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君超:未来传播形态的三个重要维度

2018-02-22 王君超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摘要】 以美国未来学者雷·库兹韦尔为代表的“奇点论”者宣称,在技术“加速回报定律”作用下,人工智能将完全超越人类智能。本文从媒介、受众、治理三个维度考察未来的传播形态,认为在媒介与人的关系上,不仅媒介是人的延伸,而且人也将成为媒介的宿主;“融合”是“媒介第五定律”。从受众的维度来看,技术异化将带来“AI膜拜”的风险,未来的媒体受众需要摆脱技术的奴役,同时增加媒介素养,普及媒介信用;在媒介治理方面,共治将成未来媒体的普适性治理模式。

【关键词】未来媒体  传播形态  人工智能  媒介定律  技术异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7.23.004


所谓“传播形态”,是指传播在一定技术环境中的表现形式和情景,它是媒介系统的具像化。传播形态的核心要素包括媒体形态、受众、传播方式、传播技术、传播环境与情景。

在麦克卢汉看来,“新媒介是新环境”“环境不仅是容器,而且是使内容完全改变的过程”。技术环境尽管“隐而不显、难以察觉”,但“任何新技术都要改变人的整个环境,并且包裹和包容旧的环境”。[1]新的媒介技术应用,形成新的媒介环境,进而引起媒介情景的变化,这种变化进一步影响社会发展。美国“媒介情境论”提出者梅罗维兹(Joshua Meyrowitz)认为,媒介的使用会对社会情景型式产生影响,而社会情景型式又左右人们的社会行为,因而,媒介的变化通过改变社会情景的型式而促使人们的行为起变化。[2]在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的框架内,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认识与把握未来媒体的传播形态。


媒介维度:人体将成为媒介的宿主


美国奇点大学校长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在《奇点临近》一书中大胆预测,21世纪前半叶,技术不可避免地朝向机器化发展,必将大大超越人类的智能。2045年,奇点来临,人工智能完全超越人类智能,人类历史将彻底改变;2045年之后,宇宙觉醒,为了超越计算机的局限性,人机智能将物质转化为超级计算机,最终整个宇宙变成一个超级智能,这种智能可以改变目前已知的物理定律,实现不同维度空间的穿越,并实现人类真正的永生。[3]

在这种“技术爆炸”的情况下,预测未来的传播形态并非一件易事。 36 41000 36 15089 0 0 3856 0 0:00:10 0:00:03 0:00:07 3856因为媒体变革取决于科技的发展,21世纪以来,“人类创造技术的节奏正在加速,技术的力量也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在增长”,在这一“加速回报定律”(The 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4]作用下,现在很难预料下一步出现什么样的“黑科技”,以及这样的“黑科技”会带来什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科幻式的预测,对于未来媒体的发展亦不乏启发意义。

从宏观的社会生态系统来看,传播形态还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状况。波兰裔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认为,当前的社会已由过去的固态、厚重与稳定状态转为液态、轻盈与多变的特质,“流动的”现代性的到来,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状况。[5]那么,未来社会将会凸显更加轻盈、流动的特质,它与极简主义的美学追求相结合,将引导人们开发出更便于携带的可穿戴式媒体,甚至可以直接与人体合二为一的媒体。流动的现代性之下的极简主义的未来媒体设计,从传播科技方面来说,是智能化;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是人性化。换句话说,人类社会将跨越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的媒介决定论,未来科技将更多地呈现人性化的一面,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人将毫无疑问地成为媒介的宿主。

雷·库兹韦尔在《人工智能的未来》一书中指出,“非生物体将首次出现在2029年”。[6]这里的“非生物体”即“人类与机器的联合”,也就是“将非生物系统引入人脑”。[7]这一预见如果实现,将改变麦克卢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因为人体本身也将成为媒介的一部分。

与此相联系,人性化、微型化与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三个重要特征。

提出“人性化趋势理论”的保罗·莱文森(Paul Levenson)对科技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他认为,一方面“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像人,技术在模仿、复制人体的感知迷失和认知模式”;另一方面,“媒介的演化服从人的理性”“越来越人性化、越来也合理,越来越完美,人总有办法扬其长避其短”。[8]在未来媒体的发展中,这种人性化的趋势将与极简主义的审美理念结合起来,体现为人体与媒介的融合。麦克卢汉在其遗作《媒介定律》中,提出关于技术和人工制造物效应的“媒介四定律”[9],可以归纳为“提升(强化)―过时―再现(再用)―逆转”,那么,第五个定律是什么?当前媒体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已经证明:“融合”已毫无疑问成为“媒介第五定律”。

融合是系统思维的产物,它不仅意味着创新,而且适应了未来媒体人工智能与生物智能的结合。库兹韦尔认为:“融合生物智能优势与人工智能优势(人脑识别模型的能力与非生物智能的速度、内存容量、精确度,以及交换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其力量将极为强大。”[10]未来媒体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融合文化的影响,在设计方面“化零为整”,以满足媒体“入驻”或“浮现”于人体。这种“融媒体”有别于2017年“两会”期间面世的那种笨重、叠床架屋式的“‘钢铁侠’直播云台”[11],而是一种在形态上有机融合的“超便携”媒体。相比之下,谷歌眼镜和苹果手表(I-watch)将融合的形态与小巧的设计结合起来,更符合融媒体的发展方向,但在微型化和全功能方面仍然有很大的进阶空间。

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媒体形态的最重要特征。未来的媒体发展趋势,智能化将首先在改善人的视觉,特别是“第一视角”方面实现突破。麦克卢汉认为,“人脱离部落以后,其首要特征是成为视觉人”[12]“在我们西方文化中,理性的人是一个视觉性的人”[13]“视觉+理性”契合了未来媒体视频化与人脑思考机器“非生物化”的融合。

在未来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传感器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具体的媒体实践。虽然传感器可以被定义为“任何对世间状态作出测量并感知的事物”,“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目标,并能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14],但是当无人机被用作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和庆典报道,生物传感器用作影视评测,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新华网融媒体研究院院长杨溟认为:“在信息化社会,传感器技术不仅是物联网衔接互联网时代的环节,更是人类理解环境和其他生物的语言”[15]“传感技术作为基础技术将改变世界”。[16]2017年,新华网成立了全球首家基于传感互联的电影体验评测实验室,运用生物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特征提取、数据传输和应用。

在屏幕虚拟化方面,汽车生产商模仿战斗机全息衍射平视显示系统,开发出的“抬头显示”(head-up display,简写HUD)数字技术,为投影技术提供了无穷的想象力。宝马公司通过将显示技术和手势控制相互结合,开发出HoloActive触控技术,依靠相机监测用户的手势,并通过触觉反馈来让用户进行指令操作,[17]这一技术也被称为“凌空触屏”(AirTouch)。微软的OmniTouch全触控技术,能在任何的物体表面投射触屏,甚至将输入表面直接打到人的手臂上。迪斯尼研制的DRDT系统(Disney Research Demonstrate Touché),也实现了类似功能。新加坡南洋理工研究的系统名为STATINA,只要几个廉价的震动传感器就能将物体表面变成输入表面。[18]

类似《钢铁侠III》中展示的可以隔空操作的虚拟屏幕,大多利用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通过电离空气分子,产生白色的光亮)、激光束投射实体的3D影像、雾气投影技术(或称雾面投影,即通过装置向上方的空间喷出水雾)。俄罗斯Displair公司研发出的虚拟触屏显示器,屏幕借助从设备中送出的空气和水在空中形成投影,可以用来展示计算机或平板中的图像,从而进一步实现人机互动。[19]

2013年,中国台湾工研院(ITRI)开发出一款i-Air Touch(iAT)智能眼镜,据称是首款可实现让用户以触控方式随意与虚拟影像互动的透明头戴式显示器。[20]

2014年进入市场的谷歌眼镜(Google Project Glass)是一款增强现实型的头戴式显示器,可以替代智能手机,以声控方式实现拍照、视频通话、上网、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功能。

相比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设备,微软开发的HoloLens实现了MR(混合现实)的突破。2015年1月首次亮相的这款头盔式设备,内置Windows10系统、Cortana个人智能助理软件和Edge浏览器,融合了多种传感器、实时的3D运算、“立即寻址”与地图构建和立体抬头显示技术,具有全息、语音、瞳孔和手势识别等特点。它不受线缆、听筒等外部设备的限制,通过Wi-Fi或蓝牙连接,将PC上的全息应用和游戏传输到HoloLens。它还支持各种类别的深度学习技术,其中一款产品甚至支持创作全息影像短片,实现了人机交互方式的革命。但是,由于性价比、电池续航能力和视频播放等方面的缺陷,HoloLens仍然是一款有待改进的未来媒体。

目前,关于全息投影技术的争论,主要在于运算能力和信息存贮在云端的安全问题。微软公司透露,预计装在新一代HoloLens中的AI芯片,其出色的运算能力将使其完成图像辨识和语音识别等复杂任务,而不需要将数据发送到云端运算平台处理[21],从而跨越“全息投影”的“最后一公里”。

在听觉方面,超心型指向麦克(Hypercardioid)技术将更多地成为未来媒体形态的标配,从而适应小众传播生态的“第一听觉”需求。它利用气压梯度的声学原理,针对目标听众传播声音,拾音区域比心型话筒更窄,可以有效地消除周围噪音,从而使得媒体传播的指向性更为明确。

算法将在未来的媒体形态中继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为了避免普通算法的“信息茧房效应”(Information Cocoons Effect),适合未来媒体需求的“超级算法”或“优选算法”,将减少大数据中的熵值,识别并过滤掉那些误读性、非实际需要的信息。“当人类与技术相融合后,人类将变得更加智慧”。[22]这种算法将与“非生物体”的人脑相结合,自动过滤、更新那些不再需要的信息,有效减少信息熵值。


受众维度:摆脱技术奴役与普及媒介信用


不管是既往、现在还是未来的传播形态,受众都是最重要的一环。受众决定了媒体的定位,同时受众需求也是任何形态的媒体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形态,技术的取向必定偏向“技术的人性化”而非“技术决定论”。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技术本身是一种欺骗性的意识形态,这种欺骗性表现在一方面其“意识形态性较少”,另一方面是其“隐形”性。哈贝马斯提出,“技术统治论的命题作为隐形意识形态,甚至可以渗透到非政治化的广大居民的意识中,并且可以使合法性的力量得到发展”。[23]人们在接受技术的同时,也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其文化规范,从而受其控制。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的概念,也许本身就是意识形态。不仅技术理性的应用,而且技术本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就是方法的、科学的、筹划好了的和正在筹划着的统治。”[24]“微博控”“微信控”等“控文化”的流行,就是人被技术操纵,从而形成“技术异化”的结果。

马克思认为,科学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力量[25],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26]。科技背离主体的需要与目的,不是为我,而是反我[27]。如果未来“非生物体”控制了人类的正常思维,人工智能不仅代替了人工,而且代替了人类本身,那就不仅是一种逻辑的悖论,而且也违背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从这个角度来说,库兹韦尔“未来的计算机便是人类——即便他们是非生物”[28]的观点,是一种将机器混同于人的观点,其后果必将是技术奴役人类。2015年,美国硅谷工程师安东尼·勒万杜瓦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创办“未来之路”(Way of the Future),被认为是第一个敬奉人工智能的宗教组织。该组织声称,其活动将专注于“实现、接受和敬奉由电脑软件和硬件发展出来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神”。[29]这种“拜AI教”的出现,陡增人工智能奴役人类之虞。

摆脱技术异化,也就是摆脱技术的奴役,追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个性解放”,也就是恢复“人的类本质”,达致心灵自由与文化自觉,成为“自然的个人”,“偶然的个人”和“有个性的个人”。在摆脱技术的奴役之后,作为内容“生产商”和“分销商”的自媒体用户,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技术自由人”和媒体的主宰,而原先掌握媒体生杀予夺大权的“把关人”的权力则逐渐式微。

“主流媒体死了”。2016年美国的一个民意调查显示,只有6%的人相信主流媒体,因此有人以此为题,画了一幅主流媒体“上吊”的漫画。[30]同年,美国大选结束后,网民针对《纽约时报》对希拉里和特朗普获胜率(92%:8%)的预测,为美国的主流媒体立了一个虚拟的墓碑[31],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不仅如此,中国的媒体人还提出了另外一个尼采式的预言:“总编死了。”[32]

类似的寓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现实。未来几年内,在实行媒体私有制的西方国家,社交媒体有可能完全代替主流媒体;在中国“党管媒体”的媒介体制下,主流媒体不会消亡,但是也受到社交媒体的巨大挑战。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数字鸿沟”的逐渐愈合,“自媒体”的用户数量呈现井喷式的增长。由于“自媒体”UGC(用户生产内容)的内容生产模式,以及“把关人弱化”的特性,扮演传统把关人角色的编辑、总编辑都将成为如烟过往,普通用户或称“自媒体人”将主导社交媒体的内容生产、编辑、分享与交换,这将带来媒体内容产业的巨大变革。也就是说,媒体的权力将面临从平台到用户的转移。普通用户决定着自媒体内容生产的质量、品位,由此决定了自媒体平台的人气、股价与广告商的投资兴趣。

自媒体这一发展趋势,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工作者”定义,导致了媒介权力的转移,同时也会使媒介素养和媒介信用成为衡量自媒体质量和媒介生态的重要指标。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根据美国阿斯彭媒介素养领导协会(Aspen Media Literacy Leadership Institute)1992年所下的定义,是指人们接触、分析、评价媒介以及生产各种形式媒介的能力。[33]随着传播媒体日益微型化和传感器的普及,越来越多自媒体用户成为“第一新闻源”。但是,自媒体用户大多数是缺乏新闻工作训练的非专业的“公民记者”。由于缺少新闻敏感,他们不可能在新闻价值判断和有价值的信息开发方面达到专业水准,有时还因为媒介素养低下而传播谣言,造成信息系统紊乱。因此,未来的自媒体需要大量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用户,而作为“公民记者”取信于人的手段,就是其个人ID下的媒介信用制度。

目前的个人信用一般是限于法律、财务、金融领域,未来的传播形态使得人人都是自媒体用户,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全球通用的媒介信用制度。这个信用制度将与个人的身份证件绑定,并出现在实名登录的所有媒体平台上。这一系统会基于信用积分,采用分级制,所以不管使用什么语言显示,看到的人都会一目了然。此举将有效地约束未来的媒体用户发布信息,促进对媒介素养的重视,但不会伤害以正常表达为特征的言论自由。


治理维度:共治将成普适性治理模式


由于未来媒体主要体现的是技术进步与网络的无边界性,以及用户信用的一体化,所以一个全球性的未来媒体治理模式呼之欲出。在媒介的全球治理论中,相比其他现存的治理模式,“多利益攸关方”的媒介治理模式将成为一种主要的治理模式。

“多利益攸关方”(Multi-Stakeholder)的提法起源于2001年的信息社会峰会,并由联合国56/183号决议确认。美国的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将其定义为“一种组织治理或者政策制定的组织架构,目标在于让所有受到治理和政策制定影响的利益攸关方共同合作,参与对特定问题和目标的对话、决策和执行。”它采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基于共识基础上的并将政府排除在外的治理模式”。[34]这种治理模式是自由主义的治理模式和以国家为主导的治理模式的协商与折中,因此,在全球化日益渗透的情况下,它被认为是“更普遍的全球治理的创新模式”[35],也将成为未来媒体治理的最好途径。

这种治理模式体现了“善治”的理念,凸显了媒体用户在自我管理和媒体公共管理中的价值。“公共治理”或“协同治理”理论,被称为“善治理论3.0版本”的主要代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所提出的“多元共治”“复合治理”“多中心治理”等概念可以看做是这一代理论的产物。3.0版本的善治理论强调“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它把公共管理定义为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单位、企业、个人等所有利益攸关者共同参与、协同行动的过程,认为“善治”意味着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协同治理,因此,建立集体决策和共同参与制度,加强公共选择和公共博弈,实现责任共担、利益分享、权力协同,是第三代治理理论的主要诉求。

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具体做法是“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36]因此,被称为“社会治理理论3.0”的善治框架,符合中国未来媒体治理的发展方向。新浪微博2012年创立的“社区委员会”制度,已经对自媒体的善治模式进行了先期探索。这一治理体系的核心,是依靠社区委员会,发动微博用户参与管理。具体来说,这一模式是通过一个公约——《微博社区公约》、一个投诉机制——微博的用户投诉体系和一个制度保障——微博的社区委员会制度来运行的。站方的角色相当于“多利益攸关方管理模式”中的企业,社区委员会的委员则是以“在场”的身份参与投票的,他们与站方的关系除了名义上的聘任关系外,并无其他培训、监督等关系,也不接受站方培训,没有与站方经常沟通的责任,因此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确切地说,这种“共治”的模式将是中国目前的媒体治理模式向未来媒体治理的一个过渡,未来的媒体治理模式将随着用户媒介素养的提高,逐步增加“用户自治”的色彩。在国际社会,美国政治学家罗西瑙(James N. Rosenau)认为“将强化全球合作秩序”的“没有政府的治理”[37],更有可能成为网络化生存的治理模式。但是,由于恐怖主义、种族歧视等违法不良信息的存在,未来媒体的全球治理不可能完全拒绝政府的管理角色。

(本文得到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依法治网背景下的“网络善治”研究》和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双高”计划项目《中国特色新闻学的体系建构》的资助,项目批准号分别为:016XCB093、2017TSG03101)


注释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5、268页。

[2]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3][美]库兹韦尔:《奇点临近》,李庆诚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封三。根据作者在书中的阐释,数学家用这个词来表示一个超越了任何限制的值,如除以一个越来越趋近于零的数,其结果将激增。作者认为,奇点是未来的一个时期:技术变革的节奏如此迅速,其所带来的影响如此深远,人类的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书中他比较通俗的一个提法是,奇点“表示独特的事件以及种种奇异的影响。”奇点临近暗含着一个重要思想——人类创造技术的节奏正在加速,技术的力量也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在增长。

[4]又称“库兹韦尔”定律,是指“信息科技中的基本理论,它遵循可预见的指数级增长规律,反对传统的‘你无法预知未来’的观念”。见库兹韦尔:《人工智能的未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42页。

[5][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6][美]库兹韦尔:《人工智能的未来》,盛海燕译,第203页。

[7][美]库兹韦尔:《人工智能的未来》,第191页。

[8][美]保罗·莱文森:《软利器》,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译者前言第3页。

[9][加]马歇尔·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第428页。

[10][美]库兹韦尔:《奇点临近》,第13页。

[11]《光明网“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成两会“爆款”》,光明网,2017年3月2日,http://photo.gmw.cn/2017-03/02/content_23875599.htm。

[1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第282页。

[1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昆汀·菲奥里:《媒体即信息》,杨惠君译。台北:积木文化,2009年,第45页。

[14][澳]弗格斯·皮特编:《传感器与新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序言二第20页、第13页

[15]吉尔斯·贝瑞特:《传感器和可感物:一份历史调查》,[澳]弗格斯·皮特编:《传感器与新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序言第4页。

[16]《全球首家传感体验电影测评实验室即将成立》,新华网,2016年9月3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9/03/c_129268106.htm。

[17]《宝马超前虚拟触控技术 虚拟界面浮动在空中》,科技讯网,2016年12月16日,http://www.kejixun.com/article/161216/261927.shtml。

[18]《STATINA:表面变成触屏 无拘束的输入》,中国触摸屏网,2013年7月12日,http://www.51touch.com/technology/touchpanel/201307/12-23556.html。

[19]《俄科技公司推出虚拟触屏 可空中完成操控》,环球网,2013年1月11日,http://tech.huanqiu.com/digi/2013-01/3474774.html。

[20]《Google眼镜又迎对手,i-Air Touch让你和虚拟屏幕互动》,ESM国际电子商情网,2013年11月19日,http://archive.esmchina.com/www.esmchina.com/ART_8800128384_1200_2206_3506_0_f03e8bc0.HTM,及我乐视频,http://www.56.com/u24/v_MTAwOTUwODg1.html。

[21]Atkinson:《微软研发具AI运算芯片,将应用于HoloLens及其他硬件》,科技新报网,2017年11月3日,http://technews.tw/2017/11/03/microsoft-ai-chip-hololens/。

[22][美]库兹韦尔:《奇点临近》,第11页。

[23][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63、69页。

[24][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第40页。

[25][德]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01、207页。

[2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5页。

[27]陈翠芳:《科技异化与科学发展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28][美]库兹韦尔:《奇点临近》,第15页。

[29]SUMMER MEZA, "RELIGION THAT WORSHIP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ANTS MACHINES TO BE IN CHARGE OF THE PLANET, newsweek", 2017-12-10, http://www.newsweek.com/google-executive-forms-religion-artificial-intelligence-714416.

[30]Joe Jankowski, "New Poll Shows Only 6% of People Trust The Mainstream Media", ACTIVIST POST, 2016-04-19, https://www.activistpost.com/2016/04/death-of-mainstream-media-6-percent-trust.html.

[31]Pal29501, "RIP Mainstream Media", ANTI-PROPAGANDA NEWS,2016-11-09, https://pal29501.wordpress.com/2016/11/09/rip-mainstream-media/.

[32]《总编死了:经典总编辑时代已经结束》,记者网,2016年10月18日,https://www.jzwcom.com/jzw/98/15254.html。

[33]"Media Literacy: A Definition and More", CML, http://www.medialit.org/media-literacy-definition-and-more.

[34]鲁传颖:《网络空间治理与多利益攸关方理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16年,第9页。

[35]Bertrand de la Chapelle, Internet Governance: Infrastructure and Institu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256-270.

[36]《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新华网,2015年11月3日,http://news.china.com/focus/135/11174708/20151103/20683724_15.html。

[37][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38页。


Three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the Future Communication Pattern

Wang Junchao

Abstract: As claimed by the "singularity theory" holders represented by the American futurist Ray Kurzwei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completely surpass human intelligence due to the "accelerating law of return." Focusing on the media, audience and governanc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edia form in the future, and believes tha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people, the media is an extension of people, and people is the host of the media. "Integration" is the "fifth law of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udience, technological alienation will bring about the risk of "AI worship," and the future media audience needs to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technology while increasing media literacy and popularizing media credit. Regarding media governance, co-governance will be the universal governance model of the future media.

Keywords: Future media, communication for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dia law, technological alienation


【作者简介】

王君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员访问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媒介批评、媒介融合、传播科技、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主要著作有《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第三只眼睛看传媒》《党报宣传艺术新论》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