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效资助的前提是有效合作,公益的持久运行重在生态

7月15日,“新时代下的新责任、新征程、新探索、新公益”一一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十周年庆暨公益合作发展论坛在沪举办。在下午的两场圆桌论坛中,多位业界资深人士参与对谈,围绕公益创新和有效资助两个当前热门话题,各抒己见,共同探索。


“新时代下的新责任与新公益”一财基金会合作发展论坛:有效资助圆桌论坛由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有效资助项目顾问诸昳主持。资助被称为“基金会花钱的艺术”,资助和合作之间的关系是业界长期关心的问题。合作是否有助于提升资助成效? 



有效资助圆桌论坛


在合作中不断转变认识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秘书长杨彪结合自身经验,具体探讨了环保类基金会在有效资助方面的实践探索。环保问题是非常典型的社会问题,而且存在外部性,资助的有效性因此成为基金会在资助策略上的战略性考虑。


该基金会的公益项目几乎覆盖环境领域的每一个方面,有不同的战略目标。从生态、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关注的是资助的项目最后是否能对受保护的物种生存状况有效地改变;针对土壤、空气到水等具体的环境问题,基金会关注资助的伙伴能否在具体问题解决上有所贡献,比如数据收集、信息公开、信息抓取等,都是需要去关注的;而对于环保公益行业发展,比如劲草同行和创绿家是大家熟悉的资助品牌,要看对成长期或者发展初期的伙伴是否能够真正地起到助推的作用。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是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发起成立的,早期几乎所有的资金都来源于会员。多年来,基金会的募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超过80%都是从社会不同渠道募集到的。杨彪认为,这本身就是多方合作的过程。


2014年转型公募基金会之后,该基金会的项目并没有真正实现公募化,目前To B业务占整个筹款额的70-80%,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基金会期待未来把全部项目公募化。这就需要经受市场竞争的考验,因此整个机构的成员都在转变思维。在这个过程中,要和不同基金会、不同企业以及和公众加大合作,都非常重要,是未来生存和立足的根本。


杨彪秘书长举例说明,在工业污染的项目上遇到筹款困难,基金会和亚洲清洁空气合作,对港口空气治理上进行联合资助。联合资助是好事情,但如果在过程中资助方不太注重最后项目的成效或者不太注重对于环境问题本身的解决,容易形成挑战,变成了一些口号上的合作,只是在品牌或者在一些战略层面的探讨,那就不是真的合作。杨彪认为,真正的合作是互相的互补,包括资金的互补,技术、方式的互补,甚至是跨界上的互补,都会是良性和正向的合作。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秘书长杨彪发言


积极探索连接更多的合作方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也在前两年开始思考如何进行战略调整以回应当下的社会需要。该机构秘书长林红在圆桌论坛中谈到,作为成立之初就确定资助型基金会定位的慈善组织,过去十一年支出了超过10亿资金,与文化传承、公益支持和慈善文化领域的385家机构进行过公益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敦和最初在公益行业的不同细分领域选择头部机构,采用业界主流的资助方式给予能力建设上的支持,比如用于专职人员工资、办公的费用等。三五年后,敦和认识到仅做单一组织的能力建设是不够的,从而转向以“参与式资助”的方式对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要素进行培育,如在慈善教育领域,资助大学教师开设慈善课程、研究出版等。


在新的发展阶段,敦和将聚焦到更加复杂的民生领域。因此提出了“催化式资助”的理念,特别关注系统要素中的互动关系,把资金用于润滑系统和培育合作伙伴,共同解决问题。敦和正在对脆弱人群的生计和发展状况进行调研,以探索更多公益支持的可能性。


林红秘书长认为,“资助本身就是一种合作方式”,资助机构可以和商贸公司做一个强行类比:最原始、最简单的形态就是小货郎,只能为顾客创造有限的价值。但现代的大型贸易公司,就会在更加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行业信息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各种高附加值的服务,比如为大客户提供仓储管理服务等。更有甚者,从建设生态的角度,把客户的能力变成自己的能力,并且提升整体生态的能力。比如,与大客户更深入合作后,利用大客户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得到更好的、性价比更高的货源,也可以让自己的中小客户得益。同样道理,资助方应该在不断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增加自身的能力和厚度,以经营一个生态系统的心态,不断去挑战自我,不断自问是否创造了更多价值。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可能是基金会的必经之路。


在过去的半年里,敦和正在研究如何把一些主体联动起来以提升整个系统。对于民生议题来说,基金会其实是系统中很小的一部分,“特别希望把每一个环节慢慢做实,第一步是把服务者和被服务者连接好,也就是真正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我想提供什么服务。未来还要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解决不同的环节,比如社会组织如何跟政府沟通,如何在社会组织、社区、政府、金融机构等之间起到纽带的作用”。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林红发言


合作是一场“双向奔赴”

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佳谈到了资助项目的特殊性。由于第一财经的行业和地域属性,基金会的运行特别注重补充专业知识,保证公信力,面对读者和合作伙伴的需求,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财经媒体,第一财经深知金融在社会生态链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对社会价值观能够产生的影响,新公益战略就是希望发挥金融的力量,对公益组织产生直接的影响。


与敦煌研究院长达十年的合作,体现了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的价值观,真正的财富能够流传下去、成为精神层面的财富。彭佳秘书长认为,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的项目重视开创性,资助的开端是以对行业全方位的调查和执行,去培养合作伙伴。因此花两三年的时间,打通全部的环节,形成链条,是完全值得的。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在有效资助方面的战略,就是可持续地推动世界的改变,并且成为平台中最重要的节点。


作为一个非公募的基金会,大量项目是定向、大额捐赠,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关注的问题更多来自执行层面。彭佳认为,高质量的一线执行团队非常重要,要以正确的方式和足够的能力去实现一层一层叠加的生态建设。资金投下去,要真正去大量地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她提出“双向奔赴”,合作双方不应期待一夜之间地实现改变,在足够的筹资能力的保障下,应该平等、客观地观察项目所在地方的现状和实际基础。资助方也需要宽容和克制,应该欢迎所有人对公益发生连接和交流,在上游要尽可能多地接触资源,在具体细节上要谨慎、持续地推动改变。另外,还需要关注到公益人本身。


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佳发言



多元立体跨界整合才能成就好的公益项目

【编者按:因当天圆桌论坛延后,嘉宾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琳当时无法参与该环节,事后通过访谈收集了她的相关经验和观点,特此分享】


“非常感谢上海第一财经基金会的邀请,我非常赞同李蓉董事长在致辞中说到的,好的公益项目一定要有企业、政府、公益组织以及社会的参与,多元立体跨界整合才能成就一个好项目”,陈琳秘书长介绍说。


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是由上海的民营企业- 紫江集团的沈雯董事长于2015年捐赠发起成立,基金会致力于为公益发展和社会创新提供资源和支持,尤其关注公益人才的创新教育。之前徐永光老师在发言中提到高中生就要参与公益,曾亚琳秘书长提到公益人才培养要从高校开始,紫江其实在这两方面都已经有一些探索。


陈琳认为,公益应该是一个开放的领域,才能成为每个人的生活理念,而不是限于一个特定行业。在如今复杂多变的VUCA时代,非营利组织更需要和利益相关方跨界合作、携手同行,从而更好的把项目做到可持续。举例来说,紫江基金会所在的紫竹高新区就是一个天然的生态系统,基金会经过六七年的实践慢慢找到一些有共同价值观的高中老师、咨询顾问、跨国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大家花了三年时间酝酿和尝试,开发了围绕可持续发展主题的高中生领导力课程,接下来会在学校通过课程和社团活动实施。


在高校领域,紫江和高校共同探索因地制宜的公益人才培养方式。针对华师大,为本科生设立公益相关的微专业来培养有利他倾向和社会视角的公益人格。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则支持金融投资背景的研究生开展可持续投资的项目实践。陈琳秘书长认为,每家基金会的战略资源不一样,适合的公益项目也是不一样的,需要保持开放和探索的态度。因此,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与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在2022年合作,便是希望通过有效资助的倡导让大家知道资助的有效性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细节。


总体来说,基金会的资助要发挥有效性,一方面必须考虑如何在目标框架的边界里让有限的资源产生的影响最大化,另一方面需要对社会性的项目保持尝试和创新的态度,愿意投入大量沟通成本,并且做好长期规划,还要在跟合作方推动项目的落地过程中保持开放和弹性。在这一点上,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还需要特别感谢自己的理事会,给了秘书处很大的空间来试错,并保持良好的沟通。陈琳期待未来能让基金会的努力被更多人看见,并且吸引更多伙伴来与基金会合作,让优秀的公益项目发挥出独特的价值。


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琳参与访谈


有效资助圆桌论坛由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有效资助项目顾问诸昳主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