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爱电影的人,都很难不爱CC
无论出于热爱电影,还是平面设计,你都一定曾经在数不胜数的电影海报上,见过这个粗粗方方、笃定自信的C字logo。
作为一间产值比不上Netflix一根手指头的独立公司,CC在电影界却坐拥超高声誉。不用赘述影星阵容、奖项战绩,一句“被CC收录了”足以证明:这部电影必然有点东西。
很多时候,电影担负着艺术的使命,本质却是金钱游戏,而CC却执意要成为“导演肚子里的一条虫”,把电影的原貌还给创作者。
电影爱好者口中的“CC”,即为CC标准收藏(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无论是名声赫赫的杰作,还是少人问津的冷门题材,CC发行的DVD和蓝光从调色到剪辑都100%遵循导演意志,即使是一部你早已烂熟于心的老片,也同样可以在CC的版本里看到无穷新意。
那些令人直呼叹绝的海报背后,遵循着什么样的设计原则?除了抓人眼球的视觉,CC到底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内在魔力?在这个连电影院都摇摇欲坠的时代,它又是如何生存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把它的审美逻辑和品牌哲学,好好研究透彻。
《Criterion Designs》短片展示CC电影海报的设计和制作👆
依次为《狂人皮埃罗》(1965)、《巴黎野玫瑰》(1986)、《军中禁恋》(1999)海报对比
电影《末代皇帝》的CC版海报,也是个“不费力赢很大”的设计案例。
同样拿童年溥仪的茫然和帝国余晖之间的悲剧张力做文章,设计师摒弃了剧照,截取电影里令观众都叫绝的一个充满隐喻的片段作为中心素材——小皇帝跑出殿外,刺眼的黄色幕布摇摇晃晃地吞噬了他的背影。
依次为《饥饿》(2008)、《爱尔兰人》(2019)、《秋日奏鸣曲》(1978)海报对比
尽情放大局部,拉低饱和度,剔除多余的宣传字眼,拆解和提取核心元素,CC的海报设计最常做的事并不是增加卖点,反而是大胆做减法,甚至常常干脆放弃主演照片。
依次为《杀人回忆》(2003)、《重庆森林》(1994)、《关于我母亲的一切》(1999)海报对比
依次为《冷血惊魂》(1965)、《蝴蝶梦》(1940)、《夜逃鸳鸯》(1948)海报对比
王家卫CC套装开箱展示
至于人人都爱的Wes Anderson作品,CC则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插画封面和居中对齐的片名设计,虽然并没有刻意统一的外观形式,但这其中对Wes Anderson电影叙事和美学风格的考虑,已经不言而喻。
你甚至永远想不到,正是因为CC电影海报设计的风格如此深入人心,竟然在网络上涌起一批狂热的“高仿炮制者”。他们孜孜不倦地用CC惯有的视觉语言自由创作了一大批根本不存在的CC海报。更妙的是,效果竟然真的还挺赏心悦目……
2004年,CC全体员工为《Vanity Fair》杂志拍摄的照片
今天这个时代,还有人肯花两百块收藏一张DVD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最巅峰时期也只有不到200名员工,却甄选、修复、重新剪辑与发行了近2000部电影。1984年诞生在纽约公园大道的CC,至今依然是一间名副其实的小型私人企业。
CC办公室里的角落——电影迷的终极梦想柜✨
在流媒体巨头们如火如荼地扩张并购的同时,CC依然用极度挑剔的审美、古怪坚韧的热情,以经营私人图书馆的偏执方式认真做事。每部被CC收录的电影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售完即为绝版,并且从不再版。
👇
翻转手机浏览CC的部分选片
有没有你的心头所爱?
得益于它的独立性,CC的选片品味始终自成一派——对比一下各种权威电影网站上的Top榜单你就会发现,它们和CC的重合度其实真的不算大。
胡金铨导演两部代表作的CC版海报对比
而在华语电影领域,除了侯孝贤、杨德昌、王家卫这些已经被国际影坛看见的名字,CC也同样关注到了诸如1970年代的新派武侠片始祖胡金铨这样的导演,包容并蓄的情怀可见一斑。
张曼玉有那么多荣获影后的经典之作,CC却独独在今年4月修复发行了她1996年的意识流实验电影《迷离劫》
并且,在CC的标准里,称得上“Director Approved Special Edition”的电影,要达到“成为导演肚子里的一条虫”的灵魂契合程度。
为此这家神奇的公司总是把掘地三尺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将导演和主演的陈述回忆、珍贵的评论家音轨、各种罕见边角料一同放送……总之,确保你买回家的每一张碟,都真正值得永久收藏。
这张《迷离劫》包括的具体内容多少体现了CC碟的“超值程度”:从导演剪辑版到评论文章、张曼玉肖像和访谈、相关纪录片……可谓包罗万象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CC传统,是他们的工作室里有个玲琅满目的电影储藏室,四面摆满影史杰作,来探班的电影人被允许拿一只黑色手提袋,尽情“洗劫”自己心爱的、难忘的、想带回家的碟——当然,条件是必须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私房片单。
“我梦想着来这个储藏室,已经好多好多好多年啦!”
这是许多导演和影帝影后走进这片狭小天地时的第一反应,比起窥探他们的观影喜好和拍摄幕后故事,更打动的人或许是那种看到DVD都会自然而然双眼放光的热爱精神。✨
上为Tim Robbins,下为瓦尔达
借由CC的Youtube频道,我们也得以看见这些创造伟大电影的家伙,平时从不告诉别人的秘密。
瓦尔达奶奶高兴得挑着电影转圈圈?《佛罗里达乐园》导演Sean Baker最爱的一位前辈是杨德昌?以《寄生虫》创造亚洲电影历史的奉俊昊,对另一位韩国大师朴赞郁抢走自己的DVD至今耿耿于怀?……是的,这些都在CC储藏室里真实地发生过!
上为Sean Baker,下为奉俊昊
时至今日,比起一家面向小众群体的碟商,CC更像是一个把业内电影人和全世界电影迷聚拢在一起的奇妙社群。
在这个繁杂纷扰的世界里,面对资本不断插手导演创作的现实,总让人更加庆幸有CC的存在。至少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我们可以短暂地、心无旁骛地看看电影,聊聊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