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 温州新晋当代美术馆开馆,徐震对命运的训练(赠原作)
2023年8月26日,温州弘美术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推出中国当代艺术家徐震®个展“训练祖宗”,此次展览是艺术家在温州的首次个展,同时也是温州本地的当代美术馆——弘美术馆的开馆展。
展览开幕前,DECO分别前往徐震位于上海松江的工作室,以及温州的弘美术馆与艺术家徐震®见面,共同探讨其近期创作的关注重心及在展览中的真实呈现,同时亦谈及其一贯以来的创作哲学……
艺术家徐震(左)与弘美术馆创始人兼馆长潘宏政。
艺术家、策划人、没顶公司创始人。1977年出生,工作和生活于中国上海。徐震 2004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最佳艺术家”奖项,并作为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参加了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1)主题展,徐震的创作非常广泛,包括装置、摄影、影像和行为等。徐震®由艺术家徐震创建于2013年,是没顶公司旗下的旗舰艺术品牌。
温州弘美术馆创始人,馆长。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硕士。“看见最初500米”工作坊参与者。
徐震于上海松江工作室中,身前为最新创作的,高达2.5米的雕塑作品《异形3 – 罗马柱,西汉彩绘陶舞俑》。
46岁的徐震每天都会刷一刷社交媒体,尤其热衷于看网友如何在他的作品前和展览中进行“打卡”。采访前几日,他刚看到社交媒体上有一篇贴子写没顶美术馆,印象深刻:“其实你也不知道他在写什么,但忽然就很火,7、8000个收藏,两万多的点赞,还有1000多条评论。”由于关注度远超官方发布的展览信息,徐震觉得很好,让团队也开始刷,希望研究出观众更乐于传播的信息点,以此影响他们未来展览传播的写作方式。
这就是典型的“徐震方法”——将艺术创作视为时代的注脚,在每一次语境的变革中敏锐地观察、巧妙地转喻,然后戏谑地表达,背后还藏着严肃的发问——并且,这一方法不局限于创作中,更贯穿围绕在他周围的世界。
位于美术馆中央区域的独立展厅内,墙面两侧规则陈列着艺术家徐震发起的“信号”项目布上油画作品,这是艺术家自2022年启动的一个当代艺术项目,持续向全球的观众赠送他创作的“激情”系列绘画。
每个收到绘画的观众也将应邀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展示此绘画。届时,将形成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出现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上的“画展”。此项目旨在向更多的人群发射艺术的信号,共享艺术的未来。
对徐震而言,作品之于艺术家,其意义在创作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成立,但在后互联网语境下,对公众开放的展览则让这些作品完全转变为另一回事,“今天的展览或作品能在社交媒体上如何出现、如何被传播、如何变得有效,我认为这是另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当代空间。”2022年开始的“信号”项目就是带着这样的探讨和思考诞生的创作。他将微信截图的画面绘制成与手机大小相仿的油画,计划在2024年之前在全球范围内送出10万幅该系列的画作,进而形成一场更为巨大的社交网络展览。
⇅上下滑动文字,查看更多
艺术家工作室一隅,陈列着其“永生”系列部分作品,画面左侧前方为雕塑作品《永生 – 新40403 石佛像,阿芙罗狄蒂》,在作品中,阿芙罗狄蒂,这位爱与美的女神手挽裙摆,凸显着神秘的美感。中国古代石佛像则衣饰庄重肃穆显得端详庄严。东西方两尊神佛像在造型上均注重刻画柔美自然的衣物线条,但希腊爱神世俗化的人性美与中国佛像出世的宗教美发生碰撞,由此引发观者思考东西方经典文化中对于人性、神性与美的观念之异同。
工作室里存放的大多数作品则是更早之前就开始的创作,它们分别来自徐震最具代表性的“永生”、“工具”、“金属的语言”、“进化”系列作品,通常是将东西方文明中或当代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里大家所熟知的文化符号粗暴地并置,形成美感与矛盾并存的样态。
弘美术馆主展厅内,远近各处陈列着艺术家自2014至今创作的不同系列雕塑作品,而这些作品皆从不同维度讨论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古代、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关系,利用形式与美学的拉锯缔造出经典的永恒瞬间。
⇅上下滑动文字,查看更多
展览现场,左侧雕塑作品《异形3 – 罗马柱,西汉彩绘陶舞俑》中的汉代雕像生动地捕捉了一个瞬间——舞者一只长袖甩向后方,另一只袖子垂落,同时轻轻弯腰,屈膝,迈出舞步;原本坚硬的罗马柱被转化成柔软的形态,如蛇般缠绕在舞者周身。两者的关系是伴生、共舞,抑或是对抗、试探。作品通过变换材质、用途、尺寸,呈现了一个当代全球化下文明关系的隐喻现场;画面近处则为作品《异形 2 – 沉睡的赫马佛洛狄忒斯,西汉陶抚瑟女俑》局部。
相较于“信号”项目,雕塑在视觉上的尺度更为巨大,但差异仅仅在于形态是雕塑、装置、绘画或其它,徐震将作品统一视作“浓缩的信息”,它们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出现在任何社交网络上,都是经过艺术家对所要表达的信息提炼和筛选之后的呈现,作品本身作为浓缩的信息在今天如何有效,成为徐震真正关注的重心。
⇅上下滑动文字,查看更多
艺术家工作室中,最新创作的雕塑作品《进化 – 唐彩绘陶仕女俑,博阿面具》,作品以唐代彩绘陶仕女俑搭配非洲博阿面具,仕女立姿,体态丰腴,姿态端庄,头戴源自刚果共和国的博阿面具,据信该面具用于与战争相关的仪式或狩猎伪装,以增强部落战士的勇气或庆祝胜利。面具表面交替覆盖着深色和浅色颜料所描绘的几何图案,突出的圆耳朵象征警觉。这一跨越传统性别表达和文化差异的组合,令仕女的形体成为穿梭于原始与未知之间的新物种,既可属于任意时空和文化,又无法被准确定位和归类,是对人类世中个体与文明存在方式的隐喻。
当绝大多数人对艺术的观看发生在社交媒体上的时候,创作和观看将如何继续发生作用?艺术应该如何提供新的经验?徐震的回答是“尽可能地把它作为工具,加以利用。”至少在判断上,他会对自己的作品产生扁平化视觉处理的印象,也会带有更强的传播意识,对他而言,这是新的工具为艺术家带来的新认知。
美术馆空间中,位于边缘的狭长展厅内,由镜面不锈钢与铁链组成的架上作品《我在你的未来中看到了美好的东西》创作于2022年,“金属的语言”系列收集公共漫画中的对话与文字,并以金属链条为材料进行表现;画面中的文字被抽离出原本的语境,搭配各式金属对话框,以街头涂鸦般的轻松姿态,共同构成了一幅幅21世纪的精神肖像。
徐震于展览现场,右侧为雕塑作品《永生 – 青州龙兴寺北齐卢舍那法界人中像,调整凉鞋的胜利女神》局部。
“这些新的工具让我们原来固化的艺术开始瓦解,但是它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进入到了艺术里。”徐震坐在工作室的沙发上,身着一身休闲的黑色上衣搭配黑色运动下装,戴着低调的黑框眼镜,谈及当代艺术面对时代之变的话题,他的脸上带着一惯的放松笑容,看起来一脸无所谓,很显然,他对此抱持着极为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就像他说的,“我觉得红利又要来了。”
美术馆窗边的另一间狭长展厅内,展出艺术家徐震早期的视频代表作品《彩虹》(远处)与《喊》(近处),均创作于1998年。
自1998年开始创作以来,徐震已经历了20多年的艺术生涯。从早期表现个体私密与情感,到直面社会现实,发展至近期对全球化语境带来的文化变革的观察、后网络时代艺术方法的探索与立异,他的创作始终在向人类经验发出疑问。
⇅上下滑动文字,查看更多
展览现场,近处为艺术家创作于2014年的雕塑作品《永生 – 隋朝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来自维也纳的维纳斯》局部;右侧则为创作于2023年的新作《永生 – 青州龙兴寺北齐卢舍那法界人中像,调整凉鞋的胜利女神》,下半部的高浮雕原作来自雅典卫城上的帕台农神庙中的胜利女神神龛,展示了胜利女神在俯身调整她的凉鞋,浮雕的衣袍紧贴身体产生类似透明的效果。上半部的北齐卢舍那法界人中像身披袈裟,袈裟界格内刻画的似乎是有关《华严经》中六道轮回经义的图像。此作品以残缺的经典塑像建立了完整而生动的构型,从而接通了东西方文明对于世俗与超脱、可感与可知的思辨。
⇅上下滑动文字,查看更多
展览现场,从左至右依次为创作于2016年的雕塑作品《永生 – 六朝彩绘陶龙,沉睡的缪斯》,作品中的“六朝彩绘陶龙”原为中国4-5世纪时期的墓葬品,意味着将墓主带入极乐世界。但陶瓷材质的龙形象也通常为大旱制作,古人相信“当龙出现,风雨将润泽大地。“原作仅高25.7 cm (10 1/8 in.) ,艺术家放大其尺寸后将蛋形的,取材于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著名雕塑作品《沉睡的缪斯》置于陶龙的腹部之下,作为孵化、孕育之意。西方现代主义雕塑的经典轮廓以一种简单明了的象征被纳入作品的叙事框架中;画面中央的布面油画作品《进化 – 莫高窟390窟主室北壁,博阿蓬度度面具》创作于2018年;画面前景右侧的雕塑作品《永生 – 新40403 石佛像,阿芙罗狄蒂》创作于2016年。
当艺术介入社会在时代的变化之下成为一件更为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徐震的作品在向我们阐明,艺术创作必须更“乱来一点儿”,要穿透进去,扎进时代的变化;又必须要更诚实一些,通过了解人类真实的处境,对话跟宽容才有可能产生,艺术才有可能为观者提供新的经验。
⇅上下滑动文字,查看更多
展厅以圆弧形边缘替代原有的直角建筑结构,大理石雕塑作品《工具(圣彼得大教堂)》创作于2023年,位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506年至1626年,为天主教重要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在“工具”系列中,华丽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圆顶,全部被安上了当代生活中最常用的洗手液按压式瓶盖,从而将整个大教堂转变替换成了洗手液瓶,而观众也确实能从中按压出可供清洁的液体。西方古典建筑文化与全球化时代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奇妙的结合在一起,以幽默和戏谑的方式,对经典和当代进行了双重消解。
“我觉得这个行业跟不上我的发展了。”尽管自己也在扮演行业中的角色,离不开所处行业的创作环境,但徐震仍然发出这样的感慨。而对此,他的应对方式是将行业状态作为绕不开的创作前提之一,在此基础上创造过很好的作品之后,继续做出好的作品并不是徐震的唯一诉求,他更希望做出有趣的事情,慢慢撬动行业的边界,使其发生变化。
徐震于展览现场,身后为创作于2016年的雕塑作品《永生 – 六朝彩绘陶龙,沉睡的缪斯》和《永生 – 新40403 石佛像,阿芙罗狄蒂》。
徐震的实践是逐渐建立由自身出发构建出的商业网络——2009年,徐震创立了当代艺术创作型公司——没顶公司(MadeIn Company),以生产艺术创造力为核心,致力于探索当代文化的无限可能。2016年11月,首家“徐震专卖店”于上海开业,徐震®由此进入全新发展阶段。2022年, 乌托邦一般的没顶美术馆于上海崇明正式对外开放。
展览现场的博物馆展柜为展陈特别定制,陈列着“局部(内衣)”系列;最右侧两樽雕塑则为艺术家创作于2016年的《进化 – 伊博阿鲁斯像,稻岛陶子》与《进化 – 莫西纳库斯像,河野晴美》。
⇅上下滑动文字,查看更多
“局部(内衣)”系列由一系列古代陶器的复制品组成,艺术家通过切割陶器的构型,使这些陶罐在形态上酷似日常使用的内裤。艺术家敏感地捕捉到了陶罐与内裤在造型、功能、意象上的联系,接通且同时戏谑了宏大崇高与日常世俗的不同文化联想。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该系列创造了一种结合古代文明和当代意识的认知角度,传递着跳跃且多维度的审美感受。
外界倾向于将这种方式视为对学院、体系和传统认知的持续挑衅和反叛。对徐震而言,这其实只是他在跟一个他所认知的外部世界的较劲。他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持续校准自身在社会和时代中所处的位置,与其说“反叛它”,不如说是在“反应它”,他所构建的商业网络和他对待创作的态度一样,语言是挑衅的、戏谑的,表达的内核又是严肃和经过深思熟虑的,有他自成一派的反叛与哲学。
艺术家徐震(左)与弘美术馆创始人兼馆长潘宏政。
徐震在温州弘美术馆的最新展览“训练祖宗”再次为观众打开了反叛的大门。正如徐震在展览中说的那样,“训练祖宗,就是在训练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些已经被称为命运的一部分。”
展览空间之中有机呈现着徐震®创作的不同系列作品,观者于动线穿梭之间可近距离观察作品细节。
⇅上下滑动文字,查看更多
展览空间一隅,左侧为艺术家创作于2018年的布面油画作品《进化 – 莫高窟023窟主室南壁,马孔德兔子面具》;右侧近处则为同年创作的雕塑作品《永生 – 北齐彩绘菩萨像,帕特农神庙西三角楣饰上的伊利索斯河神像》,作品中出现的伊利索斯是雅典城附近一条小河的河神,这尊半裸的青年男性雕塑倚靠在倒伏的树干上,左臂抬起,塑像着重刻画肌肉,展示了完美的比例和优雅的线条;与之相伴的北齐菩萨像则显得庄严肃穆,璎珞清晰可辨。东西方两尊神佛像一立一卧,在文明的对撞中凝练出和谐的美感,通过文化符号的并置造就全球化历史与未来的丰富隐喻。
展览展出其最具代表性的“永生”、“工具”、“金属的语言”、“进化”等系列和最新创作的“异形3”、“异形4”“局部” 系列等作品,从主题上延续了徐震®在后全球化生态下对文明符号的改造、迭代与价值重估等命题的兴趣,通过艺术激起一种面向未来与原始性的想象与动员——“今天,知识、文明、真理(祖宗们)必须有新鲜感。可被全新地应用到新时代中的知识中,这才有意义。”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工作室中,陈列着徐震今年最新创作的雕塑作品《异形 2 – 沉睡的赫马佛洛狄忒斯,西汉陶抚瑟女俑》,西方雕塑形象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阴阳神”赫马佛洛狄忒斯,通常以带有男性生殖器的少女形象出现,他的名字也是西方语言“雌雄同体”的来源。西汉陶抚瑟女俑出土于楚王墓,两手恰处于抚琴的姿态,徐震®将其与俯卧于垫襦之上的“阴阳神”并置,营造出汉俑安抚与关爱的场景。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展厅中央呈现着艺术家创作于2023年的雕塑作品《异形 2 – 沉睡的赫马佛洛狄忒斯,西汉陶抚瑟女俑》,而“异形”系列可追溯至2013年开始推出的“永生”系列,延续了徐震®在后全球化生态下对文明的改造、迭代与进化命题的兴趣,建构出一种来自未知的极端异化和超级变体,激起人们对未来与原始性的想象。对艺术家而言,“异形”既是现实世界的表征,同时也是一部未来共同体的寓言。
假如“训练祖宗”可以成为一个目标,身处徐震的创作网络中,就是我们离这个目标最近的一次。
展览名称
训练祖宗
展览时间
2023年8月26日-2024年2月25日
展览地点
看过徐震®个展,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呢?哪一系列最让你印象深刻?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你的想法,DECO将选出2位精彩留言,各送出1幅(随机)艺术家徐震®创作的“激情”系列布面油画原作;同时,作为艺术家“信号”项目的一部分,我们也邀请获赠作品的读者将其展示分享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
摄影 |朱海(工作室部分) 林半野(展览现场)
造型、编辑 | Kevin Ma 文 | Lydia Li
新媒体编辑|Tian
部分作品图片 | 徐震®工作室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转载、投稿方式。