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于社区的资助模式



与熙熙攘攘的募捐话题相比,关于资助的探讨长期门前冷落。但在公益行业的生态系统分工中,基金会最基本的使命是通过资助其他公益主体实施公益活动、项目或服务。本次论坛围绕“有效资助的本土实践与价值”,探讨应对慈善行业专业性、有效性提升的社会需求,以及公益资金的支配逻辑、分配艺术和发展趋势。

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任艳萍秘书长

大家好!我是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的任艳萍。

我们基金会所服务的区域就是位于我们浦东的洋泾街道,整个街道的行政范围是在7.38平方公里,在我们的整个社区目前有15.3万的常住人口。

 目前,我们年度的慈善动员能力在120万左右,然后目前累计开展的资助和我们实操的项目总计有30多个。截止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经累计有1190万的公益善款进入到我们基金会,同时,我们也是有920多万的公益资金支出,从资金使用上也可以看出我们的资助,或者说我们的项目开展有一定的成效。目前,基于我们是作为上海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获得公募资质的社区基金会,我们的资金募集有我们说1+3这样的一个模式。

有了资金的来源,其实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就是资助有效性的问题,因为我们是深耕于社区的社区基金会,所以其实我们的居民捐赠人,就是非常关注他的资金的捐款用到了哪里,以及他所资助的这些人群或者是项目是不是能够得到最大化的一个帮助。

     那以我们“洋泾一日捐”的这个社区微公益资助平台为例,因为我们每年在捐赠资金当中有将近30到50万的资金是来源于我们40个居民区的居民的小额捐赠,那我们把这一块的捐赠资金,我们就是设计了“一日捐微公益资助平台”,我们希望培育的不仅是有好的项目落地,而且也是能够希望有更多的居民捐赠人,能够参与到我们这个资助项目的筛选和持续陪伴这个项目成长的过程当中来。

所以我们在前期设计这个资助平台的时候,我们在评审的标准里面,除了有我们的专家评审组,专家评审组比如说有我们的公益领域的专家,有我们理事会的代表,有我们街道相关部门的代表,同时我们还会邀请30到50位的居民捐赠人代表,我们称他们为大众评审,参与到“一日捐”项目的资助评审 当中来,我们以六四的这样一个比例,用同样的评审标准,以排名得分前后的方式来最终选出我们七到十个每年落地洋泾的公益项目,同时,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项,就是我们会收集我们40个居委会的代表,选择他们所感兴趣的项目,成为项目的落地方。那这个好处是在于我们收集了意向表之后,虽然他的意向并不能直接影响他的得分,但是在前期项目进入社区做精准的需求调研,以及项目中标后,具体落地哪几个小区,它会有很重要的参考的这样一个数值,也确保了我们的项目在中标之后,它能够落地到最需要这些项目的居民区。

所以我们“洋泾一日捐微公益资助计划”,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也一直在思考自己资助的定位。其实,相信大家都了解,我们有很多的资助平台,不仅有我们政府的,很多购买服务的平台,也有很多其他大型基金会的一些资助平台,那对于我们资金规模其实并不是非常大,更来源于我们洋泾居民捐赠的这样一个捐赠资金项目,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去有效的去使用好这一部分的资金,所以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我们会更关注它这个项目的回应是不是真正的来源于我们的洋泾社区,是不是精准的细分了我们这个需求,服务群体,来找到他们的一个需求,能够找到更精准的需求回应,同时,他在设计项目的过程当中,是不是能够看到他的一个专业理论的指导以及它创新的一个模式。

应该来讲,我们每一年,尤其是新一轮资助的一日捐项目,都是一些我们社会组织有创新性,可能甚至是一些试验性的项目,会放在我们的这个一日捐的平台上,但是创新不代表它就是短期的一些项目,我们也会非常关注到它的项目中长期的规划,因为我们始终觉得,无论是特殊群体的一些需求的回应,还是说某一个社区问题或者社会问题的解决,它一定不可能只依靠一年、两年这样短期项目的服务,它一定是需要一个长时间的,不断迭代的项目设计才能够真正的去解决或者说回应这些问题,所以我们也非常关注它的一个项目的可持续,中长期的这样一个规划。

第三个,我们会关注到从社区资助的角度来说,这个项目来到我们洋泾之后,除了把非常新的一些理念和服务方式带到洋泾,回应了需求之后,它能不能在洋泾生根,也就是我们会关注在整个项目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不是可以培育出我们在地的志愿者团队,我们的居民领袖,甚至在我们的社会组织,是不是可以逐渐从引领到陪伴,甚至是可以慢慢的作为一个支持,我们有更多的居民自组织或居民团队可以来继续运营这样的一些项目。

同时,我们也会关注到我们的一些试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在运作了一两年之后,它可能刚开始是服务一两个居民区点位,那慢慢的,它是不是复制到更多的我们洋泾的社区,让更多的服务对象受益。那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会分阶段给到我们的资助组织,资助的社会组织或者资助的这个项目以不同的支持,那在项目落地的时候,我们会帮助我们的,尤其是外部的一些社会组织,他们可能第一年来到洋泾,我们会要求或者说是陪伴他们去到我们的一些意向的居委会,或者说是有潜在需求的一些单位,去做一些需求调研,然后帮助他们去找到可用于服务的一些社区在地的一些资源。

那在监测和评估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会陪伴我们的第三方,我们会全程参与到项目的监测和评估过程当中,从我们的角度,去为项目的推进和项目的发展给出我们自己的一些建议,因为我们始终觉得我们是陪伴这些项目或者陪伴社会组织共同来成长的这样一个角色。那在每一年项目结项的时候,我们也会和我们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一起,和我们运营项目的社会组织来探讨,我们如果下一年还想继续来开展项目,我们是有哪些的维度或者哪些方式方法上面可以有进一步的提升,然后我们也希望我们每一个资助的项目,它都是可以,有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可以一同来赋能我们这样的一些项目。

那经过2015到今年这样的一个尝试,我们六年多微公益资助计划,金额上面已经有420万左右的资助池子,然后同时我们有23家社会组织的30个项目,我们已经累计服务超过12万的洋泾居民。那我们也非常开心,因为我们在这些资助项目当中,像耆乐晚年,长者生命教育这样的一些长期资助的项目,分别获得了我们浦东新区的一些品牌项目的称号,优秀志愿者团队的称号,以及我们一些社会治理创新项目的这样一些荣誉。从这些奖项上,也可以看出我们的项目是不断的在成长。从我们资助的角度,我们也很开心能够陪伴这些项目成长为,从创新项目成长为一些品牌的项目。

那在这30个项目的类型上面,我们也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梳理。我们发现和我们当时在2019年做中青年社区关注的这个项目意向调研中是不谋而合的,我们社区教育类是占到了我们最多的项目类别,然后其次是社区服务。然后第三其实我们也是非常开心,因为是社区发展类的项目,也得到了我们居民捐赠人或者说是我们居民的关注,也是体现了我们社区资助的一个特色。那以我们洋泾绿洲食物银行的项目为例,我们从一开始的食物包到我们的分享冰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组建了14位志愿者的这样一个体系,同时我们也在2020年的时候入选了慈善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中国行动的基金会资助的案例。那从这些内容上来看,我们也是可以从另一个维度来去凸显我们的一个资助的有效性。

那最重要的,其实我们还是不仅培育项目,培育社会组织,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在培育我们的捐赠人,改变他们生活的环境,让他们自己有能力去成为更新生活的主人,这是我们最乐于见到的一个变化。

最后其实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在这几年过程当中,从原来点对点的项目资助,我们也慢慢的去发现其实很多的社区问题,或者是一些社会问题,并不一定靠单个的项目就能够进行一个有效的回应,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也是在关注到如何把我们现有的一些已经比较成熟的项目能够进行一个合并,也就是通过项目集的这样的方式,去发挥它矩阵的一个效应。

以我们认知友好社区建设的这个项目来举例,从一开始我们是资助一个一个的社会组织在我们社区开展认知症的科普,认知症的筛查,认知症的一些生命教育的这样的一些活动,那慢慢的,我们就在街道的支持下面,我们有了一个叫洋泾记忆咖啡馆的这样一个多维度的公益空间,我们有高风险的认知症老人可以在咖啡馆,去参与一个实景化,社会化体验的这样一个非药物干预的训练,同时我们的居民,我们的爱心企业,可以以15元兑换一杯咖啡的概念去参与到我们社区的随手捐赠和随手公益。同时,也有很多的居民作为专业志愿者,他可以来为我们的咖啡馆设计招牌,成为一日店长。

我们觉得作为一个基于社区的项目资助,首先是我们要为社区搭建一个广泛的参与路径,同时我们也要,跟我们的多元合作方去建立一个良好信任的关系,同时我们也要练好内功,去有足量的品牌项目,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参与和可持续的捐赠。同时,我们也要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要有一定的布局,不管是通过需求调研,还是我们通过一些行动规划,我们在这样一个有序指引的过程当中,才能够长效的去回应我们的很多社区问题,去实现我们资助的有效性。




圆桌讨论

什么是很好的资助行为/什么才是一个有效的资助?

我非常同意刚才仁德基金会王宛馨老师和正荣基金会吴军军老师的关于有效性资助的分享,因为其实两位老师分享的观点也是包含在我们社区基金会资助的这个观点之中的,但是主持人刚才也提到了,我们是非常特别的一类,就是社区基金会,所以我也想多分享一点,就是我们社区,基于社区这个资助模式,我觉得从我们的有效性定位当中还多了应该说两个点,一个是我们非常关注在资助过程当中的参与性和在资助过程当中对我们整个社区慈善公益文化认知和生态的促进。

 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们有一个叫少年志中学生志愿者挑战赛的项目,看上去是一个中学生志愿者培养,其实我们是通过一个小额资助中学生在社区开展微公益的这样一个概念,但是我们不仅只是资助中学生,我们还配套我们服务学习的课程,为中学生来赋能,引导他们去关注到社区的问题和一些社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用他自己的……

  其实中学生利用我们给到的这个500到1000的小额的资助,他会去参加完培训之后发现社区的需求,去设计一个微公益的项目并且执行。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不仅是在资助一个非常微小的公益项目,还是在培育中学生关注到社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且参与其中。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学生是,我们说青少年是社区的未来,那其实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去为整个推动洋泾的这个社区公益慈善文化更好的生态发展在培育我们的种子,培育我们未来的一些社区领袖。那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我们从社区的角度关注到的一个有效性资助的点。




资助价值到底在哪里/资助型的工作者有哪些要求?

我自己其实是做项目出身的,那我在去年去系统学习PMD国际项目认证的过程当中,我非常喜欢他对于这个项目人才培育的一个方法,就是解释,我觉得也可以用到我们资助人才或者资助官员的这个培养的一个方向。它是认为就是作为一个好的或者我们今天谈到资助官员,他既要懂科学,也要有艺术方面的才能,怎么来理解?就是科学可能就是我们一些基础的,刚才我们宛馨老师提到的,项目资助的这种管理流程,还有一些规范性,包括这种透明的这样一些了解工作方法。是可量化,可管理的。

那艺术其实这个也是我自己切身的一个体会,因为我们每一个资助项目都是有非常多的利益相关方。那在这个沟通和共识达成的这个过程当中,就非常需要我们的资助官员有高超的协作的能力,或者说我们的高情商的这样一个,甚至是一些说话的艺术,能够不断的在过程当中把我们的利益相关方从自己不同的需求的角度去逐步的达成共识,确保这个资助项目有效性的这样一个实现。

    那我自己还加了一个其实是视野,我觉得作为一个未来高端的资助人才,他一定要有一定的行业视野。比如说他要不断的与时俱进,了解我们这个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新的一些需求点,同时了解我们行业当中新兴的一些社会组织的不断的诞生和成长,同时还要有现在非常时髦的词语叫跨界,就是我们是不是能够擅长了解到其他的一些行业当中,但是也是能够为我们公益项目发展所用的,我自己觉得能够有这样三个方面维度的,可能是未来我们非常需要的资助的人才。

(周旭峰:您这段发言我特别有感触,因为原来我们讨论的时候,科学大家是一致的,也有很多人跟我讲说资助是一个玄学,但现在用一个艺术的这样一个表达,我觉得还是很好的去把握了这个分寸,它就是要有这样的一些东西。那么很可能就是说我们有时候选择,因为作为一个资助的一方,有可能说选择要比埋头去做有的时候是更加重要的,我们经常,公益圈的小伙伴很容易去埋头做事,但是不怎么抬头看路的,未来可能要求我们要有更宽阔的一些视野,我们可能要去做一些选择的时候,要去看到这样的一些趋势性,因为跨界跨得不好,有的时候我们叫骑墙,就是在那个上面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很可能就没有跨过去。所以我觉得可能对于资助官员的这个要求,可能还真的是挺难的。)




资助机构目前在行业里还是很少,是否在某种意义上资助有点被弱化?

从我们社区基金会的角度来讲,我自己的理解其实并不是弱化,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不同阶段的身份,其实实话跟大家说,我们基金会刚起步的时候,的确实操的项目比例上要比资助的多,他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当时我们在刚进入到社区的时候,我们需要去树立自己的公益专业形象。

这个时候其实我们需要通过自己操作的项目,因为这个是最直接能传递我们机构的理念和我们希望去实现的社区目标,我们其实是有一些示范的作用在里面。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能够最快的和社区的很多资源马上迅速的建立关系,因为告诉别人我要做什么更方便、更容易让他有一个接受度。

其实到目前来说,我们基金会整个更体现了他的资助,我们资助的比例已经占到了绝大多数,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一个转变,就是我们在过程当中也不断地在培育我们本土社会组织的实物类的,就是直接开展服务的社会组织,他的细分领域和他的服务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这样也才能够去把我们资助的,尤其是我们社区基金会其实目前来讲,我们有一半的资金都是来源于居民的捐赠,他们更关注他这个项目服务的成效性,而且大家都在同一个社区,都是实时都能看到这个项目的成效。有了社会组织的成长,我们也才能更好的去做到资助,所以这也是我们这几年逐步的,比如说通过一日捐陪伴式的资助,去帮助我们社会组织的成长。

  我自己也和一些企业的基金会,或者其他大型企业有一些交流的时候,就发现刚才宛馨老师提到的信息壁垒的问题,其实很多企业基金会他不了解原来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类型专业的社会组织,他其实可以提供直接服务的,而且服务的非常有成效,我想这一块可能也是一些,可能一部分基金会他不了解,他觉得是不是只有我自己可以去做,我觉得如果能够有更好的这样一个信息互通的平台,未来我不知道是不是会有更多企业的基金会,他愿意用资助的方式交给我们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去开展。

最后一点,我自己在资助的过程当中,我们其实也有一个一直在把握的度,就是刚才也提到,在资助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捐赠方,我们合作的政府部门,我们资助的社会组织,其实对于这个项目的成效性,或者说他的最终目标,其实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定位,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沟通和协调,而且有的时候可能比如说作为资助方我们希望是往这个方向走,但是可能社会组织他在设定自己项目目标的时候,他有自己的节奏,这个时候其实是有一定的成本要去沟通、去陪伴,甚至有的说调整一些资助的进度,我想可能这个也是一个难点,会让很多想去做资助的基金会,他会有一个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个畏难的情绪在里面,他觉得这样还不如我自己去做,可能更好的去达到自己的成效,这是我自己一些小小的观察。

(周旭峰:明白,您说的这部分其实对我来说有很大的一个启发,实际上三位老师共同的一点,其实是认为行业还在生长当中,我们还没有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很多的打通实际上是有很多阻碍的,他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有一些可能真的要期待行业发展,我觉得未来我们倒是可以做一些事情,如果现状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我们每一年都应该去统计,就是全年整个中国的慈善资金的支出当中,我们看一下在这个里头资助的比例大概是多少,他可能会有很多的客观原因,但我想他的比例、他的变化是能够说明比较多的问题的。

最后就是说,实际上我在今天的会议之前,我也看了一下,根据基金会中心网的报告,其实最近十年,大部分的基金会尤其是由企业和个人出资来成立的,已经占了我们整个基金会行业的半壁江山,你们刚刚讲过这样一些经验也好、案例也好,其实对这些年轻的基金会未来怎么去使用他们的资源,他们现在已经注册了,他们未来是选择更多人用资助这样一个资源杠杆的工具来实现自己的公益目标,还是选择说自己继续去试水,其实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行业的成熟度,我感觉是这样子的。)




有效的资助实际上包含了哪些要素?

我自己一个小小的总结,或者说可能给一些年轻基金会的一些可以运作的步骤,我觉得首先其实最重要做到的还是规范性,这个是包括我们自己也在学习很多优秀基金会资助的流程和规范,这个是基础、基石。

       第二块我觉得其实还是非常鼓励大家去思考自己资助的定位,就像我们在设计日捐的时候,我觉得完全可以从自身基金会的使命愿景出发,或者说我从我自己熟悉的领域先开始做,但是我觉得一定是有一个资助的定位,自己的角色。

       第三个我觉得还是一个资助的规划,就像我们基金会现在的每一个品牌项目,他都不是第一年就长成这样的,其实我们是要允许给自己一些不断的探索、试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每年要有自己的反思迭代,所以它一定是有步骤的,我觉得不要畏惧踏出第一步,但是在过程当中我们不断地做好、优化,找到自己的一个资助节奏。

       最后一个其实包括我们自己也在探索的,我觉得还是一个有效资助的评估体系完善,尤其是我们这几年社会问题,包括我们的关注领域越来越多元,他每一个领域或者是每一个类型的项目有效性评估,都有自己的一个需求和特点,这个其实我们也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但是我觉得这个有效评估的,不管是他科学方法的完善和他最终呈现方式的多元,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们自己非常关注的最后一个点。

    (周旭峰:我觉得您这几个总结的非常好,我觉得对大家非常有启发,实际上我之前打交道的时候,有很多的资方他愿意去做资助,第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封控,因为他对这样一些具体的社会议题,或者操作的方式,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他不了解,所以可能基于这个,他也很愿意去找一个专业的资助机构来合作说,我把资金委托给你,你帮我再去执行这样的一个过程。)





关于本次论坛的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直达

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是由上海第一财经传媒公司与上海第一财经报业有限公司联合发起于2013年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旨在传播公益理念,实现全民参与;倡导文化传承,推动社会共荣。基金会的愿景是以共情、共创、共享的精神,推动负责的商业;以和善、和谐、和美的理念,共建温暖的世界。基金会的定位是新思想的倡导者、新资源的联结者、新公益的促进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在继续开展已有品牌项目的基础上,将重点关注慈善资产管理、有效资助等公益行业关键课题,依托专业团队、专家智库的支持和第一财经跨媒体的传播,为公益发展注入新能量、形成新生态。

编辑|李宏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