局也面临着成本高、竞争激烈等挑战。与此同时,三只松鼠对于线下零售的运营并不擅长,未来或将对其管理造成挑战。
詹军豪表示,三只松鼠加码实体业态的布局,既是对线上市场的有力补充,也是对线下市场的深度挖掘。通过线下渠道的拓展,三只松鼠可以更直接地触达消费者,提升品牌认知度和用户体验。“三只松鼠可以在成本控制、产品创新、服务优化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有机融合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