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脱口秀大会3》结束了,但喜剧综艺好不好笑的争议还没完

冯壹 影视独舌 2021-04-19

2020年9月24日 总第2273期

昨晚,《脱口秀大会3》收官了。冠军是王勉,王建国、呼兰分别夺得亚、季军。

作为近来热度最高的喜剧综艺,《脱口秀大会3》总决赛又一次席卷了热搜。有人为王勉夺冠高呼,有人惊叹王建国“宝刀未老”,也有人为杨笠意难平。


徐峥、沈腾的到来,的确给人带来了不少惊喜。尤其是开场沈腾与罗永浩互相“挖苦”的那一段,已然很难在如今的喜剧综艺上见到了。当年热衷于给明星“洗白”的《吐槽大会》也没做到这点,反倒是《欢乐喜剧人》隐约有这种味道。当然,功劳主要在罗永浩。


李诞想必很开心。就像他在节目中所说的那样,“这一季,终于有了一点,做得有点苗头了、做成了的那种感受。”“已经好到不相信,是自己做出来的节目了。”这种自豪感可以理解,一档综艺尤其是一档喜剧综艺做到第三季,还能出现如此高流量本是一种成功。

但争议依旧存在着。特别是关于好不好笑的问题。

这大抵是所有喜剧综艺都要面对的考验,《脱口秀大会3》也不例外。自开播至今,赛制、标准、场外、性别……各式各样的讨论层出不穷。更重要的是,选手的文本似乎越来越趋于平庸,出彩的大多数都是新人。

事实上,这并非《脱口秀大会3》一档节目的顽疾。国内的喜剧综艺,总归逃不过续集乏味的命运,有甚者更是从上线就驶向了“滑铁卢”。原因很多,借口很少。当然,纵然前帆频繁“搁浅”,后浪却永远不会停滞。

拿冠军的和被淘汰的

这一季《脱口秀大会》,王勉拿了冠军。
网友的讨论度不小,有力捧者也有鄙夷者。但得承认,进入决赛的六名选手里,冠军的归属最无悬念。
不说李诞等领笑员们对着王勉喊出“冠军”的次数,也抛弃所谓笑果文化捧新人的“猫腻”,单从决赛的竞技水平来说,这个冠军的头衔都应当落到王勉身上。在剧场里,演比说更能“炸场”,唱更甚之。

毕竟,国内的脱口秀机制并不完善。虽说香港地区也有黄子华、张达明、卓韵芝这样的“栋笃笑”大咖,可受制于语言和尺度问题,他们的活跃区也只能限于两广领域。

至于王自健、周立波、黄西,更是从未真正走入过大众。对国内观众来说,所谓的脱口秀本就是新鲜玩意,更遑论王勉这种更“反叛”的表达了。

如果说,王勉的出现是《脱口秀大会3》于形式多元的试水,那么李雪琴和何广智的参赛,则为这档节目的文本意义提供了更多的破圈可能。


先说李雪琴。在老选手拿不出好表现的时候,这个“北大网红”着实给人带来了不少快乐。她和老四的区别,不是抖音和快手的区别,而是能否拿出有趣文本的异同。喜剧起源于模仿,但繁荣于成熟的文本。

何广智是新人里最为出类拔萃的存在。突围赛时的一句“这也不能全赖他”,可谓将自嘲做到了极致;“起码这里还有法律”的生活碎片,更是值得一刷再刷。有的选手能让人欢呼雀跃,但看完就忘了;有的段子则可以反复回味,何广智就是如此。

周奇墨同样属于此类。

虽然“三进三出”让人觉得他“行业OG”的概念有点名不副实,但“现在就是很后悔”“又要复活我吗”等信手拈来的现场“接梗”能力,着实能看出他的实力所在。当然,周奇墨也是这一季《脱口秀大会》最受争议的选手。好不好笑的质疑,自节目上线就伴随着他。不过,被淘汰可能也没什么,毕竟他的演出票真得很难抢。


《脱口秀大会》还有一个终极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线下派和线上流的辩驳。脱口秀总归是单人喜剧的一种,网络呈现和剧场演出是两回事。虽然王建国一直说脱口秀应当告别线下,但光靠综艺大概不能让人活得滋润。赵家班也好,德云社也罢,都得靠剧场生存。

于某种程度而言,《脱口秀大会》理应只是一档“快速成名”的综艺,选手来参赛是为了扩大知名度,有了名气演出票就好卖了。

但刚刚起步的脱口秀又无法像相声、戏剧一样,进到容纳上千人的场馆,把一张前排票卖到上千元。如今多数的脱口秀剧场,充其量就是个“黑匣子”(舞台与观众席一体的超小型剧场)。


好在王勉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他的弹唱手艺足以应付不少国内综艺,多赚些通告费。李雪琴也不在意,东北地大物博、抖音市场浩瀚,广告想必接了不少。

但其他专职做脱口秀的呢?发财恐怕还得等等。不信你瞧,王建国的B站“恰饭”视频已经大半年没更新了。

综艺的寂寞与喜剧的忧伤

不过,光嘲讽《脱口秀大会》也无甚意义。至少昨晚的总决赛,让人觉得这档节目仍然有着“美好的明天”。但绝大多数的国产喜剧综艺,只能让人惊诧:“这是个啥?”

“1/2抢麦突围赛”的时候,庞博感叹了一句,“喜剧节目特别难做”。这应当是他的心里话,也是所有喜剧综艺创作者的心里话。有趣的是,这句话或许也能获得不少观众的共鸣。如今的喜剧综艺越做越多,怎么反倒越来越不好笑了?网友多少有点疑惑。

其实,国产喜剧综艺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比如播了近20年的《曲苑杂坛》,“洛桑学艺”如今还历历在目;又如几年前的综艺热潮,《喜乐街》《笑傲江湖》《中国喜剧星》等二十来档节目呈现井喷之势。只可惜,《曲苑杂坛》停播已久,喜剧综艺鲜有真正“突围”者。

按理说,2016年是喜剧综艺的“破圈”之年。彼时,影视寒冬尚未到来,不少电视台还处在赚钱阶段。荧屏上铺天盖地全是喜剧综艺的身影。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2》《笑傲江湖2》,浙江卫视的《喜剧总动员》,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王》……


那时候打开电视,不是宋小宝就是郭德纲。也正从那起,喜剧综艺的“黑洞”降临了。

理性来说,喜剧综艺出现问题可以理解。相比起《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这般刺激的“快综艺”,以语言比赛为主的喜剧综艺节奏明显更弱。

一档节目好不好看,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赛制,而取决于参赛选手的舞台表现和文本质量。一旦喜剧演员拿不出好作品,这档节目也就不精彩了。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繁荣,段子讲过一次就不能再用了。

因此,喜剧演员必须开足马力,持续输出新鲜作品。但不断创作新内容,实则是一种致命消耗。好的内容产自生活,但生活不可能无限产出。更何况,参赛的选手多是一些年轻演员,有时候写到“头秃”也不一定能搞出新活。搞喜剧的那么多,几十年也就一个梁左。

人才断层是喜剧综艺不好笑的另一个原因。岳云鹏的相声好笑,但他已经不会再去参加《欢乐喜剧人》了;沈腾躺在那里就有趣,可他也只会在决赛夜来到《脱口秀大会》;至于贾玲、沙溢、马丽等人,必然也不会再度“出山”,拉下脸皮与新人们一决胜负。至于腰部演员,依旧很难有稳定的表现。《欢乐喜剧人6》里孟鹤堂和烧饼两队的相声真的尴尬。


“短视频段子”也抢夺了观众的眼球。随着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观众里愿意“慢慢地坐喝”的“长衫”越来越少了。就像这一季的《脱口秀大会》,很多人是在微博看完的。李雪琴一路杀进总决赛的情形就说明了一切。字斟句酌,她也没有输出多少有价值的内容;但有时候,毋须动脑的“速食快感”更能让人“上瘾”。

然而,喜剧不能只是一种快消品,就像影视剧不能只拍给热搜。好的喜剧必须要让人笑,却不能只引人发笑。喜剧源自对荒诞与错位的展示,而造成荒诞和错位的往往是悲剧。

而悲剧,应当使人思考。只有人类思考了,上帝才会发笑。只有演员思考了,观众的笑才有意义。

2011年,北京人艺演过一出戏,名为《喜剧的忧伤》。接近两小时的表现,观众每场平均要笑50次。但笑,从来不是这部话剧的最终意义。马戏团耍猴更好笑。

后记:《爱笑会议室》还会有吗?

今年的喜剧综艺,又有点多。

《脱口秀大会3》收官了,德云社的团综《德云斗笑社》还在继续;《欢乐喜剧人6》结束了,东方卫视又快马加鞭推出了《综艺喜剧王》;《笑起来真好看》口碑彻底崩塌,湖南卫视毫不气馁,拟邀沈腾和李诞再搞一部《喜剧不谢幕》。虽然这名字有点“鸡汤”。


或许知晓单纯竞技的喜剧综艺难以打动观众,这几档新节目都设置了点新花样。

《后浪可畏》嘉宾瞅准了郭德纲、大鹏,想做一款喜剧版《演员的诞生》;要做“喜剧综艺团”的《欢迎来到我的世界》拟请贾玲、孟鹤堂,后者刚在《欢乐喜剧人6》上拿了亚军;《综艺喜剧王》邀请了郭德纲、沈腾、黄渤,准备搞个“跨界喜剧王”;《喜剧不谢幕》虽然还是熟悉的真人秀味道,但采取了剧场票房竞演的方式,嘉宾成了剧场经理。


乍一看,变化挺大。但仔细一瞧,还是五年前那些老熟人。郭德纲口才一流,但搭大鹏也好,配沈腾也罢,观众看的估计也不是选手;沈腾和李诞上一档综艺不好看,问题也不是出在节目制度上;大牌演员到来了,能不能炒出CP感、闹出火花犹未可知。

无论如何,《爱笑会议室》也很难再出现了。一线平台很难允许这种低成本好操作的“胡闹”,毕竟它很难得到广告主的青睐。地方卫视也不会搞这种没热度的玩意,有这种选手还不如去抖音、快手涨粉来得快。至于短视频公司嘛,又把喜剧给做成了快消品。

或许,喜剧综艺再也难复往日辉煌了。不过,听说沈腾新成立了一家影视公司?

文/冯壹

往期推荐



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媒体主张: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