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过有效资助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与熙熙攘攘的募捐话题相比,关于资助的探讨长期门前冷落。但在公益行业的生态系统分工中,基金会最基本的使命是通过资助其他公益主体实施公益活动、项目或服务。本次论坛围绕“有效资助的本土实践与价值”,探讨应对慈善行业专业性、有效性提升的社会需求,以及公益资金的支配逻辑、分配艺术和发展趋势。

有效资助的本土实践与价值平行论坛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2年会


 有效资助圆桌讨论 

上海仁德基金会秘书长王宛馨女士

福建省正荣公益基金会理事吴军军先生

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任艳萍女士

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周旭峰

    周旭峰:资助去哪儿了?伴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募款形式不停地诞生,尤其互联网推动了形式多样的公开劝募以后,关于善款的透明度和公平性成为年度的热门话题,一不留神就能冲上热搜。之后发生了什么?善募之后必须善用,善用才能促进更好的捐赠,但是资助这门手艺似乎被提及得越来越少,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的基金会总量已经超过9200多家,基金会很多选择了自己的钱自己花自己来运作项目。在这个运作的过程当中,又因为项目的分散、专职人员的缺乏、导致专业性不强、有效性不足,进而在影响捐赠方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大批专业性公益服务机构却因为资金不足,无法开展更多的公益活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的需求。


什么才是一个有效的资助?


    王宛馨:有效资助,在我的从业经验里面,就是说一个项目,符合捐赠人的意愿,同时又解决了当下一个非常迫切的需求。我就举例,在这种重大的卫生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仁德从2020年到2022年,经历了两次,一个武汉疫情,一个上海疫情,我们都得到了来自企业基金会的项目资助。

    企业基金会跟仁德进行合作,他们有资助的意愿,并且他们也有资助项目的立项资金,仁德就发挥团队优势,发挥链接的项目执行的优势,可以在他们的监督下,根据他们的捐赠意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笔善款用到有需要的或者是说指定的这个群体上面。在这个模式下面,这种资助就是一种有效资助非常好的一个案例,双方基于这个模式下面的合作,也是来自于彼此的信任,来自于各自的分工,还有一个就是仁德基金会在这个当中扮演了一个专业性的公益组织的角色。   

    周旭峰:就是说原来很多的资助,一家基金会是可以给另外一家基金会,因为我们信任他有更强的这样一个资助的专业和能力,对不对?   

    王宛馨:还有执行力。

    周旭峰:但是你们如果是执行,通常还会有再往下的链条吗?

    王宛馨:我们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这个案例里面,我们就没有往下的链条了,但是在其他的一些合作的模式下面,比如说后疫情时代,有一些企业基金会关注社会组织,特别是一些草根社会组织的生存,他们愿意把捐赠钱拿出来支持这些草根组织公益项目的发展,还有他们组织发展的时候,我们就会通过仁德的执行链条,去筛选符合捐赠人捐赠意向的社会组织,同时去筛选好的公益项目,然后再继续支持下去,就把这些钱给到了社会组织。

    周旭峰:王老师提到的其实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资助的模式。


    吴军军:正荣从成立以来一直采用的方法它是小额资助,那我们在聊有效资助的时候,感觉更像是一个结果评价,就是我回头往回看的时候它是不是有效的,那一般上我们说有效的时候,可能是更多是针对社会问题,我是不是有效的解决了社会问题,那会去谈论有效,但其实它不只是这个维度,它还有更宽广的维度,比如说我在做资助这个事情的时候,它是不是可以反思的,它是不是可以形成模型,它是不是可以发展的,它是不是可以成一个系统,甚至它是不是有一个乘数的效应,有没有一个杠杆力,那这些的点它都可以跟有效挂钩起来。

    我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前我们在跟区域的枢纽平台合作的时候,那当时他们在做的很多的事情是所谓的培育本土的NGO,可能是进行一些能力的建设,那当时我们跟他合作的时候,是希望他们可以去资助,比如说他们用我们的方法小额支持NGO,然后去激发本土的资源一起参与进来,然后去推动事情可持续的去做,那我们这么去做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平台它可以很好的去把资源滚动起来,就也就是说它发挥了一个杠杆力的效应,比如说我支持基金会用20万的资金去支持NGO,后面做到程度可能是200万或者是甚至更多的效果,那其实这个比我们说单独拿出去20万的这种效果,它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形成了另外一个维度的思考模式,它是变成一个模型,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也是一个有效的资助。

    周旭峰:根据您描述的这样的一种现象,觉得除了一个项目合作型的这种资助以外,实际上还有能力赋能型的对吧?就像现在我们如果是投资行业,类似于像我们公益的一个投资人,就是说你对机构很可能不只是看好,它拥有的那样一个市场,同时也希望帮助它本身能够有所成长对吧?这个是非常有趣的,就是资助机构某种意义上像是一个公益行业的投资机构,往往也能起到类似的这样一些作用。

    最后一位想请请任秘书长,我好像听说这两位,就是说这两家应该也跟你们发生过,就是在资助的环节当中也会发生一些关系,同时你们又是一家社区基金会,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刚刚已经听到了你非常精彩的这样一些分享,这个环节你自己做一点小结,从你们这样的一个复杂的维度,就是又有上下游链条的合作,同时又有自己非常好的这种区位,就是你说的蓄水池,那你们怎么去理解这样的一个资助,或者说怎么样的资助才是比较有效的?

    任艳萍:我非常同意刚才我们宛馨老师和军军老师的关于有效性资助的分享,因为其实两位老师分享的观点也是包含在我们社区基金会资助的这个观点之中的,但是主持人刚才也提到了,我们是非常特别的一类,就是社区基金会,所以我也想多分享一点,就是我们社区,基于社区这个资助模式,从我们的有效性定位当中还多了应该说两个点,一个是我们非常关注在资助过程当中的参与性和在资助过程当中对我们整个社区慈善公益文化认知和生态的促进。

    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们有一个叫少年志中学生志愿者挑战赛的项目,看上去是一个中学生志愿者培养,其实我们是通过一个小额资助中学生在社区开展微公益的这样一个概念,但是我们不仅只是资助中学生,我们还配套我们服务学习的课程,为中学生来赋能,引导他们去关注到社区的问题和一些社区的需求。

    其实中学生利用我们给到的这个500到1000元的小额的资助,他会去参加完培训之后发现社区的需求,去设计一个微公益的项目并且执行。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不仅是在资助一个非常微小的公益项目,还是在培育中学生关注到社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且参与其中。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说青少年是社区的未来,那其实我们也是在不断的去为整个推动洋泾的这个社区公益慈善文化更好的生态发展在培育我们的种子,培育我们未来的一些社区领袖。那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我们从社区的角度关注到的一个有效性资助的点。

   周旭峰:由于我们的整个慈善发展的年限也不是特别的长,导致大家的热情又很高,所以我们生活当中实际上碰到的,一旦涉及到公益慈善的话,大家都倾向于最好是亲自去做,但恰恰向组织或者个人提供资金去实现社会目的,某种意义是往后退一步,他充当一个资源提供方的这样一个角色,这也是我们最简单,也是最通用的这样一个慈善的方式。但是,可能对于很多伙伴来说,对这样的一个价值他比较陌生,所以今天非常难得,把三位都请过来,我们刚刚就听到说你们其实是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方式,其实在行使这样的一个资助。所以你们自己可不可以在这个环节我们做一个小的回顾,从你们自己过往的这些案例,这些经验,能够谈一谈你们自己觉得自己做的这个资助的工作,价值到底在哪里。或者说成为这样的一个资助型的人才,我可能用了一个这样的名词,或者我们叫资助型的工作者,可能就是说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对你们有哪些要求,这个要求可能没有我们现在官方或者说我们有特别明确的一些表达,请你们自己先来概括总结一下能不能给我们蹚蹚路,或者给我们有一点感受好不好?


有效资助的价值和对工作者要求


    王宛馨:其实资助的有效价值,就是把社会资源真正的用在有需要的群体身上。那么对从事资助工作的从业人员来讲,在它的能力模型当中,最基础的肯定就是它的使命感和自律,它要知道从事的这个行业在用的是别人的钱,所以他不能辜负捐赠人的信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是专业性,也就是说你善于去发现公益需求,社会需求,并且根据需求把它设计做成一个项目,一个很好的项目。

    第三点是协调和沟通能力,你必须要跟捐赠人进行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去说服他把钱拿出来捐赠到你的这个项目里面。

    最后,实际上还是专业能力,就是能把这个钱真正的用好。所以说对一个公益人才而言,对从业人员而言,其实这些能力要求还是非常综合性的。

    周旭峰:我听起来也很复杂。您刚刚说的最后一个,就是说要把这个钱给用好,刚刚我们说的,有的可能是自己去驱动,但更多的可能要去识别一些优秀的项目,或者再去委托第三方的执行机构来做,可能这些都是并存的是吧?

    王宛馨:对的。 


    吴军军:正荣公益基金会成立从业资助这个工作大概前后十年,回顾这十年的历程,可以用三个词语去表达,我们所去的的一些成效。第一个就是成就人,这个人是指的是公益,有志愿于从业公益的人,或者是专职的这些公益人才。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的钱去资助不管是机构也好还是项目也好,其实是人在用,我们给的资金比较灵活,可以让他们用到一个他们觉得有需要的地方,可以帮助人的成长。

    第二个点叫做帮助事情或公益项目的发展,通过资助的方式,通过项目化的运作,会用这种方法去让人介入到一个社会问题当中,然后可以去推动某个问题的发生或者是某个问题的解决,这是在帮助事情。

    第三个是有培育的功能。因为有时候社会在发展的这个过程当中,它有一些新的东西,需要刻意去培育的,这些刻意的培育大众没办法去理解,或者没办法去做的,这个时候就是专业的基金会要有意识的培育,这就是资金非常重要的一个用处。

    周旭峰:明白,两位老师讲完以后,这一类的人才应该未来是稀缺型人才,就是说我估计需求会越来越旺盛,但是好像我们的储备是严重不足的,听听任秘书长的意见。

    任艳萍:我自己其实是做项目出身的,那我在去年去系统学习PMD国际项目认证的过程当中,我非常喜欢对于这个项目人才培育的一个方法,也可以用到我们资助人才或者资助官员的培养。它认为一个好的资助官员,既要懂科学,也要有艺术方面的才能,怎么来理解?就是科学可能就是一些基础的,刚才我们宛馨老师提到的,项目资助的这种管理流程,还有规范性和透明这样一些了解的工作方法,它们是可量化,可管理的。

    资助作为艺术其实也是我自己切身的体会,因为我们每一个资助项目都是有非常多的利益相关方。那在这个沟通和共识达成的这个过程当中,就非常需要我们的资助官员有高超的协作的能力,或者说是高情商,甚至会说话的艺术,能够不断的在过程当中把我们的利益相关方从自己不同的需求的角度去逐步的达成共识,确保这个资助项目有效性的实现。

    我自己还加了一个是视野,作为一个未来高端的资助人才,他一定要有一定的行业视野。比如说他要不断的与时俱进,了解我们这个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新的需求点,同时了解我们行业当中新兴的社会组织的不断的诞生和成长,同时还要有现在非常时髦的词语叫跨界,就是我们是不是能够擅长了解到其他的一些行业当中,但是也能够为我们公益项目发展所用的,我自己觉得能够有这样三个方面维度的,可能是未来我们非常需要的资助的人才。

    周旭峰:您这段发言我特别有感触,因为原来我们讨论的时候,资助是科学这一点大家是一致的,也有很多人跟我讲说资助是玄学,但现在用资助是艺术这样的表达,还是很好的把握了这个分寸。作为一个资助方,有可能说选择抬头看路要比埋头去做事有的时候更加重要,我们公益圈的小伙伴很容易埋头做事,但是不怎么抬头看路的,未来可能要求我们要有更宽阔的一些视野,我们可能做一些选择的时候,要去看到这样的趋势性,因为跨界跨得不好,有的时候我们叫骑墙,就是在那个上面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很可能就没有跨过去。所以对于资助官员的这个要求,可能还真的是挺难的。所以到这个阶段,我想提一个有点小尖锐的问题,我们通过前两轮的讨论,我们其实意识到资助是很重要的,资助实际上也是我们基金会或者说在公益行业里面三类当中是最应该去做的,但事实上这么多年发展下来,我们很多基金会即便是有一些资助行为,但是更多的还是去选择以自己运作为主,就像我刚刚开头的时候聊到的样子。那么资助某种意义上是有点被弱化的,你们其实是我们很不容易精心挑选出来,是主要在做一些资助的代表,所以想听听你们,站在你们的立场,你们认为怎么会出现目前的这样一个格局,似乎是一个老调常谈的话题,我们在今天这个场合里,我们再来聊一聊,听听有没有一些新的见解,还是我们请王老师聊聊看。


基金会资助被弱化了吗?


    王宛馨:好的。对这个问题,我想说一下,因为我们仁德基金会是公募基金会,这种资助对我们而言,也就是筹资,筹资对公募基金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我们自身的工作来看,我并没有觉得资助被弱化了,因为我们这些年来一直是非常强调筹资这个工作的重要性的。

   但是可能对一些非公募基金会而言,包括一些企业或者是一些爱心人士成立的基金会,他们可能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大部分资金自己去使用。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信息差的问题,还有一个信任的问题,因为合作双方只有彼此信任了,那么捐赠人才会把钱拿出来去交给社会组织去做项目。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我们很多希望找到资助资源的社会组织或者是基金会,首先还是要把自己的内功练好,同时要加强自己品牌的建设和传播。

    在我们这个公益生态当中还有另外一个,就是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其实他们更多的是在实操层面,他们是需要更多资助来源的,他的资助来源可能就是来自于资金会,可能来自于政府也可能来自于企业,但是我们在谈资助的时候,可能往往会把他们的需求没有放到筹资这个层面上来,因为我们更多的把他看成执行机构,所以我们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生态来看的话,可能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搜集一些数据,有可能有一些社会组织本身已经做了很好的筹资工作,只不过是因为他不太善于去说,所以可能我们就会把这一部分给遗忘掉了。

    但是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发展当中,不管是基金会还是社会组织,会更加重视资助筹资这一块的工作,所以弱化的话不一定是一个趋势,但是可能只是暂时的过程。

    周旭峰:我刚刚提到的弱化某种意义上也是针对我们的募捐环节直接做的对比,实际上我们会听到对于公募基金会来说,刚刚王老师提到的,本身在他的工作当中是重要的一环,就像开头我们有聊过,善募必须善用,善用才能够促进更好的募款对吧?所以其实这个本来就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容易被遮蔽,吴军军老师您聊一下,这一块您怎么来看?您认同被弱化吗?


   吴军军:应该来说不怎么去突出、去聊资助这两个词,我个人感觉他会更多的去聊支持,就是支持跟NGO合作,或者是去支持NGO,这个现象其实是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它有两种趋势,一种就是说我有钱,但我对某个问题非常的重视,所以我自己召集人马,我自己去做项目的执行,具体的去操作。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做。

    第二个是他觉得要解决的事情非常多,他可能没办法使用召集自己团队的事情,他还是要跟NGO来合作,NGO来合作他会下命题,比如说我有一个既定的命题,你NGO跟我合作,可能都要按照既定的命题思路去执行,大家更喜欢用这种模式,支持跟合作的模式,因为这背后可能是不是跟资源有关,就是他整个的品牌或者是话语权使他更好的去把握,而且整个的项目质量他可能比较好去把握,但在终端跟捐赠能去进行的募资或筹款会有更好的表述,这样子方便他最后的一个募款。因为资助要设立大的目标,他希望要有多元性,希望更有丰富性,其实对于资金的独立或自由度、灵活度的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从目前来看,这样子的出资方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感觉好像慢慢的不怎么去谈,但更多基金会的平台还是愿意跟NGO来进行合作的。

    周旭峰:结合王老师刚刚讲的,其实我们的很多部分是信息差的问题,出现在有一方可能他的品牌、他的整个专业度,可能这些要素慢慢汇总起来了以后,他的渠道就逐渐会通畅了。请任秘书长聊一下,你其实是多重角色都有,你应该更有感受,你跟我们聊一下,你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从你自己的感悟当中,你觉得是有一点弱化吗?还是说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只是我们不够关注而已。

    任艳萍:从我们社区基金会的角度来讲,我自己的理解其实并不是弱化,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不同阶段的身份,其实实话跟大家说,我们基金会刚起步的时候,的确实操的项目比例上要比资助的多,他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当时我们在刚进入到社区的时候,我们需要去树立自己的公益专业形象。

    这个时候其实我们需要通过自己操作的项目,因为这个是最直接能传递我们机构的理念和我们希望去实现的社区目标,我们其实是有一些示范的作用在里面。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能够最快的和社区的很多资源马上迅速的建立关系,因为告诉别人我要做什么更方便、更容易让他有一个接受度。

    其实到目前来说,我们基金会整个更体现了基金会的资助,我们资助的比例已经占到了绝大多数,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一个转变,就是我们在过程当中也不断地在培育我们本土社会组织(实务类),就是直接开展服务的社会组织,他的细分领域和他的服务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这样也才能够去把我们资助的项目做好。尤其是我们社区基金会,目前我们有一半的资金都是来源于居民的捐赠,他们更关注这个项目服务的成效性,而且大家都在同一个社区,都是实时都能看到这个项目的成效。有了社会组织的成长,我们也才能更好的去做资助,所以这也是我们这几年逐步探索出来的,比如说通过一日捐陪伴式的资助,去帮助我们社会组织的成长。

    我自己也和一些企业基金会,或者其他大型企业交流时,发现刚才宛馨老师提到的信息壁垒的问题,其实很多企业基金会不了解原来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类型专业的社会组织,其实可以提供直接服务,而且服务的非常有成效。可能一部分基金会不了解,他觉得是不是只有我自己可以去做,如果能够有更好的信息互通平台,未来我不知道是不是会有更多企业的基金会,他愿意用资助的方式交给我们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去开展。

    最后一点,我自己在资助的过程当中,我们其实也有一个一直在把握的度,就是刚才也提到,在资助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捐赠方,我们合作的政府部门,我们资助的社会组织,其实对于这个项目的成效性,或者说他的最终目标,其实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定位,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沟通和协调,而且有的时候可能比如说作为资助方我们希望是往这个方向走,但是可能社会组织他在设定自己项目目标的时候,他有自己的节奏,这个时候其实是有一定的成本要去沟通、去陪伴,甚至有的说调整一些资助的进度,我想可能这个也是一个难点,会让很多想去做资助的基金会,他会有一个畏难的情绪在里面,他觉得这样还不如我自己去做,可能更好的去达到自己的成效,这是我自己一些小小的观察。

    周旭峰:您说的这一部分其实对我来说有很大的一个启发,实际上三位老师共同的一点,其实是认为行业还在生长当中,我们还没有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很多的打通实际上是有很多阻碍的,他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有一些可能真的要期待行业发展,未来我们倒是可以做一些事情,如果现状是这样的话,我们每一年都应该去统计,就是全年整个中国的慈善资金的支出当中,我们看一下在这个里头资助的比例大概是多少,他可能会有很多的客观原因,但我想他的比例、他的变化是能够说明比较多的问题的。

    最后就是说,根据基金会中心网的报告,其实最近十年,大部分的基金会尤其是由企业和个人出资来成立的,已经占了我们整个基金会行业的半壁江山,你们刚刚讲过这样一些经验也好、案例也好,其实对这些年轻的基金会未来怎么去使用他们的资源,他们现在已经注册了,他们未来是选择更多人用资助这样一个资源杠杆的工具来实现自己的公益目标,还是选择说自己继续去试水,其实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行业的成熟度。


有效资助实际上包含了哪些要素?


    王宛馨:其实在我的分享里面我已经提到了我们认为的有效资助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一个就是项目、资源,第二个就是专业性。在这三个要素当中,我们实际上期待的是捐赠方他们真的愿意把资源拿出来,去资助那些好的项目,在这些好的项目被发现的过程当中,公益组织发挥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去链接资源方,可以把好的项目推荐给资源方,并且他们能承担或者说他们能接的住资源方的要求,让这些项目在实施的过程当中真正达到了资助的目的,满足有需要群体的要求,把项目的有效性、项目的目标有一个非常好的达成率。

    我还想再补充一点,也是给刚才说的年轻的基金会,就是我们刚才提到资助好像有一些弱化的态势,可能也表达了很多从业人员对未来经济形势的一个担忧,怕这种经济形势折射到我们公益行业,就带来了资源的减少,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个人的建议是:任何组织都是处在一个变革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观察内外部环境,要分析、要行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好的去应对这种挑战。

    不管是在第一第二部门,还是我们这种第三部门,不断的变革、不断的生长,并且不断的去培养自己一个专业性、强有力的团队,这样才能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可持续的形态。我们要对有效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并且有一个非常好的执行。

  

    吴军军:不仅基金会可以做资助,其实像个体、个人或者是一个群体他也可以做资助,因为这种形态、形势已经非常的丰富,而且可用的工具和平台也非常的多了,如果说是您觉得还需要下场去做具体的项目也没有关系,但是小额资助的魅力就在于这里,你可以先拿出10%或者是5%的资金,先尝试着做一做、看一看,你就能够知道做资助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所以第一步很关键的是你愿不愿意去做一个尝试,从小的部分先开始做起,这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就是需要设计,因为刚才也提到,做资助有很理性、很科学的维度,所以你是要站在社会问题的角度去完成你的逻辑链条,怎么去触碰到社会问题,怎么去资金杠杆的方式去触碰到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设计、有一个基础性的框架,这样子才能够保证可以达到有效的途径。

    同时做资助是一个充满了艺术性的过程,更像是创作一个作品,你要保留一定想象力的空间,你要给你的团队或给你的资助官员一定的空间去发挥,因为对于社会未来发展的想象,他一定是充满了一个感性的、艺术空间的,所以你需要给到自己一个空间去适应或者摸索,这样子得出来的效果也许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你对于资助的期待或许可能会大大的,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满足。

   

    任艳萍:我自己一个小小的总结,或者说可能给一些年轻基金会的一些可以运作的步骤,首先最重要做到的还是规范性,这个是包括我们自己也在学习很多优秀基金会资助的流程和规范,这个是基础、基石。

    第二块还是非常鼓励大家去思考自己资助的定位,就像我们在设计一日捐的时候,完全可以从自身基金会的使命愿景出发,或者说我从我自己熟悉的领域先开始做,但是一定是有一个资助的定位,自己的角色。

    第三是资助的规划,就像我们基金会现在的每一个品牌项目,他都不是第一年就长成这样的,其实我们是要允许给自己一些不断的探索、试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每年要有自己的反思迭代,所以它一定是有步骤的,不要畏惧踏出第一步,但是在过程当中我们不断地做好、优化,找到自己的一个资助节奏。

    最后一个包括我们自己也在探索的,还是一个有效资助的评估体系完善,尤其是我们这几年社会问题,包括我们的关注领域越来越多元,每一个领域或者是每一个类型的项目有效性评估,都有自己的需求和特点,其实我们也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但是这个有效评估的,不管是他科学方法的完善和最终呈现方式的多元,也是我们自己非常关注的最后一个点。

 

    周旭峰:这几个总结的非常好,对大家非常有启发,实际上我之前打交道的时候,有很多的资方愿意去做资助,第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封控,因为他对这样一些具体的社会议题,或者操作的方式,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他不了解,所以可能基于这个,他也很愿意去找一个专业的资助机构来合作,我把资金委托给你,你帮我再去执行这样的一个过程。

    实际上刚刚几位嘉宾其实都多多少少隐含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优化,我们要有评估,实际上资助型的人才,未来其实是挺高阶的人才。随着国家以慈善捐赠促进共同富裕政策的深入推进,我们看到大概率会有来自于企业和个人的慈善捐赠会流入到资金会行业里来。所以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如何提升基金会善用慈善基金的能力,增强慈善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可能对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会看到无论是最传统的简单捐赠,还是实际上在全球非常流行的,市场影响力投资这样一些公益创投的做法,他的内核其实都是围绕着资助这样一种内核展开的。在这样一个潮流当中,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我们就想致力于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培训,倡导基金会未来更多的从事有效资助的这样一些方式,提升大家在甄选、资助和管理项目上的能力,助力更多的基金会能够更多的采用资助这个古老而新颖的工具,促进公益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专家点评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学院教授

唐有财先生

    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关于有效资助的本土实践与价值。前面听几位专家,特别是我们从事公益慈善界的这一些非常丰富经验人士的分享,我们基本上形成以下共识,就是有效性是我们公益慈善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基金会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今天我听了几位专家的分享,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如何来评价有效性?如何来理解有效性?我们有效的资助何以来实现?


如何来评价有效性?


    听了几位专家的分享之后,我们可以从下面五个维度来衡量资助的有效性:

    第一是精准性,精准指的是资助方与受助方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匹配;

    第二是经济性,指的是我们通过特定额度的支持,来产生最大化的效果;

    第三是关于资助的效率,指的是我们通过资助的方式来实现,能够快速的触达到我们被服务的对象;

    第四我们资助的效果,主要从受助方的角度来衡量资助最终产生的一些影响和结果;

    第五是资助要实现公平的效果,指的是我们受助的群体能够公平的获得资助方他们来实现的目标。


如何来理解有效性?


    前面几个专家其实从不同的维度来讨论的,什么是有效性,我总结下来大体来说,可以从这几个视角来理解。

    第一从“过程论”和“结果论”的视角来理解,因为我们原先可能在讨论有效性的时候,更多的是从一个最终的结果来看待。实际上我们现在来看有效的资助,其实中间推进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推进过程影响甚至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第二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角度来考虑。工具理性我们这里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你的投入和产出我们怎么来评价和衡量,一般来讲我们都希望说最低的投入来实现最大的产出。另外一个是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价值理性其实更多的是从我们最终对社会的公平、公益产生的一些改变,所以这是从价值理性来看的;

    第三从“形式论”和“实质论”的角度来理解。前面几位嘉宾都提到,我们原先来理解有效资助,可能很多是从本如说特定的规范、流程、透明性这一些,我们一般讲的对于资助具体的条条框框要求。实质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能在真正去做资助或在做项目的时候,很多的时候我们考虑说并不是完全基于条条框框的,我们还要看从受助方来说,他们真正在这个里面得到了什么,实现了怎么样的改变。


有效的资助如何实现?


    应该说这是我们前面几位专家最主要聚焦探讨的问题。

    有效资助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甚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条件的支撑,大体来说从前面几位专家的分享来看,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是比较重要的:

    第一,大家都提到了专业能力,有效的资助意味着对我们原先的资助方式和方法、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有特定的专业性。原先可能早期的时候,我们很多的资助是偏出发性的,所以对我们从业者专业能力的要求相对低一点,在今天我们对公益慈善提出更高的要求的时候,整体的专业理念、专业的方法、专业的技术就会变的特别重要,所以这是第一点。

    第二,有效的或是科学的项目设计与执行,其实大家都提到项目资助的时候,真正去实现的时候,都是通过项目化的方式去推进的,这个时候就对于项目设计的科学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如果你的项目设计得很科学,很有可能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受助方来参与,那他各个环节的衔接也会更加的流畅,所以这个项目的科学性,包括执行的效率性会提出要求。

    第三,大家其实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是,我们在今天做资助推进的时候,我们对于在地力量更加重视,我们就需要有一个在地网络的在地支持。比如说我们前面任艳萍来讲,因为她作为一个社区基金会,其实一方面是受助方,同时又是一个资助方,但你又发现说她的这个社区基金会就具有很强的社区性和战略性,她能够很好的把资助方跟最终要去实现的受助方能够实现有效的匹配,而这个匹配就是因为她具有在地的信息、资源、网络等各方面的优势。

    第四,有效的资助需要实现各方的协同以及相互的信任,比如说我们前面的王秘书长,包括吴军军老师也都提到,其实在有效资助的时候,是需要各方的力量共同来参与的。有了这个就必须要解决相互之间信息的沟通问题,比如要解决不同的主体之间的信任以及合作的机会成本的问题,所以如果能够形成多元的协同,可能就比较能够快速的来实现资助,最终触达到我们受助的这些对象。

    最终一个,就是我们所有的有效资助,今天其实大家来探讨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而是我们致力于去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的、更加具有持续发展的公益慈善的系统和体系。所以我们觉得说我们可以通过有效资助作为一个切入点,最终来实现说致力于从事公益慈善的各方力量,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价值,来最终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关于本次论坛的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直达

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是由上海第一财经传媒公司与上海第一财经报业有限公司联合发起于2013年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旨在传播公益理念,实现全民参与;倡导文化传承,推动社会共荣。基金会的愿景是以共情、共创、共享的精神,推动负责的商业;以和善、和谐、和美的理念,共建温暖的世界。基金会的定位是新思想的倡导者、新资源的联结者、新公益的促进者。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在继续开展已有品牌项目的基础上,将重点关注慈善资产管理、有效资助等公益行业关键课题,依托专业团队、专家智库的支持和第一财经跨媒体的传播,为公益发展注入新能量、形成新生态。

编辑:魏雨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