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常识报刊亭 常识 2019-08-18

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暖暖场吧。


雅典国王忒修斯战胜米诺陶诺斯,自克里特岛归还后将所搭战船献给阿波罗,雅典人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历险,设法保全这艘船。但随着时间流逝,木材也逐渐腐朽,雅典人便更换新的木头来替代。最后,该船的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因此,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开始发问:“这艘船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但它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如果不是,那它是从什么时候不是的?”
你有答案么?
跌跌撞撞中,常识走过了五个年头,主创团队也已四度易手。一五一十部落被关闭,新浪网盘被清空,人人网也在无可挽回的走向式微……前不久刚入常的小朋友恐怕连创刊人埂上插秧都不认得了。我们还有什么底气告诉老读者:嘿,放心,常识没变,您放心大胆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好啦。
地大的《激扬》死了,复旦的《浪潮》死了,我们的《景深》也暂停运作了。欠缺专业性和后继者,是多数独立学生媒体没落的原因,常识也不例外。杂志前期积累的名气和声誉于我们,是动力,何尝不是压力。
常识在被迫加速着向过去告别,一步三回首,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我们从理想主义来到了消费主义,来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我们迎来了无数的主义,却彻底没了主意。”你说这个时代娱乐至死也好,众声喧哗也罢,常识都赞同,我们也从未中断过反思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学生媒体,究竟路在何方。

自创刊以来的每一期杂志,卷首都印着“本刊所述,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本刊之旨,实为普及我大学生之自由思考,若觉可怪,实乃当今大学之常识匮乏也。”(改自梁文道《常识》)这句文言看似简单,却是每一代常识人的愿景:


在这个常识稀缺的年代,我们致力于弘扬它。
基于此,我们调查真假校车票——判断要有标准,没收所谓的“假票”要拿出证据,这是常识;
我们围观桶装水供应商和学校的撕逼大战——水要好好喝,话要好好说,这是常识;
我们反思周鼎老师《自白书》争议的背后——科研重要,教学亦不可丢,这,也是常识。
过去的一年,我们不止于做新闻:面向社会的线下活动读书会已举办9期,每两周一次,不同阅历、背景、知识结构的人坐到一起,探讨传播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在看似杂乱无章的阅读与交流中,我们试图慢慢洞悉、理解这个社会、这个民族。
从诞生的那一日起,就总有人为常识贴上“不安分”或“唱反调”的标签,时至今日,也依然有同学发出质疑:“你们怎么总报道负面新闻,学校做好事的时候你们怎么不吭声了?”

五周年之际,我们试图为这个问题画上句点:


1、歌功颂德的学生媒体在川大俯拾皆是,常识不必俯就迎合。
2、常识相信的是,每个学校都需要一个好的校园媒体,它应该传递信息,唤醒信念,并且促进问题的解决。我们现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希望与诸位一起解决问题。

3、不管你是否承认,在这个时代,做媒体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酷了。但常识从来不只是想做一个媒体啊,在“反叛大学”成为惹人注目的主题的当今校园中,常识希望和大家一起,促使并见证大学精神的回归。


我们认为,偌大一个校园,不该只有来自官方的一种声音;我们相信,海纳百川的川大也不会容不下一群赤子的呐喊。立足川大,常识愿做一个诚恳的建议者,不偏激不愤青,多报道少评判。如若真能像文新学院某辅导员所说,学校与学生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个高效畅通的沟通平台,那么常识属性中作为校园媒体的那部分死掉也无憾。


但在此之前,我们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2014的尾巴上,常识内部成员曾策划发起一个“在2015畅想2051”的活动,和读者一起,总结过去,聊聊未来。但细细想来又放弃了这个念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未来的一年,我们将把目光渐渐投向远方,“用常识的放大镜去点燃许多东西,让一切重燃热情,让一切更加清澈。”

关注有温度的新闻常识报刊亭微信号:changshibkt微博:@常识报刊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