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黑胶唱片世界,追溯声音的黄金年代
魏明辉的工作室在草场地,挑高极高的空间只有一小部分分为两层,一层是专门的聆听空间和喝茶会友的地方,二层是设计工作室。他用中古家具与大喇叭音响围合成专门听音乐的区域。
魏明辉是平面设计师,为众多原创设计品牌和独立设计师做过整体视觉设计,也是朋友圈中出名的专业级“发烧友”。他把两层工作室的一层专门设置为听唱片的空间。秋风渐起的晴朗一天,两支巨型号角喇叭之间的窗外,一整墙在夏天长势饱满的爬山虎,正在慢慢变红变黄,窗框形成的画框内是一幅极简的树叶图,林无静树的叶子们在秋风中抖动着,像极了爵士名曲《Autumn Leaves》歌词中所描绘的“秋叶卷过我的窗口”。
魏明辉在世界各地收集来的黑胶唱片放满两个唱片柜,欧美日本的爵士乐唱片他都如数家珍。
谈起爵士乐和他的号角音箱,魏明辉打开了话匣子:“我听黑胶唱片爵士乐的年头很久了,从听音乐的角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唱片黄金时代的开始。”他从听的内容开始聊起听觉之旅。“CD跟黑胶的音质永远是音乐发烧友们永远争执的话题。CD播放出来的人声是很干净、高亮,好像歌手整整齐齐地站在那儿给你唱;但是黑胶的模拟音源,可以听到演奏中的物理质感:乐器弹奏中的摩擦,演唱者的呼吸与吐气,仿佛乐手就在眼前,歌者在你耳朵边轻轻低诉。”
Sound Formula中的唱机转盘、唱头、唱臂无一不是魏明辉精挑细选的。
要拥有这种仿佛能听出歌手在耳边歌唱的效果,播放黑胶唱片的设备也必须要讲究一番。“听模拟音就要上一套气场更大的系统,后来我就研究体量比较大的音箱,也就是黄金时代的大喇叭,研究它的几种发音原理。最后锁定号角喇叭——它是模拟时代最适合放唱片的,可以说号角体系跟唱片是一对绝配。”
号角也称号筒、喇叭,能使声音的能量更集中,使得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对准目标,人类早就对号角有了一定的认识,据说亚历山大皇帝在征战中就使用一只特大号角发号施令,中国古代军队中也频繁使用,诗人们留下的诗句“轮台城头夜吹号”“角声满天秋色里”就是对号角使用绝好的写照。这种用号角音箱听音乐的习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非常盛行,直到现在依然是日本发烧友的标准配置。因为日本的住宅大部分是抗震性能好的板房,材质选择了空心体的木板和轻型材料,室内表面都是吸音的软面料,榻榻米或共振很好的木质表面,号角音箱在这样的空间中的表现尤为优秀。
魏明辉工作室里两支浅灰色巨型号角音箱,高达一米六左右,是他按照黄金时代号角喇叭的发音模式,和工程师研制开发的。“严格来讲这对喇叭是我按照古董单元找专业技师去定制的,它的尺寸比例原汁原味地遵循了美国阿尔泰克元年版的号角格子,我只是在外观上进行整合。”魏明辉在平面设计工作室“内存和作”之外,还有一个名字是Sound Formula的工作室——“声音方程式”——正是他自己按照传统的模式研发号角音箱的意思。
日本的黑胶唱片业非常发达,录制的唱片也很专业,成为不少发烧友的心头好。
在草场地挑高很高的工作室里,巨型号角毫不突兀。爵士乐手的即兴弹奏、民谣歌手的娓娓道来,甚至是电子乐器迸发出来的激昂旋律都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黄金年代,亲临现场。但这样的设备对空间是否有更高的要求?“其实最佳的聆听距离并不需要很远,声音可以控制大小,聆听的空间不需要过大。就像日本的住宅空间,本身并没有很大,但因为住宅特点,反而能有很好的效果。”这样的空间可以很简单,一张舒适的沙发和唱片架就够了。“如果铺上地毯,那收音的效果就更好了,也更舒适。”
用黄金年代的发音方式研发的号角音箱,魏明辉特意挑选了几张他收藏的黄金年代的黑胶唱片,放下了唱针,闭上眼睛,那些乐手就在工作室的窗景前,尽兴地演奏着,仿佛时间一天也没有逝去。
从小接受传统音乐教育的汪莎在“艺文力”的工作室专门保留了一处聆听空间,会客、听音乐融为一体。古典音乐已经是她工作和生活中的背景音,绿植布满的角落和丈夫的画作成为这个空间的亮色。
“艺文力”的办公室是汪莎在北京办公、会客的地方。一片天窗下,靠墙设置了落地的植物池,郁郁葱葱颇有生命力。一旁的会客区,也是她听音乐、欣赏黑胶唱片的地方,摆放了很多古典音乐的唱片。
从小接受古典音乐教育,并曾担任过古典音乐杂志记者的汪莎在日常还是习惯听古典唱片。汪莎看着墙角摆放的曾经使用的大提琴,和满屋墙面上她先生的画作,娓娓道来,“古典音乐不仅有优美的旋律,乐器的配合,还能从旋律中感受到文学性、描述性和人类的通感。这样的音乐,通过很抽象的曲式把个体的经验跟音乐配合,对乐器的演奏和作曲家的能力都有非常强的要求。而无需用歌词向你描述一个场景,打开你的通感,跟听众产生共情。所以古典音乐就像西方的绘画一样,都是从神到人,从集体到个体,然后再到越来越微小细节的一个过程。”
汪莎从小学习音乐,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长期致力于跨文化领域的艺术教育与艺术行动。
在古典音乐中,汪莎可以感受到故事、感受到时间和空间。而通过黑胶她可以感知音乐的温度。“如果用声音软件把CD的的声音文件打开,会发现波形是平的,因为那些人耳听不到的域限,对于工业生产来说是无用的,所以被删掉了。但黑胶保留了这些无用的频率,甚至是噪点噪音,它有很多不确定性和意外。那种音场的感受有点像蜡烛跟电灯的关系,烛光会随着空气流动摇晃,就是因为这种音场的细微差别,那些无用的、被切掉的,人耳听不到的东西,会被忽略,但其实我们通过黑胶是能感受得到的。”
从小学习演奏的汪莎对古典音乐尤为钟爱,黑胶唱片的音场给人演奏现场的感觉,可以有温度的记录与呈现音乐与听者的关系。
从在音乐学院专业学习音乐,到研究音乐的疗愈能力,再到借助音乐、艺术、文化的力量去推动社会向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汪莎经过了几次基于自己专业之外的思考与跨越,如今在她创办的民间组织“艺文力”中得以实现。
她在十年间深入黔东南四十多次,推动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借由"贵州民艺社"的形式,推动当地手工艺的新生和发展,组织了让更多在外打工的人能回归家乡,振兴家园。在贵州山区,如今很多侗族的小朋友在课余时间要帮家里务农,去学习侗族大歌的适龄儿童就越来越少。公益项目“会唱歌的橙子”,就是联合北京上海的志愿者,对当地的农产品橙子进行包装优化、推广和销售。这样,每年橙子销售所增长的费用会贴补到愿意送小孩去学大歌的农家。“因为侗族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所有的故事都在侗族大歌里代代相传,小朋友学习侗族大歌,就像学习自己民族的史诗一样。”推广几年下来,有这个公益项目的地区,已经成为侗族大歌保留最好的地区。
“艺文力”策划的“声图计划-会唱歌的寨子”展演现场。
他们还在黔东南榕江县启动“大地之书·声图计划”,邀请音乐人小河、莫西子诗前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故乡、“会唱歌的寨子”——宰荡侗寨,通过田野采风和线上展演,让观众以全新的角度,去审视环境、人和声音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线上展演中,莫西子诗与侗族歌者们模仿虫鸣鸟叫,模仿蛙声蝉声,模仿流水雨滴,模仿春耕秋收,侗族先辈早已把歌声和自身,塑造成为自然的部分。在宰荡侗寨,莫西子诗用他最擅长的方式,构建侗族大歌与彝族山歌彼此融合的音乐迷宫——迷宫的所有角落,都能带给人感官和听觉上的诗意与新奇。
汪莎策划的《侗族大歌声音文献展》现场。
汪莎在其策展的《大地之书声音文献展》中说到:那些你能感受到的温暖和感动令人着迷。对于遥远的黔东南和侗族大歌,与我们身处都市之中的人们难道不也有这种关系?尽管我们看不到它的繁衍生息,可是作为一个有机健康整体的社会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和延续,你一定会感受得到。
文 | KingWaySun 摄影 | 张之洲 编辑 | 关迪
设计 | Yunn 新媒体编辑 | 冷面
部分图片来源 艺文力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转载、投稿方式。
设计治愈力,将善意传递到每个个体
当老之将至,适老化设计能否让居家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