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菁英丨“他们怎么说?”——十位资深媒体人的问答录》

常识报刊亭 常识 2019-08-18


编者按
中国其实有两个记者节,一个是今天的11月8日(2000—至今),带有较强的官方色彩;另一个则是民国时期的9月1日(1933—1949)。
“九一”记者节原是民间报人自发庆祝,“纪念我们自己的节日”,后因“报人刘煜生被杀”事件,国民政府颁布《切实保护新闻从业人员》的通令,才得到官方承认确立。
节日是一种纪念和仪式,也是一种社会记忆。民国报人在逐步形成职业化的报人群体,追求共同的新闻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过程中,企图通过“记者节”扭转国民对新闻界的负面认识,重塑职业形象。可是时至今日,记者依然面临和民国报人相似的生存、身份和公信力的困境。
正值记者节,常识报刊亭通过多方努力,以“记者节”为话题采访了众多知名新闻工作者、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以及就职于媒体的《常识》年轻记者,现分为三篇文章,一并刊发。
节日不仅是为了庆祝纪念,更是回望反思的好机会。如果您对记者,对新闻,对新闻教育等有什么话说,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
采访/整理 常识报刊亭



何三畏
《南方人物周刊》主笔,资深评论员。代表作品有《“地沟油”的“政治正确”》、《富士康与“全国平均自杀率”》、《中国特色的爱情市场》、《让劳动者的痛苦有地方申告》等。


常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对公共事务的关心,是一个记者必备的素质吗?
记者就是一个公共性质的工作,一个打定主意只关心自己的人,当然不必去做记者。
问题是一个人真的可以做到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国家和社会吗?
国家、社会和政治是具体的,具体到生活的各方面。你只要关心自己的生活,就难免关心公共生活,难免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和政治。
假使一个你不认识的人遭遇了不公正,你可以装作没看见,因为你打定主意不关心社会,不关心公共事务,不关心国家和政治。但如果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呢,你就会想,这个社会最好是公正的,最好他人是关心公共事务的 ,他可以来关心你。
这时,你就已经在关心国家、社会和政治了。
事实上不少公众确实是打定主意只关心自己,这是普遍的国民素质。三聚氰胺奶只要不是自己的孩子吃了,就不关心。空气和水污染了,虽然自己逃不掉,但最好是别人去关心,反正大家都呼吸一样的空气,饮一样的水,为什么我要去管呢?我去管,给我增加麻烦;我不去管,总会有人管。
长期以来,我们被告知,国家、社会和政治是特权人物的事业,小人物只配关心自己的生活。关注他人的命运和公共环境,就是小人物的僭越。遇到任何不公,生活在任何恶劣环境里,都绝不给差评,更不追问原因,并且表示满意,还加入颂圣的人,就是好人,有可能被评为“感动中国”的道德典型。
特权阶层垄断了爱国、政治和道德标兵的解释权和命名权。他们担心我们在国内受到外国思想的影响,要严格审查原版教材,但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受原版教育。我们挤进公交和地铁,就会听到机器重复播放的“遵守传统美德,给需要的人让座”,可他们享有特权的也会一人坐一个车,不用给平民“让座”。
就这样,不关心国家和政治,不关心社会和他人,成了草民的美德,以至于产生你们提出的问题。但实际上,即便你不受教育,也应该看到这样的现实。你不做记者,也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岂有既要做记者,既要观察社会、报道真相,又要睁只眼闭只眼弗虑弗图的?

常识:您在《南方人物周刊》、腾讯《大家》担任主笔,作为资深评论员,您认为评论应当具有怎样的敏锐度呢?
评论是深度的观察和分析,需要经验和观点。

常识:越来越多的记者在央视镜头面前俯首认罪,您如何评论这种现象?
中国的媒体有特殊性。要知道,宣传机器和新闻传播不是一回事。
越来越多的记者在央视镜头前“认错”,是因为央视不是正常意义下的新闻媒体,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宣传机构。它是一个超越现行法律的机构。按法律规定,在案件侦察过程中,其它机构是不能去拍摄,更不可播放的,但央视可以。
你们说的“越来越多”,是指最近报道王林案的刘伟上央视吧?这个事件确实特别过分。刘伟没有重大违法,但就算重大违法犯罪,难道有央视接二连三被抓的、涉及中央国家领导人重大案件的记者、主持和领导们案情重大吗?但央视为什么不把芮成钢、沈彬等弄去哭一回呢。
这是一个特别恶心的问题,我不想认真评论。

常识:请问您对有意向从事新闻行业的后辈有什么建议吗?
这是一个大问题。你们读几年书,不就是在学习如何做记者吗?如果要我用三言两语来说,只能说一点鼓舞你们的意见。
新技术改变了传播方式,但职业记者是不会失业的。而且新技术时代更需要好的记者。缺乏价值的报道,不负责任的写作,滥竽充数的记者,在传统媒体时代或可勉强混迹一时,但在全民终端时代,是不容易混下去的 。
所以,我的建议是,应该把大半精力用于读书,研究学问,其余小半心思去研究和掌握技术。

鄢烈山
资深评论员,杂文家、时评家,纪事丛书《白纸黑字》主编。曾为《南方周末》撰写时评专栏文章。杂文选集《一个人的经典》获全国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常识:您的评论文集《一个人的经典》曾获鲁迅文学奖,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也是一位写纪实文学的记者,您如何看待新闻人在当今的文学界地位日渐提高的现象?
最后一句判断并不成立。S·A·阿列克谢耶维奇在白俄罗斯国内是不受待见的。我得个鲁迅文学奖,是杂文类,文学性并不强,杂文看重的是思想性。我得奖很偶然,没有多少普遍意义。后来三届鲁奖两届杂文类空白。最近一届,新华社的退休高编陈四益先生,复旦老才子,杂文比我写得好,终评时零票。

常识:您认为对于一个身为时评作者的媒体人来说,最重要的胸怀和素养是什么?
首先是良知和勇气,敢讲真心话;其次是价值观和判断力;最后才是知识和表达技巧。

常识:有人认为目前的新闻学界和业界存在脱节的现象,您如何看待?
各有各的职能,各有各的职业道德,但总体上是一致的,受同样的大环境制约,表现差不多;要说特立独行,学界业界都有,极少。

常识:您曾被评为影响中国的五十大公共知识分子,那么您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人成为这样的公共知识分子?
“公知”已被污名化,成了与“五毛”对立和对骂的词语,不说也罢。哪有“越来越多”呢,有几个人不惧担此“恶名”就算不错了。我相信,我是公民,我有权关心公共事务,为增进公共利益、推动社会进步而发言。如此而已。


徐达内
新榜创始人,看榜科技CEO。其曾主笔的FT中文网专栏《媒体札记》曾获得亚洲出版业协会2013年度“卓越新闻奖”。


常识:您曾经在中国大陆供职过外媒,也有过供职于大陆媒体的经历,您觉得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异?
我不曾供职过外媒,而只是做过一段时间的FT中文网专栏作者。就这段专栏作者的体会来看,除了言说尺度可略为放宽些以外,并无太大差异。

常识:就您的观察来看,社会与民众对于记者这份职业的态度与认同又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可能会往哪些方面发展?
中国人的媒介素养通常较差,又喜欢找替死鬼,记者容易被吐槽也正常。UGC兴盛也好,人民VS人民,就是内部矛盾了。

常识:请问您对有意向从事新闻行业的后辈有什么建议吗?
不要自欺欺人。


方可成
前《南方周末》时政记者,“政见”团队创始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与大众传媒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媒体与政治。


常识:很多人说“新闻无学”,那您认为一名记者他应该具有哪些方面的素养?
说“新闻无学”的人,肯定没看过世界一流的新闻学刊——从学术角度说,新闻的学问多着呢。
当然,前面说的“学”,是指学术。如果不读博士、不当教授,是不需要接触这些的。大部分说“新闻无学”时,指的大概是技术层面,说的是新闻不用学就能写。谁要是这么说,就让他/她写一篇新闻看看吧,看看能写成什么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新闻的采访写作技术当然是需要学习的。不可否认的是,有少部分人大概可以无师自通,但这就跟少部分天才少年不用上计算机系也会编程一样,他们不代表大部分人,大部分人还是要上了计算机专业才行的。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说“新闻无学”就跟说“计算机无学”、“会计无学”一样。新闻不仅有学,而且做新闻需要具备的素养是对整个人生发展都非常有用的。做新闻最需要的无非几种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表达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在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作用。

常识:您在美国的传播学入门课程中担任助教,就您的观察来看,中国可以从美国的传播学启蒙教育中汲取什么营养?
紧密联系外面世界的最新变化,每年都要重新编写教案。将传播与公共生活的主题置于中心位置,因为学生们很多以后都不会从事新闻行业,但每个人都会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每个人都会在传播的过程中参与公共生活。详见我的博客(http://fangkc.cn/2014/09/introduction-to-mass-communication/)

常识:您对有意向从事新闻行业的后辈有什么建议吗?
Think big, do small. 或者说,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是一个新旧交替、惶惶不安的年代,以往稳定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但也正是这样的时刻才是容易崭露头角的时刻,因为旧权威都不复存在了。
如何崭露头角?想大问题,想整个行业结构,想整个社会,想整个世界,整个宇宙,想历史与未来;但做任何一件小事都要靠谱,靠谱是最大的美德,也是最容易被人发现和欣赏的美德。


叶铁桥
《中国青年报》记者,“刺猬公社”创始人。《中国青年报》官微运营室主任,原《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

常识:在您看来,《中国青年报》和其他“党报”的区别在哪里?

《中国青年报》历史上有过一批有理想、有才华、有野心的年轻人,开创了《中国青年报》的理想主义传统,也使得本报一度成为旗帜。

常识:作为《中国青年报》官微运营室的主任,您在负责一个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时,是否有着不同的话语体系?
两微的传播内容表达方式浅层化、娱乐色彩浓,我总结为“轻悦化”。参见我写的《记者节致站在十字路口的新闻人》。

常识:您觉得一个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应该怎样做才能跟得上“转型”的潮流?
爬到风口上去。

常识:您是“刺猬公社”的发起人,您对“刺猬公社”未来的预期是怎样的?
进化为一个专业机构,瞄准TMT。(编者注:TMT即Technology, Media, Telecom, 含义实际是未来互联网科技、媒体和通信,包括信息技术这样一个融合趋势所产生的大的背景。)

常识:请问您对有意向从事新闻行业的后辈有什么建议吗?
多实习,多读书(非教材)。


林天宏
阿里影业宣传总经理,前《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前《人物》杂志副总编。代表作品有《回家》、《人民会用脚投票》、《幸福的明黄色》、《摆渡》等。作品《回家》曾获南方周末2008年年度传媒致敬之特稿写作奖。


常识:您从《冰点》起家到《人物》,赵涵漠曾说过冰点注重“平等”而人物注重“自由”,您是如何看待这两个媒体之间的差别的?
《冰点》是团中央报纸的周刊,《人物》是市场化的杂志。《冰点》是周刊,《人物》是月刊。所以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选题的范围。


常识:有人说《人物》的文风自成一统,请问您是怎样定义这种文风呢?
《人物》没有什么固定文风吧,不同编辑记者的作品风格不同。

常识:如今媒体都在呐喊着“转型”,您觉得特稿会被淘汰吗?如果说“特稿”也会转型的话,您觉得会如何转变?
特稿不用转型吧。留下来的人理应要做得更好。

常识:您曾经说过“做记者就没感到有力过”,这是您离开《人物》的原因吗?
不是。离开媒体圈是为了尝试新的领域。

常识:如今您已经离开记者行业一年多了,有何感想?
离开是对的。稍微晚了点。

常识:您对有意向从事新闻行业的后辈有什么建议吗?
干一行爱一行。心无杂念。命运会奖赏专注的人。


张鹭
《财经》资深调查记者。代表作有《刘汉朋友圈》、《铁路大亨牵涉徐才厚案》、《拆迁之城》、《通钢“罪人”》等。


常识:从事于媒体行业,让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什么?
任《财经》调查记者期间,率两名记者报道刘铁男案,同事罗昌平据此实名举报,将一名现职副部级干部拉下马。

常识:您觉得“记者”这一职业的最大魅力是什么?
自由,出差调查时仗剑天涯的侠客感觉,能深度认识复杂中国。

常识:今年的记者节,您可能会怎样度过?
跟平常一样,没啥特别。

常识:请问您对有意向从事新闻行业的后辈有什么建议吗?
媒体大环境如此,除非对写作、采访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否则你在这个行业干不久。


皮拓
网易新闻记者。


常识: 从事于媒体行业,让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经历是什么?
分享两个吧。第一个是入行第一次出差,某敏感词新闻,费尽心思找到一个当事人,全篇引用她的说法,没有其他信源,因此自然少不了对其个人的褒扬。结果两年后真相大白,她不过一打酱油的,而且还险些坏事。
第二件事,赴西南某省出差,事先托朋友找了当地线人联系方式。不曾想线人在两天前已经被带走,冒充接电话者是安全警察。于是,我和这个假冒线人聊了一个下午,他又介绍了其他几个伪装的受访者,甚至连办公室、名片等都一应俱全。 表面上,证据链已经非常完整,还有极难突破的内幕资料。就在信心满满准备发稿前一晚,纯属凑巧,受访者之一的照片被同事认出:“咦,这不是xx的国安吗?上次就是他审的我。” 我:Orz…

常识:您觉得“记者”这一职业的最大魅力是什么?
同第四题答案,即观察并呈现真实世界的特权。 而且通过这种观察,会不断发现我们生命周边的那些闪光点,那些高尚的灵魂。很少有什么行业,能如记者般始终如一地提供新鲜感。

常识:今年的记者节,您可能会怎样度过?
不知道哪天是记者节,从未过记者节的经历。

常识:请问您对有意向从事新闻行业的后辈有什么建议吗?
努力去呈现世界的真实面。 这也是对自己的提醒。即除对所负责的条线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逻辑能力、研究方法和理论知识,需要了解最前沿的社会理论,在温情外更多一层现实批判能力。知识架构要不断更新,不要到现在还把阶级斗争、沉默大多数、乌合之众放在嘴边。
肚里有货之余,还要做到“理直气不壮”。保持谦逊的原因在于我们是公共舆论甚至政策的制造者,必须要警醒自己的破坏力。
最后,不要拖稿。


周浩
纪录片导演,前新华社、《南方周末》摄影记者。纪录片作品有《高三》、《龙哥》、《差馆》、《书记》、《日子》、《急诊室》等。作品《棉花》获得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


常识:您如何看待如今传统媒体式微,许多深度报道部也都被撤销的趋势?
深度报道当然是不如前几年那么火爆了,但我是觉得它一直是在以各种方式呈现。虽然说都觉得纸媒在衰落,但是我觉得一直还是缺少一线的生产,一线生产并不会因为网络的发达、通讯的畅通、沟通的无界限而变得丰富起来,比如说不见得关于某方面的深度报道比以前多了。会有人在鼓励做非虚构报道,比如说一万两万鼓励一篇文章。这帮人他们可能已经不再做记者、不再做媒体了,但他们还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支持着。

常识:如今媒体生存环境日益艰难,会不会使得从业人员大规模流失?
如果你真是对这个行业爱得深,你想要做什么是挡不住的呀,像何伟这样的人不是也活得很好吗。而且生产这样的东西,永远是稀缺的。就像一个毕业生说“我想找一份好工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立其器”,你自己是一把快刀子,何愁没人用你呢。是你自己不够好,你足够好的话,别人是会来抢着用你的。“不患莫知己,求为可知也”,你要有让别人知道你的东西。比如说你们选择了新闻,还想以此为自己的职业的话,我想不会没落到写字的人、作报道的人最后穷途末路,不会出现那一天。因为像我们这帮60年代的人还活着,这帮人可以说现在控制着中国的媒体状态,这帮人有的创业去了,有的去做别的行当去了,但是他们那种情结一直是在的呀,这帮人并没有死掉啊。所以当这样的东西出现的时候,我想会有各种各样扶持的办法,也会有这样的空间。

常识:您认为记者的经历给您带来的影响?
媒体它受各种各样政策的约束,是有各种各样政策的压力,但是这些东西是你不去做这件事情的理由吗?你不做事情的理由是因为你的诱惑太多,你想挣钱去,你爱得不够深。如果你真的深爱这个行当,我不相信它没有市场。就像我们经常举例子说伊朗电影,为什么说伊朗电影比中国电影好看,为什么?伊朗电影比中国电影的管制要严得多得多,那为什么别人一样能拍出好篇目?不让我拍政治题材,我就拍小孩子的片子啊,一样能够拍出来的呀。我爱电影,就要做电影,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我觉得这个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我要去做,并不是我被迫去做。你要做,没有人挡得住你的,而且在这个社会一定会找到你自己的空间。心之所向,只要你去做。你真是一个想做的人,你同时也会得到那份快乐,你会得到老天给你的回报。
做记者是我永远都抹不去的痕迹,虽然说我做得也不是那么风生水起,但是毕竟还是在中国最好的媒体呆过吧,所以我觉得,我现在仍然在受益,受益于我这样的经历。但是在中国做记者有好多好多问题,你必须要去面对,而且必须去承受,只有在承受了这些压力以后,你才能做好一个记者。你不要指望成为一个“铁肩担正义”的人,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真理的化身。如果你有这样的心态去做事情的话,反而会有很大的落差。我觉得还是应该非常真诚地去做这个事情,而且你也知道媒体就是,我经常开玩笑说,永远只告诉你他认为该告诉你的事情。媒体永远是在选择性地告诉观众告诉读者,那么其实这是媒体的本质。你知道媒体的本质以后,回过来也许能更好地去把控这个东西,才有可能会做得更好。所以你别盲目地相信记者是一个拯救世界的角色,当你知道它的属性以后,你回过头来再看,你还仍然爱它的话,那你就会做得很好。


王克勤
著名调查记者,“大爱清尘”发起人。代表作品有《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等。


常识:您当初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被迫离开报社,一些编辑因此受到牵连,时隔多年,我们很想问问,您曾后悔过吗?
总编辑不后悔。他说“我求仁得仁”。在我手里折腾的三个总编辑,我们都分别单独喝过酒,他们都感谢我。中国很多不错的知识分子心中都有一份光荣和梦想。我后悔啥呢,选择了就去干呗。

常识:作为前调查记者,您如何看待当下是中国“调查记者的寒冬”这一说法?
我前两天看说南方报业那个事,我觉得中国大部分记者对调查报道的理解很肤浅,根本不懂什么是调查记者,在那里想当然。调查报道的核心在调查二字,不能把你们今天对我的采访叫做调查,这只能叫访问。调查是挖掘黑幕,堪称调查。所以调查性报道最精准的定义就是揭黑报道,这是密苏里新闻学院包括哥大新闻学院几十年前就已精准定义了的。职业新闻记者通过独立深入细致的侦察、访问、采访,完成对某些机构、组织、个人对公共利益损害的违法犯罪黑幕的揭发,人家要掩盖的你揭示出来,调查的核心是挖掘。调查性报道最核心的属性有三点:第一,它出发点必须是捍卫公众利益的;第二,它的核心属性是揭发政治权力和商业权力的违法犯罪之黑幕(仅限于这两个领域);第三,必须是媒体独立调查。你把检察院的报告,包括公安局的刑侦报告判决书拿来改一下,那叫做office记者,叫做官员记者,并且很多人把调查报道等同于批评报道,我跟你讲四个字,打死老虎。调查报道是“打死,老虎”;批评报道是“打,死老虎”,老虎都已经死了。大家都好好去读读,欧美有大量关于调查性报道的著作。你去读一下,然后再去写文章。我也有专门发表文章阐释怎么操作调查性报道。

常识:现在这种媒体环境,对于学校里有志于新闻业的学生来说会是一种打击。
但是准备着,等待着。

常识:您相信还是会有那一天?
那当然。再大的巴掌遮不住天,太阳总会出来。我们会看到阳光,也会看到蓝天

常识:老师如何评价独立校园媒体呢?
我觉得《常识》办得很好,我希望国内的校园媒体多一些像《常识》这样的杂志。所以现在回归常识,推广常识,普及常识。我给你们《常识》杂志做代言人。

常识:记者节快到了,老师对于青年记者有什么建议吗?
我送一句话。好记者是苦出来的,好新闻是跑出来的。


电梯:点击“阅读原文”获取第二篇访谈:
《学术丨“我这样认为”——新闻专业教育的圆桌会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