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已过去1/3,刘若英的这部导演处女作堪称最大惊喜

2018-04-26 忠犬七公 影视独舌
 

做有价值的思想分享


“你都如何回忆我 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这些年来 有没有人能让你不寂寞
后来 我总算学会了 如何去爱
可惜你 早已远去 消失在人海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 一旦错过就不在”

——刘若英




《后来》是笔者手机里必备的歌曲,听了很多年,也感慨了很多年。青春的伤感,错过的无奈,懵懂的时光,都凝结在那一首歌里。当年的歌手转型成了导演,自然会引发太多关注的目光。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后来的我们》首日预售已接近7000万,毕竟在刘若英当年那首传唱度极高的歌曲里,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



必须承认,在观影之前,笔者的期望值很低,因为这些年来看到了太多各种身份转型的导演,他们所拍的作品大多数都不如人意。


观影前,笔者对这部电影期望值的最大来源并非刘若英,而是它强大的幕后团队。


摄影指导是拿过金马奖最佳摄影奖的李屏宾,参与过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堕落天使》,许鞍华的《女人四十》、《半生缘》,侯孝贤的《恋恋风尘》、《戏梦人生》,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等知名影片。



剪辑是廖庆松和孔劲蕾,前者经手剪辑的电影从杨德昌的《海滩的一天》到侯孝贤的《童年往事》,再到翁子光的《踏血寻梅》,有着“台湾新电影保姆”之称;后者剪辑过娄烨的《推拿》,贾樟柯的《三峡好人》。


服装设计是负责过《甜蜜蜜》、《十月围城》的吴里璐。录音师是参与过《桃姐》、《相爱相亲》的汤湘竹。至于本片监制,则是在青春爱情电影领域深耕多年的张一白。这样一个豪华的阵容,没法不让人期待。


看完整部电影,必须要承认,刘若英奉献了一个惊喜给观众。她这部处女作有着罕见的真诚和极致的催泪感,这样一部精彩的电影,简直优秀得不像处女作。黑白和彩色镜头的无缝切换,回忆与现实的反复交织,亲情和爱情的激烈碰撞,理想与现实的苍白无奈……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构成了《后来的我们》最核心的部分。



刘若英选择了一个最能引起中国人共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回家过年。她以年份为骨架,串起了一对儿漂泊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林见清(井柏然 饰)和方小晓(周冬雨 饰)之间的情感纠葛,因为命运的纠葛他们相遇,因为命运的玩笑他们分开。多年后他们再度重逢,回首往事,却是一片唏嘘。


一部好的电影一定会给人以情感上的慰藉,这份慰藉是靠内容上的打动而非刻意的煽情。在这点上,《后来的我们》完成度非常高,谈理想却不空泛,有爱情但不狗血,讲亲情却不做作。



这部电影谈理想。它实实在在地戳中了万千北漂青年的内心,因为不安于现状,因为怀揣着属于自己的理想,所以他们背井离乡,去往远方。


孤独的灵魂在异乡多么渴望温暖,可漂泊是孤独者的宿命,家乡是永远望不到的远方。


生活很苦,在大城市打拼的日子痛并快乐着。加班到深夜,忙碌到快要昏厥,总觉得自己离成功还差一步了,可是类似的感觉,早已不知多少次出现在内心深处了。


当林见清终于可以在这个城市里买房了,那个陪伴他的人却离开了。原来一个梦圆了,代价是另一个梦破碎了。



在生活的面前,有人如愿以偿过么?也许有吧,可是他们真开心么?英国那个刻薄而又毒舌的作家王尔德说过:“生活中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求而不得,另一种是得偿所愿。”


这部电影有爱情。爱情是有条件的,方小晓一心想留在这座城市,嫁给一个有房子的本地人。可爱情又是无条件,方小晓跟林见清在一起的时候,他什么都没有。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自己的故事。两人之间可同患难却不可共富贵,不是因为始乱终弃,恰恰是因为实在太爱彼此。爱情给人力量,却也蒙住了恋人们的双眼,扭曲了他们的灵魂。


电影里有句台词:“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除了我们自己”。多少人年少时穷困潦倒却雄心万丈,梦想着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真到了功成名就的时刻,最希望见证这一切的人却已不在身边。



影片非常巧妙地用黑白和彩色两种镜头互相切换。过去的日子里因为有爱情,所以是彩色的,如今的世界里有的只是遗憾,所以一切都是黑白的。两个世界的切换之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周冬雨在本片中奉献了极佳的哭戏,相比《七月与安生》里的表现,这回她哭得更有层次和立体感,带来巨大的感染力。



这部电影讲亲情。方小晓的家庭里父母是缺席的,所以她无依无靠只能自己来打拼。林见清家中有牵挂他的老父亲,可是一心想扎根北京的他不想回家,年迈的父亲不理解儿子的事业,两个人之间存在巨大的沟通障碍。


田壮壮在电影当中饰演林见清的父亲,他奉献了一次影帝级别的表演。面对漂泊在外的儿子,老父亲不理解可还是支持,他默默付出并承受着一切。留守家中的亲人长辈和漂泊他乡的游子,不光在地域上有着距离,在心理上也存在着隔膜,如果你也漂泊异乡,想必会有极强的代入感。


 
当影片进行到父亲去世,留给方小晓一封信的时候,是全片最精彩的部分。笔者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几度落泪,尤其在这里哭得最泣不成声。之所以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是因为它触动了人内心中最柔软的一面:每一个离家在外打拼的游子,家中都会有牵挂他的亲人和父母,因为隔膜和疏远,这份情感往往被忽略。可当抛下一切外在因素回首父母对子女的那份爱时,它足以让所有人动容。



《后来的我们》不光是这三条主线感人,就连那些细小的场景都是那么有生活气息。无论是男主角回乡之后,同学聚会上打肿脸充胖子般抢着买单,还是身边朋友在北京打拼无望后回老家当公务员,这些都不是编剧凭空编出的段子,而是实实在在让人揪心的生活。要知道大城市有多少人梦圆,就有多少人梦断。


写到这里,笔者想起北岛在《波兰来客》中那段很经典的话:“那时候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如果你曾经在爱情的世界里遗失了一段珍贵的记忆,那么不妨去看一下《后来的我们》;


如果你曾经为理想拼尽全力,那么不妨去看一下《后来的我们》;


如果你曾经漂泊在外或者正漂泊在外,想一想自己已经有多久没有跟父母好好沟通了,更要去看一下《后来的我们》,反思一下自己,别让人生留下无可挽回的遗憾。


豪华的阵容,强大的制作团队,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个五一档里面,《后来的我们》一定会刷爆各位的朋友圈,至于在票房上能走多远,是破10亿还是更多,大家拭目以待好了。


最后对于这部《后来的我们》,笔者再奉上一个真诚的建议:观影前一定要带足纸巾。


【文/忠犬七公】


扫一扫更进一步接触影视行当!


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更多信息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